- 年份
- 2024(10692)
- 2023(15621)
- 2022(13603)
- 2021(12820)
- 2020(10815)
- 2019(25189)
- 2018(24926)
- 2017(49208)
- 2016(26456)
- 2015(29600)
- 2014(29534)
- 2013(28912)
- 2012(26183)
- 2011(23116)
- 2010(23070)
- 2009(20916)
- 2008(20158)
- 2007(17401)
- 2006(14798)
- 2005(12570)
- 学科
- 济(105062)
- 经济(104953)
- 管理(77011)
- 业(74185)
- 企(62211)
- 企业(62211)
- 方法(54050)
- 数学(47832)
- 数学方法(47051)
- 财(27500)
- 农(26952)
- 中国(25561)
- 学(22639)
- 业经(22369)
- 地方(19878)
- 理论(18967)
- 务(18588)
- 财务(18504)
- 农业(18502)
- 财务管理(18472)
- 企业财务(17550)
- 贸(17510)
- 贸易(17501)
- 制(17265)
- 易(17011)
- 技术(16736)
- 和(16051)
- 环境(15189)
- 银(14737)
- 银行(14693)
- 机构
- 大学(366844)
- 学院(366785)
- 管理(148314)
- 济(144077)
- 经济(141096)
- 理学(130312)
- 理学院(128913)
- 管理学(126188)
- 管理学院(125524)
- 研究(116424)
- 中国(84915)
- 京(76374)
- 科学(73899)
- 财(65087)
- 农(58357)
- 所(57288)
- 业大(56501)
- 财经(53539)
- 中心(53268)
- 研究所(52801)
- 江(51006)
- 经(48898)
- 北京(47260)
- 范(47038)
- 师范(46550)
- 农业(45890)
- 经济学(43826)
- 院(42679)
- 州(41725)
- 财经大学(40288)
- 基金
- 项目(260914)
- 科学(205790)
- 基金(190652)
- 研究(187360)
- 家(166676)
- 国家(165352)
- 科学基金(143129)
- 社会(117704)
- 社会科(111607)
- 社会科学(111578)
- 省(102058)
- 基金项目(101086)
- 自然(95482)
- 自然科(93343)
- 自然科学(93320)
- 自然科学基金(91634)
- 教育(87741)
- 划(85936)
- 资助(79835)
- 编号(75892)
- 成果(59757)
- 重点(58133)
- 部(57399)
- 创(54524)
- 发(54460)
- 课题(51652)
- 创新(50788)
- 科研(50503)
- 教育部(49508)
- 大学(49010)
- 期刊
- 济(145938)
- 经济(145938)
- 研究(101204)
- 中国(62781)
- 学报(59415)
- 科学(54302)
- 管理(53380)
- 农(51500)
- 财(50135)
- 大学(45395)
- 学学(43037)
- 教育(39788)
- 农业(36024)
- 技术(33843)
- 融(27305)
- 金融(27305)
- 财经(25563)
- 经济研究(24494)
- 业经(24311)
- 经(21848)
- 问题(18851)
- 业(18708)
- 技术经济(18032)
- 统计(17846)
- 科技(17611)
- 图书(17358)
- 版(17332)
- 理论(16561)
- 策(16282)
- 商业(15990)
共检索到507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东 张徽燕
文章在分析人力资本增值和组织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互补性资本的概念,并分析了它的构成和特征。然后建立模型,分析了互补性资本与人力资本增值之间的关系。最后讨论了企业应如何恰当地对人力资本和互补性资本进行投资,促进人力资本的增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涛 戴华江
一、引言随着人力资本会计核算的研究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在人力资本会计核算的研究上,出现了多种流派。首先,有学者根据人力资本是属于资产还是权益将其划分为资产性人力资本会计和权益性人力资本会计。前者认为应把人力资本作为一项资产来确认、记录和报告。后者认为应承认人力资本具有剩余价值分配权,对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延平 汪安佑
一、人力资本增值与卢卡斯模型 所谓人力资本就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可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各种服务的智力、技能以及知识的总和。人力资本增值就是通过对人力资本的积累、投资和扩充,促使人力资本的价值得以提升。当代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采取两种形式,即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体现在物质形式方面的资本(即投入生产过程的厂房、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同全
对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产权价值法"。人力资本产权首先表现在补偿保全权,即人力资本获得的基本工资和津贴;其次表现在收益权,即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应得到的收益性分配,这两部分价值可以通过货币指标计量;人力资本产权的一些特性,如使用权的发挥程度会影响其绩效,进而影响其收益,这是货币指标无法体现的,必须通过非货币指标计量,进而构建了基于产权的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模型。
关键词:
产权 人力资本价值 产权价值法 分享比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海龙 秦兆婷
文章以柯布-道格劳斯生产函数为基础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VAR模型等计量技术分析了人力资本对服务贸易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服务贸易增长具有明显推动作用,而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应当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并通过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引进、晋升机制及薪酬福利体系来提高服务贸易部门的人力资本积累。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服务贸易 VAR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迪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得到飞速提升,生产过程中引发的能源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论文在分析低碳经济转型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构建扩展内增长模型,分析人力资本与低碳经济转型的关联性。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总结得出,无论是人力资本存量,还是人力资本积累,都对低碳经济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最后根据总结得出的人力资本与低碳经济转型之间的关联性,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丽娟 陈飞
选取1990-2014年度经济数据,运用VAR模型的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其方差分解法,以辽宁省为例,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长期内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可知,在短期内物质资本对GDP具有显著的增长效应;而人力资本则在长期内才具有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丽娟 陈飞
选取1990-2014年度经济数据,运用VAR模型的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其方差分解法,以辽宁省为例,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长期内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可知,在短期内物质资本对GDP具有显著的增长效应;而人力资本则在长期内才具有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琳
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以企业人力资源的贡献产出对人力资本进行定价。人力资本定价重点在于其创造的价值,即劳动的贡献,包括科学技术贡献和管理贡献。人力资本的贡献成果与企业的无形资产密切相关。本文尝试用产出法即"贡献货币化"法来计量人力资本并建立相应的操作模型。
关键词:
人力资本定价 "贡献货币化"法 自创商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秋瑾 赵萍
现有的对人力资本的测算方法,不同的方法其结果差异很大,从而影响了人力资本的应用。文章提出了基于已经建立的中国人口投入产出模型,将人的生命周期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老期,分别测算出各个时期的人均单位成本和收益,再用人口投入产出前瞻价格模型和后传价格模型,来测算之前的成本收益和未来收益,加总就是其人力资本。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同全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由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组成的一个特别合约。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结合的过程就是创造实现价值(利润)的过程,创造实现的利润理应由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分享。问题在于人力资本产权的价值有多大?这就是计量问题;利润分享中如何确定他们各自占有的比例?这就是收益分割问题。本文对人力资本产权价值计量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人力资本产权价值计量的基础,提出了“产权收益法”,并构建了一套基于当期收益的人力资本产权价值计量模型与收益分割方法。
关键词:
产权收益法 当期收益 计量模型 贡献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董雪玲 王正明
本文从人力资本角度出发,运用协整和VAR模型分析人力资本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是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的Granger原因,它们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脉冲响应分析揭示人力资本对服务出口额有稳定持续的正的产出弹性,方差分解表明人力资本对服务出口的贡献较大,占40%多。最后,文章就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和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高莺
从EVA量化模型角度,将物流企业人力资本收益进行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并利用层次分析结构来确定人力资本中高层、中层和基层三个层次对企业收益的贡献率,为物流企业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EVA 人力资本 物流企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翔 敖荣军
由于劳动力的异质性,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的合作和互补可以获得递增收益。客观存在的技能互补性导致了劳动力迁移与人力资本地区集中之间内生性的累积循环,这个循环的动态结果是劳动力持续向人力资本集中地区流动,人力资本存量的地区差异随之扩大。利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迁移的人力资本地区集中效应的确存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英
文章针对人力资本价值计量与分割问题,将企业本期的经济增加值EVA融入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模式中,按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对创造EVA的贡献度,设计了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分割EVA的数学模型,从企业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大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益入手,确定了两者各自的分割比例,在此基础上,运用"EVA综合评分卡"对各层次各岗位个体人力资本的业绩进行评估,并结合各岗位的重要性程度,构建人力资本内部进一步分割EVA的数学模型,确定本期和未来群体及个体人力资本的贡献价值,基本上能解决人力资本价值计量及收益分配中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