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48)
2023(18579)
2022(15816)
2021(14775)
2020(12516)
2019(28714)
2018(28812)
2017(54981)
2016(29853)
2015(33247)
2014(33127)
2013(32441)
2012(29442)
2011(26021)
2010(25886)
2009(23665)
2008(23494)
2007(20259)
2006(17689)
2005(15567)
作者
(83673)
(69746)
(69297)
(65983)
(44509)
(33485)
(31457)
(27143)
(26481)
(24903)
(23792)
(23496)
(22177)
(22136)
(21473)
(21368)
(20701)
(20662)
(20022)
(20007)
(17136)
(17060)
(16879)
(16075)
(15633)
(15541)
(15488)
(15413)
(13945)
(13862)
学科
(119939)
经济(119800)
(105657)
管理(97483)
(94396)
企业(94396)
方法(56076)
数学(45910)
数学方法(45293)
(37250)
(36143)
业经(35003)
中国(29253)
(26419)
财务(26343)
财务管理(26300)
农业(25212)
(25061)
企业财务(24970)
技术(24685)
(22616)
理论(22591)
地方(22520)
(20781)
(19825)
贸易(19818)
(19242)
(18999)
(18879)
(18080)
机构
学院(415345)
大学(412363)
管理(168690)
(165539)
经济(162051)
理学(145511)
理学院(143972)
管理学(141542)
管理学院(140754)
研究(133106)
中国(101480)
(87429)
科学(82504)
(78471)
(68737)
(65890)
财经(62350)
业大(62338)
(61790)
中心(61224)
研究所(59822)
(56804)
北京(54602)
农业(53729)
(53006)
师范(52510)
(49621)
经济学(49228)
(48977)
财经大学(46340)
基金
项目(283899)
科学(224420)
研究(208447)
基金(206613)
(179398)
国家(177851)
科学基金(154717)
社会(131236)
社会科(124355)
社会科学(124322)
(111621)
基金项目(109824)
自然(101409)
自然科(99085)
自然科学(99061)
自然科学基金(97298)
教育(96094)
(92933)
编号(85158)
资助(84522)
成果(67464)
重点(62961)
(62330)
(60894)
(60048)
课题(57889)
创新(56384)
科研(54126)
国家社会(54001)
教育部(53727)
期刊
(182095)
经济(182095)
研究(120729)
中国(78509)
管理(65397)
(64406)
学报(62999)
(62514)
科学(59404)
大学(48734)
教育(46456)
学学(45923)
农业(43242)
技术(40623)
(35443)
金融(35443)
业经(31702)
财经(30508)
经济研究(27991)
(26244)
(24689)
问题(23905)
技术经济(22466)
科技(20221)
现代(19681)
财会(19628)
(19609)
图书(19386)
理论(18921)
商业(18260)
共检索到60774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欧阳桃花  王钧  胡京波  
成功的技术变革与商业化过程离不开对互补性资产的管理。因为技术变革初期,新技术往往与旧技术共享互补性资产(销售团队、支持技术团队等),由于组织惯性,组织认知等原因,再加之旧技术仍是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导致新技术变革往往得不到必要的互补性资产支持。所以,很多技术变革的商业化过程的失败不是因为技术本身,而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互补性资产支持,死于黎明前的黑暗。本文旨在以中标软件为案例研究对象,研究软件企业如何成功推动云计算技术变革以及商业化。通过案例研究发现成功进行技术变革,不仅要关注新技术的研发,还要处理好新技术与商业化所需要的互补性资产之间的关系。通过案例研究分析推导出本文研究结论:第一,识别关键性的互补性资产并建立其与新技术的组织联系是成功实施技术变革的关键要素;第二,新技术与互补性资产不会主动建立组织联系,需要高层领导建立管理机制,通过管理机制促使新技术与互补性资产建立组织联系;第三,激励措施、组织学习、知识分享等管理机制是推动建立新技术与互补性资产之间的组织联系的关键因素。本文研究结论不仅对新技术与互补性资产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对于中国企业成功应对行业内的技术变革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森  杨俊艾  张迎迎  
针对企业是否适合采纳应用云计算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差值和改进TOPSIS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首先结合成本和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提出企业云计算采纳应用的评价标准,然后利用平均差和标准差最大化方法确定未知属性权重向量,再利用一种改进的逼近理想解(TOPSIS)方法获取决策者之间的权重,最后利用语言加权算术平均(LWAA)算子对各决策专家给出的偏好信息集结算出综合评价值以及上限和下限值,通过比较评价值和上限、下限值决定企业是否适合采纳应用云计算技术。算例分析证明了研究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云霞  孙明贵  
文章采用构建理论之多案例研究法,以国内三个行业的三家企业其四类外部互补性资产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嵌入性如何以及为何能够影响企业外部互补性资产协作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由位势嵌入性高的网络核心企业扮演网络治理主体的角色,发起和组织外部互补性资产网络成员间的协作,与价值链下游同一环节的外部互补性资产网络成员建立差序化嵌入性联结,其内核是差序化关系治理,同时,"明星嵌入性联结"的溢出效应提高了外部互补性资产网络的整体协作水平。本研究延伸了网络治理理论和协作治理理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兵  李富华  罗守贵  
生态位效率评价能够帮助企业认识自身发展现状和不足,有益于企业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占据优势位置。文章基于2013年29家文化传媒上市企业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方法,从互补性资产角度对其进行生态位的"态""势"效率综合测度和评价。研究发现:企业"态"和"势"要素效率并不一致,"态"要素效率多为高效,"势"要素效率却几乎低效;互补性资产中的总资产和宣传推广费用对"态"要素的提升作用明显,而宣传推广费和研发费对企业生态位"势"要素的提升作用较明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邵明星  
本文基于TOE(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技术-组织-环境)模型,构建企业用户云计算采纳理论模型,并将影响采纳的关键因素归纳为技术因素、组织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企业用户最为关注的风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因素中的任务技术适配度和技术组织兼容度以及环境因素中的规范压力都对云计算的采纳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风险因素中的安全风险和隐私担忧则对云计算的采纳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云计算采纳的场景下,组织维度的两个因素(高层主管态度和资源就绪程度)都不是重要因素,同时技术因素中的相对优势和技术复杂性,以及环境因素中的模仿压力和强制压力都对企业用户云计算采纳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方虹  陈晓宇  王红霞  
中印两国都是软件产业及产品生产的大国,两国软件产品贸易发展迅速。本文运用修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以及灰色预测的方法,分析了中国与印度软件产业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及其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近期中印软件产业及产品在主要出口市场上的竞争性不强,但从长期看中印软件产业及产品的竞争性会增强;而中印软件产业及产品的互补性较强,中国应加强与印度在软件产业的合作以获得更多贸易以外的利益。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宁  宾可  张正堂  
本文通过对某跨国IT公司南京软件中心面临裁员、业务重组等变革前后的调查,对其绩效管理系统的内容和改进展开对比分析,为组织变革中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改进提供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志伟  
基于企业可持续成长的互补性视角,系统剖析了组织适应学说和战略选择学说这两大主流理论的各自优势与不足,从而在互补性理论基础上指出二者之间存在互补性,认为这两大理论在企业与环境相互选择过程中是动态融合的,在本质上是协同演化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深刻揭示了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内在机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薛红志  张玉利  
主导企业在技术变革中经历了技术劣势后,这种劣势在何种程度上转化为商业劣势取决于突破性创新的破坏幅度。如果新技术只破坏了主导企业的技术能力而没有破坏互补性资产的价值,那么主导企业的绩效将会改进;如果新技术同时破坏了主导企业的技术能力和互补性资产的价值,那么主导企业的绩效将会下滑。正是由于大量突破性创新属于前者并且主导企业控制了大部分的互补性资产,开发了突破性创新的新进入企业只能与主导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分享创新利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占卓呈  
今天,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生命力最旺盛的一支有生力量。但中小企业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足之处,在会计信息化方面则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短板,不仅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阻碍了中国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升级。近年来,云计算技术蓬勃发展,在中小企业会计管理中应用云计算在线会计,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文章对就这一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燕飞  邵鲁宁  尤建新  
本文在评述国内外有关互补性资产和企业生态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行业背景和企业特点,基于互补性资产的视角切入,从需求满足能力、资本资源、研发支撑能力三个方面来设计电动汽车企业生态位指标评价体系,并选取我国14家电动汽车企业,通过突变级数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电动汽车企业生态位与企业净资产和销售收入基本具有一致性;政府补贴等制度性资源是电动汽车企业生态位中的关键互补性资产,对我国电动汽车产品的推广和扩散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笑楠  仲秋雁  
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对软件外包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企业技术合作对象的不同,构建企业技术能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东软集团的数据模拟了技术合作模式下企业技术能力提升情景,并分析了企业间技术合作、企业与技术转移中心合作以及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三种技术合作形式都促进技术能力的提升,其中企业间技术合作的影响效果最明显。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石光  
为探究研发合作的最优机制和影响因素,从企业微观层面构建两阶段双寡头动态博弈模型,比较知识溢出效应下4种企业研发合作方式,并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研究技术互补性和产品可替代性对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古诺竞争下,同时在研发投入和产出上进行合作是最佳合作机制;当溢出效应和研发成本足够高时,仅在研发产出上合作是最差合作机制,而且各种研发合作机制产生的成果都小于社会最优水平。当技术互补性对知识溢出的抑制作用大于对研发的促进作用时,企业应当选择技术互补性小的企业进行研发合作,否则应当选择技术互补性尽可能小或尽可能大的企业进行研发合作,合作企业产品可替代性总会抑制创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杜鹏程  李敏  童雅  
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向以云计算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变迁,然后深入分析了云计算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从建立专业化和技能化人力资源管理队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创新变革、组织结构"云转型"、协议合同保障和加强技术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秦荣生  
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正在逐渐影响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发展。大数据主要着眼于"数据",提供数据采集、挖掘、分析的技术和方法;云计算技术主要关注"计算",提供IT解决方案。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可以促进持续审计方式的发展、总体审计模式的应用、审计成果的综合应用、相关关系证据的应用、高效数据审计的发展和大数据审计师的发展。强化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审计应用的措施包括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加快审计法规建设、建立行业平台、加强研发和提高利用能力。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