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00)
- 2023(16019)
- 2022(13977)
- 2021(12954)
- 2020(10878)
- 2019(24900)
- 2018(24788)
- 2017(48531)
- 2016(25898)
- 2015(29064)
- 2014(28817)
- 2013(28336)
- 2012(25772)
- 2011(23421)
- 2010(23314)
- 2009(21454)
- 2008(20296)
- 2007(17740)
- 2006(15793)
- 2005(13536)
- 学科
- 济(123958)
- 经济(123840)
- 业(74177)
- 管理(69925)
- 企(52760)
- 企业(52760)
- 方法(49539)
- 农(49133)
- 数学(43759)
- 数学方法(43212)
- 农业(32698)
- 业经(28288)
- 中国(27472)
- 地方(27289)
- 财(24278)
- 学(23796)
- 制(19435)
- 贸(18461)
- 贸易(18453)
- 易(17878)
- 环境(17094)
- 理论(16307)
- 和(16034)
- 技术(15966)
- 发(15329)
- 策(15178)
- 银(15109)
- 银行(15074)
- 地方经济(14951)
- 融(14823)
- 机构
- 学院(366641)
- 大学(363427)
- 济(156164)
- 经济(153124)
- 管理(147036)
- 理学(128340)
- 理学院(127011)
- 管理学(124765)
- 管理学院(124121)
- 研究(121972)
- 中国(90680)
- 科学(75169)
- 京(75157)
- 农(71375)
- 财(65720)
- 所(60245)
- 业大(58709)
- 中心(56267)
- 研究所(55154)
- 农业(54750)
- 财经(53414)
- 江(51945)
- 经(48737)
- 范(47048)
- 经济学(46856)
- 北京(46667)
- 师范(46666)
- 院(43530)
- 州(42043)
- 经济学院(42005)
- 基金
- 项目(254745)
- 科学(200852)
- 研究(187120)
- 基金(185395)
- 家(160649)
- 国家(159290)
- 科学基金(137807)
- 社会(119406)
- 社会科(112888)
- 社会科学(112854)
- 省(100325)
- 基金项目(99066)
- 自然(88920)
- 自然科(86805)
- 自然科学(86786)
- 自然科学基金(85209)
- 教育(84455)
- 划(82499)
- 编号(77001)
- 资助(75530)
- 成果(60275)
- 重点(56470)
- 部(56057)
- 发(55410)
- 创(52541)
- 课题(51447)
- 国家社会(49146)
- 创新(49051)
- 科研(48357)
- 教育部(48062)
- 期刊
- 济(175962)
- 经济(175962)
- 研究(105620)
- 农(71262)
- 中国(64886)
- 学报(56846)
- 科学(53204)
- 管理(51564)
- 农业(48639)
- 财(48058)
- 大学(44370)
- 学学(42379)
- 教育(34111)
- 技术(33079)
- 业经(32319)
- 融(31060)
- 金融(31060)
- 经济研究(27045)
- 财经(25831)
- 问题(23589)
- 业(22885)
- 经(22111)
- 技术经济(19330)
- 版(18136)
- 世界(17427)
- 科技(17359)
- 理论(17288)
- 资源(16949)
- 现代(16653)
- 统计(16458)
共检索到529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瑞强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利用互联网手段改造农业全产业链,进而实现农业产业模式的根本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调研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互联网的应用在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经济思维模式转变;强化思维引导,提高农民对于互联网应用能力;加强政策扶持,鼓励互联网科技在农业中应用;加强人才引进,促进互联网思维在农业经济当中应用;转变营销模式,促进网络营销;完善农村物流和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进行互联网创业等方面可行性对策,以期为河南省互联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马雪芹
明代中后期,河南农业生产由兴盛渐趋衰落,直至明末彻底残破,其中原因固然多种多样,但王庄兼并、剥削实为重要原因,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研究。 一、明代河南王庄概况 明代制度,皇帝诸子除嫡长子被立为太子外,其余均封为亲王,授予金宝金册,年给禄米1万石。亲王年长,离京就藩,是为藩王,亲王可在封邑内建府设官,“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亲王之位由嫡长子继承,称王世子。其他各子则封为郡王,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辛晖
互联网快速发展,诱导了"互联网+"产业行动计划的诞生,为传统产业实现新的突破了支持。在"互联网+"时代,电商平台快速搭建,种类齐全,功能齐备,为农业经济大突破保驾护航。本文通过对电商平台"互联网+"农业经济模式的总结,提出了该模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质疑,并提出了解决质疑的建议。
关键词:
电商平台 “互联网+” 农业经济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辛晖
互联网快速发展,诱导了"互联网+"产业行动计划的诞生,为传统产业实现新的突破了支持。在"互联网+"时代,电商平台快速搭建,种类齐全,功能齐备,为农业经济大突破保驾护航。本文通过对电商平台"互联网+"农业经济模式的总结,提出了该模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质疑,并提出了解决质疑的建议。
关键词:
电商平台 “互联网+” 农业经济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浩 曹红 胡建华
指出了河南省农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几个深层次问题及矛盾,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拉动河南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业经济 问题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冬
在工业化深入推进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显得日益迫切。这不仅是国家经济发展宏观大局的需要,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手段,更是农业经济自身转型发展的需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重要契机。除了国家的大力倡导和政策支持外,可以通过发展高效农业、精细农业、智慧农业等路径来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互联网+” 农业经济 发展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冬
在工业化深入推进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显得日益迫切。这不仅是国家经济发展宏观大局的需要,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手段,更是农业经济自身转型发展的需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重要契机。除了国家的大力倡导和政策支持外,可以通过发展高效农业、精细农业、智慧农业等路径来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互联网+” 农业经济 发展方式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David Zilberman Amir Heiman 傅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倩
互联网已经进入到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营销已经成为企业产品销售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互联网+"战略下,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是新的发展趋势。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可以完善市场交易信息、拓宽市场范围,还有助于促进农产品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当前我国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已经处于成长期,但未来要实现利用网络营销带动农业经济发展,还需要提升农产品品质、打造农产品品牌、建立配套的物流仓储系统,此外还要通过网络营销带动传统渠道的销售。
关键词:
“互联网+” 农产品营销 农业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钊
为了促进河南农业经济增长,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均衡博弈的生产性服务业对河南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关系模型。首先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控制的统计学特征空间状态参量,然后得到经济增长数据的量化函数,并采用自适应均衡博弈方法实现求解量化函数,最后对生产服务业与河南农业经济增长的统计学关系模型优化建模,实现经济增长的准确预测和评估。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河南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准确,分析指标可靠,具有较好的实践应用价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蕊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自我改造能力比较弱,因此,加快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实施"互联网+农业"战略,用互联网技术深度改造农业全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模式的根本变革。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薄弱环节,互联网改造农业主要包括利用智能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精准干预、精确记录,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订单农业、开展网上销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丽伟 高中理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旨在促进传统产业在线化、数据化并以此带动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互联网+"嵌入并作用于农业产业链各环节,通过融通整个产业链的物质、资金和信息流,逐步形成农业互联网生态圈,带动产业链向共生、互利、共赢迈进。充分发挥"互联网+农业"的平台服务与增值服务互补的服务化优势,做好农业大数据应用服务,建设好"最后一公里",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组织",加大培训广度与深度,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发展"互联网+农业"的关键举措。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毛宇飞 李烨
现代农业经济的转型与农村互联网技术应用以及人力资本的积累息息相关。本文利用2002年~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包含互联网、人力资本变量在内的C-D生产函数模型,分地区探讨了二者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①互联网普及率、农村人力资本对于农业经济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对各地区的贡献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对于东部的影响作用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②化肥施用量、种植面积、农村用电量以及乡镇文化站数量等传统要素的投入仍能带动地区农业经济的增长;③当前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配置的不合理对农业经济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而重视农村劳动力和农用机械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世霞 沈祥成 刘超群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精准农业在农业经济领域的影响日益突出。为探索"互联网+"精准农业对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寻找其促进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途径,选取湖北省2006—2015年相关指标建立主成分回归分析模型,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的使用和精准农业技术的推广对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起着有益的推动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华仓 马恒运
本文利用VOSviewer、AE、COOC等文献计量工具,基于4374篇来自于WoS网站八种农业经济领域知名期刊2011—2020年发表的学术论文(Article),分析了近十年来国际农业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其演变、高被引论文的主要观点、国际间的合作关系以及国家/地区、机构、个人、期刊的学术影响。中国粮食安全是国际农业经济学界最关心的热点,支付意愿和选择实验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高被引论文主要研究的方向是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食品消费等三个方面。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数量排在美国之后处于世界第二,但高被引论文较少,FWCI值为0.71。在学术影响方面,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德国哥根廷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世界银行等机构处于前列,国内的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在国际农业经济学界影响较大。中国应立足国内"三农"问题研究,突出理论与方法创新,加强团队建设,强化与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双向合作,提高在国际农业经济领域的学术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