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01)
2023(15130)
2022(13200)
2021(12363)
2020(10379)
2019(23781)
2018(23646)
2017(45874)
2016(24511)
2015(27280)
2014(26269)
2013(25333)
2012(22843)
2011(20295)
2010(19933)
2009(17785)
2008(16866)
2007(14264)
2006(12117)
2005(9895)
作者
(64617)
(53831)
(53286)
(50734)
(34300)
(25897)
(24266)
(21179)
(20475)
(18832)
(18435)
(17865)
(16913)
(16695)
(16604)
(16069)
(16067)
(16013)
(15364)
(15272)
(13065)
(12913)
(12853)
(12287)
(12054)
(11822)
(11805)
(11666)
(10641)
(10626)
学科
(92163)
经济(92073)
管理(72629)
(69312)
(59307)
企业(59307)
方法(44785)
数学(38982)
数学方法(38434)
中国(24167)
(23847)
(23166)
业经(22251)
技术(20367)
地方(19206)
(18328)
(17339)
贸易(17329)
(16804)
理论(16389)
农业(16174)
(15346)
(15147)
财务(15077)
财务管理(15045)
(14691)
环境(14448)
企业财务(14233)
(13628)
银行(13591)
机构
大学(323529)
学院(323118)
管理(135382)
(127008)
经济(124391)
理学(118964)
理学院(117734)
管理学(115642)
管理学院(115042)
研究(100530)
中国(73903)
(66888)
科学(62372)
(56092)
业大(48003)
(47366)
(46885)
中心(46842)
财经(46047)
(44764)
研究所(43564)
(42143)
(41909)
师范(41528)
北京(41323)
经济学(37800)
(37542)
(36794)
农业(36585)
商学(35219)
基金
项目(234131)
科学(185906)
研究(172600)
基金(170655)
(147616)
国家(146395)
科学基金(128202)
社会(109382)
社会科(103729)
社会科学(103704)
(92540)
基金项目(91382)
自然(83725)
自然科(81874)
自然科学(81856)
自然科学基金(80375)
教育(79860)
(77129)
编号(70393)
资助(68762)
成果(54912)
(52573)
重点(51730)
(51152)
(49471)
创新(48404)
课题(47568)
国家社会(44852)
科研(44811)
教育部(44497)
期刊
(129549)
经济(129549)
研究(89941)
中国(58787)
管理(50074)
学报(47998)
科学(45269)
(42163)
(41409)
教育(37896)
大学(37493)
学学(35169)
技术(30702)
农业(29413)
(23787)
金融(23787)
业经(22797)
财经(21245)
经济研究(21141)
(18135)
科技(17646)
图书(17479)
问题(16513)
技术经济(16017)
(15604)
理论(15455)
商业(14633)
实践(14331)
(14331)
(14310)
共检索到450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夫增  丁雪伟  
本文以企业为中心基于互联网平台和创新演进趋势提出了大众协作创新的概念。在Web2.0阶段,互联网成为社会平台,大众成为参与主体,这一背景推动了大众协作创新,后者也是创新模式长期沿着开放协作方向演进的最新表现。大众协作创新的基本特征在于参与主体的非特定化和灵活协作,具有扩大创新源泉、评价创新信息、融合不同专业和组织灵活多样等优势,主要包括员工、用户和社会大众三种基本形式,本文通过案例剖析对每种形式的特点及三种形式的关系进行了说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文媛  何晖  高琦  
面对"互联网+"的兴起,中小微企业在进行协同式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构建时会遇到许多困境。文章从平台构建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了当前构建平台所面临的困境,并对中小微企业在未来"互联网+"背景下,协同式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构建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肖延高  唐苗  饶静  
由于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允许用户和互补者创造并从中获取价值,使得平台迅速成为企业价值活动的三种基本架构之一。诸多研究表明,平台治理政策直接影响用户和互补者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行为,进而影响平台生态系统的运行绩效。选择中美六个典型的互联网平台,包括e Bay和淘宝、Facebook和微信、Google和百度等,首先对比研究平台治理政策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路径,然后给出中国平台治理政策的创新及其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激励和规制平台生态发展的法律制度优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建军  赵启兰  
平台商业模式由核心竞争优势、运营管理模式、客户服务模式、赢利模式和利益分配模式构成,供应链平台生态圈是服务于供应链的新模式,对于优化供应链、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价值。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平台生态圈商业模式经历了物流服务导向、物流与金融服务导向和增值服务导向的不同阶段,包括广度供应链平台生态圈和深度供应链平台生态圈等不同类型。其创新路径包括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独具竞争优势的供应链平台生态圈;优化运营管理模式,打造高效协同的供应链平台生态圈;延伸服务链条,打造深度服务的供应链平台生态圈;加大资源共享力度,打造价值增值的供应链平台生态圈;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打造共赢共生的供应链平台生态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召云  蒋晓明  匡利民  
思想政治理论课空间教学以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世界大学城"为载体。空间思政课教学包括空间课堂教学、空间交流互动、空间批改作业及考试三项主要内容。空间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是指依托世界大学城空间,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耀福  
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主要组织模式,但互联网平台化组织模式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仍不明晰。为此,本文构建了互联网平台、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三方博弈模型,研究互联网平台化组织模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互联网平台收取会员费时,互联网平台的出现会提高加入平台的线上生产企业创新水平,降低不加入平台的线下生产企业创新水平。互联网平台的出现可以提高社会福利,但与社会最优相比,市场均衡创新水平仍偏低。随着互联网平台覆盖的市场范围扩大,互联网平台对线上生产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越大。相较于会员费,平台收取交易费会降低生产企业的创新水平。当平台收取的交易费较低时,互联网平台仍可以提高线上企业创新水平,但当平台收取的交易费过高时,互联网平台反而会降低线上企业创新水平。本文结论表明,政府应继续鼓励互联网平台化组织模式的发展和深化,推动互联网平台化组织模式与企业创新的良性互动,并重点关注平台收取过高的交易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经阳  谢超  
平台模式具有资源集聚和再分配能力,物流产业与平台经济的融合有利于集合社会物流资源,并利用各自优势,形成良性物流生态系统。本文基于协同共享理念,构造了以互联网物流平台中心为核心的物流3.0平台模式。该平台加强了传统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系,打破了跨领域物流服务壁垒,为物流模式创新提供了更多空间,盘活了社会零散物流资源,解决了物流平台的垄断必然性问题。并由此提出推动物流3.0平台模式健康发展的对策:宏观上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打造良好物流平台发展环境;微观上加速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平台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华  陈亚琦  
互联网环境下涌现出的B2B、B2C、C2C等平台商业模式已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现有成果大多沿袭价值链、价值网络、双边市场理论等传统理论视角,其理论解释的是受物理时空约束的企业行为。在互联网环境下,经济时空与物理时空原本高度契合的状态发生变化,经济时空的内涵与外延突破物理时空约束向外无限拓展,这种契合变化引发了平台商业模式创新。从空间和时间角度看,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因在于:供求双方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在平台上的良性互动产生空间效应,以及满足消费时间价值增值所产生的网络时间溢出效应。本文沿着时空契合变化的思路讨论了平台商业模式创新过程的收入模式、价值创造模式和要素支撑体系,认为互联网环境下平台商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倩  
本文基于互联网技术应用环境,从收入模式、价值创造模式和要素支撑体系三方面,分析流通平台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的时空契合。最后,提出以时空契合推动互联网环境流通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策略,以期实现对现有流通平台商业模式的重新塑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倩  
本文基于互联网技术应用环境,从收入模式、价值创造模式和要素支撑体系三方面,分析流通平台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的时空契合。最后,提出以时空契合推动互联网环境流通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策略,以期实现对现有流通平台商业模式的重新塑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白景坤  张贞贞  薛刘洋  
本文以"天生的"互联网平台企业韩都衣舍为案例,从规则、参与主体、目标和结构等组织的基本要素出发,对韩都衣舍不同发展时期创新活动的组织特性进行提炼,并据此剖析互联网情境下基于平台的企业创新活动的组织机制。研究发现,共创共享规则、多元参与主体、市场导向目标和动态网络结构是基于平台的企业创新活动的组织特性。基于平台的企业创新活动的组织机制是这些组织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平台为创新活动提供专业基础性服务,共创共享规则为具有自主决策权力的参与主体基于市场机会迅速确定并达成目标提供制度保护;多元参与主体以市场导向设定目标,并根据市场动态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市场导向目标的动态性决定了网络结构的动态性;这种具有动态网络特征的结构更有利于企业把握市场机会实现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画斌  陈政融  魏珂  
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特别是制造产业急需转型升级,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会,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平台起着创新引领的作用,选取海尔的COSMOPlat为研究对象,剖析海尔的智能制造模式及转型升级服务。研究显示:企业应该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两化融合,满足用户最佳体验,使其全流程、全周期参与,实现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的转型,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构建共创共赢的生态系统。同时,领先企业通过构建平台可以提供智能化转型升级服务,带动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连上实现整体升级。借此希望能为中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可行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黄雪  沈灏  王栋晗  
数字经济时代,场景成为驱动商业生态系统创新演化的新范式,但现有文献并未进行充分揭示。采用纵向案例研究解构产业互联网平台场景创新驱动商业生态系统创新演化的机制。结果表明,场景驱动商业生态系统创新的逻辑基础是“场景洞察—场景创造—场景赋能—网络创新”;场景驱动商业生态系统创新的动态机制是三重嵌入下场景数字化赋能驱动的价值共创主体(生态网络节点)与客体(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创新。结论有助于拓展场景驱动创新理论、商业生态系统创新理论和数字化赋能理论,为平台企业、创业企业场景创新和商业生态构建提供实践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蒋石梅   石佳钰   曹辉  
产业互联网平台是整合行业资源、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载体。以纺织产业互联网平台致景科技为研究对象,开展探索性单案例研究,将其发展阶段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基于“因素—过程—结果”逻辑,从动态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整合视角探究产业互联网平台演化机制。研究发现:(1)内部“管理者知识经验、管理者认知、企业资源能力”和外部“市场需求、区位优势、市场竞争、技术变革、政策支持”是重要影响因素;(2)动态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共演为过程机制,动态能力通过提升企业对内外部机会的敏锐程度和对内外部资源的统筹程度驱动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资源会驱动动态能力升级;(3)动态能力经历了认知维度“机会感知能力、机会探索能力、机会开发能力”和行为维度“资源拼凑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资源重构能力”的升级,商业模式创新经历了“效率型、新颖型、锁定型”的演化;(4)“平台构建、垂直延伸、纵横向扩张”为结果路径。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动态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研究情境,丰富产业互联网平台演化研究,为其它企业构建与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博宏  
在互联网金融浪潮的推动下,依托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能力和互联网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的创新融合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无现金时代的到来和监管机构提出改进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的举措,使商业银行电子账户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在Bank4.0时代搭载互联网平台变得无处不在提供了可能。未来商业银行零售客户的来源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引领下,商业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