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44)
2023(11674)
2022(9901)
2021(9232)
2020(7776)
2019(17705)
2018(17390)
2017(33381)
2016(17751)
2015(19858)
2014(19576)
2013(18932)
2012(16831)
2011(14946)
2010(14600)
2009(13393)
2008(12873)
2007(10951)
2006(9231)
2005(8182)
作者
(48620)
(40774)
(40520)
(38478)
(25741)
(19518)
(18341)
(16046)
(15622)
(14213)
(13855)
(13831)
(12953)
(12639)
(12629)
(12545)
(12291)
(12102)
(11709)
(11622)
(9910)
(9891)
(9732)
(9286)
(9164)
(9109)
(8967)
(8920)
(8147)
(8048)
学科
(67987)
经济(67879)
管理(59617)
(53025)
(46552)
企业(46552)
方法(33451)
数学(29455)
数学方法(29043)
(21781)
(17427)
(17293)
中国(16291)
业经(15877)
(13602)
财务(13554)
财务管理(13522)
企业财务(12897)
(12578)
(12440)
地方(11786)
技术(11687)
(11474)
贸易(11467)
(11217)
(11186)
农业(11062)
环境(11030)
(10925)
银行(10889)
机构
大学(244691)
学院(243604)
(99662)
管理(99161)
经济(97746)
理学(86881)
理学院(86060)
管理学(84631)
管理学院(84152)
研究(74857)
中国(56634)
(48728)
(48324)
科学(44385)
财经(38692)
(38135)
业大(36837)
中心(36180)
(35411)
(35382)
(35174)
研究所(31978)
经济学(31161)
农业(29835)
财经大学(29315)
北京(29207)
(28722)
师范(28326)
经济学院(28166)
(27974)
基金
项目(175150)
科学(139929)
基金(130414)
研究(125873)
(113986)
国家(113114)
科学基金(98974)
社会(82468)
社会科(78386)
社会科学(78365)
基金项目(69360)
(68262)
自然(65077)
自然科(63652)
自然科学(63632)
自然科学基金(62488)
教育(59173)
(57641)
资助(52233)
编号(48816)
(39572)
重点(39404)
成果(38432)
(37865)
(37130)
(36386)
创新(35539)
国家社会(34940)
教育部(34643)
科研(34257)
期刊
(102132)
经济(102132)
研究(65951)
中国(45373)
(39810)
管理(38820)
学报(38077)
科学(34771)
(34035)
大学(30191)
学学(28849)
技术(22792)
农业(22711)
教育(22325)
(20386)
金融(20386)
财经(19500)
(16685)
业经(16548)
经济研究(15749)
问题(13631)
科技(12160)
(11898)
(11891)
财会(11355)
技术经济(11235)
理论(11168)
(10553)
统计(10550)
现代(10415)
共检索到344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喜芳  颜世富  钟根元  
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以组织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静态纳什均衡模型及动态序贯博弈模型,分析了既定情境下的高低层级群体互动博弈过程及其对策。模型的演绎机制揭示:在提供顶层设计前提下,短期内,组织对高层级群体绩效与奖惩紧密挂钩,将提升组织监管有效性;而组织越过高层级群体对低层级群体加重惩罚是无效的;长期看,无论对高层级群体还是低层级群体,组织必须配有一定程度的负激励,负激励是更为有效和持久的激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江静  陆晨  
本文运用西方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传统的企业层级组织中的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目标不一致以及企业的不完备导致的委托人和代理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同时提出,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缺乏健全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认为努力构建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就是减少企业层级组织的代理成本,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重要安排。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怀  邵慰  
为了对高校科研人员进行有效激励,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层理论为基准,将现有的高校科研人员的激励制度进行层级分析。研究发现现有的激励制度大致分成如下三个层级:政治和法律层级、组织层级和个人层级。政治和法律层级、组织层级的制度主要是正式制度,个人层级的制度主要是非正式制度。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正式制度的激励作用,事实上非正式制度在激励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提出高校科研人员激励制度设计的方法,为高校科研人员的激励制度设计提供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洁  
管理是对具体的组织和人际环境中的人的行为的管理。如何看待人、解释人的本性,决定了管理者建立什么样的激励机制。本文通过回顾有关人性假设,和相关的激励理论,提出针对不同的岗位、不同层次、不同工作性质的组织员工的需求,建立多层次的员工激励机制,以加强组织管理,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波  何小松  
供应链协同中存在着集体理性和个体理性对立统一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能否设计出合适的协同激励机制。一般的激励机制大多是委托人所设计,因此他必然将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系统帕累托最优并不是他考虑的问题,所以不一定能实现系统最优化。由于协同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系统,其涉及面广,委托代理关系错综复杂,需要引入激励机制的环节众多,而一般的激励机制往往只着眼于解决某局部的激励问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喜芳  钟根元  颜世富  
激励尤其是物质激励对创造力的作用存在争议。本文基于协同视角与有机整合理论,以激励本身的不同主体来源探讨为出发点,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对组织激励与领导风格的协同效应及其与组织创造力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通过对来自116家大中型企业的共计999份问卷调研(包括员工问卷603份和管理层问卷396份),并对个体层面数据聚合到组织层面并分析后得出:组织物质激励与组织创造力影响机制不显著,组织发展激励正向影响组织创造力;组织物质激励与变革型领导风格、组织发展激励与交易型领导风格存在协同效应;跨部门协作正向中介组织发展激励与组织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研究丰富了激励协同理论,拓展了领导风格作用边界,对推动激励变革和组织创造力有一定实践意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健  庄新田  姜硕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在传统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将组织承诺纳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首先,在员工的组织承诺类型可被观测的信息对称情形下,讨论最优的显性与隐性激励机制。进而,在员工的组织承诺类型无法被观测的信息非对称情形下,探讨依据企业员工的不同外在特征,如风险厌恶程度、工作成本和工作能力等,选择最优的激励机制。最后,进一步考察了企业生产中依赖于人力劳动程度的高低,对员工激励机制设计产生的影响。本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完善和拓展了传统委托代理理论,也从组织行为学视角为切实解决企业员工激励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文  田益祥  
关注风险企业家的短期努力和长期持续努力的协同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建立了基于风险企业家努力协同效应的激励解析模型,深入探讨了如何激励风险企业家沿着风险投资家的导向努力工作以及如何帮助有限理性的风险企业家找到正确的努力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根据风险企业产出函数的凸性变化方向,建立正确引导风险企业家的激励机制,对于风险企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郭汉丁  张印贤  张宇  张睿  李美岩  
工程质量事故频发反映的政府质量监督失效,其本质是双重委托代理下的监督协同激励问题。工程质量政府监督两层委托面向对象不一致、下层代理人具有复杂组织结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尚属鲜见。据此,本文梳理和分析了多重委托代理、协同激励、工程质量政府监督激励机制研究成果及进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俊培  程文辉  
绩效预算(PBB)的核心问题是公共产品效率供给的预算制度安排,预算绩效管理是以绩效预算(PBB)为基础。本文构建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模型,分析了绩效信息缺陷对财政、部门博弈策略的影响及导致的后果,提出了整合项目预算、优化绩效目标设置、加强与部门目标管理工作的协调、构建部门间效率竞争机制等建议,设计针对效率的预算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彬  胡晶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从分析各个行政层级利益冲突的视角来解释"强县扩权"改革中的"体制梗阻"成因,并通过模型厘清了作为驱动主体的省的利益动机及其与地级市的博弈关系。通过分析发现:在地方分权的背景下,省在财税目标和地方竞争的双重激励下具有"强县扩权"改革的利益动机,省与市之间的利益冲突是"体制梗阻"的症结;省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并无利益动机去进一步解决"强县扩权"过程中产生的体制矛盾,以及矫治后续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由于"强县扩权"改变了市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造成市对省实施改革的非合作博弈,并且改革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内生于现实条件中结构化的市县格局。最后,本文就结论提出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询  
与其他契约一样,作为一种契约的激励机制是不完备的。行动与结果间关系的不确定性、量化和质量确认问题、多种活动或产品的加总、团队产品的分解、被激励者目标的多重性以及激励机制执行中的问题,都会造成组织内人工设计的激励机制不完备。激励机制越不完备,由激励机制产生的行动偏差就越大。在激励机制不完备的情况下,激励强度与激励偏差正相关:激励强度越大,则产生的激励偏差越大。因此,在设计和执行激励机制时,应谨慎从事,尤其要慎用较强的激励机制,在组织内一般应采取较弱的激励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起宏  李双燕  万迪昉  
将隐性激励方式引入合谋理论研究,建立了公共部门组织的政府—监察者—执行单位间的三层委托代理模型,重点考察了声誉机制和监督强度对合谋合约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监察者和执行单位越关注自身声誉,子合同转移支付效率就越低,合谋越不容易发生;而外部监督强度越高,合谋被发现的概率越高,合谋越不容易发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