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44)
- 2023(8694)
- 2022(7530)
- 2021(7214)
- 2020(6174)
- 2019(14496)
- 2018(14343)
- 2017(27997)
- 2016(14787)
- 2015(16764)
- 2014(16437)
- 2013(15677)
- 2012(13865)
- 2011(12091)
- 2010(11843)
- 2009(10507)
- 2008(9707)
- 2007(7982)
- 2006(6477)
- 2005(5075)
- 学科
- 济(59587)
- 经济(59533)
- 管理(43357)
- 业(41824)
- 企(35985)
- 企业(35985)
- 方法(34278)
- 数学(31189)
- 数学方法(30571)
- 财(14775)
- 农(14423)
- 中国(12979)
- 业经(12345)
- 理论(10525)
- 地方(10432)
- 务(10257)
- 财务(10201)
- 财务管理(10177)
- 技术(9946)
- 农业(9660)
- 企业财务(9648)
- 学(9596)
- 贸(9555)
- 贸易(9550)
- 易(9306)
- 和(9023)
- 环境(8759)
- 制(8389)
- 划(8145)
- 策(6818)
- 机构
- 学院(197611)
- 大学(195463)
- 管理(84228)
- 济(78870)
- 经济(77405)
- 理学(74664)
- 理学院(73977)
- 管理学(72340)
- 管理学院(71988)
- 研究(56924)
- 中国(41452)
- 京(38970)
- 科学(35722)
- 财(33938)
- 业大(30297)
- 农(28822)
- 财经(28478)
- 中心(27872)
- 江(26744)
- 所(26342)
- 经(26167)
- 研究所(24476)
- 经济学(24002)
- 范(23973)
- 师范(23714)
- 北京(23308)
- 农业(22718)
- 经济管理(22538)
- 经济学院(21884)
- 财经大学(21628)
- 基金
- 项目(147599)
- 科学(118079)
- 基金(108517)
- 研究(106492)
- 家(94431)
- 国家(93697)
- 科学基金(82697)
- 社会(67718)
- 社会科(64384)
- 社会科学(64365)
- 省(59044)
- 基金项目(57708)
- 自然(55416)
- 自然科(54239)
- 自然科学(54229)
- 自然科学基金(53223)
- 教育(51149)
- 划(49276)
- 资助(44885)
- 编号(43043)
- 重点(33230)
- 部(32771)
- 成果(32047)
- 创(31855)
- 发(30964)
- 创新(29689)
- 课题(28959)
- 科研(28932)
- 教育部(28566)
- 国家社会(28076)
共检索到259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辰颖 张岩 刘红霞
如何评价CEO声誉是个难点和热点问题,针对该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云模型的受主观因素影响小,包含多数CEO声誉影响因素,且能够有效批量评价CEO声誉的方法。该方法在权重的确定中采用了熵权法,在评价标准云模型的建立中应用了基于黄金分割的模型驱动法和模糊C均值聚类法,在评价值的计算中采用了质心法,最后进行实例应用。研究成果可以为CEO的评价考核提供依据,也可以为CEO声誉的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娟 邢文祥
根据预期不一致理论,期望是客户未来评价产品满意度的一个标准。CEO声誉越高,董事会和股东对CEO赋予的期望越高,但这种预期绩效和实际绩效之间往往产生较大差异,从而影响CEO对工作的保留。应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选取2010—2014年深市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检验,结果验证了企业绩效和CEO变更之间的负相关关系,CEO声誉显著调节了这种关系。绩效变差的情况下,高声誉的CEO相比低声誉的CEO更容易发生变更。因此,声誉并不是CEO能保留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CEO只有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保留他们的工作岗位。
关键词:
CEO声誉 CEO变更 企业绩效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彭禄斌 吴冰 刘仲英 苏涛永
从直接声誉和间接声誉两方面分析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信任问题;引入激励因子变量,构建了基于声誉的信任评价模型;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信任评价模型是有效的;引入激励因子有利于鼓励平台实体提供诚实的交易信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新元 卢泉 黄梦梅 李梓奇
众包网站中接包方数量日益增多,现行的声誉评分机制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对此,文章搜集了猪八戒网95364条评论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文本分析的方法计算评论的情感倾向,结合任务价格、时间效度等因素构建了一套接包方声誉得分评价机制。并按照好评率排名和本文规则排名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接包方声誉评价模型能帮助买家更加清晰地分辨接包方的能力与态度,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接包方声誉 众包模式 文本分析 情感计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茜
通过问卷调查及因子分析建立了包括战略管理能力、个人特征、社交能力、领导能力、财务业绩、任职背景、变革能力、职业精神、道德和个人品质10个一级指标及36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通过专家问卷、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出两级影响因子权重,构建了职业经理人声誉评价模型,并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具体运用的方法。
关键词:
职业经理人 声誉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帆 武恒光
"走出去"已成为会计师行业发展的目标之一,然而海外发展必然会与境外审计师产生竞争。运用KMRW声誉模型与垄断限价模型,分析发现,境外在位者审计师的竞争策略为:在进入者进入初期利用声誉优势阻止其进入,在进入者声誉建立后则采用价格竞争。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应保障审计质量并树立利益相关者对审计质量的信心,以尽快在境外建立声誉;随后根据均衡条件区分在位者成本类型,采取不同的定价和措施,以应对价格竞争。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余明阳 刘春章
论述了品牌声誉是品牌形象的一致性,通过顾客在品牌实力与品牌形象的对比中获得,论述品牌传播形成了顾客关于品牌的知识,而品牌体验则生成了体验声誉并以品牌力的形式储存起来,表现为品牌实力对品牌力的投入。将索洛模型用于构建品牌声誉增长的模型,解释了品牌体验水平的改变使品牌处于不同的稳态中。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守萍 杨小元 杨群华
信息不对称是造成顾客对网络银行缺乏信任的根源,利用传统信号传递理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破解网络银行信任危机的重要手段。为此,本文分析了基于声誉信息的信任传递理论,利用Beta函数建立了基于声誉信息的网络银行信任模型,并通过对正负声誉信息效用的修正和时间权重的添加对模型进行了完善。在此基础上,利用实验数据对基于声誉信息的网络银行信任模型进行了模拟分析。利用该模型,银行管理者可测量顾客对网络银行的信任度,有助于提升网络银行的使用率。
关键词:
银行管理 信任模型 声誉信息 信号传递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启龙 周晶 盛昭瀚
分析了声誉效应在PPP项目中的作用机理,并把声誉效应引入到PPP项目的激励体系之中,构建了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相结合的最优动态激励契约模型。研究认为,声誉效应能够通过外部性效应和内部性效应对项目投资方产生影响,相比于纯粹的显性激励机制,引入声誉效应的隐性激励机制能够增加政府部门在PPP项目中的收益分享比例并且能够加强投资方的努力行为。
关键词:
PPP 显性激励 隐性激励 声誉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缪荣 茅宁
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公司声誉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上升。本文研究了公司声誉的形成、功能及其管理的原则,提出了基于公司公民行为的公司声誉管理模型框架,并对我国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声誉管理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公司声誉 公司公民 无形资产 机会平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齐经民 常伟勇
随着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不断好转,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又重新提到政府议事日程。做好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工作,是保障政府公共管理和宏观调控职能发挥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博弈论思想的引入,运用KMRW声誉模型建立一个博弈模型,分析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管控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经理层之间的博弈关系,意在建立动态的红利分配体系、完善针对主管部门的奖惩机制、激励主管部门积极树立起能够使企业信赖的声誉,逐步健全内外监督机制提出建设性意见,以加强对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的管控。
关键词:
国有资本 收益收缴 博弈分析 管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涛
评级机构的成功建立在因其发布准确和可信的评级而享有"声誉"的基础之上。本文分析了当前信用评级市场声誉机制失效的具体表现,运用C-F模型分析信用评级市场的声誉机制,对当前国际信用评级市场声誉机制失效的原因进行剖析,并且结合我国评级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规范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行为、促进声誉机制发挥作用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声誉机制 C-F模型 利益冲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璐璐
在农产品供应链逐渐向现代产业体系和大生产大市场集中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企业竞争、物流等因素均可能导致供应链不稳定,并使供应链整体利润受损,农产品供应链主体间必须保持合作关系与利益协调机制。已有研究探讨了农产品供应链的联盟合作、契约设计、决策机制等问题,并运用各种博弈模型分析供应链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为供应链主要节点的选择、合作主体的确定、利益协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但对供应链主体的主观选择考虑得不够充分。为探寻农产品供应链科学与长期合作机制,可运用KMRW声誉模型的重复博弈分析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供应链各主体间的合作策略选择和稳定性,从供应商和经营商两个参与主体出发进行多阶段动态博弈。研究发现,农产品供应链的关键企业保持重复博弈有助于双方选择帕累托最优的策略(合作,合作);贴现因子越大,农产品供应链的关键企业越看重长远利益,选择合作的动机也越强。可见,构建合作机制的关键在于,寻找能够促使农产品供应链关键企业进行重复博弈、帮助其识别并信任对方的关键因素,提高其对长远利益的重视程度。这就需要农户和零售商建立完整的选择激励机制;建立约束机制和自身声誉机制,进一步保持长期合作;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统一共享信息平台,共同确立组织原则,优化初级加工和物流水平;将农产品供应链置于同行监测机制之下,增强贴现因子,推动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间形成稳定与长期合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琳 徐建硕
随着新闻舆论传播速度的加快和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声誉风险逐渐成为保险公司面临的重要风险。声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是当前我国保险业的紧迫任务。本文利用自动元胞机模型,从微观角度研究社会个体对保险声誉评价的传导过程,分析影响保险业声誉风险传导的关键因素,论证了社会对保险的评价存在着聚集效应以及人际传播网络对保险业声誉传播的重要影响,为抑制声誉风险传播、提高保险业声誉提供借鉴。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邹新月 李思慧
通过建立商业银行声誉羊群行为信用风险模型,应用贝叶斯法则推导出均衡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基于声誉问题的考虑,商业银行经理人总是忽略私有信息,跟从他人做出相同的信贷决策。经理人信息获取能力、初始声誉及信贷市场群体信息强烈地影响着"头羊"A跟从私有信息行动的概率。经理人信息获取能力、初始声誉、群体信息与"头羊"A的行动一起同时强烈影响着"追随者"B羊群行为发生的概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