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45)
- 2023(18512)
- 2022(15886)
- 2021(14993)
- 2020(12578)
- 2019(29250)
- 2018(28814)
- 2017(54336)
- 2016(29461)
- 2015(33547)
- 2014(33139)
- 2013(32561)
- 2012(29816)
- 2011(26914)
- 2010(26712)
- 2009(24269)
- 2008(23615)
- 2007(20494)
- 2006(17890)
- 2005(15355)
- 学科
- 济(118189)
- 经济(118064)
- 管理(82271)
- 业(75191)
- 企(62157)
- 企业(62157)
- 方法(55756)
- 数学(48895)
- 数学方法(48097)
- 中国(33581)
- 农(31764)
- 财(27534)
- 学(26269)
- 业经(25958)
- 地方(23882)
- 贸(22267)
- 贸易(22253)
- 易(21685)
- 农业(21071)
- 理论(20274)
- 环境(20228)
- 制(20138)
- 和(19153)
- 技术(17886)
- 银(16887)
- 银行(16832)
- 务(16823)
- 财务(16730)
- 财务管理(16691)
- 划(16611)
- 机构
- 大学(412785)
- 学院(411152)
- 济(163141)
- 管理(160005)
- 经济(159735)
- 研究(141950)
- 理学(139096)
- 理学院(137536)
- 管理学(134603)
- 管理学院(133898)
- 中国(105542)
- 科学(90270)
- 京(89294)
- 财(71746)
- 所(71221)
- 农(70002)
- 研究所(65511)
- 业大(64201)
- 中心(63949)
- 江(58503)
- 财经(57865)
- 北京(56631)
- 农业(55089)
- 范(54479)
- 师范(53848)
- 经(52974)
- 院(52493)
- 经济学(49285)
- 州(47560)
- 技术(45229)
- 基金
- 项目(289274)
- 科学(226908)
- 基金(209641)
- 研究(207982)
- 家(185213)
- 国家(183746)
- 科学基金(156924)
- 社会(129734)
- 社会科(122870)
- 社会科学(122837)
- 省(112490)
- 基金项目(109990)
- 自然(103975)
- 自然科(101574)
- 自然科学(101543)
- 自然科学基金(99696)
- 教育(96797)
- 划(95644)
- 资助(87848)
- 编号(83676)
- 成果(67234)
- 重点(65724)
- 部(63516)
- 发(61858)
- 创(60023)
- 课题(58730)
- 创新(56076)
- 科研(55696)
- 教育部(54093)
- 大学(53860)
- 期刊
- 济(172797)
- 经济(172797)
- 研究(117611)
- 中国(81239)
- 学报(69732)
- 科学(63040)
- 农(62884)
- 管理(59253)
- 财(53419)
- 大学(52846)
- 学学(49557)
- 教育(49299)
- 农业(44305)
- 技术(38331)
- 融(31032)
- 金融(31032)
- 经济研究(28611)
- 业经(27824)
- 财经(27609)
- 业(24327)
- 经(23745)
- 问题(22349)
- 图书(22305)
- 科技(20083)
- 版(19842)
- 技术经济(19565)
- 统计(19289)
- 资源(18970)
- 业大(17993)
- 理论(17839)
共检索到59697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梦溪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和经验的基础上,利用200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云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考察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及其区域差异。结果显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具有区域异质性,呈现由华东到华北、华中南、东北、西北、西南地区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据此,从强化区域合作、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生态文明意识三个方面提出加快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梦溪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和经验的基础上,利用200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云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考察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及其区域差异。结果显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具有区域异质性,呈现由华东到华北、华中南、东北、西北、西南地区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据此,从强化区域合作、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生态文明意识三个方面提出加快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立 黄涛珍
研究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机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对无锡市2006—2017年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过去12年中,无锡市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水平先略有下降再逐年稳步上升,但生态文明综合水平稍滞后于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两者耦合协调度等级也从勉强协调上升到良好协调,其中2006—2008年为勉强协调阶段,2009—2011年处于初级协调时期,2012—2016年步入中级协调阶段,2016年接近良好协调等级,2017年已达到良好协调等级。随着耦合协调度提高,反映出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两大子系统处于良性磨合期,但总体说来,其耦合协调效应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应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一体化,将生态文明的原则及理念全面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全过程,构建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的体制机制,进一步采取措施协调好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康伟 杜蕾 曹太鑫
随着民主化进程的推进与公民环保意识的觉醒,由部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而诱发的邻避冲突事件逐年增多,并呈现出以抗议污染类项目为核心的发展趋势。污染类邻避冲突事件引致因素间耦合作用影响着事件演变方向,因而构建邻避冲突共力耦合模型,探究邻避冲突演化机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耦合理论,在分析污染类邻避冲突事件发生的内在引致因素、外在引致因素、情绪引致因素、因素间共力耦合作用及事件内在演化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事件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选取"余杭中泰垃圾焚烧厂事件"、"江苏启东事件"、"湖北仙桃垃圾焚烧发电厂事件"三起典型污染类邻避冲突事件探寻引致因素耦合度与邻避冲突发展演化的关系。研究发现,污染类邻避冲突事件引致因素耦合协调度与事件影响力值呈正相关关系,引致因素间耦合协调度与邻避冲突发展演化密切相关;情绪引致因素对污染类邻避冲突事件影响力起着强化推动作用,加速了事件的发展演化进程。研究结果为政府构建污染类邻避冲突事件引致因素阻断机制,多渠道化解民众群体情绪耦合力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炳庚 陈永林 李晓青
"美丽中国"是由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3个系统耦合组成的人—地关系复杂系统。选取3个子系统层、30个指标层共同构建"美丽中国"建设评价的耦合协调模型。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是"美丽中国"建设阶段的划分依据。江西省各设区市的实证研究表明:从耦合度来看,江西省各设区市的耦合度大部分处于拮抗阶段;从协调度来看,南昌市处于"美丽中国"建设较高水平阶段,赣州和九江2个设区市处于中等水平阶段,其他8个设区市处于低水平阶段;不同的阶段所采取的发展战略均有所不同。
关键词:
“美丽中国” 耦合协调模型 评价 江西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武 杨淼
通过分析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揭示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机理,构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基于中国1991—2012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社会效用动态最优和社会效用静态最优条件下,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都具有耦合协调的协同发展关系;中国的政府财政收入和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对经济产出的作用相当;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发展对经济产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邢颖 乐立 张文磊 胡琪娟
[目的]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分析都匀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探究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更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法]以贵州省第一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都匀市为研究区,从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两个系统入手,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都匀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了测算。[结果] 2009—2016年都匀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呈不断上升趋势,协调度等级由轻度失调上升到初级协调状态;协调发展类型由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型变为土地利用滞后型。[结论]都匀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总体协调发展度水平仍旧较低,且土地利用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都匀市今后发展,建议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开发利用规划,加大对建设用地挖潜的力度,同时注重耕地保护。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晓莺
本文应用耦合模型,对我国1 9个重要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程度继续测度,结果表明,19个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的差异非常明显,这些城市的耦合性发展大致可分为五类,而且有一半左右的城市集中初步耦合型阶段。从区域性角度对比可知,我国北方旅游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承载水平较差,这些城市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
关键词:
耦合模型 旅游 生态 协调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爱东 刘东阁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协调机理,通过构建两者相应的指标体系,测算2002-2015年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协调度经历了波动调整、低速下降和快速下降三个阶段,整体呈下降趋势,到2015年出现濒临失调的信号。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耦合协调度降低的原因,主要是金融发展子系统和产业结构子系统的综合贡献值整体上呈下降的动态变化趋势。推动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良性互动,不能单纯地促进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或产业结构水平的提升,更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爱东 刘东阁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协调机理,通过构建两者相应的指标体系,测算2002-2015年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协调度经历了波动调整、低速下降和快速下降三个阶段,整体呈下降趋势,到2015年出现濒临失调的信号。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耦合协调度降低的原因,主要是金融发展子系统和产业结构子系统的综合贡献值整体上呈下降的动态变化趋势。推动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良性互动,不能单纯地促进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或产业结构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找到一条适合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良性互动的路径,促进两者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丽艳 史晨宇 杨鑫 穆月英
为探究乡村数字化对农业韧性的影响,利用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统计数据未含西藏及港澳台地区,下同),采用熵值法测算了中国农业韧性与乡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二者的协调程度,探究了乡村数字化对农业韧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农业韧性水平与乡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及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乡村数字化可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农业韧性提高;乡村数字化在农业韧性水平低的地区提升效应更加明显。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程长林 任爱胜 王永春 王国刚 修文彦
为研究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生态、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通过构建社区畜牧业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生态、社会、经济3个子系统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生态、社会、经济耦合协调模型,分析2013-2016年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协调发展程度。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生态、社会、经济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且社区间存在一定差异。羊八井社区协调发展水平较低,仍处于不协调状态;墨竹工卡社区、夏河社区及香格里拉社区等5个社区已实现基本协调;红原社区与河南社区耦合协调水平最高,已实现协调发展态势。
关键词:
社区畜牧业 耦合度 协调度 精准扶贫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一文 齐佳音 方滨兴 李欲晓
非常规突发事件因其爆发性,演变不确定性,群体扩散性等特点备受学者们关注。随着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新兴媒体作为非常规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载体和平台,令非常规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传播更迅速,也使事件影响力更广泛。采用传统的应急管理方式难以有效应对此类事件。从微观视角出发,着重研究致使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同时对内外在引致因素间的耦合度进行建模,通过案例研究寻找引致因素耦合度与事件影响力的关系。最终证明了非常规突发事件内外在引致因素间的耦合度越大,事件的社会影响力越大,为非常规突发事件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穆晓央 王力 黄巧艺
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增长的关口,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也进入了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期,而能否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新疆为例,从经济环境、规模水平、投入水平、产出效应4个维度构建物流业内部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空双维角度对2007年~2017年新疆14地州市物流业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1年间新疆物流业发展水平持续优化但耦合协调度不高且呈现空间异质性,14地州市物流业协调发展差距并未缩小且各地州在滞后系统及阻力因素上均有差异,新疆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物流业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度模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贾士靖 刘银仓 邢明军
在阐释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度量模型。并对中国2005年31省区(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省区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度均处于较高水平,但协调度却差异显著,且以中度协调与高度协调为主;从环境与经济关系看,绝大多数省区处于不同程度的环境滞后型或经济滞后型,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还远没有达到良性共振的状态。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