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70)
2023(13069)
2022(11594)
2021(10979)
2020(9434)
2019(21083)
2018(20964)
2017(40656)
2016(21908)
2015(24654)
2014(24399)
2013(23782)
2012(21401)
2011(19055)
2010(18598)
2009(16572)
2008(15565)
2007(12982)
2006(11021)
2005(8972)
作者
(60490)
(50356)
(49944)
(47548)
(31921)
(24284)
(22647)
(19985)
(19176)
(17674)
(17190)
(16742)
(15727)
(15619)
(15509)
(15184)
(15035)
(14990)
(14260)
(14167)
(12363)
(12037)
(12028)
(11487)
(11202)
(11129)
(11043)
(10969)
(10075)
(9998)
学科
(84572)
经济(84486)
管理(63421)
(59253)
(48598)
企业(48598)
方法(43045)
数学(37945)
数学方法(37420)
(23990)
(21358)
中国(20260)
(18819)
业经(18760)
地方(18276)
环境(16641)
农业(16455)
(14307)
(14285)
贸易(14280)
理论(14168)
(13860)
(13711)
技术(13668)
财务(13642)
财务管理(13614)
企业财务(12890)
(12863)
(12725)
(10612)
机构
学院(298220)
大学(298065)
管理(124179)
(114820)
经济(112379)
理学(109579)
理学院(108404)
管理学(106367)
管理学院(105844)
研究(93497)
中国(66819)
(61499)
科学(60449)
(50188)
业大(47082)
(46742)
(44942)
中心(43384)
研究所(41759)
财经(41617)
(39720)
(39159)
师范(38805)
(38117)
北京(37957)
农业(36671)
(34792)
经济学(34062)
(33208)
经济管理(32074)
基金
项目(220340)
科学(173762)
基金(160568)
研究(159867)
(139661)
国家(138541)
科学基金(120401)
社会(100285)
社会科(95021)
社会科学(94993)
(87020)
基金项目(86581)
自然(79957)
自然科(78048)
自然科学(78029)
自然科学基金(76587)
教育(73466)
(72372)
资助(65508)
编号(65405)
成果(50550)
重点(48880)
(48018)
(46433)
(45811)
课题(43734)
创新(42695)
科研(42495)
教育部(41330)
大学(41099)
期刊
(116020)
经济(116020)
研究(79854)
中国(48461)
学报(48035)
科学(43872)
管理(42612)
(41670)
(37165)
大学(36856)
学学(34893)
教育(30789)
农业(29809)
技术(26525)
业经(20581)
(19214)
金融(19214)
财经(18905)
经济研究(17961)
(15992)
图书(15771)
问题(15360)
科技(15315)
(14814)
资源(14785)
理论(14576)
(14193)
技术经济(13848)
实践(13658)
(13658)
共检索到403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武魁   牛紫琳   李艳   闫雨萌   孔硕  
挖掘媒体报道和网民对于云南大象北移事件的态度倾向和主要观点,探索网民或社会公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意识和科普教育的程度,通过研究发现适合引导野生动物保护舆情的网络平台。以云南大象北移事件网络舆情为对象,利用数据获取工具,采用情感分析、聚类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分析舆论发展状况。研究发现网络舆情数据主要聚集于哔哩哔哩、新闻媒体和微信3个平台,可作为未来舆情引导的主要平台;《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的召开使舆情情感出现反转,对舆情的引导发挥了重要作用;公众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意识薄弱,政府相关部门科普教育力度不足;野生动物保护舆情网络传播能力有待加强。基于研究结果,对野生动物保护和舆情引导提出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武魁   牛紫琳   李艳   闫雨萌   孔硕  
挖掘媒体报道和网民对于云南大象北移事件的态度倾向和主要观点,探索网民或社会公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意识和科普教育的程度,通过研究发现适合引导野生动物保护舆情的网络平台。以云南大象北移事件网络舆情为对象,利用数据获取工具,采用情感分析、聚类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分析舆论发展状况。研究发现网络舆情数据主要聚集于哔哩哔哩、新闻媒体和微信3个平台,可作为未来舆情引导的主要平台;《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的召开使舆情情感出现反转,对舆情的引导发挥了重要作用;公众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意识薄弱,政府相关部门科普教育力度不足;野生动物保护舆情网络传播能力有待加强。基于研究结果,对野生动物保护和舆情引导提出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曹学艳  宋彦宁  
高校舆情热点事件频发,对高校的舆情应对与管理是极大的考验。在总结2014年我国高校舆情热点事件特点的基础上,对影响高校舆情热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校舆情热点事件的类型会影响舆情热度和高校声誉的传播,同时,发现高校平日的搜索指数与舆情事件热度也有相关关系。根据结论,提出应加强师风师德建设,规范考试制度,注重学生利益,强化舆情预警等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沈霄  王秀成  杜忠锋  
互联网的普及和自媒体的出现,使每个人都拥有了一个麦克风,它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聚居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高校是社会的晴雨表,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引导,对高校乃至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更有着积极意义。网络舆情监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有效地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和积极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化解,对国家及社会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对于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有其特殊性和对应方略,及时合理地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处置有规律可循。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夏一雪  兰月新  李昊青  吴翠芳  张秋波  
基于微信舆情传播特征,从网络舆情生态视角研究舆情主体、舆情信息、微信环境相互作用而共同形成的微信舆情生态系统,分析其平衡机理与失衡表现。以河北邢台"7·19"洪灾微信舆情危机为例,分析突发事件情景下微信舆情生态失衡的表现,据此从舆情主体、舆情信息和舆情生态环境3个方面,提出突发事件微信舆情生态治理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超  骆克任  
基于湖南凤凰古城门票事件400个网络文本的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旅游改革中,一旦改革方案制定过程不公开透明和科学合理,将难以获得旅游地群众和游客的理解与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当旅游地群众和游客的相关利益受损时,他们会倾向于用消极性质的词语,对地方政府旅游改革政策进行质疑。其中,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利益分配制度成为质疑的焦点。质疑产生的消极性词语,不利于地方政府的信誉,造成政府的形象危机。鉴于此,提出用旅游包容性发展模式,指导地方政府在旅游改革方案的设计、公示、试行和实施四个阶段中,做到公开透明,平衡各方利益,减少改革阵痛,推动当地旅游业稳定地发展。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王彦慈  
【目的/意义】当前微博已成为重要的舆论场,针对海量微博信息的舆情难以快速获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微博舆情流式快速自聚类方法。【方法/过程】该方法首先设计舆情最小距离聚类算法,包括构建舆情相似度计算模型,及构建舆情最佳聚类阈值确定方法;然后构建舆情流式自聚类模型,该模型利用云计算和最小距离聚类算法在横、纵两个方向聚类舆情信息,得到各主题的舆情集合。在横向上,以云计算的多个计算节点为聚类起始,同步并行聚类分配到其上的舆情信息。在纵向上,多个计算节点协同、流水线式聚类同一起始节点的舆情信息;最后在纵向上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王旭  孙瑞英  
【目的/意义】探索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传播规律、识别与评判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网络中重要节点,有助于从源头上控制舆情,增强政府管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能力。【方法/过程】以"魏则西事件"为研究对象、采集并整理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结合生命周期理论,阐述了该事件舆情扩散过程,绘制了"魏则西事件"舆情传播网络社群图,并以定量方式对"魏则西事件"舆情传播网络进行了结构测度分析。【结果/结论】拓展了SNA的应用,发现该事件舆情四个阶段传播规律,识别、总结该舆情传播网络中关键节点结构特征,并提出针对突发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毅华  张超群  郑德俊  谭涛  
随着网络技术及其应用的飞速发展和用户数的急剧增加,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已逐步超越传统媒体,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文章从信息生态学视角探讨了网络舆情发生、发展的机制,分析了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相互关系,构建了基于网络信息生态理论的网络舆情演化模型,提出了未来互联网舆情监管的研究重点,并为网络舆情管理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成俊会  张思  吉清凯  
庞大用户群体的积极参与、方便快捷的信息发布形式与特有的信息裂变传播模式使微博成为社会舆情的放大器。在中国情境下,分析舆情传播规律进而有效引导舆情健康发展是当前学界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舆情的发展演变呈现出阶段性特点,以2017年热点事件"于欢案"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研究了该事件不同传播阶段的网络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于欢案"微博舆情阶段性传播网络较为稀疏,各阶段的传播规律差异性较大,产生阶段表现出典型的去中心化特征,由于互动的增加和观点的碰撞汇聚,爆发阶段呈现出中心化的传播特性,消亡阶段伴随大量节点退出传播,网络呈逐渐消解趋势。微博用户在舆情传播网络中的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受到知名度、专业性、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舒婷  疏学明  胡俊  解学才  张雷  张伽  
网络舆情安全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别和追踪热点话题是治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基础。现有研究具有网络舆情事件表征不全面、对于热点话题的识别和追踪局限于语义信息等问题。该研究基于社交、内容、话题、情感4个维度构造超网络模型,并引入时间特征作为网络的连接关系,用于定量表征时序的网络舆情事件;将话题节点在超网络中的中心性及中心性变化率作为话题热度的度量指标,实现热点话题发现及演化跟踪;应用“甘肃白银马拉松”微博舆情案例对模型和指标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时序超网络模型能够清晰表征突发网络舆情事件,中心性及中心性变化率指标能够准确识别和跟踪热点话题,并为实时态势研判预警、舆论引导等提供指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鲲  施涵一  靖继鹏  
[目的/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网络舆情治理至关重要,探究该事件中网络舆情热点话题形成的组态路径,能够更好地把握舆论走向,为相关部门及时有效地管理和引导网络舆情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选取新冠疫情期间相关的44个代表性微博热搜话题,采用扎根理论提取事件属性、事件主体、事件范围以及事件倾向4个前因变量,并采用热搜持续时间这一结果变量,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结论]通过fsQCA3.0软件生成五条热点话题形成组态,结果显示大范围的权威信息更易形成热点话题,不同的前因变量排列组合均能成为热点话题形成的条件,并通过对各前因变量影响程度以及组态路径的分析提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的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华  罗玲  乔晶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评判有助于发现隐藏的社会危机,快速聚焦公众最关心的话题,了解民众需求,平息民怨。[方法/过程]结合实际数据,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网络舆情突发热点事件的风险指数,描述其风险态势,通过比较风险指数前后变化可明确舆论引导效果。[结果/结论]第一,改进了以往研究中DEMATEL-ANP两模型联用的弊端,更为科学地评价指标权重。第二,基于模糊评判的原理,用实际传播数据形成模糊集后再解模糊化,较为精准地得出网络舆情突发热点事件的风险指数。第三,提出的研究方法形成的风险态势符合舆情事件实际舆论演变过程,且比较前后风险指数可以分析舆论引导主体的引导策略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杜洪涛  王君泽  李婕  
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模式进行研究,有助于把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工作提供参考。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过程划分为形成(扩散)、高潮和消散三个阶段,同时将突发事件划分为自然性突发事件和非自然性突发事件两类,并提出这两类事件各自对应的网络舆情演化模式的假设。以五个典型的突发事件为案例,通过比较分析这五个案例事件网络舆情在各阶段的表现及传播路径的异同,明确了不同演化模式的特征及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归纳了影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关键因素。然后总结了突发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教萌  师荣蓉  
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出了一套结合利益相关者的网络舆情监控方法。以新冠肺炎微博数据为例,按照疫情中涉及的社会角色划分了11类利益相关者,将LDA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与LDA2vec串行提取文本主题,借助SnowNLP进行情感分类,通过统计话题的绝对关注度和相对关注度得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网络舆情演化过程。实证结果表明,利益相关者的关注点在疫情爆发期内比较一致,而在平稳期内比较分散,最终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再次集中;相同角色的利益相关者具有相似的话题和情感演化过程,但其侧重点仍有差异;绝对关注度反映了主流舆论影响下的关注点,相对关注度反映了与利益相关者自身利益相关的关注点。本研究揭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利益相关者的舆论演化特征,为政府精确监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不同群体的舆论趋势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