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3)
- 2023(11334)
- 2022(9699)
- 2021(8971)
- 2020(7596)
- 2019(17665)
- 2018(17331)
- 2017(33625)
- 2016(18039)
- 2015(19946)
- 2014(19783)
- 2013(18854)
- 2012(17177)
- 2011(15093)
- 2010(14897)
- 2009(13279)
- 2008(12436)
- 2007(10549)
- 2006(8871)
- 2005(7396)
- 学科
- 济(72201)
- 经济(72122)
- 管理(52034)
- 业(45079)
- 企(37617)
- 企业(37617)
- 方法(34461)
- 数学(30930)
- 数学方法(30469)
- 中国(20480)
- 财(18621)
- 农(17532)
- 地方(16125)
- 学(15283)
- 环境(15265)
- 业经(13923)
- 制(13564)
- 务(11948)
- 财务(11889)
- 财务管理(11861)
- 划(11418)
- 理论(11393)
- 企业财务(11310)
- 体(11296)
- 农业(11254)
- 和(10766)
- 贸(10563)
- 贸易(10561)
- 技术(10353)
- 易(10196)
- 机构
- 大学(242347)
- 学院(241779)
- 济(97300)
- 管理(95831)
- 经济(95222)
- 理学(83774)
- 理学院(82829)
- 管理学(81159)
- 管理学院(80720)
- 研究(79757)
- 中国(58124)
- 京(53329)
- 科学(50806)
- 财(42904)
- 农(39872)
- 所(38509)
- 业大(38403)
- 中心(37413)
- 研究所(35583)
- 财经(35160)
- 江(34639)
- 北京(32755)
- 经(32224)
- 范(31690)
- 农业(31441)
- 师范(31279)
- 院(30526)
- 经济学(30173)
- 经济学院(27395)
- 州(27110)
- 基金
- 项目(178027)
- 科学(141184)
- 基金(130451)
- 研究(126656)
- 家(114741)
- 国家(113857)
- 科学基金(98894)
- 社会(81862)
- 社会科(77724)
- 社会科学(77702)
- 省(69700)
- 基金项目(69684)
- 自然(65244)
- 自然科(63765)
- 自然科学(63744)
- 自然科学基金(62533)
- 划(59209)
- 教育(58466)
- 资助(52984)
- 编号(49561)
- 重点(40335)
- 部(39011)
- 发(38234)
- 成果(38225)
- 创(37002)
- 创新(34754)
- 科研(34693)
- 课题(34557)
- 国家社会(34470)
- 教育部(33393)
共检索到338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承水 王强 周秀玲
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是政府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治理环境的基础和依据。为了改善目前城市环境评价体系的不足,提出基于二维向量结构的城市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市各区县的环境评价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二维向量结构的城市评价方法在客观评价城市环境水平的同时,也能为城市环境下一步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和路径,从而为美丽中国诉求下的城市环境建设和改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青 鄢涛 李芬 余涵
当生态环境共建意识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的共识,全市场经济进一步扩张,人类生存的核心问题——城市生态宜居性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核心内容之一。基于此,研究提出并构建了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目的是提供一个全新的城市生态宜居发展的评估方法,采用向量结构评价方式,对城市的生态建设从软(行为过程)、硬(结果成效)两方面进行全过程、动态的考核。为了全面了解城市生态宜居建设的发展现状,对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评估,同时对结果—过程类的向量结构的区域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城市207个(72%)的城市位于第三象限,处于粗放发展阶段的起步型城市,19%的城市属于发展型城市,5%的城市属于提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宝荣 张利华 李颖明 张慧智
本文构建了北京城市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1988-2007年北京城市环境可持续性动态。结果发现:1988-2007年,北京城市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胁迫、环境效应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拐点分别出现在1991年和1998年;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响应水平持续提高;综合环境可持续性水平呈先降低后提高的趋势,其拐点出现在1990年,目前仍处于较不可持续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人类胁迫、环境效应、社会响应和综合环境可持续性均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类胁迫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U"型变化趋势;环境效应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倒"U"型变化趋势;社会响应和综合环境可持续性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对数增长趋势。
关键词:
北京 城市 环境可持续性 动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梅
城市化是快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有效方式,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但大城市人口的过度聚集又会对城市的承载力造成巨大压力以及"城市病"的集中爆发。人口、资源与环境的不协调发展是北京"城市病"突发的根源所在,如何实现首都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首都城市发展的内在肌理出发,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切实构建能适应后工业时代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治理体系。
关键词:
特大城市 综合治理 体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婉晶 赵荣钦 揣小伟 高珊
在分析国内外绿色城市建设经验及国内各类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十二五"南京绿色城市建设的现实要求,初步构建了绿色南京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从转型发展、社会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4个方面选取了26项评价指标。结合南京市"十一五"城市建设的成效和"十二五"相关专项规划成果,构建绿色南京城市建设评价目标值,并提出指标权重设置的方法和评价步骤,为"十二五"绿色南京城市建设的综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绿色南京 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继敏 杨波
综观历史时期典型的城市空间结构及相关研究,评价城市空间结构绩效也必须要从包括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在内的多个目标进行综合考虑。目前,已有研究主要采用基于专家打分判定权重后加权集成的多指标综合评价和基于线性规划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但是,学术界对于如何在两种方法中进行选择尚缺乏研究。文章通过对北京市包括16个区县的城市空间结构绩效的评价比较了两种方法,主张二者都能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绩效进行可靠的评价,测算的结果呈现出类似的趋势。但是,二者的方法策略不同,关注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如果将两种方法评价的结果放在一起分析,相比于单一的结果更能对现实问题给予解释。
关键词:
多目标 城市空间结构 绩效 评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江松 鹿春江 徐唯燊
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现代大城市生活结合起来,提高特大城市宜居水平应从5个层次需求的满足出发。为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要提高城市环境的健康性;满足人的安全需求,提高城市的安全性;满足人的社交需求,提高城市空间的开放性;满足人的尊重需求,提高城市社会的包容性;满足人的自我实现需求,提高城市的活力。构建了包括城市环境的健康性、城市的安全性、空间的开放性、社会的包容性和文化活力5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的宜居城市指标体系。并以北京为例,将北京与世界城市纽约、伦敦、东京的宜居水平进行比较,发现北京仅相当于这三个城市的67%,北京在城市空间的开放性、社会的包容性、环境的健康性三个方面与世界城市存在很大差距。
关键词:
马斯洛 需求层次理论 宜居城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孟素洁 黄序
为进一步推动北京市城市化及城乡一体化进程 ,制定了北京市农村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与测评方法 ,并运用其进行实证分析 ,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北京市 农村城市化 评价指标 测评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段仲远
城市环境质量是由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质量组成,是指城市居民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环境质量。而城市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则是描述和评价城市环境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因此,一个科学指标体系的建立,对环境科学与管理将具有重要的实际与理论意义。 一、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与方法 (一)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甄茂成 张景秋 李孟飞
以写字楼为主要载体的办公活动正成为大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关注城市办公人员对其工作场所及其环境的主观感受,不仅可以为城市办公空间及外部环境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而且对城市建成环境运行质量的提升以及宜业城市建设的推动具有很大现实意义。本文以北京市10个具有代表性的办公集聚区为调查采样地,选取安全性、通达性、舒适度和便利度作为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的一手数据来评价从业人员对其所在写字楼周边外部环境的主观感受。研究发现:(1)被调查者对北京城市办公空间外部环境整体上较为满意。其中,对安全性评价最高,轨道交通和办公配套服务网点建设滞后导致舒适度和便利度的满意程度较低,是当前急需改善的地方。(2)性别、年龄、学历、职位等个体因素对办公集聚区外部环境的评估结果具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女性和受教育程度、职位较高的从业人员对其办公场所的外部环境要求更高。(3)根据主观评价结果,城市办公集聚区可划分为成熟优越型、发展提升型、滞后型以及不协调型4类。北京市各类型办公集聚区的评估结果揭示了办公空间外部环境现状与从业人员实际需求的差异程度,并为分类进行环境提升改造提供了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甄茂成 张景秋 李孟飞
以写字楼为主要载体的办公活动正成为大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关注城市办公人员对其工作场所及其环境的主观感受,不仅可以为城市办公空间及外部环境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而且对城市建成环境运行质量的提升以及宜业城市建设的推动具有很大现实意义。本文以北京市10个具有代表性的办公集聚区为调查采样地,选取安全性、通达性、舒适度和便利度作为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的一手数据来评价从业人员对其所在写字楼周边外部环境的主观感受。研究发现:(1)被调查者对北京城市办公空间外部环境整体上较为满意。其中,对安全性评价最高,轨道交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湛东升 张文忠 余建辉 谌丽 党云晓
以北京市宜居要素空间数据库为基础,构建了城市宜居性客观评价的分析框架,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北京城市宜居性空间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并探讨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北京城市宜居性由服务设施因子、环境健康因子和城市安全因子3个维度构成,且对城市宜居性的贡献度依次递减;(2)各宜居主因子空间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服务设施因子呈明显的内高外低特征,环境健康因子呈东部、北部高和西部、南部低特点,城市安全因子呈多中心分布格局;(3)北京城市宜居性总体格局呈现出典型的"中心-边缘"结构,且北城要明显优于南城,非参数计量方法进一步揭示出城市宜居性的距离衰减特征和人口密度分布特征具有相似性;(4)北...
关键词:
城市宜居性 空间格局 形成机制 北京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霍婷婷 王茂军
基于对北京市居民空间认知的3500份调查问卷数据,采用了ARCGIS的空间插值和Geoda095i软件的空间自相关的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北京市居民的认知空间结构。研究得到四点结论:①认知地点的类型并不是影响认知率的因素。②居民对北京市的空间认知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形格局,在西北—东南方向隆起动物园和北京火车站两个认知高峰,鞍部为低认知率的东方新天地和sogo崇光百货。③居民认知呈现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尺度依赖性。地名认知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为高—高、低—低集聚的趋同性,在较大的空间尺度上表现为高-低集聚的趋异性,两者的转换尺度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空间的半径6km左右。④北京城市的认知空间可细分为北海公园、中友百货、动物园和城乡贸易中心四个次级认知区域,次级认知区域为同质的高认知区,内部包含多个认知高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芳 高晓路 颜秉秋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地理研究的核心重点之一。近年来,城市住宅价格快速增长,一方面导致城市空间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和问题,另一方面住宅价格也可敏锐地反映出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因此,本文从住宅价格的角度对北京市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探讨。利用北京市2005年和2012年二手房市场住宅的空间数据,通过GIS空间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Hedon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住宅价格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住宅价格的角度探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问题。北京市住宅价格存在蔓延式增长、空间差异明显及空间自相关性高等特点,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区位条件、交通便利度、周围环境、基础设施、物业等级等。基于住宅价格得出北京市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为:1已形成了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格局。除市中心外,还有亚奥地区、万柳—香山地区、中关村地区、复兴门地区、CBD等次中心,空间扩张仍呈现"摊大饼"的发展模式;2社会空间分异现象有所缓解,但仍存在明显的居住隔离。金融街、月坛等街道是房价高值集聚区,易形成"富人区",而南六环尤其是房山则易形成"穷人区";3交通条件和周围硬件环境等基础设施对城市空间结构有一定的调整作用,但调整的效果并不理想。
关键词:
住宅价格 城市空间结构 特征价格 北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星 田昆儒 王如燕
依托北京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对北京市各区县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进行调研,形成北京市"三废"处理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构建环境优值模型,对北京市各区县环境治理的绩效进行排序并综合评价,为后续审计找出审计线索和范围。
关键词:
环境绩效审计 审计评价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