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83)
2023(14192)
2022(12356)
2021(11509)
2020(9723)
2019(22385)
2018(22192)
2017(42803)
2016(23233)
2015(26322)
2014(26173)
2013(25499)
2012(23066)
2011(20521)
2010(20211)
2009(17980)
2008(17144)
2007(14529)
2006(12277)
2005(10064)
作者
(64879)
(54040)
(53569)
(50940)
(34303)
(25785)
(24368)
(21469)
(20618)
(19015)
(18425)
(17949)
(16989)
(16776)
(16713)
(16292)
(16267)
(16158)
(15382)
(15343)
(13342)
(13185)
(13089)
(12297)
(12084)
(11906)
(11874)
(11775)
(10832)
(10703)
学科
(92621)
经济(92531)
管理(66810)
(65126)
(54367)
企业(54367)
方法(45790)
数学(40116)
数学方法(39557)
(24862)
中国(22483)
业经(21276)
(21183)
技术(19850)
(19276)
地方(18494)
理论(16911)
农业(16724)
(15436)
贸易(15431)
(14978)
环境(14233)
(14228)
(13995)
(13993)
财务(13920)
财务管理(13892)
产业(13788)
企业财务(13170)
(12664)
机构
学院(321154)
大学(320323)
管理(131649)
(125745)
经济(123102)
理学(115788)
理学院(114607)
管理学(112464)
管理学院(111902)
研究(101359)
中国(71503)
(66778)
科学(64217)
(53350)
(50820)
业大(50185)
(49068)
中心(46486)
研究所(45318)
(44792)
财经(44513)
(42273)
师范(41826)
北京(41300)
(40712)
农业(39917)
(37558)
经济学(37495)
技术(36818)
(36525)
基金
项目(232306)
科学(183081)
研究(170237)
基金(167653)
(145745)
国家(144581)
科学基金(125433)
社会(106092)
社会科(100677)
社会科学(100650)
(92421)
基金项目(89860)
自然(82500)
自然科(80613)
自然科学(80593)
教育(79621)
自然科学基金(79112)
(77046)
编号(69842)
资助(68937)
成果(54242)
重点(51839)
(50994)
(49599)
(49416)
课题(47776)
创新(46014)
科研(44415)
教育部(43943)
大学(43461)
期刊
(127968)
经济(127968)
研究(87764)
中国(57311)
学报(50566)
管理(47149)
科学(46656)
(45087)
教育(39946)
(39491)
大学(38979)
学学(36730)
技术(32966)
农业(32305)
业经(22459)
财经(20748)
经济研究(20396)
(20082)
金融(20082)
(17782)
科技(17256)
技术经济(16984)
问题(16838)
(16461)
图书(16415)
理论(14942)
(14546)
商业(13978)
现代(13948)
实践(13815)
共检索到442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左莉  武春友  
二次孵化是针对经历初创期后自我生存能力差的企业,对其进行二次产业式孵化,使其进入成长期并最终达到成熟期。二次孵化的评价体系分为产业规模、专业化程度、经营收益、资源聚集以及技术转移程度等五个方面。运用综合模糊评价模型,对10个副省级城市的二次孵化发展进行三个层次的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二次孵化的高技术产业培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提出了基于二次孵化的高技术产业培育体系的组织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斌  
中国在通过引入稀缺高级生产要素获得快速发展之后,面临着开放战略的转型升级。中国需要从要素引进阶段向要素培育阶段升级。本文以企业的创新过程为例,通过构建包含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最终产出的联立方程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内技术要素培育过程这一"黑箱"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量化研究。研究表明,内资企业在创新投入强度上显著强于外资企业,在创新效率上与外资企业没有显著区别,而在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上则要显著弱于外资企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创新,政府机构的研发资助对创新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敏  辜胜阻  
关键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尤瑞玲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势头日益迅猛,学者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研究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并取得了相当数量的学术成果。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实证研究占较高比例,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分析、集聚水平测度、集聚效应分析等方面;理论研究比例持续上升。高技术产业集聚研究多借用传统产业集聚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尚未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和研究框架。随着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未来的相关研究将向竞争力分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区域制度创新等子研究领域倾斜。文章总结了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创新能力等问题,以期解决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穆恭谦  
今年七、八月份,国家科委委托中国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举办了第二期高技术产业经理培训班。该班的前三周由我国教师讲课,后五周由美方教师讲课。中方教师讲课内容是为学员学习美方教师讲授内容做准备,美方教师着重讲授高技术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惠芳  罗雅琼  闫安  刘胜龙  
专利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成果,核心专利的数量可以反映出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而专利的投入产出效率则影响到产业的发展速度。专利生产率是代表人均专利授权数的指标。文章在总结前人评价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设计我国高技术产业专利生产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关联方法进行分析,找出目前高技术产业专利产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古耀杰  
文章构建了修正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运用中国18个高技术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各投入要素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的贡献程度;并运用状态空间模型检验了剔除掉科研人员工作量后,各投入要素对新产品产值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显示:科研人员的工作量对新产品产值的贡献度最大,R&D经费投入量次之,研发资金投入量和专利申请量的贡献程度较小,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科研人员的劳动,R&D项目的拉动作用有待提升,研发资金和专利的使用效率亟待改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秀梅  蔡莉  张危宁  
本文以高技术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机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知识溢出源、知识溢出渠道、企业吸收能力及集群社会资本对集群中知识溢出效应有效发挥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包建华  方文丽  
企业孵化器是一种培育中小企业创新系统的人工环境,它源于早期中小企业支持计划系统,但又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运作方式。本文结合合肥市软件企业的成长轨迹,探讨孵化器对高技术企业集群的作用和贡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玉林  汪芳  
主要应用投入产出方法定量分析了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联关系,认为湖北省以信息及软件业和电子通信业为核心的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有较强的关联度,今后应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的信息化进程,加速高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产业融合,加快促进湖北产业结构的升级。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任春玲  耿传辉  
近些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仍然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如研发投入不足、自主知识产权匮乏等。因此,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促进其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许君如  
针对国内政府孵化器和国有创投公司效用发挥面临的困境问题,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和先进模式,对政府资本在创业孵化方面如何发挥效用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孵化器和创业投资是创业孵化必不可少的方式,也是根本路径,我国应在欧美国家经验模式基础上,在孵化器发展、要素聚集、生态体系建设、创业投资介入及独角兽培育等方面创新体系模式,走"孵化+投资"的新型孵化道路,建立符合我国高科技与新经济形态下创新创业需求的新型孵化体系,充分发挥好政府资本的效用来支持创新创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鲁若愚  杨德荣  
高技术产业发展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因素。在社会上广泛取得关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共识尤其重要。这种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和地区间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系;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军工与民用高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锦义  
高技术产业(行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力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战后,发达国家将高技术产业视为导致经济迅速而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和“战略产业”,给予优先发展,并促使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向知识密集或技术密集转化,取得了巨大成功。一些发展中...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盛兴  
目前,在世界高技术领域中,日本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日经产业新闻》在1989年2月份的一份调查中指出,在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47项高精技术中,美国有45项居第一位;而日本第一位的有2项,第二位的有33项,第三位的有12项。可见,日本在高技术领域的总体水平虽不及美国,但处于二、三位的项目相当可观,其开发潜力和竞争力是巨大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高技术的基础上已建立起一大批开发与应用型的高技术产业,其规模和效益十分显著,在国际市场上同美、欧展开激烈的竞争,大有唯旗必夺之势。一、日本的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一般是指建立在高技术基础之上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高技术并不等于高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