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19)
- 2023(19247)
- 2022(16539)
- 2021(15352)
- 2020(12921)
- 2019(29536)
- 2018(29139)
- 2017(55867)
- 2016(30556)
- 2015(34132)
- 2014(33915)
- 2013(33376)
- 2012(30365)
- 2011(27256)
- 2010(27285)
- 2009(24844)
- 2008(23989)
- 2007(21033)
- 2006(18512)
- 2005(15512)
- 学科
- 济(122712)
- 经济(122573)
- 业(86644)
- 管理(81400)
- 企(63255)
- 企业(63255)
- 方法(55935)
- 农(54084)
- 数学(49555)
- 数学方法(48745)
- 农业(36191)
- 中国(30508)
- 业经(30505)
- 财(28931)
- 学(27660)
- 地方(26507)
- 制(21405)
- 贸(21055)
- 贸易(21046)
- 易(20470)
- 理论(19291)
- 技术(19095)
- 环境(18559)
- 务(17401)
- 财务(17315)
- 财务管理(17279)
- 和(17065)
- 发(16783)
- 企业财务(16326)
- 银(16223)
- 机构
- 学院(428808)
- 大学(424152)
- 管理(167543)
- 济(164997)
- 经济(161444)
- 理学(146941)
- 理学院(145280)
- 管理学(142080)
- 研究(141383)
- 管理学院(141330)
- 中国(104414)
- 农(93615)
- 科学(93532)
- 京(88834)
- 业大(75876)
- 农业(72753)
- 所(71795)
- 财(71183)
- 中心(66279)
- 研究所(66244)
- 江(62854)
- 财经(57812)
- 范(56154)
- 师范(55495)
- 北京(54535)
- 经(52931)
- 院(50915)
- 州(50371)
- 经济学(48633)
- 省(47297)
- 基金
- 项目(306031)
- 科学(238909)
- 基金(220388)
- 研究(216740)
- 家(195258)
- 国家(193596)
- 科学基金(165237)
- 社会(135201)
- 社会科(127795)
- 社会科学(127757)
- 省(123024)
- 基金项目(117218)
- 自然(110492)
- 自然科(107943)
- 自然科学(107910)
- 自然科学基金(105943)
- 划(102293)
- 教育(99856)
- 资助(90654)
- 编号(88517)
- 成果(69207)
- 重点(68956)
- 部(65746)
- 发(65534)
- 创(63389)
- 课题(60807)
- 创新(59183)
- 科研(59060)
- 计划(57619)
- 大学(55840)
- 期刊
- 济(177292)
- 经济(177292)
- 研究(114227)
- 农(91860)
- 中国(82479)
- 学报(78217)
- 科学(69025)
- 农业(62474)
- 大学(58946)
- 管理(56349)
- 学学(56288)
- 财(52141)
- 教育(45170)
- 技术(37439)
- 业经(35621)
- 融(34382)
- 金融(34382)
- 业(30178)
- 经济研究(26634)
- 财经(26521)
- 问题(24460)
- 版(24215)
- 业大(22863)
- 经(22666)
- 科技(22459)
- 资源(20650)
- 统计(20247)
- 技术经济(20128)
- 图书(19926)
- 农业大学(19062)
共检索到608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户艳领 李丽红 任宁 王洲
[目的]农村土地流转是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山区的脱贫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贫困山区农地流转过程中还存在农户流转意愿和流转行为不匹配、对土地流转政策理解不到位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针对贫困山区农村土地流转展开相关深入分析。[方法]文章基于河北省贫困山区县的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户自身情况、农户家庭情况、农户对土地政策认知、农户对土地流转期望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实证分析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利用交叉分析判断流转意愿和流转行为的匹配情况。[结果]贫困山区农村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依据显著性水平将其影响因素分为3个层次,即外围、较强和显著性。[结论]建议通过重点完善贫困山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培育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做好信息服务定位;深化土地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解释;拓展农村土地流转纠纷调解渠道,丰富调节形式等举措促进贫困山区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小志
"十一五"期间河北承德农村贫困山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仍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产业结构单一、返贫问题等因素制约扶贫开发取得更大成果。通过产业化扶贫、科技化扶贫、劳动力转移扶贫等方式可有效消除制约因素影响,进一步巩固成果,促进农村社会进步。
关键词:
农村 贫困地区 扶贫开发 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海鹏 杨海晨
基于湖北省382份茶叶种植户调研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一步估计"法分析贫困山区农户茶叶生产技术效率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户茶叶种植存在较大改进空间;样本户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剩余;茶园的海拔、树龄、茶农是否加入合作社、种植面积、户主是否受过种茶培训等因素对农户茶叶生产技术效率有重要影响。因此,提出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推动贫困山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茶产业"三项补贴",改善茶园基础设施条件;优化茶叶种植布局,提高合作社服务水平;成立茶产业发展基金,加快培育职业茶农,以提高贫困山区农户茶叶生产技术效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恩健 梁必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丁霞
贫困山区土地整理模式研究———以山亭区为例丁霞一、问题的提出土地整理唤起人们向土地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对贫困山区而言,由于其土地资源的特殊性,土地整理的意义更加深远。我国是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国家,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3%左右。贫困山区耕地面积比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申津羽 韩笑 侯一蕾 温亚利
提高农户主观福祉对于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是三农问题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贫困山区湖南省湘西州7个县(市、区)的356个农户为样本,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影响农户主观福祉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自身特征、家庭特征、财富水平、生态系统、社会环境等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农户主观福祉。其中,健康状况、家庭总收入、资源收入、政策满意度、邻居社会关系均对农户主观福祉积极影响最为显著;林地面积、家庭人口、家距城镇距离等因素对农户主观福祉有消极影响。同时研究还发现农户对资源就业供给功能、教育基础设施和交通的满意度对农户主观福祉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完善各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晓农
自从中央提出鼓励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以来,全国各地的家庭农场像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家庭农场要达到规模化经营就离不开资金,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本文在调研国定贫困县遂川发展家庭农场的基础上,就金融如何助推贫困山区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助农致富,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家庭农场 金融支持 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叶波 周民良
本文研究了湖南省桂东县产业结构的变动问题。研究发现,桂东县由于地处山区,封闭性强,第三产业先于第二产业发展,但随着工业发展条件的改善,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又反超第三产业,这使增加值结构表现特殊的演进顺序;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偏高,农村剩余劳动力部门转移和空间转移的难度较大;相对于第一、三产业,第二产业的动态比较优势在不断提高;各次产业的资源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内部结构层次亟待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桂东县产业发展方向、对策思路。最后,结合对桂东县的研究,提出对中部贫困山区县的几点思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灿 侯云洁 张佰林 马晓茗
以山东省沂水县为例,通过对16个典型样点村所作的参与式农村评估调查,选取农户就业、收入和时间3个指标探索农户生计结构特征,并基于农户就业主导行为及其地域差异,对农户县域外非农就业、农户县域内非农就业、农户兼业和农户农业生产4种类型进行了测算分析,以期准确识别农户生计分化的特征与趋势。结果显示:县城近郊农户生计非农化突出,农户多选择县域内非农就业,农户非农就业和时间投入与收入结构比例一致;远郊传统农区农户自主非农化发展趋势明显,农户多选择县域外非农就业,农户生计分化行为与传统农区经济结构环境不一致;兼业农户非农化就业不稳定,但农户非农化就业的倾向明显;农业生产农户多选择种植经济作物作为农业收入的...
关键词:
农户分化 就业结构 贫困山区 治理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悦玲 解聪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解决河北省贫困县农民增收、缩小区域间差距问题,本文通过对河北省贫困山区县进行地理性分区,运用极值指标体系、标准差和加权变异系数指标体系,对河北省不同区域的贫困山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进行计算,分析地区间存在差距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河北贫困山区 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悦玲 解聪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解决河北省贫困县农民增收、缩小区域间差距问题,本文通过对河北省贫困山区县进行地理性分区,运用极值指标体系、标准差和加权变异系数指标体系,对河北省不同区域的贫困山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进行计算,分析地区间存在差距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河北贫困山区 农民增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湖北省农调队住户调查课题组
湖北贫困山区的基本特征贫困山区和贫困户的分布状况湖北省有37个贫困县(市、区),其中国务院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市)12个。1988年37个贫困山区共有贫困户62.5万户,278.83万人,其分布状况如下:大别山区六县(市),14.98万户,65.85万人;幕阜山区五县(市),7.14万户,35.63万人;秦巴山区十五县(市),25.15万户,109.36万人;武陵山区十一县(市),15.23万户,67.99万人。贫困山区经济概况37个贫困县(市、区)1988年总人口1580万,占全省的30.7%,其中农业人口占全省的36.8%,幅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朱保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已率先实现了现代化,逐步建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村发展仍然缓慢,集体经济一穷二白,公益事业无力承担,农民收入增长困难,与发达地区的农村差距越来越大。近日笔者对地处太行山区的山西省泽州县的一些农村作了调查,发现该县贫困山区大多自然条件差,乡村散落在大山的沟壑里,位置偏僻,道路不畅,土地贫瘠,缺水少电,客观上导致经济贫困落后;同时,这些自然村落人口较少,所获得的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资源相对匮乏;而且,山区农村人口流动流失严重,人气不旺,常年在村居住的以老弱病残居多;基层组织管理弱化,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晓玲 余劲
连片贫困山区的移民搬迁工程引起移民农户地理空间和生计资源的转换,从而导致其消费结构的重大变动。本文首先对陕南三市移民农户搬迁前后的消费结构变动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再运用ELES模型对陕南三市移民农户搬迁前后的边际消费倾向、基本消费需求以及需求收入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移民农户的消费结构出现重大调整,居住及家庭设备支出显著提高,但其他多项支出呈下降趋势;移民农户的边际消费倾向和需求收入弹性都过低,基本消费需求刚性较高,维持生存型消费仍然是其当前消费常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