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40)
2023(20877)
2022(17753)
2021(16440)
2020(14016)
2019(32001)
2018(31614)
2017(61084)
2016(33194)
2015(37460)
2014(36635)
2013(35968)
2012(32831)
2011(29381)
2010(29644)
2009(27701)
2008(27403)
2007(24425)
2006(21529)
2005(19133)
作者
(93658)
(78114)
(77757)
(74065)
(49924)
(37622)
(35256)
(30563)
(29762)
(28122)
(26698)
(26527)
(24868)
(24850)
(24191)
(23937)
(23303)
(23039)
(22578)
(22469)
(19405)
(19164)
(19041)
(17938)
(17446)
(17435)
(17383)
(17355)
(15742)
(15467)
学科
(135272)
经济(135092)
(113469)
管理(110239)
(100640)
企业(100640)
方法(63741)
数学(53130)
数学方法(52289)
(41597)
(38935)
业经(37392)
中国(34210)
(29462)
(28577)
财务(28479)
财务管理(28427)
企业财务(26985)
农业(26709)
理论(25530)
(25470)
技术(24939)
地方(24746)
(22905)
(22536)
贸易(22522)
(21838)
(21480)
(21008)
(20956)
机构
学院(469589)
大学(467373)
管理(188824)
(187554)
经济(183549)
理学(162925)
理学院(161206)
管理学(158162)
管理学院(157285)
研究(148767)
中国(114746)
(98877)
科学(90897)
(90816)
(75463)
(73404)
财经(71920)
(70533)
业大(68969)
中心(68593)
研究所(66186)
(65406)
北京(62179)
农业(58893)
(58866)
师范(58299)
经济学(56426)
(56344)
(54423)
财经大学(53268)
基金
项目(315332)
科学(249478)
研究(231398)
基金(229248)
(198714)
国家(197026)
科学基金(171413)
社会(146405)
社会科(138835)
社会科学(138796)
(124255)
基金项目(120457)
自然(111624)
自然科(109121)
自然科学(109095)
教育(107551)
自然科学基金(107158)
(103287)
资助(95270)
编号(94231)
成果(75894)
重点(70161)
(69391)
(67897)
(66067)
课题(64929)
创新(62892)
国家社会(60166)
教育部(60049)
科研(60035)
期刊
(206935)
经济(206935)
研究(135980)
中国(92215)
管理(74306)
(73881)
学报(70769)
(68964)
科学(65847)
大学(55228)
教育(52794)
学学(52110)
农业(47288)
技术(44784)
(41934)
金融(41934)
财经(35740)
业经(35418)
经济研究(32282)
(30633)
(27123)
问题(26651)
技术经济(24757)
统计(23362)
科技(22374)
(22067)
(22019)
现代(21486)
图书(21445)
理论(21329)
共检索到692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贯君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21世纪全球人类面临的共同选择,绿色创新也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学者关注的新领域。从绿色创新投入能力、绿色创新产出能力及绿色创新支撑能力3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二元语义AHM法、二元语义离差最大法及二元语义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基于最小距离-最大熵原理集成赋权结果得到组合权重,由此构建出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最后以黑龙江省两家装备制造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企业在绿色创新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且整体评价值对关键指标变动不敏感。此外,提出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具体决策指导,为我国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和未来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贯君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21世纪全球人类面临的共同选择,绿色创新也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学者关注的新领域。从绿色创新投入能力、绿色创新产出能力及绿色创新支撑能力3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二元语义AHM法、二元语义离差最大法及二元语义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基于最小距离-最大熵原理集成赋权结果得到组合权重,由此构建出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最后以黑龙江省两家装备制造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企业在绿色创新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且整体评价值对关键指标变动不敏感。此外,提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孙颖  孙晓光  
为客观和准确地评价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本文构建了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熵权TOPSIS的粒子群(PSO)优化极限学习机(ELM)集成学习算法的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模型。首先运用熵权法客观确定指标权重,结合TOPSIS测度并综合评价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然后将评价值作为先验样本进行极限学习机的训练与测试,训练过程中利用PSO优化极限学习机的网络结构与连接权值,从而对绿色创新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最后以60家制造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将熵权TOPSIS-PSO-ELM算法与极限学习机回归拟合算法对比,结果表明:基于熵权TOPSIS-PSO-ELM模型所得评价结果较已有方法更为准确可靠。此外,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发展能力提出了理论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田红娜  孙钦琦  
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出发,结合汽车制造企业的特点与经典高频指标,通过评价指标的海选、初选、理性补充三个步骤构建汽车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云模型评价法的五个步骤: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化、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各指标的云模型、建立多层综合评价云模型、判断综合云模型是否为最终的评价云模型。为验证该评价框架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选取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评价框架能够为有效评价汽车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水平进而制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熠  薛雯文  王先甲  
在价值链视角下,从绿色技术创新支撑能力、绿色技术创新投入能力、绿色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三个层面构建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云模型可同时兼顾模糊性与随机性的特征,建立了基于云模型的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对选取的六个制造业细分行业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造纸和纸制品业这三个行业的评级为中等,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三个行业的评级为优秀。部分行业已经在积极探索绿色创新之路,但仍有部分行业的绿色创新意识不足。各行业在投入上差距较大,未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熠  薛雯文  王先甲  
在价值链视角下,从绿色技术创新支撑能力、绿色技术创新投入能力、绿色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三个层面构建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云模型可同时兼顾模糊性与随机性的特征,建立了基于云模型的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对选取的六个制造业细分行业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造纸和纸制品业这三个行业的评级为中等,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三个行业的评级为优秀。部分行业已经在积极探索绿色创新之路,但仍有部分行业的绿色创新意识不足。各行业在投入上差距较大,未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婉红  李娜  
绿色技术创新和智能化转型对破解资源环境制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构建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效应,并结合面板门槛模型探讨智能化转型程度差异下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的环境绩效水平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智能化转型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作用,且其调节效应边际递增。当考虑异质性问题时,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相比,东部地区的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对提升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更明显;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更易实现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研究结论为推动我国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以及改善企业环境绩效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毕克新  王禹涵  杨朝均  
本研究基于制造业FDI流入的视角,构建了FDI流入对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绿色创新能力影响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依据统计年鉴计算得出相关统计数据,采用了基于PLS统计分析方法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FDI流入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绿色创新资源的各要素资源投入具有促进作用,但其中FDI信息流入对制造业绿色创新人力资源产生了抑制作用;同时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中绿色创新资源投入对绿色创新能力也产生了促进作用,其中绿色创新物力资源对绿色研发能力产生了抑制作用。研究还发现,创新资源投入在FDI流入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绿色创新能力影响的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基于这种中介作用,FDI流入对于绿色研发能力、绿色制造能力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绿色产品市场开拓能力产生了负向影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柏洲  齐鑫  徐广玉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区域知识创造能力,总结研究开发投入、专利数量和科研论文为区域知识创造能力的主要评价指标,构建区域知识创造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最优组合赋权法建立区域知识创造能力评价模型,并对2009~2013年我国区域知识创造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知识创造能力以研究开发投入为基础,以专利和科研论文为主要产出标准,是区域科技合作、知识转移的综合体现,与区域经济发展、教育水平有显著的关联,研究开发对区域知识创造能力的影响明显大于科技产出水平。实证评价结果有助于为区域知识创造能力提升及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提供实践借鉴。
[期刊] 改革  [作者] 游达明  欧阳乐茜  
对我国省域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测算和财政分权条件下不同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影响的分析表明,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集聚效应,财政分权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存在明显差异,财政分权和环境规制的交互效应在"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中尤为显著。不同地区的环境规制以及与财政分权的交互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我国应优化财政分权制度与地方官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考虑环境规制工具与地方财政分权的交互效应,在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环境规制工具,制定跨区域的环境规制政策,发挥东部地区绿色创新的优势,进一步完善中西部地区的绿色创新补偿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叶陈毅  黄灿  王上  
在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及其有效性问题备受关注。文章以2015—2019年A股上市的制造企业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和门槛面板数据模型,重点关注绿色创新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中普遍被忽视的非线性问题。研究表明:(1)绿色创新与制造企业价值之间呈显著倒“U”型关系;(2)将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水平和产品竞争强度作为门槛变量,在二者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绿色创新对制造企业价值的影响出现不同的区间效应;(3)相较于国有制造企业,非国有制造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对企业价值影响的敏感性更高。研究结论旨在为新发展理念下引领我国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和价值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艾湘  
选取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非线性影响,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主要源自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在东、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与民营企业中的作用更明显;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交易成本降低机制”和“融资约束缓解机制”,间接影响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艾湘  
选取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非线性影响,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主要源自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在东、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与民营企业中的作用更明显;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交易成本降低机制”和“融资约束缓解机制”,间接影响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焱林  施博书  
绿色信贷政策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我国企业环保升级。文章利用2008—2017年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1)绿色信贷政策有助于绿色生产经营企业通过获取信贷资金促进企业研发创新;(2)绿色信贷政策对我国东部地区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最强,对西部地区企业的正向影响次之,对中部地区企业创新影响不显著;(3)绿色信贷政策对我国民营企业创新正向影响最强,外资企业次之,国有企业不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谢雄标  孙静柯  
在明确绿色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将中小企业绿色创新障碍因素划分为内部资源与能力障碍和外部资源获取障碍,并以浙江省270家中小制造企业为对象,通过多元回归识别企业绿色创新的主要障碍因素。研究发现:样本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管理创新程度普遍较高,企业在绿色创新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内部障碍是技术障碍,其次是资金障碍和管理及人力障碍,同时面临的主要外部障碍是市场障碍,其次是缺乏政府支持和不良的外部合作关系。为帮助中小制造企业克服以上绿色创新障碍,为政府提出推进绿色创新示范企业建设、制定技术保护措施、完善财政补贴、加强环保理念宣传、完善相关法律、提升绿色创新服务水平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