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00)
- 2023(16206)
- 2022(14114)
- 2021(13034)
- 2020(10877)
- 2019(25046)
- 2018(24692)
- 2017(47984)
- 2016(25610)
- 2015(28783)
- 2014(28689)
- 2013(28290)
- 2012(25964)
- 2011(23391)
- 2010(23374)
- 2009(21405)
- 2008(20509)
- 2007(17807)
- 2006(15838)
- 2005(13825)
- 学科
- 济(122457)
- 经济(122339)
- 管理(74631)
- 业(69977)
- 企(57607)
- 企业(57607)
- 方法(50867)
- 数学(44595)
- 数学方法(43977)
- 农(31690)
- 中国(28491)
- 财(28028)
- 地方(26918)
- 业经(26126)
- 学(24838)
- 农业(21575)
- 制(19813)
- 贸(18018)
- 贸易(18010)
- 易(17399)
- 环境(17395)
- 理论(17222)
- 和(16848)
- 务(16837)
- 财务(16758)
- 财务管理(16718)
- 企业财务(15867)
- 地方经济(15737)
- 技术(15370)
- 银(15275)
- 机构
- 大学(369355)
- 学院(368242)
- 济(155418)
- 经济(152215)
- 管理(146836)
- 理学(127620)
- 理学院(126225)
- 管理学(123897)
- 研究(123343)
- 管理学院(123231)
- 中国(90661)
- 京(77384)
- 科学(75259)
- 财(69029)
- 所(61116)
- 农(56788)
- 中心(55684)
- 财经(55669)
- 研究所(55540)
- 业大(53771)
- 江(52942)
- 经(50638)
- 北京(48595)
- 范(48146)
- 经济学(47769)
- 师范(47704)
- 院(44970)
- 农业(43788)
- 经济学院(42746)
- 州(42669)
- 基金
- 项目(252891)
- 科学(199606)
- 研究(184728)
- 基金(184616)
- 家(160147)
- 国家(158832)
- 科学基金(137451)
- 社会(117975)
- 社会科(111821)
- 社会科学(111790)
- 省(98291)
- 基金项目(98005)
- 自然(89083)
- 自然科(87019)
- 自然科学(87000)
- 自然科学基金(85428)
- 教育(84558)
- 划(82004)
- 资助(76419)
- 编号(74633)
- 成果(59742)
- 重点(56307)
- 部(55708)
- 发(54167)
- 创(51879)
- 课题(50845)
- 国家社会(48722)
- 创新(48428)
- 科研(48338)
- 教育部(48254)
- 期刊
- 济(173827)
- 经济(173827)
- 研究(110374)
- 中国(64467)
- 学报(56821)
- 管理(54344)
- 科学(52879)
- 农(52760)
- 财(52624)
- 大学(43987)
- 学学(41675)
- 农业(36263)
- 教育(36249)
- 技术(33229)
- 融(29712)
- 金融(29712)
- 经济研究(28072)
- 财经(27847)
- 业经(27698)
- 经(23948)
- 问题(22685)
- 技术经济(19356)
- 图书(17893)
- 理论(17609)
- 统计(17358)
- 科技(16769)
- 业(16705)
- 版(16675)
- 现代(16362)
- 商业(16172)
共检索到536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曾小溪 曾福生
污染转移为被转移地两型农业建设埋下了"定时炸弹"。学术界对污染物向农业和农村转移研究较少。本文在分析污染转移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污染转移主体的有意识性、主客体的可转换性、完全消除的不可能性等特征,指出了污染转移的经济学本质以及当前我国污染转移破坏性严重的原因:环境的公共产品性;利益集团的存在;有组织的不负责任。提出治理污染物质向农业和农村转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污染转移 产业转移 两型社会 公共产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郑绍庆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除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巨大差距以外,长期以来财富由农村部门向城市部门转移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各种不合理的财富转移形式进行探讨,希望达到两个目的:一个是转变一种观念,即当前政府采取的适度向农村倾斜的转移支付政策不是无原则的对农村部门的恩赐,而是对农村部门长期支援城市部门所作牺牲的一种补偿和回报;另一目的是对至今还存在着的不合理的财富隐性转移进行揭示,以便政策制定者采取措施阻断这些转移通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太碧
文章简要回顾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由来及主要内容,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典型特征,最后提出改造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人本主义思想"。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特征 人本主义思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孝坤
重庆直辖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非常突出,严重影响全民小康建设进程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重庆直辖以来的经济数据为基础,从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劳动生产率、城镇化等方面分析了重庆城乡二元性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城乡二元性结构差异显著,且有不断扩大趋势,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城镇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工业对农业辐射力弱、城乡市场严重分割、传统体制约束和行政区划调整等。最后提出了加快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差异 转换 重庆直辖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昌明 王彬彬
中国城乡差距大,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缩小中国城乡差距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长期不动摇,赋予公民自由迁徙权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永久使用权,协调发展三次产业,构建新型城镇体系,统筹城乡建设用地,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差距 转换 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文杰 余瑞祥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随着经济发展 ,二元经济结构将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 ,统筹城乡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改变二元经济结构有其理论基础 ,它决定了必须从制度上确立破解这一难题的政策体系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体制 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禄峰
城镇与乡村作为一种非均质的地域经济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活动和发展的地域实体。通过对我国1978~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趋于变弱,但依然呈现高强度和超稳态的特征。建议通过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就业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柳欣 程晶蓉
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发展中国家的突出矛盾,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认为加速农村人口转移是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矛盾,发展经济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明
我国经济增长已进入需求制约阶段。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化是造成消费需求不足,进而制约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弱化和消除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应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从长远来看,要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要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不断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力度,要配合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西部地区城乡经济发展。
关键词:
城乡二元结构 中国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靓 王定祥
本文对二元经济结构、政府行为与城乡金融结构演化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政府行为对我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演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和政府行为始终是我国城乡金融结构增强的主导因素;城乡投资差异对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增强在长期内有显著影响、短期内影响不明显。因此,要促进我国城乡金融协调发展,需要减少政府干预、推动农村金融深化。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政府行为 二元金融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亮
文章从产业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变迁的角度,结合1981~2010年湖北省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二者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二元经济结构的弱化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陶群山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令人担忧。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较为突出的因素,本文借助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的分析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旭明 苏力 李一鸣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存在典型的二元经济现象。由于我国的二元经济具有多维复杂的特征,因此套用现有理论来解决我国的二元经济问题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在分析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成因和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现有二元经济的理论模式及其不足,提出了科学实施城乡一体化以破解我国的二元经济现象。
关键词:
二元经济 理论模式 城乡一体化 互动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韩正清
重庆是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年轻内陆直辖市,经济二元结构突出。本文探讨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指标评价体系,据此对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及其演进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软化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对策。
关键词:
重庆 城乡统筹 经济二元结构 强度 软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耕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可追溯到一百多年以前。中国传统上一直是个农业国家,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局部引进西方现代大工业,经济二元性特征开始显现雏形。到1949年,国内工业总产值占到工农业总产值的30%,其中重工业比重为7.9%。而当时工业主要集中于城市,在广大的乡村封闭落后的传统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由此初步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格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特殊的历史、体制原因,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又经历了一个动态演化过程,本文通过构造一系列指标对此做一详细考察。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动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