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26)
2023(16997)
2022(13935)
2021(12903)
2020(10989)
2019(25119)
2018(24506)
2017(46743)
2016(25083)
2015(28133)
2014(27505)
2013(27334)
2012(24830)
2011(22276)
2010(22084)
2009(20685)
2008(20331)
2007(18020)
2006(15659)
2005(14312)
作者
(70501)
(59237)
(58869)
(55877)
(37626)
(28070)
(26508)
(22925)
(22633)
(20891)
(20333)
(19948)
(18950)
(18718)
(18523)
(18093)
(17718)
(17120)
(17008)
(17005)
(14461)
(14307)
(14270)
(13626)
(13278)
(13166)
(13147)
(12816)
(11775)
(11641)
学科
(108555)
经济(108400)
(95416)
管理(87604)
(84645)
企业(84645)
方法(50021)
数学(41216)
数学方法(40756)
(35245)
(32895)
业经(31614)
中国(30121)
(24874)
(23958)
财务(23910)
财务管理(23872)
农业(22874)
企业财务(22650)
(20693)
贸易(20681)
(20231)
技术(19958)
(18504)
(18192)
(18042)
(17735)
(17331)
理论(17159)
(16623)
机构
学院(359301)
大学(358550)
(159097)
经济(156433)
管理(143611)
理学(124193)
理学院(122959)
管理学(121096)
管理学院(120412)
研究(119807)
中国(94960)
(75025)
(74882)
科学(69476)
(60341)
财经(59599)
(58935)
中心(54695)
(54510)
研究所(53206)
(52920)
业大(51664)
经济学(49895)
农业(47522)
北京(46830)
经济学院(44974)
财经大学(44477)
(43516)
(41494)
师范(40994)
基金
项目(241268)
科学(193483)
基金(181068)
研究(175078)
(158064)
国家(156775)
科学基金(136447)
社会(116033)
社会科(110233)
社会科学(110208)
基金项目(94958)
(91488)
自然(88101)
自然科(86182)
自然科学(86153)
自然科学基金(84722)
教育(79747)
(77252)
资助(74047)
编号(67356)
(55204)
重点(54264)
成果(53505)
(52792)
(51126)
国家社会(49708)
创新(48769)
(48656)
教育部(47965)
(47324)
期刊
(173307)
经济(173307)
研究(106764)
中国(69958)
(61497)
管理(58638)
(55778)
学报(53171)
科学(52352)
大学(42236)
学学(40245)
农业(38385)
(33576)
金融(33576)
技术(32161)
财经(30663)
教育(30432)
经济研究(28352)
业经(28047)
(26529)
(22982)
问题(22882)
(19717)
技术经济(19320)
世界(19102)
国际(17628)
现代(16817)
统计(16793)
(16560)
财会(16265)
共检索到536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廖庆梅  刘海云  
本文从投资国别、投资二元边际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制造业OFDI对国内就业的影响,结论如下:中国无需担忧大规模"走出去"会造成国内就业空心化问题;中国制造业双梯度OFDI对国内就业均有拉动作用,但不同技术层次制造业结果存在差异,低技术制造业OFDI对国内就业的促进作用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逆梯度"OFDI;中、高技术制造业对国内就业的拉动主要来自在发展中国家的"顺梯度"OFDI;中国制造业OFDI对国内就业的促进作用主要来自于投资的扩展边际,并且对不同技术层次进行分析时得出一致结论;分二元边际的投资国别研究发现,双梯度OFDI的结构特征对其作用结果不一致,发展中国家的"顺梯度"OFDI对国内的就业作用主要来自于集约边际,发达国家的"逆梯度"OFDI对国内就业的作用主要来自于扩展边际;不同技术层次行业的作用结果也存在差异,在发展中国家的"顺梯度"OFDI的集约边际,对低技术制造业的国内就业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中、高技术制造业的国内就业有促进作用,在发达国家的"逆向"OFDI扩展边际,对中、低等技术制造业国内就业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对高技术制造业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荣军  邱斌  
文章运用2001~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利用Heck-man两阶段回归模型考察了不同资源禀赋地区本土市场规模对中国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地区本土市场规模对中国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从标准化系数来看,资本丰裕型地区本土市场规模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影响要大于其对企业出口集约边际的影响,然而,在劳动型地区本土市场规模对企业出口集约边际的影响要大于其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影响。由于我国存在大量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率对企业出口决策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生产率水平对企业出口数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光明  郭东方  
进入21世纪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及占比开始显著上升,其对母国国内制造业就业的影响不容忽视。理论上,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基于替代效应与刺激效应对母国制造业就业产生正负两方面影响。本文利用35个OECD国家2003—2017年以及10个非OECD国家和地区2005—2018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占GDP比重与母国制造业就业的相关性,发现对于OECD国家而言,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强度对于母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比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而对于非OECD国家和地区而言,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会直接显著减少国内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比;针对OECD国家不同时间段的滚动回归发现,2003—2017年OECD国家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正向促进效应越来越小;而在制造业不同子行业层面,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显著降低了母国相应制造业子行业就业比重,而石化制药、机动车辆等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则增加了母国相应子行业的就业比重。中国在扩大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同时也须注意其对国内就业市场的冲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卉  
文章验证了我国制造业各产业部类的产业结构调整增幅变动,并针对产业结构变动效应显著的部类进行灰关联分析。结果证实:我国OFDI制造业中的劳动密集性部类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较为显著,各个产业投资流量规模程度要高于投资的存量。OFDI制造业向第三产业的结构调整呈现出稳定的调整上扬趋势,仓储运输服务产业内部所涉及的各个部类和要素投入流动性最为显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雁斌  马宇  陈培如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在中国出口随着经济增长迅速膨胀的同时,进口需求却非常低迷,贸易顺差不断扩大。文章研究发现,中国的金融体系对富有活力的非国有经济部门具有选择性的信贷压制现象,显著制约了制造业部门的进口需求。通过对进口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二元分解发现,这种金融约束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广度边际来实现的,对深度边际影响不大。FDI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的借贷约束,对产业进口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文章建议是着力改革和完善金融市场,通过加快资本市场发展,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银行,加强市场竞争等措施,使金融系统更好地为企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海云  廖庆梅  
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2001-2011的数据,对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分工地位指数进行了测算,并以此来考察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是影响中国就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全球价值链参与度越高,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指数越低,中国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越大。子样本回归结果进一步表明,较发达国家而言,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熟练劳动力相对需求的促进作用更大;分技术层次进行分析时发现,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中国各技术层次制造业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都有促进作用,但是高技术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指数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促进作用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统生  杨颖  
文章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采用1992-2014年六位数HS代码的贸易数据,测算出中国对美国制造业出口的二元边际,利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规模、生产率水平、双边贸易成本、多边阻力等因素冲击对中国对美国制造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动态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对二元边际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制造业出口增长主要沿着集约边际实现,各因素对二元边际的影响机制差异较大,经济规模对二元边际变化的贡献最大。因此,为了提高出口数量及质量,应从出口补贴、市场多元化、技术进步、出口产品升级、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做出努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元元  张建清  
本文着重分析了制造业空间集聚或制造业省际间二元边际下资源配置效率的演化,并根据企业视角下资源配置效率变化的分解结果,结合新新经济地理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对资源配置效率或产业集聚效率的演变机制做出了相应阐释。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二元边际下省际间资源配置效率变化来源于产业集聚与生产率异质的互动作用;(2)中国制造业在省际间的资源配置整体有效但却有恶化趋势,其中集约边际下的资源配置效率有所改善,而扩展边际下的资源配置效率逐渐恶化,前者源自技术进步对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而后者主要源自中国产业集聚较高的拥挤效应和较低的技术外部性。本文的分析还揭示出"企业进入悖论"问题的存在,这意味着将生产率与产品质量同...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磊  
本文考察了金融发展对中国省区制造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在控制了各省区要素禀赋和选取工具变量克服模型的内生性后发现,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出口的可能性和出口量均有积极影响,对于高外部融资依赖型和低资产抵押率行业而言,金融发展的作用尤为显著。因此,为了实现我国贸易结构优化和升级,必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高信贷供给的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琴  
文章运用2000—2019年的数据,基于STIRPAT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并没有降低母国的碳排放规模,反而对碳排放规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解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发现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通过规模效应拉动母国碳排放,产业结构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可以降低碳排放。通过对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分类实证研究发现,三类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碳排放效应都为正,说明对外直接投资没有降低国内的碳排放,但是影响系数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琴  
文章运用2000—2019年的数据,基于STIRPAT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并没有降低母国的碳排放规模,反而对碳排放规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解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发现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通过规模效应拉动母国碳排放,产业结构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可以降低碳排放。通过对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分类实证研究发现,三类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碳排放效应都为正,说明对外直接投资没有降低国内的碳排放,但是影响系数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构建包含OFDI因素的制造业集聚决定模型,运用20032013年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路径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OFDI的规模经济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产值区位熵和Krugman专业化系数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分区位看,东部地区OFDI能带来资本存量和研发投入增加,制造业集聚效应更为明显;分行业看,OFDI能通过增强资本禀赋以及自主创新禀赋对我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程度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最后,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构建包含OFDI因素的制造业集聚决定模型,运用2003~2013年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路径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OFDI的规模经济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产值区位熵和Krugman专业化系数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分区位看,东部地区OFDI能带来资本存量和研发投入增加,制造业集聚效应更为明显;分行业看,OFDI能通过增强资本禀赋以及自主创新禀赋对我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程度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最后,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祥霞  安同信  陈宁宁  
本文以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为基础,借鉴Amurgo-Pacheco&Pierola对二元边际的定义,以多年期判定方法界定了二元边际的测度公式,并利用CEPII BACI国际贸易数据库HS-6位数中国制造业出口数据,不仅从时间序列上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结构,而且从行业和技术角度深入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的行业结构特征。同时,引入了核密度估计方法,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模式。最后,本文利用引力模型的经验研究验证了本土市场效应、劳动生产率、技术创新投入、资本密集度等对制造业二元边际的不同影响,从而从行业角度提出了优化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结构和稳定增长的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明秀南  阎虹戎  冼国明  
文章利用2007~2015年中国对166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数据,从需求偏好和收入差异的角度来考察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规律性。为了克服样本选择偏差,文章采用了两阶段引力模型进行估计,并从二元边际的视角考察了收入差异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从OFDI的集约边际还是广延边际看,中国OFDI都偏好于与本国收入水平相似的东道国,且投资规模也相对更大,这说明中国OFDI区位选择规律符合Linder假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