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90)
2023(18715)
2022(15971)
2021(15073)
2020(12589)
2019(28966)
2018(28421)
2017(55126)
2016(29297)
2015(32958)
2014(32154)
2013(31393)
2012(28639)
2011(25486)
2010(25658)
2009(23863)
2008(22612)
2007(19837)
2006(17382)
2005(15334)
作者
(79943)
(66290)
(65836)
(62716)
(42217)
(31765)
(30007)
(25758)
(25395)
(23550)
(22761)
(22422)
(20945)
(20833)
(20695)
(20287)
(19690)
(19276)
(19018)
(18967)
(16333)
(16066)
(15914)
(15198)
(14900)
(14795)
(14737)
(14635)
(13323)
(12945)
学科
(108471)
经济(108317)
管理(91026)
(86634)
(75030)
企业(75030)
方法(50297)
数学(43429)
数学方法(42851)
(35670)
银行(35523)
中国(34292)
(34019)
(33876)
(32649)
(32386)
金融(32382)
(28310)
业经(26810)
地方(22554)
(22272)
财务(22192)
财务管理(22138)
技术(21712)
(21374)
企业财务(21055)
理论(20116)
(19572)
贸易(19552)
(19340)
机构
大学(397306)
学院(395508)
管理(160313)
(159846)
经济(156341)
理学(138131)
理学院(136690)
管理学(134368)
管理学院(133634)
研究(126552)
中国(106855)
(83230)
(79037)
科学(74569)
财经(62478)
中心(61328)
(60624)
(58647)
(58645)
(56830)
业大(55483)
研究所(54834)
北京(52190)
(49574)
经济学(49176)
师范(49115)
(47910)
财经大学(46912)
(46483)
农业(45640)
基金
项目(271187)
科学(215136)
研究(201268)
基金(198308)
(170728)
国家(169281)
科学基金(147881)
社会(128383)
社会科(121844)
社会科学(121813)
(105823)
基金项目(105222)
自然(95172)
自然科(93014)
教育(93003)
自然科学(92994)
自然科学基金(91342)
(88295)
编号(81810)
资助(80780)
成果(65885)
(60204)
重点(60121)
(59723)
(56712)
课题(55829)
创新(55211)
(53161)
国家社会(52997)
教育部(52632)
期刊
(170964)
经济(170964)
研究(120825)
中国(80008)
(62646)
管理(60759)
(58205)
金融(58205)
学报(57677)
科学(53957)
(52571)
大学(45555)
教育(43965)
学学(42909)
技术(35072)
农业(34244)
财经(31080)
业经(27663)
经济研究(27006)
(26482)
问题(21272)
理论(20685)
科技(19427)
实践(18932)
(18932)
技术经济(18670)
图书(18450)
(17761)
现代(17547)
(17522)
共检索到593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郭心毅  蒲勇健  陈斌  
通过构建一阶段银行金融创新博弈模型以及无限次扩展博弈模型,解释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乏力的原因,并结合金融创新活动具有动态性和持续性的特征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将事前承诺制方法(PCA)应用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行为的监管实践,能为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等经营活动中主动进行风险管理提供持久的内在激励,并降低金融创新的外在成本,促进金融创新活动的开展,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福利水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魏建国  庞国强  程鑫  李小雪  
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子银行资本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预先承诺制模型,分别构建影子银行资本监管的单一阶段和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在单一阶段博弈中,短视行为导致监管层对影子银行坚持实行传统的直接监管,这种激励冲突会导致影子银行资本监管趋于失效;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影子银行自我约束的均衡解是存在的,这说明将预先承诺制引入资本监管模式是可行的;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确保预先承诺制资本监管功能实现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廖岷  王鑫泽  
美国、日本等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在监管制度上做出特殊安排,支持商业银行投贷联动成为服务初创期科技型小企业的典型模式,这对我国发展科技金融,落实创新驱动国家战略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修订斯蒂格利茨的一个模型,证明科技创新领域的高风险造成股权投资缺口,使市场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以投贷联动模式增加股权投资,可以改善配置效率,符合社会利益,从而解释了监管制度变迁的动力。同时,用资产组合的最优化与专业化以及组合跨期最优化证明投贷联动模式具有激励效应,从而鼓励商业银行向科技型小企业放贷。最后,本文使用独有的数据来源,实证验证了科技型企业信贷风险显著有别于非科技型企业,并且证明了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在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家全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异化为监管套利,具有很大的负向溢出效应,不仅弱化资本监管的有效性、妨碍公平竞争,也给商业银行自身带来风险。后危机时代,国际社会进行大力度的金融监管改革,有助于防止金融创新被滥用。在我国,理财业务、同业业务等是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活跃地带,同时也是监管套利多发的领域。为了防止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被滥用并异化为监管套利的工具,有必要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优化监管制度安排,加强监管的协调性和"穿透性",避免过度复杂和不透明的资产证券化,并弱化简单、直接的数量型监管措施的使用,在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之间取得平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晓灵  
次贷危机过后,诸多满足8%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银行纷纷倒闭,无疑加深了人们对于资本监管有效性的质疑,也进一步强化了国际监管体系对资本监管的决心。新近通过的《巴塞尔协议Ⅲ》被认为是数十年来针对银行监管领域的最大规模改革,从多方面对资本充足率指标及资本监管体系进行了完善和修订,修订的内容包括加强资本定义,提高资本质量、一致性和透明度,加强资本框架的风险覆盖能力等,《巴塞尔协议Ⅲ》将为银行的风险控制和资本管理带来深远的影响。本文为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在"2010交银博士后金融论坛"上所作的主旨演讲,经主讲人同意,本刊予以全文发表,以飨读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蒋雨亭  史彦泽  
本文通过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指出金融监管制度的功能不应仅局限于约束功能,还应该具有激励功能。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短板,而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与我国过于强调约束功能的金融监管制度则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监管过度、制度冲突和监管组织框架等问题导致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不足。应通过加强行业自律、优化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和改组监管组织框架,构建一个更加具有激励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监管制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珠明  陈建梁  
本文对金融机构资本监管的激励相容机制——预先承诺制的有约束最小化预先承诺制模型 ( A)评价后 ,给出其修正式 ( B) ,研究了最优资本金的配置 ,不同类型银行和金融机构持有资本量之间的关系。构造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 PCA模型 ( C)。回答了监管者实施 PCA时的三个问题 :罚谁 ?什么时候罚 ?罚多少 ?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熙琼  任芳  杨昌安  
基于并购重组利润监管政策,本文选取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业绩承诺制度对实体经济的作用。结果发现:并购时有业绩补偿承诺与被并购企业金融化显著负相关;货币政策越宽松和行业竞争度越高,业绩补偿承诺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越强。作用机制为:业绩补偿承诺主要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和管理层激励效应抑制企业金融化。进一步地,金融资产特征方面,业绩补偿承诺对企业投资金融资产的波动性、短期金融资产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业绩补偿承诺特征方面,有较高补偿金额、虚高承诺、双向补偿、使用现金支付的业绩承诺协议可以更大程度地抑制企业金融化。研究表明,中国资本市场的业绩承诺制度可以改变企业信息环境和管理层逐利方式,通过抑制企业金融化实现企业健康发展,说明并购重组中的利润监管政策可以产生显著的实体经济促进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卜亚  
在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动态博弈过程中,存在着学习效应与示范效应,文章通过学习效应与示范效应模型的构建,解释了当前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即创新过度而监管不足;并基于学习效应与示范效应进行银行金融创新的监管机制设计,即监管当局应建立严惩过度创新的强监管者信誉,银行应建立合理的金融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而最关键的是引入考虑监管当局与银行双方博弈关系的预先承诺机制。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谭志斌  程俊  饶艳  
本文从创新监督机制出发,立足于对内控三道防线制度规定的梳理,充分借鉴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内控三道防线架构实例,在此基础上构建风险导向模式下的大监督机制,从整体思路、风险导向、职能定位、制度安排、监督模式、增值服务、基础保障等方面搭建大监督框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卜亚  
对于本次危机的根源,国内外学者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创新过度、监管不足,而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创新不足、监管过度。本文首先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然后总结了激励相容理论的主要思想,并着重分析了银行监管领域中的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金融创新和银行监管问题置于信息不对称的委托代理分析框架内,从监管者激励约束、资本监管、监督检查、信息披露、存款保险等五个方面进行文献回顾,系统分析了银行金融创新监管机制的激励相容问题,这对于中国银行业在全面开放创新的背景下,如何借鉴危机前后国外银行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蒋苏淮  梁沫  
近年来,我国信用卡业务迅速发展,但商业银行信用卡监管机制不完善等因素也导致控制欺诈风险的形势越来越严峻,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随之增加。本文从信用卡营销、信用审批、用卡监控、催收及坏账处理以及收单业务等方面对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监管机制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以探析信用卡风险上升的深层次原因,并就推动信用卡市场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蔺鹏  孟娜娜  
作为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产物,交叉金融创新拓展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优化了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然而,交叉金融创新具有涉及机构多、嵌套环节复杂、资金链条长的特征,容易引发金融风险的传染和蔓延,危害金融体系稳健运行。这对我国目前以机构监管为主体的分业监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要坚持"穿透式"监管理念,深化金融监管改革,建立符合交叉金融创新规律的机构监管、功能监管与行为监管协调机制,构建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相结合的协同监管框架,完善与"穿透式"监管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与"穿透式"监管相关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从向下穿透识别底层资产、向上穿透核查最终投资者和中间穿透核查融资交易全链条三个层面,加强对商业银行交叉金融创新的"穿透式"监管,防控金融风险交叉传染,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蔺鹏  孟娜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