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27)
- 2023(16012)
- 2022(13964)
- 2021(13182)
- 2020(11182)
- 2019(25735)
- 2018(25660)
- 2017(50048)
- 2016(27022)
- 2015(30549)
- 2014(30448)
- 2013(29952)
- 2012(27422)
- 2011(24659)
- 2010(24759)
- 2009(22807)
- 2008(22282)
- 2007(19622)
- 2006(17207)
- 2005(15197)
- 学科
- 济(105250)
- 经济(105101)
- 管理(83300)
- 业(76581)
- 企(63963)
- 企业(63963)
- 方法(50316)
- 数学(44154)
- 数学方法(43540)
- 财(30625)
- 中国(28713)
- 农(28651)
- 制(24412)
- 业经(23760)
- 学(21295)
- 贸(19610)
- 贸易(19601)
- 易(19111)
- 务(19099)
- 财务(19020)
- 财务管理(18978)
- 地方(18804)
- 农业(18563)
- 企业财务(17928)
- 银(17725)
- 银行(17679)
- 理论(17111)
- 技术(16834)
- 行(16806)
- 环境(16683)
- 机构
- 大学(386591)
- 学院(384307)
- 济(153562)
- 管理(153525)
- 经济(150201)
- 理学(132955)
- 理学院(131516)
- 管理学(129178)
- 管理学院(128469)
- 研究(123878)
- 中国(93161)
- 京(81576)
- 科学(75525)
- 财(74785)
- 所(61093)
- 财经(59593)
- 农(59258)
- 业大(56702)
- 中心(56681)
- 江(55310)
- 研究所(55270)
- 经(54090)
- 北京(51468)
- 范(49050)
- 师范(48576)
- 经济学(46500)
- 农业(46462)
- 院(45482)
- 州(44652)
- 财经大学(44522)
- 基金
- 项目(261808)
- 科学(205663)
- 研究(191938)
- 基金(190261)
- 家(165489)
- 国家(164169)
- 科学基金(141126)
- 社会(120721)
- 社会科(114424)
- 社会科学(114395)
- 省(101218)
- 基金项目(101138)
- 自然(91944)
- 自然科(89759)
- 自然科学(89732)
- 教育(88628)
- 自然科学基金(88093)
- 划(85632)
- 编号(78808)
- 资助(78421)
- 成果(63729)
- 部(58399)
- 重点(58245)
- 发(54851)
- 创(54383)
- 课题(53537)
- 创新(50820)
- 制(50275)
- 教育部(50250)
- 科研(50236)
- 期刊
- 济(165926)
- 经济(165926)
- 研究(113137)
- 中国(70230)
- 学报(59548)
- 财(57761)
- 管理(57017)
- 科学(54392)
- 农(53315)
- 大学(46015)
- 学学(43382)
- 教育(41021)
- 农业(36646)
- 技术(34018)
- 融(33214)
- 金融(33214)
- 财经(29121)
- 业经(27400)
- 经济研究(26056)
- 经(24806)
- 问题(22213)
- 理论(19564)
- 图书(19120)
- 技术经济(18370)
- 业(18026)
- 科技(17955)
- 实践(17894)
- 践(17894)
- 版(17669)
- 现代(17178)
共检索到557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芳 谢金静
新股发行询价制度实施近两年来,其效果如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本文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新股发行定价配售制度的变迁和询价制度的本质进行了剖析,然后利用事件研究法以近两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询价制度并没有降低我国的IPO折价率,相反还有所增加。本文就此做了相关解释,并对询价制度的修补机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郁韡君
本文运用均值检验与逐步回归等实证分析工具,对我国IPO询价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检验与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的IPO询价制度并未使IPO效率获得大幅提升,IPO的首日与首周平均收益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询价过程缺乏信息激励与甄别是影响询价制度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IPO发行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询价制度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询价机制 IPO 股票发行制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晓峰 李梅
本文采用基于重复博弈的理论模型,对IPO询价制改革在我国证券市场出现的“南橘北枳”现象进行理论解释。我们认为,承销商是否拥有“配股权”构成了导致IPO定价询价机制在我国证券市场无法顺利发挥作用,相反却在美国证券市场成功运行的关键原因。
关键词:
IPO定价 配股权 重复博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田业钧 张永林
本文以2011-2012年8月沪市A股发售的57支新股为样本,通过提取发行人公布的簿记信息,从询价簿记信息与新股发行定价效率和首日超额收益两个角度实证分析询价的信息揭示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虽然我国的询价制尚在完善之中,但依然具有较强的信息揭示能力。(2)承销商选择性地利用相关信息,询价信息有助于预测新股后市变现。出现这一悖论的原因是,价格区间对发行价的硬约束和配售政策限制了询价信息揭示能力。研究结果不仅对监管层完善询价制度和投资者参与新股投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讨论新股首次公开发行的定价效率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东升 刘涛 张晓琳
本文选取2008年11月到2014年10月间在上海证劵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的A股股票作为样本,分析了询价制度实施以来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一级市场的价格发现制度是影响IPO抑价率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不能忽视二级市场的投机和非理性行为。在新股发行的制度改革中,一方面要加强一级市场新股发行定价监督指导,另一方面要引导二级市场投资者成熟理性地进行投资。
关键词:
新股发行 抑价 询价制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冯琳
本文以新股发行询价制度为背景,引入"合谋"建立了一个监管机构-拟上市公司-保荐人的三层委托代理模型,具体考察最优防范合谋的机制特征,指出要防范发行询价中的合谋应加强社会媒体对新股发行询价过程中的监督,提高对合谋发行的行为惩罚力度,提高对内幕交易和操纵股价的威慑力;并在此基础上对现实询价过程中存在的合谋行为进一步分析,主要包括:防范合谋行为要充分发挥社会媒体的监督能力,公司的透明度与合谋行为存在密切关系,承销商和保荐人缺乏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
关键词:
询价制度 合谋行为 防范合谋契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冯琳
本文以新股发行询价制度为背景,引入"合谋"建立了一个监管机构-拟上市公司-保荐人的三层委托代理模型,具体考察最优防范合谋的机制特征,指出要防范发行询价中的合谋应加强社会媒体对新股发行询价过程中的监督,提高对合谋发行的行为惩罚力度,提高对内幕交易和操纵股价的威慑力;并在此基础上对现实询价过程中存在的合谋行为进一步分析,主要包括:防范合谋行为要充分发挥社会媒体的监督能力,公司的透明度与合谋行为存在密切关系,承销商和保荐人缺乏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
关键词:
询价制度 合谋行为 防范合谋契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俞红海 刘烨 李心丹
2009年询价制度改革后,中国股票市场IPO过程中"三高"问题突出、财富分配不公现象严重。对此,本文基于网下机构报价信息披露,从机构投资者报价行为视角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询价制度改革后,由于制度安排不合理,使得参与询价的机构投资者之间过度竞争,导致IPO定价过高,并产生了IPO"三高"问题,使得财富分配过于向发行人倾斜而不利于投资者。长期来看,随着询价申购阶段机构竞争程度加剧,IPO股票价格跌破发行价的可能性越高、长期超额投资回报越低,从而进一步论证了上述理论。本文的研究一定程度上打开了中国特色询价机制运行中的IPO定价黑箱、揭示了IPO"三高"问题背后的制度根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俞闽
文章以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变迁和市场化定价机制改革的进程为研究主线,结合我国新股发行的制度变迁和政府在IPO发行监管中的窗口指导行为,对核准制下政府的IPO"窗口指导"及其对IPO定价效率和上市首日收益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新股市场化定价改革的深入,政府在IPO中进行"窗口指导"的政策效应对IPO上市首日收益率的解释力度逐渐减弱,随着市场成熟度的提高,IPO定价的市场机制正在增强,IPO定价效率有所提升,体现了IPO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方向。
关键词:
询价制 IPO抑价 政府指导 市场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彭文平 刘健强
新股询价制度第二阶段改革允许承销商自主推荐机构投资者参与询价,冀图通过引入推荐类询价机构,为新股正确定价,解决IPO"三高"问题。本文利用2010年10月新股询价制度第二阶段改革到2012年底询价机构在中小板、创业板的询价数据,实证研究推荐类询价机构在IPO询价配售中的行为。研究发现,推荐类机构作为承销商的"托",为承销商承销的IPO,特别是询价机构较少的低抑价IPO提供友情报价,导致新股高价发行。被承销商累计推荐次数越多,友情报价问题越严重;并且存在只参与某个承销商承销的IPO询价的"御用询价机构"。这与改革意图相违背。但券商声誉机制有助于克服友情报价问题。
关键词:
IPO 推荐类询价机构 友情报价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贺炎林 吕随启 郭敏
基于公共信息来评价IPO询价制效率是IPO领域的理论研究前沿。把IPO询价过程分为初步询价阶段和累计投标询价阶段,以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沪深A股市场依据累计投标结果确定发行价的80只IPO为样本,通过考察询价前、询价期间和询价后的公共信息对询价各阶段生成的价格指标的影响,实证分析公共信息与IPO询价制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询价制具有较强的信息揭示能力,价格区间和价格调整反映公共信息的能力强,IPO询价制具有一定的效率;中国初步询价阶段的信息揭示能力强,而累计投标询价阶段信息揭示能力弱;中国IPO询价制效率并不完全有效,价格区间确定时已知的公共信息对价格调整产生显...
关键词:
公共信息 首次公开发行 询价制 效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高良 王晓亮
本文选用2001年11月证监会对新股发行市盈率重新设定上限后至2005年6月30日,沪深两市发行的所有A股新股258只为样本,就IPO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该样本包含了控制市盈率定价方式和询价制定价方式的所有样本。研究得出两点结论:一是询价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发行价)效率;二是相对于控制市盈率阶段来说,询价制阶段公司自身的发展情况和财务状况等因素对IPO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
关键词:
IPO IPO效率 询价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剑
作为交易制度创新的收盘集合竞价制度于2006年7月在深交所主板实施,本文应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和EGARCH模型,对沪深股价指数及个股在收盘集合竞价制度实施前后的相对成交量和波动性特征进行比较研究,考察该制度的实施对市场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认为收盘集合竞价的实施基本达到预期政策目标。
关键词:
集合竞价 事件研究 EGARCH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敏 侯居跃
本文以2010-2012年间我国发行上市的410只中小板和创业板新股为样本,通过运用普通线性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我国IPO抑价的成因进行分析,发现配售对象数量与初步询价均值对IPO抑价有显著性影响,其它两个"簿记"信息代理变量对IPO抑价的影响均不具显著性,"簿记"信息对IPO抑价的解释能力有限;我国新股抑价主要受供求和情绪两大类因素的影响,对于不同抑价水平的个股影响其抑价的因素有所不同,即使同一因素对不同个股抑价的影响程度也有很大差别。
关键词:
IPO抑价 簿记信息 分位数回归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剑
利用2010—2012年中国A股443家询价对象的45630组详细报价的微观数据,构建了"信息优势"询价对象与"信息劣势"询价对象的平均报价之差的代理变量,使用Ordered-probit模型,对中国询价制度下A股市场中是否存在"赢者诅咒"假说进行了检验。进而利用询价阶段的详细报价数据,构建了3个衡量机构投资者审慎报价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中国第三阶段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对询价对象报价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优势"投资者与"信息劣势"投资者的平均报价之差与IPO首日抑价率成正比;中国证监会于2012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