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54)
2023(17990)
2022(15530)
2021(14415)
2020(11918)
2019(27405)
2018(27129)
2017(52028)
2016(28365)
2015(31910)
2014(31751)
2013(31161)
2012(28774)
2011(25972)
2010(25990)
2009(23695)
2008(22990)
2007(20205)
2006(17773)
2005(15817)
作者
(82445)
(68482)
(68043)
(64441)
(43654)
(32986)
(30876)
(26902)
(26130)
(24405)
(23276)
(23150)
(21833)
(21569)
(21127)
(21043)
(20481)
(20342)
(19663)
(19500)
(17092)
(16961)
(16636)
(15601)
(15316)
(15264)
(15259)
(15164)
(13920)
(13531)
学科
(114174)
经济(114023)
管理(82716)
(78287)
(64409)
企业(64409)
方法(48527)
数学(41929)
数学方法(41363)
中国(32415)
(31598)
(29900)
地方(27003)
业经(26841)
(24338)
(24105)
农业(21119)
(19819)
贸易(19804)
(19167)
(18981)
银行(18932)
环境(18732)
(18450)
技术(18393)
理论(18372)
财务(18363)
财务管理(18318)
(18208)
金融(18204)
机构
大学(399057)
学院(398592)
(157225)
管理(154721)
经济(153754)
研究(135813)
理学(133477)
理学院(131928)
管理学(129480)
管理学院(128772)
中国(100795)
(85395)
科学(85046)
(74346)
(68780)
(68404)
研究所(62112)
中心(61586)
业大(61385)
(59401)
财经(58541)
北京(53782)
农业(53669)
(53189)
(52916)
师范(52319)
(49583)
(48049)
经济学(47049)
财经大学(43584)
基金
项目(273027)
科学(214168)
研究(198637)
基金(196915)
(171936)
国家(170491)
科学基金(146374)
社会(124237)
社会科(117731)
社会科学(117703)
(108008)
基金项目(104370)
自然(95719)
自然科(93467)
自然科学(93436)
自然科学基金(91720)
教育(91655)
(90344)
编号(81005)
资助(80983)
成果(65666)
重点(61300)
(60793)
(59761)
(57042)
课题(56340)
创新(53312)
科研(52245)
教育部(51091)
(50981)
期刊
(176129)
经济(176129)
研究(117871)
中国(80494)
学报(65872)
(63423)
科学(59581)
管理(58665)
(57261)
大学(50319)
学学(47465)
教育(46377)
农业(43729)
(35879)
金融(35879)
技术(35760)
业经(29917)
财经(28617)
经济研究(27355)
(24436)
问题(22788)
(22071)
图书(20079)
科技(19887)
(19417)
理论(18831)
技术经济(18613)
现代(17567)
商业(17247)
业大(17189)
共检索到592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兴壮  张华  张晓黎  迟吉捷  鲁明  王小鹤  
为提高市场上的果汁乳酸饮料的营养和质量,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对乳酸菌发酵苹果饮料工艺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苹果品种为富士与国光重量比1∶1复配,乳酸菌发酵条件为发酵剂接种量5%、发酵温度18~28℃,发酵苹果饮料配方为发酵苹果汁30%、发酵液25%、砂糖12%,加水量为33%(调配时加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素纯  胡茂丰  聂荣  
利用乳酸菌L6和L3发酵湖区甜象草、黑麦草、苜蓿、紫羊茅共4种草本植物制备草食鱼青贮饲料,结果表明:2株乳酸菌混合发酵湖洲青草(4种草本植物),能有效降解粗纤维含量,提高粗脂肪含量,pH为4.0以下;气味酸香,色泽亮黄,质地松散软弱,所制备的鱼青贮饲料达到了青贮饲料质量评价标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靳玉红  李志西  乔艳霞  杨智  李瑞  张强  
【目的】研究红枣乳酸发酵饮料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红枣乳酸发酵饮料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测定红枣乳酸发酵饮料不同发酵阶段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Fe3+还原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并与枣酒、原枣汁、枣酪饮料及酸枣汁饮料的抗氧化性进行比较。【结果】在所选定的5种枣饮料中,红枣乳酸发酵饮料的抗氧化能力最高,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Fe3+还原能力的Vc抗氧化当量(VCEAC)依次为(223.8±2.4) mg/L、(1 126.64±40.00) mg/L、(1 007.2±40.0) mg/L,总抗氧化能力TAOC值为(56.98±0.4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传云  郭华  周建平  
以新鲜野生松乳菇子实体为菌源,采用真菌组织分离法,获得纯菌丝体.利用麸皮、米糠、马铃薯等为主料进行液态发酵,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培养基配方与饮料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麸皮汁4%,葡萄糖4%,蔗糖3%,马铃薯汁25%,米糠汁5%,KH2PO40.3%,MgSO4·7H2O0.15%;最佳起始pH值为8.0;最佳发酵温度为26℃.最佳松乳菇发酵饮料配方为柠檬酸0.2%,苹果酸0.08%,白砂糖8%,蛋白糖0.04%,果胶0.1%,CMC Na0.2%.饮料成品的口感、风味、状态等均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武小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磊  汪浩  张名位  张雁  张瑞芬  唐小俊  邓媛元  
【目的】建立龙眼乳酸菌发酵的优化工艺条件,明确乳酸菌发酵前后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为龙眼功能性饮料的开发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梯度浓度驯化法将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1﹕1)依次接入到含60%、70%、80%、90%(质量分数)龙眼果浆和10%脱脂乳的混合物中进行驯化,分析驯化过程中龙眼果浆酸度和p H的变化;以总酸为指标,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乳酸菌发酵龙眼果浆的工艺条件,建立包括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脱脂奶粉添加量和接种量的4因素回归模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分析龙眼果浆发酵前后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结果】(1)经过梯度浓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晓  夏延斌  
利用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发酵芹菜汁制备发酵母液,对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和鲁氏酵母3种菌的混合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分析碳、氮源种类及比例、培养温度、pH、接种比例及接种量对3种菌在芹菜汁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较优培养条件为发酵母液的起始pH 6.5,发酵母液中添加乳糖与酵母膏的质量比5∶1,培养温度30℃,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和鲁氏酵母按三角瓶液态培养的纯菌种体积比2∶2∶1,接种量7%。在此条件下,乳酸菌活菌数可达1.78×108cfu/mL,酵母菌活菌数可达1.22×108cfu/mL。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义民  熊井清雄  廖芷  福见良平  
为探讨添加乳酸菌对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发酵品质及乳酸异性体生成比率的影响,以意大利黑麦草(Loliummultiflorum)为材料草,选用2种乳酸球菌及1种乳酸杆菌进行青贮饲料的添加调制。其结果如下:(1)乳酸球菌添加区,于贮藏初期,乳酸球菌旺盛繁殖;乳酸杆菌添加区,在发酵全过程保持了高水准的乳酸杆菌数,促进了乳酸发酵。(2)添加乳酸菌有效地抑制了与青贮饲料共存的丝状菌(霉菌)、酵母菌及一般细菌的繁殖,其制菌效果,乳酸杆菌大于乳酸球菌,(3)添加乳酸菌使pH值及挥发性氮与全氮(VBN/T-M比值降低,乳酸含量提高,改善了青贮饲料发酵品质。(4)乳酸菌添加改善了L(+)乳酸的生...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乔宏兴  史洪涛  王永芬  姜亚乐  边传周  
通过为期60d的发酵,探讨添加乳酸菌对苜蓿(Medicago sativa)草粉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添加无菌水(对照)、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EF)和植物乳杆菌+屎肠球菌(LP+EF)发酵苜蓿草粉,设5个时间点采样进行相关项目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发酵60d时各试验组发酵苜蓿草粉的评分提高,总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pH显著降低;LP、LP+EF和对照组的干物质含量明显低于E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惠雅  张强  王逸鑫  王锡昌  施文正  
为探明不同乳酸菌对发酵草鱼微生物数量和理化性质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发酵鱼制品的品质。对草鱼背部肌肉经不同乳酸菌(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后制品的微生物、pH、总酸、水分含量、白度、氨基酸态氮、硫代巴比妥酸和挥发性盐基氮等进行分析,探究不同乳酸菌对草鱼发酵过程中(0~15 d)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自然发酵相比,接种后乳酸菌在鱼肉中快速生长,鱼肉pH降低至4.03±0.02,总酸含量增加至(23.70±1.06) g/kg,有效抑制腐败菌的繁殖。同时提高鱼肉白度,提高氨基酸态氮含量,降低水分含量和挥发性盐基氮的生成量。研究表明,接种乳酸菌发酵可以减少发酵开始的滞后时间,延缓鱼肉腐败变质,有助于营养价值的提高和色泽的改善,提高发酵草鱼的品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舒刚钦   王慧   张琛   张云华   张玲   程建波   范彩云   陈丽娟  
乳酸菌是影响植物青贮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探究构树源不同乳酸菌对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首先从自然青贮构树叶中分离乳酸菌并鉴定,以上述构树源的乳酸菌青贮发酵构树叶为试验组,不添加乳酸菌青贮构树叶为对照组,避光青贮发酵60 d后进行检测分析,研究构树源不同乳酸菌对构树叶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构树叶青贮料中共分离出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和类肠膜魏斯氏菌(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 4株乳酸菌,前3株乳酸菌均为同型发酵乳酸菌,后一株为异型发酵乳酸菌,其中戊糖片球菌和粪肠球菌对构树单宁的耐受性显著优于其他两种菌(P <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戊糖片球菌和粪肠球菌组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类肠膜魏斯氏菌(P <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pH和丙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戊糖片球菌和粪肠球菌组的pH、乙酸、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 <0.05),类肠膜魏斯氏菌组乳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 <0.05)。综上表明,添加外源乳酸菌可改善构树叶青贮品质,不同乳酸菌对构树单宁耐受性影响其对构树叶青贮发酵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变芳  樊明涛  金丹  
将"西藏雪莲"转接纯化3次后对其进行整体切片镜检,并用加有CaCO3的鉴别性培养基,利用乳酸菌溶钙性产生透明圈将其与其他菌区分。所获得的乳酸菌进行分离纯化、鉴定,结果共鉴定出乳酸杆菌2株、双歧杆菌1株、乳酸球菌3株。最后对这些菌株的发酵性能进行测定,并进行组合发酵试验,从中获得人体有益菌和性能优良的乳酸复合发酵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杏子  王子娜  曾红胜  夏尔东  陈林  任迪峰  鲁军  
核桃粕作为核桃油加工的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通过对核桃粕的预处理、菌种驯化、稳定性研究以及发酵工艺的优化,确定核桃粕乳酸菌发酵乳的最优制备工艺,并通过体外试验确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核桃粕预处理适宜料液的体积比为1∶10,打浆温度为80℃,蔗糖酯添加量为0.3%;乳酸菌经渐进驯化法驯化培养后,产酸量比驯化前提高了50%,活菌数比驯化前提高约17倍;核桃乳在115℃、15 min的杀菌条件下稳定性较高,为最适杀菌条件;相对于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卡拉胶,蔗糖酯对核桃乳具有很好的稳定作用,其适宜添加量为0.3%;核桃乳发酵的最优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10 ...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晶晶  宋成洁  刘晋欢  温博婷  王小芬  袁旭峰  崔宗均  
为揭示乳酸菌发酵液直接吸附生产秸秆饲料的新工艺中,发酵液对秸秆饲料的保鲜作用及其机制,以玉米秸秆为原料,以乳酸菌复合系SFC-2发酵液为处理剂,设不同添加量(0、75、150、375mL/kg),研究吸附后24h内秸秆的理化性质、微生物群动态变化及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添加SFC-2发酵液后:1)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和风味,添加量越大,效果越明显;2)添加75mL/kg时,秸秆的有氧稳定性提高,其余处理有氧稳定性降低;3)添加发酵液可以减少饲料有氧放置过程中粗蛋白的损失;4)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el gradient electrophoresis,DGGE)图谱分析表明,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华  周建平  杨英  
从自然发酵的油茶籽提取废液中发现1种产乳酸的细菌.以一定时间内产乳酸量的多少和耐酸性强弱为指标,经分离纯化、鉴定后初步确定为乳酸杆菌属微小乳杆菌种变种.采用接种量3%,发酵时间48h,发酵温度38℃的发酵条件测试此菌种的发酵产酸量及活菌数,其48h产酸量可达2.02%,生长稳定期活菌密度达1011cfu/mL,为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优良乳酸菌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