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93)
2023(18218)
2022(15650)
2021(14720)
2020(12306)
2019(28198)
2018(27982)
2017(53577)
2016(28933)
2015(32341)
2014(32445)
2013(31967)
2012(29115)
2011(26001)
2010(25737)
2009(23414)
2008(22505)
2007(19536)
2006(16954)
2005(14152)
作者
(81110)
(67841)
(67095)
(64217)
(43125)
(32723)
(30667)
(26419)
(25798)
(24072)
(23170)
(22688)
(21484)
(21078)
(20822)
(20684)
(20211)
(19895)
(19393)
(19302)
(16569)
(16491)
(16383)
(15604)
(15118)
(15028)
(14871)
(14839)
(13614)
(13428)
学科
(114052)
经济(113921)
管理(79810)
(78884)
(62586)
企业(62586)
方法(52806)
数学(46513)
数学方法(45870)
(39653)
中国(30407)
(30201)
业经(26983)
地方(26798)
农业(26355)
(24517)
(22660)
贸易(22647)
(22042)
(20775)
(18019)
财务(17942)
理论(17908)
财务管理(17901)
技术(17846)
环境(17473)
企业财务(16869)
(16742)
(15749)
银行(15709)
机构
学院(397106)
大学(396750)
管理(158198)
(155618)
经济(152112)
理学(138315)
理学院(136758)
管理学(134056)
管理学院(133338)
研究(130008)
中国(96104)
(82951)
科学(82419)
(70368)
(69229)
(63874)
业大(61981)
中心(60978)
研究所(58620)
(58381)
财经(56758)
(53986)
师范(53478)
农业(53130)
(51885)
北京(51310)
(47902)
(47288)
经济学(47087)
师范大学(43333)
基金
项目(283527)
科学(223142)
基金(206068)
研究(205983)
(179666)
国家(178164)
科学基金(153798)
社会(130239)
社会科(123174)
社会科学(123143)
(111913)
基金项目(110139)
自然(100828)
自然科(98502)
自然科学(98477)
自然科学基金(96670)
教育(94802)
(93339)
资助(84216)
编号(83952)
成果(66549)
重点(63304)
(62222)
(60368)
(58604)
课题(57262)
创新(54651)
科研(54579)
国家社会(53495)
教育部(53456)
期刊
(167030)
经济(167030)
研究(111581)
中国(75919)
(66124)
学报(64868)
科学(59393)
管理(54690)
(53674)
大学(49750)
学学(46875)
农业(44935)
教育(43301)
技术(34531)
(32582)
金融(32582)
业经(30693)
财经(26297)
经济研究(25777)
(22544)
问题(22499)
(21698)
图书(20567)
(20278)
资源(19480)
科技(19414)
技术经济(18158)
理论(17866)
统计(17849)
业大(17062)
共检索到570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润秋  黄志兵  曹骞  
研究目的:构建基于乡村韧性视角的宅基地退出政策绩效评估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并以四川省广汉市三水镇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专家咨询法、DSP识别方法、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1)基于韧性理论,构建了目标导向下的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基础设施效益和乡村治理效益5个维度28项评估指标的宅基地退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2)实证研究了四川省广汉市三水镇宅基地退出绩效,发现其宅基地退出整体绩效适中,生态效益和基础设施效益维度的绩效较高,乡村治理效益维度的绩效较低。研究结论:基于乡村韧性视角构建的宅基地退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可用于国家对宅基地退出试点绩效的评估,该指标体系的相关数据取值需在考虑不同区域特点的基础上加以调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新仪  徐颖欣  高原  赵凯  
研究目的:基于实地调研的农户微观数据,以四川省邛崃市宅基地异地置换模式为例,明确宅基地退出政策对社区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提高社区治理水平。研究方法:PSM-DID模型。研究结果:(1)宅基地退出政策对社区韧性存在正向政策影响,其中,宅基地退出政策对社区倡导力和社区能动力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社区包容力有显著抑制作用;(2)社区生态环境水平、多元主体治理参与水平和社区基础设施水平在宅基地退出政策与社区韧性之间起正向推动的中介作用;(3)社区韧性水平的高低受社区倡导力影响最大,其次是社区包容力,最后是社区能动力。研究结论:实施宅基地退出政策有助于农户迁入社区恢复稳定,这对于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刁其怀  
成都市宅基地退出模式主要包括"双放弃"模式、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地票交易模式、货币化补偿模式及宅基地收储模式等,这些退出模式的推行,促进了农村宅基地集约节约化利用水平,但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也面临补偿资金缺口、零星宅基地退出操作困难等制约因素。在推进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优化土地综合整治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化解宅基地退出中的资金约束;成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储备中心;加强相关制度配套建设。推进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的建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虞洪  
土地资源供求矛盾日益尖锐,特别是农村宅基地资源总量较大,利用率低。一方面是建设用地需求和耕地保持需求快速增加,另一方面是宅基地闲置率攀升和农民退出意愿增强,因此,构建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势在必行,但地域差异性和主体差异性决定着有偿退出农户的有限性。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构建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及补偿机制的基础上,形成退地多元利用机制、农村改革协同推进机制等配套机制,并构建潜在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敏  冯月  唐鹏  
借鉴顾客满意度指数分析框架,构建农村宅基地退出农户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并应用四川省典型地区的农户调研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表明:农户满意度主要取决于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地方政府形象尤其村委会形象对农户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可靠性、合理性、宣传与参与度以及家庭资源禀赋通过影响农户的感知质量对农户满意度产生正向间接影响,农户满意度对农户的政策认同和农户抱怨分别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影响。因此,应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政策及配套制度以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的经济社会净福利,加强地方政府尤其是村委会廉政、勤政建设以改善政府形象,完善政策执行机制、规范政策执行行为以提高农户的政策感知质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润秋  张列  唐宇娣  
本文在共同富裕理论框架指导下,深入探索传统农区泸县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实践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传统农区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实践评估指标体系,实证检验了泸县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国家试点的综合成效。研究表明传统农区泸县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国家试点的综合成效处于适中水平,其中安全性维度成效较高,发展性和人民性维度成效适中,而共享性维度成效较低。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在促进传统农区闲置宅基地有效治理及农村综合发展的同时,也可能伴随着新的分配不公平和发展不平衡问题产生。在共同富裕背景下,传统农区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应当更加重视完善符合公平正义的收益分配机制和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最后,针对传统农区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实际,本文从“激活制度内生动力、构建共享分配机制、筑牢安全保障底线、巩固农民主体地位”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瑞琴  
农村宅基地占地过多且闲置废弃严重,多余部分应该退出并合理利用,而退出的成功与否在于农户的响应。通过对成都市12个村486个农户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和Ordered Logit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响应程度普遍不高且影响因素复杂多样,政府主导的"拆旧房建新村"的宅基地急速退出成本高、难度大。农村多余宅基地退出需渐进式推进,政府在宅基地退出中应有正确的角色定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林晓诸  
紧缩信贷对经济基础脆弱的乡镇企业影响较大。“双紧”方针作为整治经济环境和秩序的关键措施,今后仍将贯彻执行。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亦要发展。收紧信贷对乡镇企业发展有何影响,对哪些企业影响,乡镇企业能否适应紧缩信贷的形势,保持健康的发展势头,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澄清模糊认识,帮助其端正发展方向,在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灵辉  徐攀  
在尊重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稳步有序推进"宅基地换房"工作,开辟了农村建设用地重新整合、流转和集约利用的新途径。"宅基地换房"能有效兼顾地方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等多重主体的利益,地方政府可以获得规划外的建设用地指标,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所有者地位在城乡建设用地指标置换与调配过程中会得到相应的体现,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也会大大的增加,因此,"宅地基换房"是促进城乡土地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的途径。通过对四川省乐山市棉竹镇"宅基地换房"模式的操作程序、存在问题及优化对策进行系统的研究,对其他地区的"宅基地换房"工作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姚树荣  熊雪锋  
"嘉明模式"的核心要义是将宅基地有偿退出改革和易地扶贫相结合,探索出了一种对特殊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的新路子,具有一定借鉴与推广意义。其精准脱贫的机理可概括为:宅基地价值得以显化,以土地发展权换取资金,构建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实行农村与城镇"双保障"。但这一模式也有一定局限性,具体表现为:指标流转范围受限,资金压力较大;制度设计欠合理,群众参与度较低。进一步优化完善"嘉明模式",一是把宅基地有偿退出看作自然的历史过程,二是探索建设用地指标市场化交易机制,三是完善宅基地有偿退出的收益分配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姚树荣  熊雪锋  
"嘉明模式"的核心要义是将宅基地有偿退出改革和易地扶贫相结合,探索出了一种对特殊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的新路子,具有一定借鉴与推广意义。其精准脱贫的机理可概括为:宅基地价值得以显化,以土地发展权换取资金,构建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实行农村与城镇"双保障"。但这一模式也有一定局限性,具体表现为:指标流转范围受限,资金压力较大;制度设计欠合理,群众参与度较低。进一步优化完善"嘉明模式",一是把宅基地有偿退出看作自然的历史过程,二是探索建设用地指标市场化交易机制,三是完善宅基地有偿退出的收益分配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冯娜娜  沈月琴  孙小龙  刘雅慧  
[目的]基于对义乌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调研和观察,对宅基地退出的3种典型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剖析各种模式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各种模式成功和推广的前提和基础。[方法]运用“三圈理论”,从价值、能力、支持3个角度对宅基地3种退出模式进行剖析。[结果]义乌市宅基地退出的3种模式表现各不相同,但均处于公共价值、能力、支持三圈相交的“耐克区”,是成功的宅基地退出模式。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显化宅基地财产价值是宅基地退出追求的价值目标,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执行能力是保证宅基地退出顺利推进的基础条件,农户的支持是宅基地退出能够成功推进的前提条件。[结论]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应注重各种模式的适用性,切忌照搬滥用;政府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量力而为,切忌为了退出而退出,使改革陷入“风险区”;要统筹兼顾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民的利益,最大程度的保护农民利益。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秋琴  罗海波  严金明  黄璐水  
以贵州省6个不同城镇化水平的典型代表区作为样本区域,采取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统计分析法全面分析了农民对拥有宅基地的认识以及对闲置、废弃宅基地退出的意愿及影响退出意愿的因素。通过分析发现:受访者年龄越大、家庭人口越多,对占有宅基地的依赖性越大。性别、受教育程度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较小。对政策的认知,宅基地退出的补偿方式以及预期退出后的生活改善程度对宅基地退出意愿有较大影响。对多余闲置宅基地的潜力评估及对宅基地退出政策实施的可行性评价结果显示:贵州省废弃闲置宅基地数量潜力较大,政策实施在政治上、组织上、经济上以及技术上都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因此,针对调查和评价结果提出:明晰宅基地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祁伟彦  王玉庭  李哲敏  
[目的]通过分析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家庭生计资本的影响,为构建和完善积极有效的宅基地退出政策、减少宅基地退出引发的社会矛盾提供参考。[方法]文章构建了农户家庭生计资本指标评价体系,基于江苏省徐州市的调研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家庭生计资本水平和生计资本结构的影响。[结果](1)从总体样本来看,宅基地退出提高了农户生计资本水平,且主要体现为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水平的提升;改善了生计资本结构;(2)宅基地退出对不同收入类型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宅基地退出提高了低收入农户和中收入农户的生计资本水平、改善了中收入农户的生计资本结构,但对高收入农户生计资本水平及生计资本结构均未有显著影响。[结论]总体上看,研究区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家庭生计资本水平的提高和生计资本结构的改善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农户退出宅基地后实现可持续生计的压力仍然较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立达  李谱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农村宅基地制度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访问,获得了详实的调研资料、数据和典型案例,利用已有的实证和研究成果,对调研资料和数据进行归类、整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了四川农村宅基地制度出现的问题,揭示其内在原因,并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省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