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58)
- 2023(13829)
- 2022(11024)
- 2021(10236)
- 2020(8240)
- 2019(18626)
- 2018(18415)
- 2017(34998)
- 2016(18606)
- 2015(20971)
- 2014(21024)
- 2013(19845)
- 2012(17530)
- 2011(15512)
- 2010(15293)
- 2009(13833)
- 2008(13192)
- 2007(11589)
- 2006(9820)
- 2005(8306)
- 学科
- 济(74337)
- 经济(74251)
- 业(54042)
- 管理(51556)
- 企(41146)
- 企业(41146)
- 农(33009)
- 方法(31830)
- 数学(27523)
- 数学方法(27139)
- 农业(22170)
- 中国(22156)
- 业经(21519)
- 财(20296)
- 地方(15628)
- 制(14800)
- 学(13148)
- 理论(13014)
- 务(12596)
- 财务(12546)
- 财务管理(12509)
- 发(11962)
- 企业财务(11843)
- 贸(11620)
- 贸易(11612)
- 易(11286)
- 银(11125)
- 银行(11113)
- 技术(10976)
- 教育(10834)
- 机构
- 学院(253780)
- 大学(248819)
- 济(100996)
- 经济(98840)
- 管理(98567)
- 理学(85642)
- 理学院(84793)
- 管理学(83221)
- 管理学院(82734)
- 研究(75445)
- 中国(57334)
- 京(49796)
- 财(46885)
- 科学(44388)
- 农(39995)
- 江(38597)
- 财经(37751)
- 中心(37283)
- 业大(35572)
- 范(35279)
- 师范(34980)
- 所(34518)
- 经(34420)
- 经济学(31829)
- 研究所(31121)
- 州(30600)
- 北京(29922)
- 农业(29721)
- 经济学院(28842)
- 财经大学(27940)
- 基金
- 项目(174281)
- 科学(138986)
- 研究(134271)
- 基金(126200)
- 家(107631)
- 国家(106595)
- 科学基金(93692)
- 社会(87358)
- 社会科(82414)
- 社会科学(82397)
- 省(69713)
- 基金项目(67054)
- 教育(63130)
- 自然(57522)
- 划(57039)
- 编号(56588)
- 自然科(56202)
- 自然科学(56193)
- 自然科学基金(55140)
- 资助(49004)
- 成果(45013)
- 重点(39030)
- 部(38528)
- 发(38287)
- 课题(38244)
- 创(37055)
- 国家社会(36344)
- 创新(34392)
- 人文(34126)
- 教育部(34076)
- 期刊
- 济(114018)
- 经济(114018)
- 研究(71030)
- 中国(49467)
- 农(42181)
- 财(38146)
- 管理(35262)
- 学报(35021)
- 教育(33560)
- 科学(33485)
- 大学(28987)
- 农业(27795)
- 学学(27131)
- 技术(24520)
- 业经(23656)
- 融(22445)
- 金融(22445)
- 财经(18514)
- 经济研究(16713)
- 经(15989)
- 问题(15482)
- 版(13620)
- 图书(12424)
- 业(11966)
- 商业(11637)
- 财会(11548)
- 技术经济(11440)
- 现代(11322)
- 理论(10968)
- 科技(10908)
共检索到365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光绪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我国作为一个具有百年乡村建设连续统的国家,一直致力于推动乡村现代化建设。民国时期晏阳初、梁漱溟和卢作孚作为当时的乡村建设“三杰”,其对乡村现代化的早期追寻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而且具有现实启示意义。本文以“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么建设乡村?”为主要的问题意识来源,基于乡村振兴的视角,以晏阳初、梁漱溟和卢作孚的乡村建设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乡村现代化建设思想脉络的梳理、分析及比较,归纳概括早期乡村现代化建设思想的独特性,从主体自治、外源内生、产业融合、人才建设和注重调查五个方面,深入探讨早期乡村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晔
在科学构建乡村产业振兴系统架构中,数字经济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经济是以现代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新经济形态,其相关的技术、业态、模式正逐渐渗透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中势必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驱动。基于此背景,由蒋辉、吴永清编著的《乡村产业振兴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一书,通过分析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的实际状况,阐明了乡村产业振兴的价值与意义,借鉴国内外乡村产业振兴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从微观的村级层面探讨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模式和实践路径,较为清晰地构建出乡村产业振兴的系统架构,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探索乡村产业振兴的系统性研究专著,为我国乡村产业振兴事业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成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怡
“三农”问题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藩篱,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紧密相关。农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主体,其自身的现代化发展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农民在综合素质、生产技能、生活方式等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农民现代化发展,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寒
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构建,为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文章在简要概述乡村振兴背景的基础上,说明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当前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根据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几点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优化建议及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柳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要振兴,土地该如何发挥促进作用?问题与分析乡村振兴中各类用地需求旺盛与农村土地粗放浪费现象并存。乡村振兴的推进,将带动乡村新兴产业的发展,亟须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医疗、生活等需求,这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曹彦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分享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但乡村教育的发展仍滞后。文章以振兴乡村教育为出发点,总结了乡村教育存在的基本问题,对比分析了近年高等教育和乡村教育发展之差异,提出以经济学外部性为视角审视振兴乡村教育问题,试图分享高等教育的近年来发展成果,搭建一条助力振兴乡村教育的天梯,以推动和实现以高等教育正外部性为代表的多方正外部性向乡村教育振兴的传递为目的,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外部性 乡村教育 高等教育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游猎 刘国玲 王睿
近几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出台了许多支持与保护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逐步构建起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使农村面貌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但是,我国乡村全面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农村自身发展能力薄弱、农村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创新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机制。卞靖撰写的《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发展市场机制与政策体系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机制探讨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长江
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在理论视角上,从情怀而非现代化的客观规律来思考乡村振兴,把农民视作当然的弱者,试图重构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社会。在战略定位上,缺乏对现阶段乡村发展方位的准确思考,看少了乡村的付出,看低了乡村的现实,看高了乡村的未来。在发展路径上,延续城乡分割的老路。这一系列错误倾向在理论界和社会舆论中均较为普遍,其根源在于孤立地静止地看待乡村社会,延续城乡分割的传统视角,忽视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现代化 城市化 城乡融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艺馨 李思钰 凡启兵 公戴雪
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问题依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目前,我国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商贸流通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因而对现代农业产生促进作用。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2008-2020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验证商贸流通业与农业经济的关系,得到以下实证结论:首先,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与现代农业发展正相关;其次,说明农业资本投入的增加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第三,劳动力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负相关。最后,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对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影响最大,中部其次,西部最小。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现代农业 商贸流通业 融合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文彩
农村现代化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包含农村经济、社会、政治、生态和文化的现代化。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与战略依据,两者之间有着趋同的价值追求,实践中又互为支撑。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农村现代化理念的升华,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内生动力、注入文化灵魂,为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提供发展契机,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难题。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现代化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锡文
中国农业发展新年论坛每年都会引起很大的反响,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2018年的新年年会。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篇幅虽然不长,但是内容非常丰富、非常重要。我想借这个机会,就乡村振兴谈两点个人的认识,供大家参考。第一是为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益龙
实施乡村振兴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和推进路径进行理论辨析,旨在更加科学合理地理解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要通过农业变革,实现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农村现代化的真实内涵则是乡村主体性的维续和乡村新的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走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即以粮食安全为核心、以农户为主体、由农民因地制宜自主选择的多样性道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兴元 鲍曙光 孙同全
“十三五”时期,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领域资金规模持续增大,投资领域逐步拓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项目规模显著扩大,形式不断创新,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的组织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逐步多样化。但是土地、融资、人才和科技瓶颈是社会资本投入的主要制约因素,部分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农村投资效率不高,政策支持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政府过度干预加大政策风险,资本下乡监督管理机制严重滞后。基于此,本文建立了一个扩展的威廉姆森经济治理分析框架,对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特点、现状与问题做以较为全面的分析。总体上看,在“十四五”时期,应创新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多元投融资机制,强化顶层设计,细化操作方案,加快健全社会资本下乡的用地、人才和融资保障机制,吸引、培养和保护更多的企业家型人才,健全社会资本政策支持体系,优化社会资本参与政策环境,健全利益联结风险防范机制,构建和完善农业产权市场,增强投资吸引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鲲鲲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过程中,带动民众技术就业、聚焦基础型职业培训、培养新型农商人才是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新定位。然而,目前定位模糊、硬件不足、合作匮乏、特色消弭与队伍缺失等挑战客观存在,使得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陷入自信危机。为落实乡村振兴计划、推动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农村职业教育相关主体可采取“五大举措”:深化“职教+农村”高频互动,落实后扶贫时代发展策略;创设“基地+联盟”办学环境,建立校际帮扶体系;强化“大智移云+农业”专业整合,突出农业办学特色;形塑“平台+项目”,打造科技兴农新格局;建构“理论+实践”师资队伍,契合“三农”人才培养,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价值重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