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08)
2023(16500)
2022(14304)
2021(13444)
2020(11170)
2019(25969)
2018(25500)
2017(48963)
2016(26210)
2015(29624)
2014(29494)
2013(28713)
2012(26295)
2011(23486)
2010(23401)
2009(21281)
2008(20287)
2007(17509)
2006(15364)
2005(12653)
作者
(73252)
(61346)
(60442)
(57732)
(38752)
(29302)
(27555)
(23972)
(23213)
(21371)
(21045)
(20491)
(19330)
(18886)
(18681)
(18374)
(18312)
(17951)
(17377)
(17327)
(14948)
(14778)
(14570)
(14147)
(13737)
(13459)
(13401)
(13235)
(12230)
(12097)
学科
(102987)
经济(102836)
管理(71991)
(71785)
(56514)
企业(56514)
方法(47558)
数学(41083)
数学方法(40511)
(37325)
中国(26895)
(25783)
业经(24843)
农业(24795)
地方(22460)
(22234)
(19269)
理论(16989)
(16972)
贸易(16964)
(16416)
环境(15896)
(15560)
技术(15403)
(15140)
财务(15065)
财务管理(15030)
(14170)
企业财务(14160)
银行(14135)
机构
学院(363500)
大学(363496)
管理(146726)
(140421)
经济(137247)
理学(127912)
理学院(126445)
管理学(124133)
管理学院(123460)
研究(117932)
中国(86981)
(78054)
科学(74376)
(63556)
(60917)
(57001)
业大(55943)
中心(55065)
研究所(52319)
(51955)
财经(51313)
(50434)
师范(49973)
北京(49080)
(46775)
农业(46541)
(43503)
(42234)
经济学(41718)
师范大学(40637)
基金
项目(258343)
科学(203353)
研究(189772)
基金(187541)
(163410)
国家(161808)
科学基金(139542)
社会(119843)
社会科(113180)
社会科学(113151)
基金项目(100850)
(100540)
自然(90890)
自然科(88696)
自然科学(88676)
自然科学基金(87049)
教育(86535)
(84719)
编号(78248)
资助(75910)
成果(62080)
重点(57238)
(56419)
(55087)
(53469)
课题(52812)
创新(49783)
科研(49265)
国家社会(48884)
教育部(48548)
期刊
(153711)
经济(153711)
研究(101415)
中国(67222)
(58725)
学报(57418)
科学(54320)
管理(50508)
(47480)
大学(44683)
学学(41949)
农业(39878)
教育(39421)
技术(31043)
业经(28441)
(27811)
金融(27811)
财经(23776)
经济研究(22508)
问题(20756)
(20254)
图书(19246)
(18726)
(18356)
资源(17678)
科技(17592)
理论(16585)
技术经济(16041)
现代(15674)
商业(15399)
共检索到517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鸿雁  陶卓民  潘坤友  
基于乡村性、游客满意度、游客忠诚度等理论,从游客的乡村景观感知、乡村文化感知、农业经济感知、社区参与感知、游客忠诚度、游客满意度6个潜在变量出发,构建了游客忠诚度结构方程模型。以南京市江宁区石塘人家为实证研究对象,对游客忠诚度结构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并依据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理论模型中各潜在变量、观察变量之间的影响路径及路径系数,定量测度游客对乡村性4个维度的感知对乡村旅游地游客忠诚度影响模式。研究表明:(1)游客对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景观、乡村文化、农业经济、社区参与4个维度的乡村性的感知均不同程度地正向显著影响其对该地的忠诚度;(2)游客对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景观、乡村文化、农业经济、社区参与的感知均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殷红卫  
从地域文化差异的视角出发,选取南京江心洲乡村旅游地个案,借助主成分分析、方差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地域文化差异背景下的旅游者对地方依恋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者地方依恋主要由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组成,文化背景差异对旅游者地方依恋产生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意象性显著正向影响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愉悦性显著正向影响地方认同,情感性显著正向影响地方依赖;同时,意象性维度中多数旅游者呈现苏南文化组低于北方文化组的态势,而在情感性维度中苏南文化组表现较高的地方依赖,愉悦性维数中地方认同显著。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伟  张雨泽  孙鼎新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随着消费行为从追求满意度向忠诚度的范式转移,游客忠诚度逐渐成为乡村旅游企业分析游客行为的新热点,这是缘于忠诚的顾客不但会重复购买产品并多次光顾景区,而且在为企业增加收入的同时,他们更愿意主动地同周围人群分享他们购买的产品和接受服务的体验,甚至能够积极地去扮演"布道者"的角色,免费帮助企业实施口碑传播。随着乡村旅游市场同质化问题的凸显和竞争的日益激烈,提高游客的忠诚度应为乡村旅游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并将如何制定有效的策略来培育、甄别和管理不同类型的忠诚游客放到重要的战略地位上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春晖  白凯  
文章以西安市长安区"农家乐"为例,实证分析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与游客忠诚的关系,并探讨场所依赖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中的实惠、喜悦、闲适、健康和逃逸5个维度对场所依赖(包括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对游客忠诚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的仅有实惠和闲适两个维度;(2)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在实惠维度与游客忠诚关系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而在闲适维度与游客忠诚关系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3)场所认同在实惠与游客忠诚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它在闲适与游客忠诚关系间的中介作用都是相对较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永波  李同升  
基于对西安市民的问卷调查,本文从游客心理感知评价角度入手,分析游客对乡村旅游吸引物和乡村旅游地服务质量的评价,得出乡村旅游地开发的优选方案。样本抽样采用随机抽样中不放回抽样方法;问卷调查方法采用消费前问卷(pre-test)与消费后问卷(post-test)的方法;问卷设计采用了田野调查(fieldinvestigation)方法和景观评价中的心理物理学方法。研究发现:(1)游客对乡村旅游吸引物喜好评价有明显的"回归自然"情结;(2)游客对乡村旅游地硬件设施服务能力评价较低。最后,总结得出如下优化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意峰  刘美华  张春燕  
从目的地属性感知的视角出发构建目的地忠诚度影响因素模型,探讨了目的地吸引力和服务质量两大目的地属性变量与旅游者满意度和忠诚度之间的影响关系和机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大目的地属性变量均对满意度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并对忠诚度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其中,目的地吸引力对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影响作用比服务质量更为显著。研究有利于补充旅游目的地忠诚度影响机制研究的相关理论,并为旅游地开发和管理实践提供了具有建设意义的现实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烨莹  张捷  周云鹏  曾湛荆  庄敏  刘伟  
公共空间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形式,一直受地理学、城市规划、社会学等领域关注。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地公共空间成为重要的吸引性景观,游客对乡村公共空间的感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通过文献梳理与问卷调查,确定了乡村公共空间的17个特征,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划分了游客对乡村公共空间的感知维度;进一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乡村公共空间感知与游客地方感的内在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乡村公共空间感知维度包括物理性功能特征和心理性感知特征;乡村公共空间对游客地方感形成有积极意义,心理性感知特征的正向影响作用明显,而物理性功能特征的影响并不明显。进一步提出了乡村旅游地公共空间的发展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鹏  宗瑞波  刘鸽  
温泉旅游是近些年新兴的体验旅游方式。温泉旅游度假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文化效应已经引起了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温泉旅游理论研究层面缺乏对温泉度假地整体形象感知的深入研究,同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又影响着游客的旅游动机与旅游决策。基于此,本文结合温泉旅游特征,构建了温泉旅游形象感知影响因素对游客忠诚度影响的理论模型,并以辽宁省汤岗子温泉旅游地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结论指出:温泉旅游环境形象、温泉旅游资源形象与服务形象存在相关关系,前两者都是通过服务接触与服务过程形成感知形象的认知,服务形象对游客忠诚度的影响显著,其他维度影响一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逢军   汪忠列   李潇   陈东军   杨旸   焦珊珊   付诗悦   杨平   杨轻轻  
文章以婺源县33个乡村旅游地为案例地,以游客网络评论为数据源,绘制游客情感地图,分析乡村旅游地游客情感的时空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测定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在空间特征上,游客高情感值主要分布在婺源的东部和北部地区,情感热度自东部、北部向中部和西部逐渐减弱,呈现出“二核三次多从”的分布格局,核心—边缘特征明显。(2)在时间特征上,游客情感值在不同月份有一定的波动性;情感高值常常伴随着季节性景观的展现和相应的季节性活动的开展而出现,呈现出时间上的同步性;游客情感均值月度波动程度反映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对成熟度。(3)乡村旅游地游客情感受到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交通与住宿、旅游政策与服务和游客个性化特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高级别旅游景区的数量、旅游交通的距离、旅游信息平台的数量是控制性影响因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晓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乡村休闲旅游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文章从乡村休闲旅游产生的原因、推动力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乡村休闲旅游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乡村环境及民族文化是乡村休闲旅游大规模发展的根本原因,而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城乡统筹的高度重视推动了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为促进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文章对游客感知理论进行了分析,旨在从游客的视角出发,指导乡村休闲旅游的开发,运用感知价值的理论对游客的需求进行多维度的具体化分析。以此为基础,文章对鄢陵县休闲旅游进行了分析,从樱桃观光采摘游、花都赏花踏青游、花乡农家游和品陈化店茶游4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对于乡村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晓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乡村休闲旅游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 文章从乡村休闲旅游产生的原因、 推动力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乡村休闲旅游的现状进行了研究, 发现乡村环境及民族文化是乡村休闲旅游大规模发展的根本原因, 而经济的快速发展、 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城乡统筹的高度重视推动了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 为促进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 文章对游客感知理论进行了分析,旨在从游客的视角出发, 指导乡村休闲旅游的开发, 运用感知价值的理论对游客的需求进行多维度的具体化分析。 以此为基础, 文章对鄢陵县休闲旅游进行了分析, 从樱桃观光采摘游、 花都赏花踏青游、 花乡农家游和品陈化店茶游 4 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杜宗斌  苏勤  
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构建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社区归属感的结构方程模型,对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社区归属感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浙江安吉为例,采用Amos7.0软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社区参与对旅游感知、社区归属感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路径系数在0.173~0.606之间,t值介于2.042~9.954,显著性概率P小于0.001或0.05,模型所建立的因果关系与研究假设相符合,模型可以接受。同时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建议,有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静  李树民  
农家乐和当地居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农家乐经营者同时具有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经营者的双重身份,其旅游影响感知对于乡村旅游开发及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以袁家村为案例地,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获取数据,利用因子分析等方法,研究乡村旅游地农家乐经营者的旅游影响感知。结果显示:1.通过因子分析可将旅游影响感知分为社会影响感知、经济影响感知和管理影响感知;2.经营者身份对经济影响感知具有显著差异,即本地居民餐饮经营状况略好于外来经营者,后者的住宿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前者;3.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对社会、经济、管理影响感知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三个变量对社会影响感知的作用均不明显;4.经营时间长的经营者相对于经营时间短的经营者拥有更高的正面经济影响和管理影响感知,本地居民经营者相对于外来经营者经济影响感知和管理影响感知更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鑫  杨新军  陈佳  吴文恒  
为探讨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转型及能源消费模式产生的影响,论文借鉴可持续生计理论,以陕南金丝峡乡村旅游地为例,通过入户调查与访谈,构建能源消费-生计多样性模型对农户分类,基于用能多样性矩阵与效益评估法,分析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用能结构及其综合效益,继而依据灰色关联分析,识别影响农户能源消费的主要生计资本因子,并总结农户能源消费模式转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参与旅游经营与不参与旅游经营的两大类农户中,农户用能多样性水平随生计多样性水平的提高而上升;2与非旅游经营户相比,旅游经营户商品能源消费大幅增加,新型能源迅速推广,传统能源消费有所降低,能源消费模式向优质化和商品化发展;3不同类型农户用能综合效...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全千红  沈苏彦  
乡村旅游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旅游生计策略逐渐成为实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重要路径。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以南京高淳大山村为案例进行剖析,梳理了乡村旅游背景下农户旅游生计策略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并对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修正,得到乡村旅游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研究发现:①农户旅游生计策略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影响,主观因素表现为农户心理因素,客观因素由微观、中观、宏观3个层次构成,农户生计资本、社区旅游生计资本分别位于微观、中观层次,脆弱性背景、结构和制度转变位于宏观层次。②影响农户旅游生计可持续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户和社区生计资本、结构和制度转变、农户心理因素。最后,结合案例地现状,提出协调乡村旅游农户和社区关系、创新乡村旅游管理和培育机制、提升农户旅游经营和发展认知等可持续生计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