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53)
- 2023(12553)
- 2022(10770)
- 2021(9857)
- 2020(8539)
- 2019(20101)
- 2018(19627)
- 2017(36737)
- 2016(20467)
- 2015(23473)
- 2014(23740)
- 2013(22919)
- 2012(21252)
- 2011(18958)
- 2010(18715)
- 2009(17133)
- 2008(16787)
- 2007(15004)
- 2006(12598)
- 2005(10832)
- 学科
- 济(83872)
- 经济(83793)
- 管理(56292)
- 业(53893)
- 企(43642)
- 企业(43642)
- 方法(42238)
- 数学(37907)
- 数学方法(37413)
- 农(23106)
- 中国(22738)
- 财(21443)
- 地方(19939)
- 业经(17510)
- 学(16375)
- 农业(15848)
- 贸(14527)
- 贸易(14520)
- 务(14111)
- 易(14055)
- 财务(14051)
- 财务管理(14017)
- 理论(13658)
- 企业财务(13331)
- 制(13197)
- 环境(12741)
- 和(12470)
- 技术(11804)
- 划(10705)
- 教育(10699)
- 机构
- 大学(288086)
- 学院(284730)
- 济(113352)
- 管理(112250)
- 经济(110868)
- 理学(97962)
- 理学院(96849)
- 管理学(94906)
- 管理学院(94372)
- 研究(92142)
- 中国(66729)
- 京(59830)
- 科学(58637)
- 财(50380)
- 农(49048)
- 江(46102)
- 所(45693)
- 业大(45177)
- 中心(44386)
- 研究所(41995)
- 财经(40871)
- 范(39319)
- 师范(38893)
- 农业(38694)
- 经(37081)
- 北京(36348)
- 经济学(34364)
- 州(33838)
- 院(33714)
- 经济学院(31346)
- 基金
- 项目(199252)
- 科学(156994)
- 研究(144510)
- 基金(142795)
- 家(123832)
- 国家(122803)
- 科学基金(106411)
- 社会(90420)
- 社会科(85647)
- 社会科学(85616)
- 省(82321)
- 基金项目(76313)
- 自然(70164)
- 教育(69255)
- 自然科(68524)
- 自然科学(68504)
- 划(67665)
- 自然科学基金(67208)
- 编号(59174)
- 资助(58776)
- 成果(47230)
- 重点(45390)
- 部(44165)
- 发(43054)
- 创(41641)
- 课题(41622)
- 科研(38903)
- 大学(38890)
- 创新(38755)
- 教育部(37690)
- 期刊
- 济(116801)
- 经济(116801)
- 研究(78424)
- 中国(56009)
- 学报(45475)
- 农(42357)
- 科学(40419)
- 财(40144)
- 管理(38285)
- 教育(38179)
- 大学(35450)
- 学学(32218)
- 农业(29308)
- 技术(27789)
- 融(20246)
- 金融(20246)
- 业经(19897)
- 财经(19145)
- 经济研究(18094)
- 经(16406)
- 业(16189)
- 统计(15606)
- 问题(15593)
- 技术经济(14723)
- 资源(14705)
- 策(14429)
- 图书(14284)
- 版(13952)
- 决策(12984)
- 科技(12927)
共检索到407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柯羽
当前大学生就业质量下降的问题广受学术界和管理层的关注。笔者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设计了6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对浙江省2006—2008年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组比较分析了各学科间、各年度间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差异及变化趋势,从实证分析角度对大学生就业质量作理性评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红清 李荔波
本文通过对2011届浙江省6所地方高校1514名农村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从工作收入、就业稳定性、就业满意度、专业对口程度4个方面分析了先赋性因素(性别、形象和父母收入)、后致性因素(学习成绩、担任职务、实习/竞赛),以及综合因素(寻职方式)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既非完全命中注定(解释力为23%),也非仅靠后天努力(解释力为39%),拼的是学生先天与后天综合因素与实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翁杰 周必彧 韩翼祥
文章利用2006年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现状和演变趋势,以及导致就业稳定性变迁的原因和问题。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在不断下降,尤其是2003年以后。1999年开始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展改变了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导致了工作转换概率的上升和就业稳定性的下降。另外,以就业率为导向的就业政策也是引致就业不稳定的一个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追求就业率单一目标的就业政策可能会导致大学毕业生首份工作的"误配",频繁的工作转换可以认为是"误配"的纠正和自我价值再发现的过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茹华 甄月桥
就业质量是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研究围绕就业单位性质、就业岗位特征、工作匹配度、工作环境等指标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衡量。结果表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整体较好,但在人职匹配、就业层次、薪酬水平方面有待提高。
关键词:
高校 毕业生 就业质量 浙江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向东
文章以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为研究内容,运用网络调查的形式对浙江省2011—2014届毕业1年后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指标进行了调查统计。就业质量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浙江省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基本保持稳定,与同期浙江省本科和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相同指标数据相比各有优劣。为有效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政府、高职学院、毕业生需共同努力。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 就业质量 调查 提升策略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冉云芳 陈静
基于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2011届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就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特征变量对毕业生就业时间、起薪、毕业一年后月收入、就业稳定性、就业部门和就业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特征变量中,性别对就业稳定性、就业部门、就业满意度无显著性影响,就读专业属性对就业部门、就业满意度无显著性影响,担任学生会干部和获得奖学金情况对起薪无显著性影响,其他人力资本特征变量对六大就业特征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影响;社会资本特征变量中,除父母一方最高教育水平对起薪、毕业一年后月收入、就业时间、就业稳定性无显著性影响外,其他社会资本特征变量对六大就业特征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秋慧 孙燕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主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过快;毕业生的思想和专业知识不适合雇主要求,就业观念滞后;就业岗位增长相对缓慢;就业市场不完善等。本文认为,适当控制大学招生规模;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等,有利于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关键词:
大学 毕业生 初次就业率 起薪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啸 邵一江 董承军
大学生就业成本已引起社会关注。按照我国现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用人单位三个方面都将支付一定费用,这三部分费用的总合构成我国人才资源配置的成本。调查显示,我国人才资源配置的成本巨大。因此,降低成本将成为未来我国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必须认真加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成本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彭正霞 陆根书 李丽洁
应用对陕西省77所不同类型和层次高校16 112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数据,运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一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质量的不同维度的表现有所不同,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特征倾向于较满意,对职业匹配度倾向有点符合,对就业满意度接近较满意;二是个体、家庭背景、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同维度的影响存在差异;三是个体、学校教育、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同维度的影响效应和影响路径存在差异,并发现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特征的满意度既是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测量维度,也是联系职业匹配度和其他影响因素与就业满意度的重要中介变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引导大学毕业生选择工作特征满意更高、更匹配的职业和单位;二是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三是社会和就业单位应积极改进与工作相关的特质,以吸引、留住大学毕业生,助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实现。
关键词:
就业质量 影响因素 路径分析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河清 李佳
近几年,随着大学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逐步转向"大众教育"。但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后的劳动报酬、工作稳定性、工作时间等涉及就业质量的问题呈现出一些变化。对于这些变化,一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相静 张德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艳萍 吕立锋 李广庆
江苏省沿海开发战略进入关键实施期,急需提升海洋产业的综合实力。文章首先构建了海洋产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四个主成分:海洋科技对海洋产业的贡献、海洋产业发展能力、海洋产业发展潜力和海洋环境保护能力。然后,选取几个指标动态描述江苏海洋产业与海洋产业发达省份的差距。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内地11个沿海省市中,江苏海洋产业综合实力排名第六。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江苏省海洋产业与我国发达省市海洋产业的差距,得出江苏省海洋产业的薄弱点主要表现在科技投入不足和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两个方面。
关键词:
江苏省 海洋产业 主成分分析 综合实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彦花 张云 王容 梁攀 刘芳 吴立潮
为了建立一套适合茶油品质评价的方法,并为茶油应用范围的拓展、茶油品牌的建设及油茶栽培种植的立地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对9个立地的茶油的14个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茶油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并基于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品质得分进行了优良度排序。结果表明: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5.065%,决定第1主成分的主要是茶油的感官品质、氧化稳定性及脂肪酸不饱和度;决定第2主成分的主要是出油率及茶油的功能性成分含量;决定第3主成分的主要是茶油的理化品质;决定第4主成分的主要是茶油色泽;2)9个立地茶油的综合品质得分排序为:西坡中坡>南坡下坡>西坡下坡>西坡上坡>南坡中坡>东坡下坡>南坡上坡>东坡中坡>东坡上坡,各主成分得分排序与综合品质得分排序间存在差异;3)茶油品质整体表现为西坡优于南坡优于东坡,下坡优于中坡优于上坡。基于上述结果说明立地是影响茶油品质的重要因素,坡向及坡位因子对茶油的综合品质均有一定影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冉云芳 石伟平
文章基于浙江省16所高等职业院校2011届部分高职毕业生进行实证调查获得的10746份问卷,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影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重点研究了人力资本特征、社会资本特征、就业特征和组织特征变量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特征、就业特征和组织特征变量对就业稳定性有着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影响,但社会资本特征变量基于就业稳定性没有显著性影响,根源在于: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群体拥有的社会资本存在趋同化,且极少的社会资本并不能影响其就业稳定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霜华 杨智峰
文章以上海金融学院为例,围绕"二本"院校的教学工作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践技能适用程度、专业与工作对口程度越高会明显增加大学毕业生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可能性,而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适用性不够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为负影响;教室、宿舍及运动场所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而图书资料不足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有消极影响,教学仪器设备、师资数量、质量和结构对毕业生找到一份"好"工作没有影响;课程设置水平的高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劣、教师教书育人水平的高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情况对
关键词:
教学 就业 质量 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