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371)
- 2023(22061)
- 2022(18831)
- 2021(17355)
- 2020(14755)
- 2019(33750)
- 2018(33471)
- 2017(64224)
- 2016(34860)
- 2015(39345)
- 2014(39578)
- 2013(39411)
- 2012(36720)
- 2011(33288)
- 2010(33662)
- 2009(31631)
- 2008(31431)
- 2007(28412)
- 2006(25379)
- 2005(22836)
- 学科
- 济(160317)
- 经济(160143)
- 业(114890)
- 管理(106288)
- 企(94822)
- 企业(94822)
- 方法(66019)
- 数学(55009)
- 数学方法(54317)
- 农(52004)
- 中国(41103)
- 财(40668)
- 业经(39832)
- 地方(34881)
- 农业(34620)
- 学(32102)
- 制(29535)
- 务(26885)
- 财务(26792)
- 贸(26781)
- 贸易(26763)
- 财务管理(26734)
- 易(25897)
- 企业财务(25331)
- 理论(25236)
- 和(24839)
- 技术(24530)
- 银(22920)
- 银行(22858)
- 环境(22619)
- 机构
- 学院(511737)
- 大学(509041)
- 济(212652)
- 经济(208081)
- 管理(199854)
- 研究(175212)
- 理学(171106)
- 理学院(169215)
- 管理学(166266)
- 管理学院(165352)
- 中国(133729)
- 京(109160)
- 科学(108467)
- 财(96654)
- 农(94726)
- 所(90138)
- 研究所(81535)
- 中心(80242)
- 江(79266)
- 业大(78539)
- 财经(76334)
- 农业(73319)
- 北京(69152)
- 经(69135)
- 范(66541)
- 师范(65902)
- 经济学(63512)
- 州(63128)
- 院(62783)
- 经济学院(56945)
- 基金
- 项目(336224)
- 科学(263549)
- 研究(244484)
- 基金(242015)
- 家(211073)
- 国家(209220)
- 科学基金(179306)
- 社会(154153)
- 社会科(145836)
- 社会科学(145794)
- 省(133446)
- 基金项目(127937)
- 自然(116523)
- 自然科(113791)
- 自然科学(113758)
- 教育(111850)
- 自然科学基金(111706)
- 划(110814)
- 编号(100246)
- 资助(100239)
- 成果(81121)
- 重点(75274)
- 发(74291)
- 部(73762)
- 创(69965)
- 课题(69242)
- 创新(65050)
- 科研(64172)
- 国家社会(62913)
- 教育部(62702)
- 期刊
- 济(247366)
- 经济(247366)
- 研究(151480)
- 中国(102473)
- 农(89768)
- 学报(81406)
- 财(76540)
- 管理(76017)
- 科学(75282)
- 大学(61790)
- 农业(60703)
- 学学(58501)
- 教育(53415)
- 融(48168)
- 金融(48168)
- 技术(47086)
- 业经(42552)
- 财经(37924)
- 经济研究(37840)
- 经(32626)
- 问题(32306)
- 业(32149)
- 技术经济(27803)
- 统计(25093)
- 版(24941)
- 图书(24213)
- 世界(23775)
- 科技(23705)
- 现代(23541)
- 理论(23489)
共检索到777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姚晓萍
[目的]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是该领域研究的关键。[方法]构建包含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线性回归方程对山西省2001~2016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1)山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因素可归纳为生产资料集约水平、资源修复水平和土地集约水平3方面。(2)山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在2001~2016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分为两个发展阶段,2001~2009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低水平阶段和2010~2016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上升阶段。(3)2010年之后山西省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取得一定成效,生产资料集约水平是促使山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升的主要动力。[结论]山西省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使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注重生产资料的集约是关键,可以从控制化肥、农药、农膜投入量,提升其有效利用系数等方面入手;其次要提升资源修复水平,利用秸秆还田的形式增加废弃物利用率,增加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并提高土地利用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莉
根据循环经济发展的内涵、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结合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从资源减量投入、污染减排、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环境安全和经济发展等方面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相关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但其发展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广东省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潘文砚 王宗军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五因素模型框架,构建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核主成分分析法(KPCA),对2012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低碳经济进行综合评价,并且对评价指标和评价系数进行了属性聚类分析,找出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对核主成分分析法不能判断关键影响因素的问题进行了补充。结果显示: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表现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南部地区高于北部地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葛丽亚 丁生喜
[目的]揭示青海省海东市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动态变化,分析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及影响因素,以促使海东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健康发展。[方法]调查2000—2016年青海省海东市及其2区4县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建立一个包括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青海省海东市及其各区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评价。[结果]海东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各主成分对海东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影响不同;海东市各区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均衡。[结论]海东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提升的对策:(1)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出水平;(2)平衡区域发展差异,实现可持续发展;(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顾央青
城市物流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构建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宁波、青岛、大连、深圳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城市物流 评价指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史学飞 孙钰 崔寅
针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将主成分分析法与熵值法结合,建立低碳经济评价模型,分析天津市2000—2015年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实证结果表明,低碳环境水平、低碳产业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是天津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据实证分析结果,从优化低碳市场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倡导低碳生活、鼓励低碳出行四方面提出有利于天津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主成分分析法 熵值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万敬 何建敏
文章从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的发展过程、基本原理、应用等方面出发来全面地介绍多元数据处理的主要方法。文章以江苏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为例,根据江苏省各市2005年的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利用SPSS软件处理的结果来说明上述方法在评价江苏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中的应用。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区域经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娟
[目的]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正处于快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探析山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现状和区域差异,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构建山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指数法对2013—2022年全省和区域水平进行测算,同时结合基尼系数法测算县域发展水平和区域差异,进而从全省、区域和市域层面分析山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及区域差异变化。[结果] (1)山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水平整体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并以2018年为临界点表现为先快速增长再缓慢增长的变化趋势;其中,2013—2018年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快速提升期,绿色发展、生产效率和结构调整提升速度最快;2018—2022年为缓慢增长期,绿色发展和生产效率在波动中略有提升,结构调整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协调发展和共享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子系统中以绿色发展、结构调整和生产效率水平指数较高,协调发展和共享水平指数偏低;各子系统增长幅度和波动程度相差较大。(3)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大,以晋南地区发展相对较好,晋北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整体由南向北递减的空间分布趋势;晋东南地区的发展水平区域内差异始终较大,并有增加趋势;晋中、晋北和晋南3大地区区域内差异相对较小,并均有缩小趋势,尤以晋南地区缩小趋势最明显(4)地级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内部差异最大的是忻州市,其次是吕梁市和朔州市,其他地级市内部差异性较低,运城市最低;从变化幅度来看,大同市、太原市、阳泉市、晋中市、运城市、长治市、晋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而朔州市、忻州市、吕梁市、临汾市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相对于区域内差异,4大区域之间的差异较小。[结论] 山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仍较低,城乡差距大,农民增收和生活水平提升有限,农业高质量发展正进入新一轮的结构调整阶段;山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体系中以农业效率水平贡献率最大,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分和集中体现,未来凭借其“小杂粮王国”的农业资源优势,山西省农业转型升级潜力较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爽英 李立辉 戴向洋
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单元,选择反映湖南省农业发展现状的人均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单位面积机械动力、农业劳动力比重、化肥使用量、劳均产值、粮食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8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并借助DPS数据处理系统,提取出代表各市州农业发展现状的3个主成分,在此基础上得到各地州市的综合得分,据此将各地州市分为农业核心区、农业优势发展区、农业综合发展区和农业生态发展区,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主成分 农业 湖南 贡献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姚正海 姚佩怡 王珊珊
高技术服务业是我国发展服务型经济的必然要求,其形成与发展既遵循一般产业发展规律,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设计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部分省市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论显示我国区域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促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文 李世平
本文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系统的评价方法,对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及障碍因素进行了定量评价,为有针对性地促进宁夏农业循环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评价 宁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思锋 郭怀星 姜红星
本文采用客观赋值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陕西省中心城市综合发展水平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求出无量纲后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R及R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和贡献率;在此基础上,确定作为初始因子的主成分变量,并计算出各主成分分值及综合分值;最后根据综合分值对陕西省中心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做出了评价。
关键词:
中心城市 综合发展水平 主成分分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卓凤莉
通过构建城市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郑州、武汉、重庆、西安的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找出郑州物流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郑州 物流产业集群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刚 李双元 史琛
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是实现农牧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对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科学评价,是促进农牧区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以农牧业循环经济为目标,构建4项准则指标和20项具体指标的指标评价体系,对青海省2008—2017年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通过累计贡献度对青海省主要贡献因子和负贡献因子进行分析,找出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短板,以期为促进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牧业 循环经济 贡献因子 青海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开宇 李春肖 张崇尚
本文利用2008—2013年中国省级层面的农业保险面板数据,构建评价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计算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名和对比分析。根据排名结果分析发展水平较高省份的农业保险发展优势,据此进一步分析影响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研究发现,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的推动、政府的财政补贴等因素对农业保险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应从创新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吸引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在当地开展业务、提升政府财政补贴力度等方面着手促进农业保险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