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14)
- 2023(18657)
- 2022(16114)
- 2021(15170)
- 2020(13050)
- 2019(30117)
- 2018(30085)
- 2017(58544)
- 2016(31625)
- 2015(35890)
- 2014(36128)
- 2013(35762)
- 2012(33093)
- 2011(29839)
- 2010(30042)
- 2009(28548)
- 2008(27618)
- 2007(24712)
- 2006(21425)
- 2005(19165)
- 学科
- 济(124602)
- 经济(124457)
- 管理(91449)
- 业(90763)
- 企(74044)
- 企业(74044)
- 方法(61542)
- 数学(53912)
- 数学方法(53176)
- 中国(38152)
- 财(35751)
- 农(33702)
- 银(30985)
- 银行(30926)
- 融(30777)
- 金融(30773)
- 行(29602)
- 学(27914)
- 制(27647)
- 业经(27133)
- 地方(25016)
- 务(23936)
- 贸(23901)
- 贸易(23885)
- 财务(23846)
- 财务管理(23791)
- 易(23248)
- 企业财务(22607)
- 农业(22431)
- 理论(21697)
- 机构
- 大学(457590)
- 学院(455880)
- 济(180080)
- 管理(178242)
- 经济(175974)
- 理学(153697)
- 理学院(151999)
- 研究(149185)
- 管理学(149042)
- 管理学院(148229)
- 中国(119759)
- 京(97294)
- 科学(93896)
- 财(86797)
- 农(76497)
- 所(75905)
- 中心(70639)
- 业大(69737)
- 财经(69649)
- 研究所(69144)
- 江(66657)
- 经(63055)
- 北京(61659)
- 农业(60468)
- 范(57973)
- 师范(57340)
- 州(54923)
- 经济学(54668)
- 院(53899)
- 财经大学(51873)
- 基金
- 项目(306071)
- 科学(238793)
- 基金(221245)
- 研究(219703)
- 家(193197)
- 国家(191616)
- 科学基金(163852)
- 社会(136265)
- 社会科(129121)
- 社会科学(129086)
- 省(120061)
- 基金项目(117142)
- 自然(108731)
- 自然科(106186)
- 自然科学(106154)
- 自然科学基金(104220)
- 教育(101688)
- 划(101173)
- 资助(93332)
- 编号(90175)
- 成果(73043)
- 重点(68589)
- 部(67353)
- 发(64283)
- 创(62761)
- 课题(61736)
- 科研(59426)
- 创新(58659)
- 教育部(57284)
- 大学(57112)
- 期刊
- 济(190880)
- 经济(190880)
- 研究(132526)
- 中国(83868)
- 学报(74857)
- 农(68110)
- 科学(66909)
- 财(66898)
- 管理(63095)
- 大学(56215)
- 融(53590)
- 金融(53590)
- 学学(53149)
- 农业(46082)
- 教育(45394)
- 技术(39796)
- 财经(33796)
- 业经(31414)
- 经济研究(30789)
- 经(28794)
- 问题(25223)
- 业(23396)
- 理论(22957)
- 统计(22715)
- 技术经济(22344)
- 图书(22305)
- 版(21710)
- 实践(21000)
- 践(21000)
- 科技(20681)
共检索到665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桦 庞家任 王子悦
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度量、预测和监管是金融业中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利用我国股票市场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从而构建吸收率作为系统性风险度量的指标,用以度量我国各行业之间的风险关联程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同时,本文探究了吸收率走势与股票市场波动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估测了根据吸收率对股市未来的预测程度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主成分分析 吸收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阳 张萌
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各国对系统性风险的格外关注。文章讨论系统性风险含义及其识别指标,基于2004-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系统的实证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系统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实证评估分析了中国系统性风险综合水平与结构分布的演绎特征。分析表明在研究期内系统性风险综合水平经历了下降、震荡与上升三个阶段,2009年中期至2012年属于系统性风险上升期,其中,房地产市场泡沫、政府债务、经济增长方式与金融体制效率等风险形式是现阶段系统性风险的主要构成因素。因此,研究认为系统性风险防控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金融体系 金融风险 金融经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琳 何玉婷
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估保险公司的系统重要性,实现对原始指标体系的降维和去相关性,从而构建我国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指标体系;并结合旋转载荷数据分析各原始指标对主成分的影响力,使用主成分预测得到我国寿险业和产险业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排名。结果显示,在构建的原始指标体系中,总资产、二级分支机构数量和投资收益指标对评估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力。在预测的排名中具有系统重要性的产险公司不仅在总量上多于寿险公司,而且相对集中于高级别的区间,一旦被触发出现危机,其对保险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体系带来危害的可能性更高,且危害的程度可能更深。此外,记录的10家保险集团下的产、寿险公司均具备系统重要性,建议监管当局审慎对待保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琳 何玉婷
本文运用旋转载荷数据分析各原始指标对主成分的影响力,使用主成分预测得到我国寿险业和产险业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排名。结果显示,在构建的原始指标体系中,总资产、二级分支机构数量和投资收益指标对评估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力。在预测的排名中具有系统重要性的产险公司不仅在总量上多于寿险公司,而且相对集中于高级别的区间,一旦出现危机,其对保险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体系带来危害的可能性更高,危害的程度更深。此外,本文记录的10家保险集团下的产、寿险公司均具备系统重要性,建议监管当局审慎对待保险公司集团化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赖娟 吕江林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金融系统性风险测度方法—金融压力指数法,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构建了能实时显示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状态的中国金融压力指数。该压力指数的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在2008年4~12月处在金融系统性风险较大时期,且2008年10月是2002年以来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达到最大的时期。该结果能较好的拟合2002~2009年中国金融的现实状况。因此,该指数将为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监测提供有用的工具。
关键词:
金融系统性风险 测度 金融压力指数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金全 周欣 刘永富
在负利率政策带来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本文首先采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和收敛交叉映射因果检验(CCM)模型甄别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与国内不同金融子市场风险的因果关系,进一步选择时变参数因子拓展向量自回归(SV-TVP-FAVAR)模型测度外部冲击对国内总体金融风险及各金融子市场风险的动态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因果关系层面,除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外,金融机构、股票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和政府部门的风险水平更倾向于受到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在总体层面,金融系统风险对外部冲击不同时点冲击的响应程度具有明显差异,表明外部冲击对国内金融市场风险的影响是非稳定的。在结构层面,相比较于其他金融子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风险水平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冲击的响应程度最大。本文为防范化解短期国际资本大幅波动引起的极端金融风险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
负利率时代 金融风险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清华 姜玉东
运用边际预期损失(MES)方法,通过DCC-GARCH模型和非参数估计计算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边际预期损失,并结合资产规模和杠杆率等因素度量各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资产规模、杠杆率和边际期望损失都是决定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因素,但我国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总体表现为:规模越大的银行,系统性风险也越大,即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最大,股份制商业银行次之,城市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最小。此外,三类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随时间呈不同的变化趋势。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欧阳资生 陈世丽 杨希特
选取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14个系统性风险的代表性指标,首先运用分位数格兰杰因果检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系统性风险指标的因果关系,然后分别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系统性风险为被解释变量,利用主成分分位数回归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发现:在单个系统性风险指标中,机构极值风险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最为显著;中国金融市场整体系统性风险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系统性风险指标在下尾分布拟合效果最好。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不能起到稳定器效果,其对系统性风险加剧有助推作用,同时系统性风险的上升也会倒逼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玉峰
互联网金融市场比较脆弱、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与机制存在不足、金融体系固有的周期性、过度渗透的信息技术、互联网企业规避监管的能力更强、监管法律法规和政策严重滞后、市场参与者培育还不成熟等原因,使互联网金融易形成系统性风险。文章认为,应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从微观监管转向宏观监管,处理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几组关系,加强对重点机构与平台的监控,加强防范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玉峰
互联网金融市场比较脆弱、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与机制存在不足、金融体系固有的周期性、过度渗透的信息技术、互联网企业规避监管的能力更强、监管法律法规和政策严重滞后、市场参与者培育还不成熟等原因,使互联网金融易形成系统性风险。文章认为,应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从微观监管转向宏观监管,处理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几组关系,加强对重点机构与平台的监控,加强防范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屈剑峰
国际经验表明,系统性金融风险不仅危及一国的金融稳定,而且对宏观经济造成重大损失。我国目前处于转轨经济阶段,系统性金融风险呈现上升趋势。为了有效识别和防范系统性风险,文章立足于当前金融体系特点,构建了7个市场维度的系统性风险指数模型,并用分段映射法对模型进行修正和拓展。分析结果表明,该综合指数较为准确、有效地衔接微观和宏观风险,不仅可对整体风险进行分析,而且可对局部风险进行研究;综合指数在纳入指数修正机制后更加稳健,可更好地适应中国金融市场的动态运行。
关键词:
金融系统性风险 综合指数 指数修正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利琴 王艺 郭微微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及国际形势恶化的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金融稳定遭遇挑战。为探究金融体系潜在风险与实体经济发展困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内嵌金融分层网络的多主体模型,从实体经济视角分析中国金融风险的演化特征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系统性风险根源于缺乏消费基础的企业信贷的过度扩张,而这种过度负债的违约极易带来风险在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双向传染与负向反馈;金融机构底层资产的高度同质化、金融网络的高连通度均会加剧风险传染的程度与范围;单一的严格控杠杆政策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结合逆周期监管的适度杠杆监管能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实现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湘鹏 周皓 金涛 王正位
准确测度金融机构对整体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边际贡献是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基本前提。本文对常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以"能否涵盖规模、高杠杆率和互联紧密性三方面信息"、"排序结果是否与银保监会认定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相吻合"、"是否具有宏观经济活动预测力"三方面对上述指标在我国金融体系的适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SRISK更适于作为我国微观层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同时,本文发现,"LRMES约等于1-exp(-18~*MES)"的经验关系不具有普适性,不适用于我国金融体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小黄 孙伟 王丹 陈洁莹
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全球风险治理中愈来愈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采用综合指数法测度我国国民经济五部门及综合系统性风险,并运用拐点理论的分析方法揭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演进路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在系统性风险由正常状态到逆向运动的演进路径上,有3个关键拐点:一是系统性风险逆向运动点(A点),此时系统性风险从分散转变为集聚;二是系统性风险集聚点(B点),系统性风险开始在某些经济部门集聚;三是系统性风险演进成为极端情形,即系统性危机爆发点(C点)。2005-2018年间,我国系统性风险于2008年超过B点、达到最高值,其后呈现波动性下降态势,从2015年起增长趋势显现,预计2018年将再次超过A点。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结合国民经济五部门的风险特征,为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控制金融部门不良贷款率,保障银行存款稳定性;二是继续推进实体经济部门去杠杆,促进实体经济稳步、协调发展;三是关注居民部门隐性负债,在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同时优化消费结构;四是推进地方政府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举债框架,有效发挥财政资金补短板的作用;五是推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保持适度的贸易顺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汤淳 刘晓星
利用四种风险测度建立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体系,基于模糊评价方法与基分类器构建集成分类算法,结合孤立森林对风险的分类预警系统性金融风险,并深入分析预警指标的特征重要性及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静态及动态影响。研究表明:集成分类算法是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数据降维能够进一步提升预警精度且更适用于对极端尾部事件的预警,而滞后期及分类数目的增加则会明显降低预警准确性。预警过程中,股票市场、外部市场及银行体系指标具有较高的特征重要性,这些指标在极端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时期以股市的高位波动及利差收窄为主要特征,同时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还具有明显的时变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