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34)
- 2023(17509)
- 2022(15449)
- 2021(14439)
- 2020(12335)
- 2019(28908)
- 2018(28764)
- 2017(55065)
- 2016(30372)
- 2015(34486)
- 2014(34713)
- 2013(34474)
- 2012(32079)
- 2011(28891)
- 2010(28680)
- 2009(26452)
- 2008(26002)
- 2007(23132)
- 2006(19948)
- 2005(17337)
- 学科
- 济(121997)
- 经济(121867)
- 管理(85391)
- 业(80880)
- 企(66554)
- 企业(66554)
- 方法(58764)
- 数学(51371)
- 数学方法(50685)
- 农(33617)
- 财(30387)
- 中国(30101)
- 学(29238)
- 地方(27285)
- 业经(26061)
- 农业(22643)
- 贸(22034)
- 贸易(22023)
- 易(21320)
- 制(20854)
- 理论(20275)
- 和(19950)
- 务(19332)
- 财务(19249)
- 财务管理(19205)
- 环境(19074)
- 企业财务(18106)
- 技术(17814)
- 银(16582)
- 银行(16500)
- 机构
- 大学(434642)
- 学院(432633)
- 管理(168072)
- 济(166056)
- 经济(162223)
- 研究(146365)
- 理学(145944)
- 理学院(144200)
- 管理学(141270)
- 管理学院(140513)
- 中国(107836)
- 科学(96792)
- 京(93827)
- 农(79469)
- 所(75818)
- 财(74156)
- 业大(70871)
- 研究所(69731)
- 中心(67446)
- 江(64265)
- 农业(62932)
- 财经(59892)
- 北京(59019)
- 范(58019)
- 师范(57335)
- 经(54375)
- 院(53475)
- 州(52457)
- 经济学(49195)
- 技术(47437)
- 基金
- 项目(301496)
- 科学(233907)
- 基金(216637)
- 研究(212833)
- 家(191606)
- 国家(190030)
- 科学基金(161099)
- 社会(130171)
- 社会科(123087)
- 社会科学(123050)
- 省(118974)
- 基金项目(115444)
- 自然(109046)
- 自然科(106379)
- 自然科学(106343)
- 自然科学基金(104392)
- 划(100838)
- 教育(98293)
- 资助(90489)
- 编号(87131)
- 成果(69926)
- 重点(68040)
- 部(65330)
- 发(64076)
- 创(61517)
- 课题(60032)
- 科研(58726)
- 创新(57475)
- 计划(57087)
- 大学(55344)
- 期刊
- 济(178601)
- 经济(178601)
- 研究(119691)
- 中国(81253)
- 学报(77641)
- 农(70772)
- 科学(68717)
- 管理(58986)
- 财(57293)
- 大学(56927)
- 学学(53530)
- 农业(48661)
- 教育(46307)
- 技术(38137)
- 融(32895)
- 金融(32895)
- 业经(29770)
- 财经(28351)
- 经济研究(27781)
- 业(25924)
- 图书(24604)
- 经(24210)
- 问题(23770)
- 资源(22242)
- 版(22065)
- 科技(21001)
- 技术经济(20915)
- 理论(20088)
- 业大(19861)
- 统计(19716)
共检索到624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亮广 梁虹
以贵阳市为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从15个指标中选取出影响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的3个主成分,并用熵值法对其赋权,计算出1998—2003年贵阳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得分。进而得出,虽然贵阳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两大主要压力人口和经济发展逐年增长,但除2002年出现小的波动,整体上6年来水资源承载力向良好方向发展。2002年水资源总量比较大,但受喀斯特发育的影响,水资源渗漏严重,反而使得从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上来看,水资源承载力(尤其是单位水资源承载力)有所降低。随着科技的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和节水水平的提高,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还会有较大的富余空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亮广 梁虹
本文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以贵州省为例,分别选取全国和湖北省为参照区,进行了喀斯特地区相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而得出,贵州省水资源总量虽相当丰富,但受喀斯特发育的影响,其实际的水资源承载力并不高。水资源总量上,相对全国和湖北省来说,贵州省的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数和GDP量都远远超过其实际的人口数和GDP量;但水资源利用量上,贵州省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数远低于其实际的人口数,处于严重超载状态,而可承载的GDP量又远高于其实际的GDP量,处于相当富余状态。在水资源总量相当的情况下,一般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低于非喀斯特地区;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利用量可承载的GDP远高于其实际的GDP量;与非喀斯...
关键词:
喀斯特 相对水资源承载力 贵州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高伟 韩美 刘莉 赵小萱 于佳
根据郑州市2003—2011年的相关统计资料,选取15项指标建立了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15项指标中选出影响郑州市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的2个主成分,根据主成分的贡献率并结合主成分各因子的得分,对郑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3—2011年郑州市的水资源承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但2011年有所回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各种水资源保护措施的施行,郑州市的水资源还有一定的承载力空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朗 黄莺 刘爱军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的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承载力已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江苏省水资源承载力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的水资源承载力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子主要包括经济发展因子、人口因子和水资源自然状况因子;2000~2009年,江苏省的水资源承载力整体上呈现出稳步递增的趋势;从空间上来看,江苏省内的水资源承载力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苏南的水资源承载力最大,苏中次之,苏北最小,这主要是受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水资源条件的影响。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承载潜力...
关键词:
主成分 江苏省 水资源承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娜 李慧明
以天津地区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从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活动等14个指标中规整出影响天津市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4个主因子,并用熵值法对4个主因子赋权,计算出1998~2007年天津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得分。结果表明,10年间天津市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相对稳定,除1999、2002、2006年三年水资源承载力出现弱化趋势外,其余各年均稳中有增,但增幅缓慢。随着人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天津市水资源将面临重大考验。
关键词:
天津市 水资源承载力 因子分析 熵值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军凯 李九发 戴志军 闫虹 赵秉栋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是水资源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模支撑能力的表征,是城市水安全的基本度量,它是涉及社会经济系统、水资源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一个衡量指标。论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模糊集理论和最大熵原理相结合的熵模型对开封市未来预测年份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特别考虑了半湿润地区开封城市主要利用黄河客水资源的特点,选取了客水利用率这一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和2020年开封市城市发展无论在哪种预测情景方案下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都处于2级与3级之间,并且距离2级很近,说明水资源的开发强度很高,继续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小。研究成果可为中型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城市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关键词:
城市化 水资源承载力 熵模型 开封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杰 郑国璋 郭鹏军 罗悦 郭政昇
[目的]通过探讨关中—天水经济区水资源状况,可为经济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根据关中—天水经济区2007~2016年相关统计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构建指标体系对经济区水资源承载力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经济区水资源承载力得分由2007年的-0.067增加至2016年的1.877,水资源承载力与开发利用潜力呈现由大到小的变化,而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则呈逐渐增大趋势。(2)经济区各地市间水资源承载力存在显著差异,西安、咸阳两地的水资源承载力得分最高,均超过1.300,但水资源承载力和开发利用潜力最小;而杨凌、铜川两地的水资源承载力得分最低,均小于-2.250,但水资源承载力和开发利用潜力则最大。(3)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水资源供需量、工农业生产用水是影响经济区水资源承载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的贡献最大。[结论]经济区水资源承载力与开发利用潜力变小,开发利用强度增大;各地市间水资源承载力差异显著,将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区人口、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起着明显的制约作用。为了促进经济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与废水处理,合理控制经济区人口容量,提高社会节水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行节水型与节约型经济发展道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奎
本文首先以自然生态系统的种群承载力为起始点,界定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其次根据指标选取原则,对应于承载主体和承载客体分别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最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评价模型,并测算出北京市综合承载力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已经由2009年前的超载状态逐渐转变为富余状态。但也建议北京市要警惕城市承载压力变化带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降低的可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媛 蔡绍洪 王名绍
为了解贵州喀斯特山地碳排放与碳固定的平衡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利用2002~2012年贵州省能源消费量及植被面积等数据,通过构建数量模型,分析碳足迹、植被碳承载力和碳生态压力指数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碳足迹总量由2002年的12 643.66万吨上升到2012年的35 153.63万吨,增长幅度为278.03%,年均增长16.18%,其中化石能源消费的碳足迹占总碳足迹的84.35%~93.78%,表明化石能源消费是导致碳足迹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期植被碳承载力从2002年的8988.83万吨上升到2012年的15 032.65万吨,增长幅度为67.24%,年均增长6.11%,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才志 左海军 杨静
水资源承载力是度量水资源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探讨用水对策的重要依据,也是近年来水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该文在灰色系统理论理论基础上,根据信息论中Jaynes最大信息熵原理,提出了一种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将其应用到山西省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并将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说明了该模型结果的分辨率、灵敏度以及评价的可靠性都有一定程度提高,从而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童玉芬
水资源是一个城市人口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资源,而且是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资源,因此常常成为决定一个地区或者城市承载力的最"短板因素"而受到极大重视。北京市作为北方干旱缺水城市,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显得突出。本文选择系统动力学方法对首都北京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了定量的动态的分析。模型中考虑了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以及南水北调水量等供水因素,同时考虑了工农业发展用水、生态用水和生活用水量的变动及其用水结构等变量以及它们的变化核相互作用对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并对上述因素未来的各种变化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显示,如果按照目前的供水和用水标准以及用水结构,北京...
关键词:
北京 水资源 人口承载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一中 夏军 谈戈
水资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制约因素 ,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计算和评价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依据。该文探讨了水资源承载力状况的评价方法 ,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对各评价指标的可承载极限临界值和理想值进行了界定 ,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并运用之对西北地区现状年及未来 1 0a、2 0a、5 0a不同发展情景方案下的水资源承载状况进行了评价。模型预测结果表明 ,通过生态环境治理、节水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综合措施 ,未来各年段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将逐步改善 ,其中以采用A1 +B2 +C2发展情景方案将使水资源承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娟 史文兵 穆兴民
科学识别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促进科学合理的评价水资源承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归纳总结筛选出15个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应用DEMATEL方法对15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保护现有水资源的数量,并不断提升水资源质量,能够促进社会安定;与此同时,改变工业生产方式,降低工业耗水量,进而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水资源承载力才能提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邦学
针对人—地关系这一主要矛盾,应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卡萨姆(Kassam)公式测算,并积极考虑人对土地的影响作用,科学计算土地生产潜力。采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在土地利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寻求土地承栽人口的最佳容量和提高土地承载力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土地人口,承载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潘兴瑶 夏军 李法虎 刘洪禄 马明 王翠哲 李荣新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论文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根据研究区特点,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各评价指标的可承载极限临界值进行了界定;利用GIS技术的网格剖分法建立了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指标数据库;提出了基于GIS技术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数据库,实现区域内水资源承载力的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通州区内部水资源承载力与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一致,由城区到远郊,水资源承载力呈逐渐减弱趋势,伴随城区不断发展,影响范围的扩大,预测通州区到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处于一个较高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