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68)
2023(16615)
2022(14647)
2021(13771)
2020(11700)
2019(27427)
2018(27351)
2017(52929)
2016(29127)
2015(33085)
2014(33325)
2013(32984)
2012(30527)
2011(27370)
2010(27279)
2009(25027)
2008(24592)
2007(21494)
2006(18486)
2005(15897)
作者
(84580)
(70622)
(69856)
(66846)
(45008)
(34129)
(32091)
(27775)
(26784)
(25102)
(24178)
(23607)
(22303)
(22069)
(21967)
(21775)
(21500)
(20919)
(20263)
(20255)
(17565)
(17199)
(17074)
(16128)
(15818)
(15771)
(15650)
(15559)
(14262)
(14107)
学科
(117855)
经济(117730)
管理(81743)
(76664)
(62665)
企业(62665)
方法(56618)
数学(49896)
数学方法(49199)
(31787)
中国(30103)
(29361)
(26968)
地方(26089)
业经(24508)
农业(21239)
(20305)
贸易(20297)
(19600)
(19286)
理论(19006)
(18928)
财务(18845)
财务管理(18804)
环境(18184)
(18012)
企业财务(17654)
技术(16976)
(15510)
(15274)
机构
大学(411068)
学院(410028)
管理(162153)
(157671)
经济(153901)
理学(140955)
理学院(139321)
管理学(136541)
管理学院(135794)
研究(134245)
中国(98864)
(87950)
科学(87249)
(70677)
(70605)
(67863)
业大(65231)
中心(62617)
研究所(62234)
(60342)
财经(57425)
农业(55782)
北京(55053)
(54832)
师范(54277)
(52047)
(50323)
(49278)
经济学(46803)
技术(43955)
基金
项目(285489)
科学(222423)
基金(205260)
研究(204288)
(179497)
国家(178034)
科学基金(152448)
社会(126093)
社会科(119319)
社会科学(119285)
(112655)
基金项目(110121)
自然(101944)
自然科(99518)
自然科学(99490)
自然科学基金(97613)
(95042)
教育(94335)
资助(85096)
编号(84275)
成果(67171)
重点(63683)
(62081)
(60227)
(58418)
课题(57628)
科研(55158)
创新(54582)
大学(53122)
计划(52580)
期刊
(167174)
经济(167174)
研究(113833)
中国(76116)
学报(68432)
(63127)
科学(61926)
管理(55549)
(54800)
大学(50776)
学学(47787)
农业(43568)
教育(43050)
技术(36669)
(30047)
金融(30047)
业经(28521)
财经(26773)
经济研究(25893)
问题(23856)
图书(22894)
(22736)
(22613)
(20410)
资源(20223)
技术经济(19825)
科技(19499)
理论(19416)
统计(18797)
现代(18124)
共检索到585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丹  韩书成  张燕纯  易森鹏  
[目的]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合理确定土地利用方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重要途径。为了对广州市土地利用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指导,结合其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选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社会经济状况和环境资源承载力4项一级指标及15项二级指标,建立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指标体系。[方法]通过SPSS19.0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前4个主成分,并将其作为新的样本数据,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广州市土地利用进行综合分区。[结果]根据聚类分区结果,将广州市分为4类土地利用区:中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丹  韩书成  张燕纯  易森鹏  
[目的]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合理确定土地利用方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重要途径。为了对广州市土地利用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指导,结合其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选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社会经济状况和环境资源承载力4项一级指标及15项二级指标,建立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指标体系。[方法]通过SPSS19.0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前4个主成分,并将其作为新的样本数据,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广州市土地利用进行综合分区。[结果]根据聚类分区结果,将广州市分为4类土地利用区:中心发达区,包括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和越秀区;综合发展区,包括白云区、番禺区、花都区、增城区和从化区;重点潜力区即南沙区;资源组合区是(新)黄埔区。根据各分区的差异性,提出各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结论]根据各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及土地利用状况,将广州市分为4类土地利用区具有合理性,能为广州市今后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编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炯  许月明  郭庆  
通过选定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指标体系,针对河北省保定市土地利用现状的特点以及经济发展趋势,以聚类分析法为基础,构建了保定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等级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经济发展与地域特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针对保定各县市的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关的土地利用建议,以实现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宁雅楠  李贝  杨伟州  张蓬涛  
土地利用景观分区关系到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方向。研究内容:文章以青龙满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年、2012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运用Fragstats软件分别计算出2009年、2012年的类型尺度景观格局指数与景观尺度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景观分区研究。研究方法:景观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主要结论:(1)从类型尺度分析,景观面积指数与平均斑块面积除建设用地增加外,其余景观类型均减少;各景观类型的斑块个数、斑块密度均增加;分维数表现为建设用地与耕地增加,其余景观类型分维数均减少。(2)从景观尺度分析,除蔓延指数减少外,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均增...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晓玲  戴吉开  关欣  文倩  
城市土地利用潜力水平与城市现实的集约水平密切相关,并且直接关系到城市未来的综合发展.分别从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层面选取12个指标建立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体系,以中国20个城市为地域研究单元,对其进行全面测度和比较;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因子的贡献率和各因子载荷量,并进一步利用主成分分析的分类功能,根据所提取的主成分因子对评价单元进行潜力水平分类.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的土地利用潜力分为3个大类,6个细类,其中,北京、重庆归类为土地潜力利用水平较好;沈阳、武汉、太原、西安、昆明、天津、南京、哈尔滨、长春、大连、郑州、成都、济南、石家庄归类为土地利用潜力水平一般;青岛、杭州、广州、上海归类为土地利用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向东  张恒义  刘卫东  陆张维  
科学化不足的问题限制了"规划分区"在土地利用的规划与管制、城乡建设的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应有作用的充分发挥。在文献资料分析、实践经验归纳等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规划分区"的理论内涵、理论依据、实践类型和实践操作,以提高"规划分区"理论认知和实践应用的科学化水平。研究指出:1"规划分区"是以土地利用未来综合体为划分对象,在性质上属于土地利用未来分区,是土地利用"通则管制"的载体和依据;2"规划分区"应以土地利用分异、发展和相容三大规律为科学依据;3对于"地域规划分区"与"类型规划分区"、"特征规划分区"与"功能规划分区"等,空间规划应择情选用合适的类型;4"规划分区"实践中应做到基于充分的数据调查和分析、有科学的划分原则和单元系统、进行科学的边界管理、对成果进行科学的应用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佳丽  李红军  
为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土地利用和管理需要,结合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15年起天津市在蓟州区开展了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目前,32个首批村的规划均已编制完成,进入审查阶段,蓟州区其余745个村的规划将与土地改革工作同步推进,于2017年底审批完成。村土地利用规划推动了国家、地方、农民三者利益相协调,较好地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整治,改善了农村人居生活环境。总结试点村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技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佳丽  李红军  
为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土地利用和管理需要,结合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15年起天津市在蓟州区开展了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目前,32个首批村的规划均已编制完成,进入审查阶段,蓟州区其余745个村的规划将与土地改革工作同步推进,于2017年底审批完成。村土地利用规划推动了国家、地方、农民三者利益相协调,较好地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整治,改善了农村人居生活环境。总结试点村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技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荣宝  倪少春  王龙  
以广州市为例,利用2005年的TM影像,并结合DEM、水土流失现状图、地质灾害图、有机质含量分布图及社会经济等数据,分析全市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空间格局特征,并将生态脆弱性区分区图与土地利用规划图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生态环境优越,生态良好区占85.96%;②人类活动对生态脆弱性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各生态脆弱性类型区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平原地区好于山区,城区好于郊区;③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结构调整和布局已经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影响,符合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规划实施有利用于提升环境生态服务功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颖  陈伟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应用生态足迹的方法,通过一定区域内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对比可以很好地反应区域生态状况。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进行预评估,为其提供科学依据。首先通过对2003到2011年巩义市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得出生态赤字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巩义市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然后预测出规划目标年人均生态足迹消费为3.1555 hm2/人,并利用规划中各类用地指标计算出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2863 hm2/人,得出规划目标年2020年的生态赤字为2.8692 hm2/人,说明在规划期巩义市生态环境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在规划决策中应当尽量减少对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冬华  袁媛  
轨道交通环线利于促进城市副中心的形成,这一作用需通过沿线土地利用布局实现。对广州市11号环线建设与土地利用互动、整合区域功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从引导城市副中心发展、优化站点周边圈层式土地利用布局两个方面,提出了加强站点地区可达性、促进站点之内圈层商业功能强化、外圈层功能复合化的优化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勇  刘秀华  周佳松  
研究目的: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实证研究,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熵技术。研究结果:构建了重庆市北碚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用熵技术对所得权重进行修正,进一步计算两套规划方案到理想点的距离,得出方案一是最优方案。研究结论:方案一针对北碚区的实际情况,侧重考虑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要求,对该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紫玟  尹丹  黄庆旭  何春阳  薛飞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是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考量因素。为此,论文利用文献计量和文本分析法,分析了1997年以来生态系统服务概念、方法和相关高频关键词在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及实践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近年来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关论文发表量和引用量均呈逐年稳步增长趋势。1997—2017年间,共有121篇中文论文涉及生态系统服务在规划中的运用,总引用量达到2252。与此同时,从全国到地方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中,与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的关键词的词频总量在升高。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键词出现的频次从1997—2010版规划的14630次增长到2006—2020版规划的25467次,增长率达到74%。其中,规划文本对供给及支持服务关注度较高,而对调节及文化服务关注度较低。未来需要进一步发展科学有效的方法,将生态系统服务应用到规划实践中,并在规划文本中加强对调节及文化服务的重视,切实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建春,彭补拙  
利用马鞍山市 1983、1996、2 0 10年的土地详查、土地现状和土地规划数据 ,分析了马鞍山市 1983— 1996年以及1997— 2 0 10规划年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变化及其土地变化的驱动因子。通过相关分析揭示出 :马鞍山市 1983年以来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减少和建设用地的增加 ,耕地减少的主要驱动因子是人口增加、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规划期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因子是土地管理、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新的土地管理法的严格施行 ,将使今后我国区域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不同程度的向着有利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欧雄  冯长春  李方  
在我国城镇土地利用从外延扩展走向内涵挖潜、从粗放扩张转向集约利用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是实现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剖析,提出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概念,明晰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影响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因素,构建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基于GIS建立一套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技术方法、流程和评价模型。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对其土地利用潜力进行了系统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天河区345个评价单元中,适度利用、过度利用、低度利用和不均衡利用等4种潜力类型的土地单元个数分别占总评价单元的44.9%,15.9%,35.7%和3.5%,可供挖掘的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