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15)
2023(12984)
2022(11017)
2021(10467)
2020(8640)
2019(20154)
2018(19756)
2017(36151)
2016(20268)
2015(23253)
2014(23282)
2013(21564)
2012(19457)
2011(17210)
2010(16846)
2009(14688)
2008(14099)
2007(12459)
2006(10357)
2005(8667)
作者
(51428)
(42807)
(42341)
(40604)
(27001)
(20600)
(19931)
(16918)
(16444)
(15293)
(14621)
(14241)
(13551)
(13284)
(13111)
(12943)
(12625)
(12557)
(12302)
(12224)
(10328)
(10218)
(10046)
(9947)
(9746)
(9600)
(9381)
(9304)
(8588)
(8576)
学科
(70933)
经济(70860)
管理(56535)
(50227)
(42706)
企业(42706)
方法(34187)
数学(29815)
数学方法(29290)
中国(20637)
(19566)
(19409)
业经(17040)
地方(16115)
理论(15257)
教育(13952)
农业(13401)
(13177)
财务(13116)
财务管理(13079)
(12720)
贸易(12709)
企业财务(12333)
(12330)
(12315)
(12136)
(11758)
教学(11758)
技术(11694)
环境(11136)
机构
大学(262411)
学院(258790)
管理(102525)
(96705)
经济(94309)
理学(88747)
理学院(87776)
管理学(85908)
管理学院(85416)
研究(76393)
中国(57259)
(54722)
科学(46304)
(45258)
(39424)
(38944)
师范(38631)
中心(38175)
业大(36717)
财经(36075)
(35292)
(34612)
北京(33633)
(32783)
(31908)
研究所(31298)
师范大学(30758)
技术(29541)
(29231)
经济学(28758)
基金
项目(179877)
科学(142610)
研究(138931)
基金(127073)
(107882)
国家(106858)
科学基金(94354)
社会(85644)
社会科(81033)
社会科学(81012)
(73448)
教育(68576)
基金项目(68094)
(60802)
自然(60207)
编号(59316)
自然科(58826)
自然科学(58817)
自然科学基金(57700)
资助(51022)
成果(48421)
课题(41538)
重点(40176)
(39799)
(38456)
(38305)
大学(37028)
项目编号(36550)
创新(35516)
教育部(35042)
期刊
(102305)
经济(102305)
研究(75545)
中国(57911)
教育(50270)
(38149)
管理(36839)
学报(34931)
科学(31789)
(29859)
大学(29492)
技术(27743)
学学(25186)
农业(20939)
图书(19026)
(17523)
金融(17523)
业经(17496)
财经(16554)
经济研究(14927)
(14357)
财会(13569)
职业(13554)
书馆(13408)
图书馆(13408)
问题(13340)
技术经济(12461)
(12034)
(11929)
理论(11901)
共检索到380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陆国栋  吴英策  陈临强  何钦铭  
对大学生竞赛质量进行评价是当前高校竞赛治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评估问题。研究依据综合客观事实和主观判断的理念对44项全国高校大学生竞赛开展了质量评价尝试:从竞赛覆盖面、竞赛水平和获奖难度三个维度,采用拉开档次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开展客观评价;采用专家评价法开展主观评价,综合三种方法得到最终评价结果。研究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竞赛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方法论视角。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佳儒  刘志成  刘欢  
参与学科竞赛是大学生提升自我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高校出台多项措施推动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但学生参与性不高,参与效果不理想。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现状及参与动机进行分析,厘清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动因,提出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影响因素,并从学校、教师和个体三个方面提出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的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肃  
文章以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为契机,根据学科竞赛的实际要求和组织经验,对基于学科竞赛的实践教学进行相应思考,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新华  陈亚鸿  谢鹏  
科技竞赛活动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构建了"课程项目竞赛、专业社团竞赛、创新训练计划、社会平台竞赛、工程项目竞赛"五个层面的竞赛活动,形成了课内与课外融合、竞赛与培养相互促进的科技竞赛体系,以培养大学生的求知精神,训练其创新思维,增强其实践创新能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伏安娜  程蕴涵  胡杰  朱宇红  张计龙  
图书馆是高校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实践中,国内高校图书馆多采用讲授式培训为主的教育方式,存在难以覆盖全数据生命周期、对实操能力提升效果欠佳等问题。近年来兴起的开放数据竞赛为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带来了新思路。文章以“慧源共享”全国高校开放数据创新研究大赛为例,介绍了基于开放数据竞赛的数据素养教育实践,并结合大赛成果数据和参赛团队反馈的情况,探讨了实践中的成效与不足之处,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五一  
为探究科技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优化高校人才培养和实践育人路径,针对在校及已毕业大学生、科技竞赛指导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情况,将研究指标分为学习能力、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创新实践4个目标层的14个指标,进一步针对科技竞赛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和影响方面研究不足的问题,深入探讨了有关具体影响和作用机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深入考察参与和未参与科技竞赛的两个对照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差异。研究表明:科技竞赛经历对在校大学生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思辨能力和创新实践均有显著正面影响。科技竞赛涉及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需要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结合,而跨学科的参赛团队合作正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金映虹  汪继超  傅丽容  徐志霞  李燕华  杨勇  何滨  王同亮  吴红萍  
依托生物科学省级特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开展生物学实验技能竞赛,竞赛结果表明,学生实验技能竞赛整体成绩中等偏下,因此,在确保实验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进一步重视实验操作细节的训练,同时强化学生对实验结果处理及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侯建华  陈少平  陈锟  田晓梅  吴岭清  吴嘉  
立足民族院校实情,结合学院办学目标,探索新的学科竞赛模式:从平台体系、保障及运行机制、与教学改革的联动创新机制3个方面入手,打造融普及、提高为一体的多层次学科竞赛平台。通过7年实践,人才培养效应日益凸显,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教学改革成效显著,为民族高校大学生创新竞赛和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探索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孟军  白钰莹  张战国  张誉蓉  
数学建模竞赛是高等院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探究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对我国农业类、工科类和综合类3类院校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从中获取基础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对大学生创新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大学生的创新知识基础与创新思维能力在竞赛活动中得到了加强和提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丁三青  王希鹏  陈斌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大学生校园学术科技文化领域中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参赛范围最广的群众性赛事。本文在对十届赛事解读的基础上,对中国高等教育所遭遇的挑战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系统总结与反思。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珏  张文明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对高校而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切实要求。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一、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弱成为制约创新精神的"短板"尽管实践育人主题一直被大家高度关注,但实践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仍然较为有限,课堂学习属于被动学习过程,大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缺乏主动性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霂  
本文通过对"创青春"创业大赛全国赛、省级赛的概述,通过对组织竞赛过程、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以及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调查分析,从构建平台、营造氛围、完善载体等方面提出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任梦梦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竞赛学分制下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进行研究分析,从竞赛学分制压力下,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促进学科竞赛方面的重要性、学校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四个维度创建问卷调查,对安徽财经大学243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利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检验,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分析此制度对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影响,找出此制度的不完善之处,最后提出一些为学校更好开展竞赛学分制的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明秋  史洪伟  
学科竞赛是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重要平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结合学科竞赛的特点以及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以学科竞赛为契机,加强专业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重视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完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措施,推动工科院校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丁三青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引发的大学生创业热潮及其争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争论反映了创业计划竞赛存在的问题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的弊端,即应试性教育与功利性竞赛、精英化教育与理想化竞赛、学生对科研参与度低与竞赛作品学院气浓、高校科研的封闭性与企业对竞赛参与的冷漠性。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体系:走出竞赛功利化的误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解构人才的“被格式化”;打破“以赛代学”模式,构建创业教育“立交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