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19)
2023(12418)
2022(10748)
2021(10184)
2020(8497)
2019(19706)
2018(19685)
2017(37886)
2016(20404)
2015(23200)
2014(23125)
2013(22509)
2012(20334)
2011(18060)
2010(17862)
2009(15968)
2008(15137)
2007(12984)
2006(11057)
2005(9419)
作者
(55789)
(46468)
(46073)
(43950)
(29530)
(22459)
(21123)
(18154)
(17841)
(16545)
(16151)
(15616)
(14705)
(14329)
(14321)
(13927)
(13885)
(13682)
(13412)
(13291)
(11230)
(11189)
(11062)
(10854)
(10404)
(10388)
(10223)
(10074)
(9214)
(9160)
学科
(85825)
经济(85745)
管理(56602)
(52003)
(42168)
企业(42168)
方法(40415)
数学(36111)
数学方法(35366)
(23390)
地方(22583)
(20037)
中国(19218)
业经(17407)
(16935)
农业(15944)
理论(14030)
(13301)
(13060)
贸易(13050)
(12613)
(12585)
环境(12559)
财务(12547)
财务管理(12507)
(12499)
技术(12077)
企业财务(11706)
地方经济(11476)
(10483)
机构
学院(276222)
大学(272099)
管理(109956)
(106112)
经济(103599)
理学(95541)
理学院(94458)
管理学(92333)
管理学院(91813)
研究(84126)
中国(64369)
(56608)
科学(53723)
(47906)
(43150)
(42532)
中心(41792)
业大(41566)
(40710)
财经(38583)
(37324)
研究所(37038)
师范(36992)
(34998)
北京(34377)
(34195)
农业(33636)
经济学(31959)
(31709)
技术(30722)
基金
项目(194669)
科学(154280)
研究(143079)
基金(140345)
(121420)
国家(120413)
科学基金(105380)
社会(89366)
社会科(84621)
社会科学(84598)
(79477)
基金项目(74538)
自然(69588)
自然科(67956)
自然科学(67942)
教育(67239)
自然科学基金(66625)
(65183)
编号(59812)
资助(57766)
成果(46371)
重点(43805)
(42250)
(42056)
课题(40775)
(40710)
创新(38067)
科研(37523)
大学(36505)
国家社会(36328)
期刊
(113018)
经济(113018)
研究(73593)
中国(54949)
学报(39587)
管理(38697)
(38574)
科学(38366)
(38130)
教育(31993)
大学(30647)
技术(28841)
学学(28668)
农业(26183)
(20688)
金融(20688)
业经(20383)
财经(17532)
经济研究(17046)
统计(15580)
资源(15430)
图书(15152)
(15063)
问题(14976)
(14053)
技术经济(13886)
(13813)
(13307)
财会(12766)
决策(12728)
共检索到395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俊平  胡月明  阙泽胜  李常兴  
土地利用分区本质上是一个分类问题,应用模糊分类的思想探讨土地利用最优分区数目策略,可为区域土地利用最优区划提供决策辅助。然而,目前关于土地利用分区的研究多是应用传统硬分类的聚类方法,分类数目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忽视了最优分区数目的客观存在。本研究应用因子分析、c-均值和模糊c-均值算法,并在遵循有效最大隶属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土地利用最优分区数目的定量计算方法,并以广东省大埔县土地利用分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的解决小样本数据集的土地利用分区数目最优的难题,同时对海量样本数据集多分类的效果可以提供后评估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翟丽丽  张影  王京  
针对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fuzzy C-means,简称FCM)对初始值敏感导致的易陷入局部最优和噪声敏感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的变异加权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该算法通过改进具有全局搜索能力的广度优先搜索算法(Breadth Fist Search,BFS)和有效聚类评价函数相结合,确定了接近真实的初始聚类中心,同时能够剔除噪声数据。在此基础上考虑属性噪声对聚类结果的影响问题,引入变异系数赋权法对FCM的目标函数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了FCM算法的抗噪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的克服传统FCM的不足,与其他聚类算法相比,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更好的聚类准确率及较高的抗噪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小林  黄世国  林思祖  林大辉  
立地类型划分的科学与否是营造混交林成败的关键.应用模糊-C均值(FCM)算法改变了传统的立地类型组通过人为给定阈值的划分方式.本研究中,FCM依据外业调查数据对样地进行分类,将其划分为4个簇即4个立地类型组:阳坡低海拔立地类型组、阳坡高海拔立地类型组、阴坡高海拔立地类型组、阴坡低海拔立地类型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高劲松  张俊丽  
利用模糊C均值算法解决文本聚类问题时,随机选取的初始聚类中心和聚类数会导致不同的聚类结果,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提出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确定模糊C均值的初始聚类中心,并通过向量空间模型和特征提取,再利用模糊C均值进行文档聚类。实验表明,这种基于粒子群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迭代次数少,能解决经典模糊C均值算法对初始值敏感和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点,且聚类速度和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唐怡  韦仕川  王湃  
[目的]区域土地利用均衡度的时空差异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海南省土地利用均衡度的时空差异研究,为优化海南省土地空间配置提供借鉴。[方法]GIS空间分析法、极值标准化法、算术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结果]海南省土地利用均衡度指数由2010年的0.661逐渐增加到2014年的0.761,土地利用均衡度呈现从一般均衡到优质均衡的发展态势;从各市县的对比分析来看,6个市县处于均衡状态,12个市县处于失衡状态。[结论]土地利用处于均衡状态的市县位于海南省东南部和西北部,开发不足失衡的市县位于海南省中部和西部,过度开发失衡的市县位于海南省北部;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呈现中部-西部-东部递增的态势,土地利用供给能力呈现中部-西部-东部递减的态势,各市县土地空间配置应结合其开发强度与供给能力以及各地经济状况及城市职能定位,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加强中西部的发展,促进全省土地利用均衡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唐怡  韦仕川  王湃  
[目的]区域土地利用均衡度的时空差异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海南省土地利用均衡度的时空差异研究,为优化海南省土地空间配置提供借鉴。[方法]GIS空间分析法、极值标准化法、算术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结果]海南省土地利用均衡度指数由2010年的0.661逐渐增加到2014年的0.761,土地利用均衡度呈现从一般均衡到优质均衡的发展态势;从各市县的对比分析来看,6个市县处于均衡状态,12个市县处于失衡状态。[结论]土地利用处于均衡状态的市县位于海南省东南部和西北部,开发不足失衡的市县位于海南省中部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洁瑕  陈佑启  姚艳敏  石淑芹  
针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的需要,建立了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内涵的土地利用分区方案,以综合区分区域的功能特点。在回顾以往土地利用区划的特点及问题的基础上,首先界定土地利用功能概念,即在区域土地资源背景调查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大功能评价,分析其现状、趋势及分异规律,进而根据区域发展的要求,将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分区;然后提出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方案,即采用"3S"技术和列联表互斥矩阵分类方法,依据土地利用功能内涵及分区原则,在土地资源利用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经济、社会与土地生态环境3个方面进行区域的划分。最后,以吉林省为例,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结果表明,该方案实践...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韩书成  李丹  熊建华  易森鹏  
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加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广东省惠州市城市发展现状,从土地投入强度、土地使用强度、土地使用效益和土地生态环境4个方面选取12项指标构建惠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惠州市2009—2013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09—2013年惠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波动状态,2012年的水平为近5年最低值;(2)2013年惠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虽有所改善,但从整体看,研究时段内集约利用水平都处在"较低~中等"等级。惠州市应该努力转变城市土地管理和利用方式,积极探索"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云扬  郝晋珉  陈红  
为探索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黄淮海平原区土地利用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的途径,拟通过构建多目标规划模型,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将区域土地利用目标量化至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中,采用模糊两阶段算法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以曲周县为例,通过Markov算法计算出自然演化方案下土地利用结构(2035年),并将现状方案(2012年)、自然演化方案(2035年)、优化方案进行对比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经过优化后的曲周县土地利用结构(2.87)其满意度明显高于现状方案(2.80)、自然演化方案(2.23),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也更高,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具有有效性。2)对自然演化方案进行分析发现,曲周县现行的经济驱动模式对于生态效益、区域水资源造成损害,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多目标优化模型为基础框架,嵌入ISM和模糊分析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法对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具有借鉴意义,结合区域土地利用优化目标,保持其余地类结构的相对稳定,协调平衡耕地、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地间的结构比例是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基本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宁雅楠  李贝  杨伟州  张蓬涛  
土地利用景观分区关系到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方向。研究内容:文章以青龙满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年、2012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运用Fragstats软件分别计算出2009年、2012年的类型尺度景观格局指数与景观尺度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景观分区研究。研究方法:景观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主要结论:(1)从类型尺度分析,景观面积指数与平均斑块面积除建设用地增加外,其余景观类型均减少;各景观类型的斑块个数、斑块密度均增加;分维数表现为建设用地与耕地增加,其余景观类型分维数均减少。(2)从景观尺度分析,除蔓延指数减少外,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均增...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张和平  李俊武  
控制图模式识别能够区分制造过程中的一般因素与异常因素,提高制造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减少成本,提高效益。利用蒙特卡洛方法产生样本;采用一维离散小波变换处理原始数据;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进行控制图模式识别。识别准确率99.43%,其标准差为0.002 8。这表明基于该方法的控制图模式识别准确率高,稳定性好,较现有的控制图模式识别方法具有简易、高效等特点。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魏友华  郭科  许江浩  
采用分阶段思想,引入并改进了最佳聚类数算法来确定分类数,对原模糊C均值(FCM)算法的目标函数从引入数据权值和更换距离函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改进。根据改进的模糊C均值算法,利用测井数据进行测井中的岩性分类和识别,经实例验证本算法得出的岩性划分与实际录井岩性可以较好吻合。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鹏  李林欣  李璟欣  曾永泉  
Markowitz首先采用方差度量风险,并应用于投资组合优化中,大多数的均值方差模型仅对随机投资组合优化或模糊投资组合优化进行研究,然而,实际投资组合优化问题既包含随机信息也包含模糊信息。本文首先定义随机模糊变量的方差,并用其度量风险,提出了具有交易成本、借贷约束和阀值约束的均值-方差随机模糊投资组合优化模型。基于随机模糊理论,将上述模型转化为具有线性等式和线性不等式约束的凸二次规划问题,并得到其KKT条件。本文还提出改进的旋转算法求解上述模型,该算法消掉KKT条件中部分变量,减少计算量。最后,采用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数据进行样本内分析和样本外分析,验证了上述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其春  刘德林  全斌  方炫  李壁成  
基于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与功能特征对应变换关系,选取相关定量指标,以安徽省含山县为例,探讨县域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与功能特征关联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定量分析具有可行性,操作性强,较为简便。一定程度上,多样性、均匀度景观生态综合功能指标与组合类型数呈同向关联,而优势度与其呈反向关联,经济密度、人口密度社会经济综合功能指标与土地利用程度、建设用地区位指数呈同向关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晓  孙海燕  黄丽萍  
汨罗市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面临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也显露出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①城镇用地供需矛盾突出;②耕地减少,耕地总量保持动态平衡尚有一定难度;③土地利用效率较低的压力。文章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此次规划修编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和原则,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