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52)
- 2023(19633)
- 2022(16925)
- 2021(15941)
- 2020(13030)
- 2019(30293)
- 2018(29913)
- 2017(56544)
- 2016(30835)
- 2015(34619)
- 2014(34662)
- 2013(33806)
- 2012(31566)
- 2011(28504)
- 2010(28369)
- 2009(25794)
- 2008(25024)
- 2007(21701)
- 2006(19055)
- 2005(16931)
- 学科
- 济(125743)
- 经济(125604)
- 管理(83991)
- 业(79386)
- 企(63928)
- 企业(63928)
- 方法(51851)
- 数学(44865)
- 数学方法(44254)
- 中国(38419)
- 农(35456)
- 地方(31840)
- 财(29773)
- 业经(28226)
- 学(27882)
- 制(23948)
- 农业(23683)
- 贸(21760)
- 贸易(21743)
- 易(21000)
- 理论(20651)
- 银(19948)
- 环境(19903)
- 银行(19893)
- 融(19592)
- 金融(19583)
- 和(19368)
- 行(19110)
- 技术(18988)
- 务(17933)
- 机构
- 大学(426891)
- 学院(426133)
- 济(168911)
- 经济(165074)
- 管理(164731)
- 研究(149579)
- 理学(141922)
- 理学院(140200)
- 管理学(137491)
- 管理学院(136732)
- 中国(111760)
- 科学(93751)
- 京(92849)
- 财(77165)
- 所(75002)
- 农(72662)
- 中心(68474)
- 研究所(68379)
- 业大(64860)
- 江(63776)
- 财经(61057)
- 范(59725)
- 师范(59069)
- 北京(58692)
- 农业(56681)
- 经(55531)
- 院(55465)
- 州(51670)
- 经济学(50037)
- 师范大学(47811)
- 基金
- 项目(293990)
- 科学(231137)
- 研究(214172)
- 基金(211683)
- 家(185404)
- 国家(183840)
- 科学基金(157649)
- 社会(133976)
- 社会科(126801)
- 社会科学(126770)
- 省(115405)
- 基金项目(112691)
- 自然(103061)
- 自然科(100665)
- 自然科学(100642)
- 教育(98903)
- 自然科学基金(98809)
- 划(97671)
- 编号(87687)
- 资助(86487)
- 成果(70993)
- 重点(66558)
- 发(65514)
- 部(63991)
- 课题(61412)
- 创(60650)
- 创新(56636)
- 科研(55974)
- 国家社会(54764)
- 教育部(54655)
- 期刊
- 济(188693)
- 经济(188693)
- 研究(127950)
- 中国(87800)
- 学报(69303)
- 农(65995)
- 科学(64160)
- 管理(60844)
- 财(58400)
- 大学(52591)
- 教育(52538)
- 学学(49202)
- 农业(45465)
- 技术(38911)
- 融(37617)
- 金融(37617)
- 业经(31960)
- 经济研究(29973)
- 财经(29084)
- 问题(25742)
- 经(24982)
- 图书(23955)
- 业(23557)
- 科技(20522)
- 资源(20235)
- 版(20227)
- 技术经济(19895)
- 理论(19877)
- 现代(18910)
- 商业(18666)
共检索到641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章平 曾华翔
运用位点简化表征城市功能空间,文章考察在通勤距离和开发成本约束下微观经济主体选址决策调整过程,发现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变迁,根本上是通过众多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投资选址和消费选择等活动逐渐积累形成。以深圳30年城市发展经验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功能位点在深圳市整体区域结构中的变迁,据此得到城市功能空间结构演化规律并分析后续的发展走势。
关键词:
主体选择 功能位点 空间结构 深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官莹 管驰明 周章
文章首先研究从早期城邑到现代城市的经济功能演替、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然后应用实证的方法,以我国经济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变化最快的深圳为例,研究其改革开放后经济功能演替、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密度的变化对外部空间形态演化及内部空间结构重组的影响。以期探求现代城市经济功能演替与空间结构之间的相互演变规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岸 齐清文
社会科学开始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的空间模式和非常态分布,研究社会科学中的空间结构问题。人口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同时也较易获取、容易做到时空连续,因此往往是衡量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借助于GIS技术,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深圳市城市内部人口空间结构研究为例。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城市内部人口空间结构总体表现为集聚。具体来说:1990年和2000年深圳市人口密度均以特区内东门街道为最高,特区外各街道人口密度增长较快;1990 ̄2000年人口重心向西北移动约4km;1990年人口密度函数和2000年人口密度函数均以反函数模型拟合较好,从市中心随着距离增加,人口密度递减;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市中心附近具有较大的向心效应,带来周边邻近区域人口的增长,而在东部郊区人口分布相对稀疏,出现部分离心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露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交通发展始终交织在一起,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明代以来天津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空间结构,即以海河水系为轴线,由西向东逐步展开。海河干流直接把天津城市与渤海连接起来,使天津成为四通八达的航运枢纽。发达的水上交通网络,使天津既能发挥河口港,又能发挥海岸港的功能。江海通津的优越地位,有助于天津城市空间的扩展和地区间贸易的进行。
关键词:
城市 空间结构 交通发展 河口港 海岸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茜 段城江 周典 王宇鹏 郭莉
居民日常出行既反映城市人口转移与集聚的真实路径,也体现着城市不同空间的使用强度差异。基于深圳第五次居民出行调查数据,研究从出行规模、出行时间和出行目的三方面分析城市居民出行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利用SPSS的K-MEANS聚类方法将市域482个交通小区划分为高热、次热、低热三类区域;由此识别出全市三级出行中心,三条出行走廊和五个出行组团,并将深圳城市出行总结为"多心多廊组团式"空间结构;最后从中心城区与外围郊区出行空间模式、城市出行中心与建成环境中心体系比较、五大出行组团发展差异等方面总结了深圳城市出行空间结构的特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显明 焦华富 许吉黎
通过追踪淮南、淮北城市空间扩展,对比分析了中兴期和枯竭衰退期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扩展过程、特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煤炭资源城市空间形态较为分散,都会经历"相对紧凑→分散布局→再度集聚"的演化过程、具有沿交通线轴向延伸的共性;都会经历飞地拓展、轴向延伸、内向填充、区位再造4个阶段,但无依托型煤炭资源城市初期还会经历缘矿建镇阶段;城市空间扩展总量、扩展速度、扩展强度方面又具有阶段性差异。城市规模的扩张主要依靠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及公共设施用地的增长来推动,空间重构现象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逐步加强,并以居住用地取代工业用地、商业及公共服务用地取代居住用地两种形式为主。从影响因素角度看,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仝德 韩晴 戴筱頔 李贵才
城市建成空间研究正在发生政治和制度转向,根植于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城市治理理论,为剖析城市建成空间演变提供了有益视角和分析框架。以深圳原特区外为研究对象,以"治理主体—行动策略—建成空间响应"为分析框架,着力探讨基层治理主体作用力与组合方式对城市建成空间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建成空间对不同治理主体作用具有显著的响应机制,"四面开花"是基层治理主体主导下典型的建成空间特征;(2)深圳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由乡镇政府与原农村集体组成的基层治理主体通过对其实际占有的土地实施生产型、破碎化的空间开发策略,推动原特区外建成空间与特区内相比,形成空间权属、空间结构、空间效益和景观格局的二元特征;(3)1979~2010年,深圳原特区外建成空间虽一直受基层治理主体主导,但市级治理主体管治能力和范围不断变化,各治理主体行动策略变迁、博弈过程和组合方式推动城市建成空间形成三阶段特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仝德 韩晴 戴筱頔 李贵才
城市建成空间研究正在发生政治和制度转向,根植于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城市治理理论,为剖析城市建成空间演变提供了有益视角和分析框架。以深圳原特区外为研究对象,以"治理主体—行动策略—建成空间响应"为分析框架,着力探讨基层治理主体作用力与组合方式对城市建成空间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建成空间对不同治理主体作用具有显著的响应机制,"四面开花"是基层治理主体主导下典型的建成空间特征;(2)深圳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由乡镇政府与原农村集体组成的基层治理主体通过对其实际占有的土地实施生产型、破碎化的空间开发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现学,林惠华
以龙岗区中心组团为例,理论结合实际,由区域角度出发,从城镇功能性质、产业布局、城镇规模、用地布局、道路交通、大型配套设施的布置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城镇体系、城镇地域空间结构的合理构建,促进城镇职能分工体系的形成。
关键词:
深圳市龙岗区 城镇空间结构 城市规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可石 杨瑞 刘冰冰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提出城市组团式发展。通过研究深圳组团式空间结构的发展历程和影响因素,指出当前深圳组团式空间结构发展面临着组团内职住平衡被打破、组团发展储备用地不足、网状组团结构有待加强以及特区外组团建设发展趋同四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深圳建设组团式空间结构的经验与教训,提出发展组团城市时,应引导组团居住、就业、公共设施配置等相对平衡,安排科学合理的组团开发时序,注重组团隔离带建设,塑造特色鲜明的组团形象,建设适度超前的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制定连贯的规划指引。
关键词:
深圳 城市空间结构 组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良沛
为研究我国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动力,获取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深圳1979-2014年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二因素线性动态回归模型及函数变换方法,实证检验出深圳生产函数各主要参数,指出常住人口与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深圳GDP的两个重要因素。文章指出,为保持城市发展的惯性和动力,超大型城市首先要保持劳动力总量处于一个合理的水平,持续改进劳动力质量;第二,要建立鼓励固定资产定期更新的机制,增加资本投资;第三要不断鼓励科技革命和创新,放大科技在生产函数中的乘数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志斌 师安隆
以兰州城市开发区为例,在对其发展阶段进行系统梳理和客观划分的基础上,分别从城市形态、新城建设、人口结构、文化结构和社会分异等方面,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开发区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所产生的影响,以期对兰州城市开发区的健康持续发展及城市的合理规划和有序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开发区 城市空间结构 发展演化 兰州市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勇
交通运输和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反馈作用,不仅交通运输影响空间结构演化,空间结构演化反过来也影响着交通运输的发展。文章探讨了交通运输与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城市群交通运输与空间结构协同发展的作用机理,对与城市群空间结构协同的交通运输发展路径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实证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结构 协同 交通运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邓春玉
本文运用主体功能区和城市化理论,根据广东省2006年的统计数据,对四类主体功能区城市化发展的差异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发展不平衡、空间结构体系不合理、发展能力差距较大、要素空间布局不均衡是其显著特征。从遵循城市化发展规律、实施均衡化的城市化发展政策和体现功能区发展要求的差别性考核方面,提出了有利于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城市化空间均衡发展建议。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城市化 空间均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伟 唐捷
"工业化后"的城市,与过去两个世纪工业城市的差异足以使其用全新的内涵来解读,其表征着一系列新兴城市功能和形态。后工业时期的城市在若干方面是工业城市的延续,在演化过程中获得了新的功能和形态。经营性城市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和社会的主要特征;多中心网络化成为其存在的主要形态;其空间结构也表现出扩散的特征即地理空间的蔓延和经济空间的重构。对先行国家工业化后大都市区发展的经验性总结,于我国率先完成工业化区域的城市化发展路径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