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92)
- 2023(16736)
- 2022(14542)
- 2021(13649)
- 2020(11457)
- 2019(26337)
- 2018(26036)
- 2017(50326)
- 2016(27329)
- 2015(30990)
- 2014(31143)
- 2013(30131)
- 2012(27876)
- 2011(24796)
- 2010(24558)
- 2009(22464)
- 2008(22000)
- 2007(19173)
- 2006(16502)
- 2005(14087)
- 学科
- 济(108545)
- 经济(108403)
- 管理(79156)
- 业(74396)
- 企(61642)
- 企业(61642)
- 方法(53901)
- 数学(47209)
- 数学方法(46532)
- 财(31003)
- 农(29109)
- 中国(27616)
- 学(24245)
- 业经(23150)
- 地方(20819)
- 制(20297)
- 农业(19532)
- 贸(19403)
- 贸易(19396)
- 理论(19050)
- 易(18730)
- 务(18322)
- 财务(18235)
- 财务管理(18190)
- 企业财务(17208)
- 和(16722)
- 技术(16604)
- 融(16186)
- 金融(16178)
- 银(16111)
- 机构
- 大学(387026)
- 学院(384094)
- 管理(151967)
- 济(150560)
- 经济(147278)
- 理学(132620)
- 理学院(131159)
- 管理学(128594)
- 管理学院(127910)
- 研究(124950)
- 中国(92044)
- 京(81525)
- 科学(78521)
- 财(69917)
- 农(62498)
- 所(61839)
- 业大(58848)
- 中心(57502)
- 财经(56605)
- 研究所(56583)
- 江(55119)
- 经(51650)
- 范(51126)
- 北京(50855)
- 师范(50554)
- 农业(49152)
- 院(45953)
- 经济学(45864)
- 州(44437)
- 财经大学(42431)
- 基金
- 项目(268805)
- 科学(211079)
- 基金(195380)
- 研究(194826)
- 家(170556)
- 国家(169173)
- 科学基金(145713)
- 社会(122268)
- 社会科(115778)
- 社会科学(115745)
- 省(104487)
- 基金项目(103208)
- 自然(95794)
- 自然科(93635)
- 自然科学(93612)
- 自然科学基金(91910)
- 教育(90875)
- 划(88259)
- 资助(81530)
- 编号(79173)
- 成果(64117)
- 重点(59782)
- 部(59466)
- 发(55866)
- 创(55307)
- 课题(54440)
- 科研(51883)
- 创新(51616)
- 教育部(51214)
- 大学(50603)
- 期刊
- 济(157953)
- 经济(157953)
- 研究(109531)
- 中国(69586)
- 学报(63708)
- 科学(56588)
- 农(55882)
- 管理(54686)
- 财(53574)
- 大学(48780)
- 学学(45891)
- 教育(44667)
- 农业(38665)
- 技术(34068)
- 融(30092)
- 金融(30092)
- 财经(27313)
- 业经(25982)
- 经济研究(25464)
- 经(23301)
- 问题(20595)
- 图书(19855)
- 业(19598)
- 版(18828)
- 统计(18555)
- 科技(18050)
- 理论(17930)
- 技术经济(17787)
- 商业(16641)
- 策(16590)
共检索到548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曾国安 黄浩 胡晶晶
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分配格局合理与否决定着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公共服务的持续发展能否协调共进。中国与日本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与日本相比,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中国住户部门的所得份额明显偏低,而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所得份额明显偏高,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着明显的向企业和政府倾斜的倾向。这对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应该采取提高劳动者报酬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减轻居民税收负担、增加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出、放松对企业向职工提供补助和福利的管制等措施,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梁季
国民收入分配是近年来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对美国、日本等OECD国家长周期和近15年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征和演变趋势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将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与这些国家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中得出一些结论和启示。
关键词:
国民收入 分配格局 国际比较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香菊 刘浩
文章测算了2000~2009年中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格局及再分配格局。采集2000~2011年31个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及税收对居民部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程度及间接税比重对居民部门收入份额起到消极的作用。原因在于:在以GDP为考核指标的晋升激励下,地方政府更热衷基础设施、招商引资等经济建设方面支出,使得分配格局偏向于企业;另外,由于长期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对调节居民收入差距乏力,影响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投资率居高不下,进一步缩小了居民收入所占比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杰 王蕴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居民可支配收入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不利于扩大内需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民工在非农就业者中的比重大幅提高,二是工业化重化阶段资本要素比劳动要素投入的增速更快。经营性资产国有比重过大及事实上的土地国有制,决定了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必然较少。而国有资产收益未能用于社会公共物品的提供,又导致宏观税负过重,进一步降低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合理调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关键,是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重点应是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合理调整。
关键词:
国民收入分配 劳动报酬 国有资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清华
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资金流量表数据为基础,对政府、企业、居民三大部门在我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的收入比例变动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发现在初次分配环节:居民部门的劳动报酬、财产性收入、经营性留存占GDP的比重均有所下降,其中劳动报酬占比下降6.66个百分点。而企业部门的经营性留存占比有显著上升,政府部门的收入增加主要体现在生产税净额和社会保险收入方面。在再分配过程中,由于缴纳收入税,企业部门的可支配收入份额有所降低,政府部门的收入比重则继续上升。居民部门的收入占比与初次分配相比有所提高,但随着时间推移,提高的幅度趋小,也就是说,再分配环节对于改善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格局中相对地位的作用越来越弱。
关键词:
初次分配 再分配 经营性留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常兴华 李伟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测算结果显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中,企业所得增长较快,政府所得次之,居民所得增长较慢;再分配格局中,由于各种制度外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的快速增加使政府所得份额上升明显,企业在再分配格局中居于弱势地位,居民所得继续呈下降趋势。各主体内部分配结构的变化特点是:政府部门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收支结构不平衡,地方政府的非预算收入激增;企业部门内部垄断行业利润增加大于竞争性行业,利润向少数行业集中;居民劳动报酬份额不断下降且会在较长时间内延续,居民部门内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针对当前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应适当调整我国国民收入主体分配格局,强化再...
关键词:
分配格局 调整 政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夏万军 张懿佼
利用中国2005—2014年资金流量表和财政年鉴的数据,探究居民、政府和企业部门在国民总收入的占比变化。结果表明:在初次分配阶段,住户部门收入占比在2005—2009年间有明显的大幅上升,而在2009年之后的上升幅度则较小,政府部门上升幅度变化不大,但企业部门却逐年下降;在再分配阶段,住户部门收入占比上升幅度并不明显,企业部门逐年下降趋势不变,政府部门上升幅度较明显。因此,为使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必须提高劳动者和企业部门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升居民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和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
关键词:
资金流量表 收入分配 初次分配 再分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潘文轩
税收是影响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因素。利用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数据,实证分析了1992—2015年税收对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程度总体上趋于提高,其中,生产税参与分配的程度远高于收入税。第二,收入形成受税收直接影响度最大的是政府部门,税收对非政府部门收入形成的影响度与部门税收负担率有较强正相关性。第三,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化的过程中,税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并非最主要的成因。第四,税收对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两部门收入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异质性。因此,要合理提高收入税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程度,对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收入要采取差异化的税收调节措施,找准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关键环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潘文轩
税收是影响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中国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数据,从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程度与结构、税收对各部门收入形成的影响、税收对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及其变化的影响三个维度,实证分析了1992-2015年间税收对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程度总体上趋于提高,其中,生产税参与分配的程度远高于收入税;收入形成受税收直接影响度最大的是政府部门,税收对非政府部门收入形成的影响度与部门税收负担率有较强正相关性;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化过程中,税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并非最主要的成因;税收对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两部门收入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由于税制结构等方面的不同,中美两国税收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有所区别。上述结论为更好发挥税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功能、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生产税 收入税 国民收入分配 资金流量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丛树海
政府收入规模不仅体现了政府的财政能力,而且反映着国民收入分配基本格局及政府在其中的地位。纵观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比持续下降的事实,要实现"让劳动者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目标,有必要适度控制政府收入规模。政府支出结构反映着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我国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必然要求政府支出内容上逐步减少经济建设支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更好发挥作用;逐步控制和适度削减政府行政性开支,建设一个节俭高效的政府组织;逐步增加民生开支和社会福利开支,不断提高民生福祉。
关键词:
国民收入 优化分配 政府收支 格局调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扬
收入分配是宏观经济运行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环节,“承上”是指它与生产相联,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最终成果;“启下”是指它引发并左右着消费和投资,是收入使用的前提,并对下一轮的经济循环起着决定作用。而税收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在调整分配关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一定的收入分配关系确定了相应的利益群体及相互联系,一定时期的收入分配格局也必然反映现实的经济利益关系。本文在研究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各利益主体之间分配格局的基础上,分析了税收在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子红 余志鹏 陈婕
基于中国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引致政府非税收入增长的实际情况,文章利用2007-2016年省级数据构建了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深入探究政府非税收入变动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整体上看,政府非税收入变动对居民、政府和企业等部门收入变化的贡献度分别约为10%、5%和3%,表明政府非税收入对企业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所得份额形成一定的"挤压",却相对地提升了政府部门、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所得份额,进而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政府非税收入的作用,通过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健全政府非税收入的企业收入调节机制、拓宽居民的财富性收入增长渠道等举措,不断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正 李学军
流转税是我国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流转税的改革必然会改变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所得份额快速增长,居民和企业所得份额却持续下降。"营改增"的流转税改革从顶层制度设计层面,适度控制了政府收入的规模,使老百姓更多地分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该文运用1995-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营改增"的改革试点对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营改增"使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部门所得份额下降,企业、居民部门所得份额提高,表明"营改增"改革试点改变了既有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关键词:
“营改增” 流转税 分配格局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富祥
如何分析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确实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些同志认为目前的收入分配格局是合理的,我不同意这种观点。现谈谈我的看法和对一些观点的分析。一、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斜的趋势及其特点经过10多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分配政策的调整,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已发生明显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