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69)
- 2023(15196)
- 2022(13282)
- 2021(12547)
- 2020(10507)
- 2019(24508)
- 2018(24377)
- 2017(46980)
- 2016(25516)
- 2015(28955)
- 2014(29058)
- 2013(27968)
- 2012(25466)
- 2011(22711)
- 2010(22578)
- 2009(20302)
- 2008(19379)
- 2007(16672)
- 2006(14199)
- 2005(11900)
- 学科
- 济(98116)
- 经济(97993)
- 管理(72052)
- 业(66949)
- 企(56060)
- 企业(56060)
- 方法(49121)
- 数学(43202)
- 数学方法(42431)
- 农(26300)
- 中国(24430)
- 财(24172)
- 学(22671)
- 业经(21417)
- 地方(20273)
- 理论(18448)
- 制(17470)
- 农业(17378)
- 贸(16805)
- 贸易(16796)
- 易(16281)
- 和(15833)
- 务(15566)
- 技术(15565)
- 财务(15473)
- 财务管理(15437)
- 环境(15082)
- 企业财务(14563)
- 银(13797)
- 银行(13751)
- 机构
- 学院(351745)
- 大学(351550)
- 管理(141197)
- 济(133038)
- 经济(130041)
- 理学(123584)
- 理学院(122196)
- 管理学(119481)
- 管理学院(118856)
- 研究(113646)
- 中国(82610)
- 京(74366)
- 科学(73858)
- 财(59542)
- 农(57962)
- 所(56213)
- 业大(55403)
- 中心(52123)
- 研究所(51889)
- 江(49890)
- 财经(48637)
- 范(46905)
- 师范(46381)
- 北京(46328)
- 农业(45471)
- 经(44342)
- 院(42453)
- 州(40662)
- 技术(39603)
- 经济学(39139)
- 基金
- 项目(252475)
- 科学(198177)
- 基金(182386)
- 研究(181832)
- 家(159972)
- 国家(158703)
- 科学基金(136714)
- 社会(112013)
- 社会科(106049)
- 社会科学(106022)
- 省(99286)
- 基金项目(96914)
- 自然(91766)
- 自然科(89629)
- 自然科学(89604)
- 自然科学基金(87921)
- 教育(85061)
- 划(83981)
- 资助(75980)
- 编号(74808)
- 成果(59071)
- 重点(56452)
- 部(54831)
- 发(52848)
- 创(52325)
- 课题(51394)
- 创新(48797)
- 科研(48776)
- 大学(46989)
- 教育部(46771)
- 期刊
- 济(137905)
- 经济(137905)
- 研究(96637)
- 中国(63504)
- 学报(58376)
- 科学(52946)
- 农(51413)
- 管理(50722)
- 财(44934)
- 大学(44256)
- 教育(41919)
- 学学(41772)
- 农业(35739)
- 技术(33278)
- 融(24557)
- 金融(24557)
- 业经(24005)
- 财经(22507)
- 经济研究(22271)
- 经(19144)
- 业(18450)
- 图书(18386)
- 问题(17833)
- 科技(17461)
- 版(17017)
- 统计(16756)
- 技术经济(16505)
- 资源(16076)
- 理论(16020)
- 业大(15378)
共检索到492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车冠琼 仇保兴
人流空间分布是空间活力的外在表征,空间环境是空间活力形成的物质基础。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阶段,分析人流空间分布的形成机制是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提升空间活力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采用基于主体建模的方法,构建了人流空间分布的多主体模型,以主体代理行人和街道空间,将街道空间的属性特征转化为行人主体的行为规则,从而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相应的人流分布模式,实现了从人与空间互动的视角分析人流空间分布的形成机制。将其运用于天津市典型生活街区,通过多次参数调整,模拟结果与实际人流分布实现了较好的拟合,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发现,街道网络结构、功能分布、街道界面共同影响着人流分布,具体的影响要素因研究区域空间环境特征的差异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多尺度、多维度的空间要素进行统筹布局,为行人与空间之间多样化的互动提供有利的空间条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匡晓明 陈君 孙常峰
采用计算机定量模拟方法,以城市街区尺度的绿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风道宽度、风道方向与主导风向的角度、风道内障碍物高度三个影响因子进行单因子模拟和对比分析,对风道通风效能进行评价,为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中的风道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冯伟 费苗苗 甄蒙 冯世刚
城市街区空间形态与街区微气候要素耦合研究是改善城市空间微气候环境的前沿课题之一。论文选取西安典型街区进行空间形态解析,通过数值计算的途径提出高围合度和低围合度两种建筑空间类型。利用Phoenics软件对街区空间进行风环境数值模拟。分别在两种围合度的地段内选取关键点进行风环境数值实测,并与计算机模拟数值进行相互验证。通过解析街区不同空间围合度产生不同的风环境效应,探索街区风环境与空间形态的内在关联性规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优化街区风环境的城市设计策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肖洪 田怀玉 朱佩娟 于桓凯
城市人口分布变化过程是复杂的动态系统,掌握其规律在城市规划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有重要意义。用相互作用的多智能体系统(MAS)、元胞自动机(CA)环境及城市人口密度模型构建精确到街道的城市人口分布模型,并以长沙为例,分析城市人口分布的演变过程,为相关的调控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其模拟的城市人口分布格局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长沙市将形成"市中心人口快速增长,近郊区人口缓慢增长,沿湘江畔、沿五一大道及岳麓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人口密集"的发展格局。与以往的模型进行相比,所获得的模拟结果精度更高,更接近于实际的空间分布格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旺 周孝德 宋策
【目的】探讨不同湍流模型对库区水温分布模拟的差异,为大型深水水库水温的准确模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河上游李家峡水库为例,分别选取Smagorinsky、标准k-ε、混合k-ε等3种湍流模型,模拟预测李家峡水库升温期和高温期库区水温的分布,利用实测的水温资料,对比分析3种湍流模型水温模拟的精度,总结3种湍流模型模拟库区水温的分布规律。【结果】Smagorinsky模型、混合k-ε模型模拟的坝前垂向水温与实测水温吻合程度较高,标准k-ε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水温有一定差异;3种湍流模型模拟的发电引水口水温均高于实测水温,混合k-ε湍流模型模拟的5月水温与实测水温的最大误差为5.2%,Smago...
关键词:
湍流模型 李家峡水库 水温分布 水温模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于萍
交通尾气是北京市的主要雾霾污染来源。针对遥感数据对雾霾污染物的研究存在的非立体、非微观、非单源等不足,采用虚拟实验和模拟的思想,从街区这一微观角度对交通尾气扩散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第一,水平分布上,交通尾气随着距道路长度的增加而降低,距道路100m范围内的交通尾气质量占比达到90%以上;第二,垂直分布上,交通尾气随距离地面的高度增加而降低,0-10米区间是尾气污染物质量占比最大的高度区间,尾气污染物主要集中在[0,50]米的高度区间。
关键词:
尾气 扩散 模拟 微观 雾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崔静芳 唐嘉耀 高淑敏
随着3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的公布和文化旅游的繁荣发展,近年来,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商业化发展问题备受关注。文章以武汉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Python爬虫从大众点评网站获取商户LBS数据,将商户业态分为8类,综合运用GIS的最邻近指数和核密度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商业业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商业业态在空间分布类型及分布状态上均存在差异;商业业态的空间分布会受到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密度、街巷空间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最后,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业态空间分布提出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怡君 顾基发
社会舆论是一个复杂系统,而探寻舆论形成过程中社会公众(舆论主体)的群体行为特征和相互作用关系,进而为有效调控社会舆论的导向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以我国2003年的SARS事件为例,对初期的舆论形成状态,这里特指谣言肆起阶段,基于QSIM算法对社会公众的行为进行定性推理及分析。社会舆论的定性推理方法将为从定性到定量研究舆论提供一个桥梁、一种视角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
舆论 QSIM算法 舆论主体行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中根 郑红星 刘昌明
由于水文循环过程的复杂性和空间变异性,集成不同的水循环模型,基于模块化结构、构建面向多目标的水文模拟系统已经成为当今水文模拟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从科学研究和水资源管理的实际需要,首次研发国内基于模块化的分布式水文模拟系统,并提出了“信息化水文模拟系统(HydroInformaticModelingSystem,简称HIMS)”。HIMS是一个以水循环信息平台为基础,基于组件式结构设计的开放式综合水循环模拟系统,侧重于分布式水文过程的模拟与应用。文中对HIMS的设计思路,主要功能与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基于国产GIS软件SuperMap的水循环信息系统、模型数据前/后处理系统和水文模型方法库系统。其中,HIMS的水文模型方法库系统集成了水文过程方法库和多种水文模型,并提供定制水文模型的功能。HIMS的提出发展了水文模型理论和建模技术,拓宽了国内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分布式模型 水文模拟系统 HIMS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毅 杨韬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BMS)是一种适合解决复杂性、具有鲁棒性新的管理决策方法,它建立在系统大于组成部分汇总之和的概念上,由底到顶捕捉系统的行为,发现从微观个体非线性交互作用的适应性行为到系统宏观现象的涌现,面向未来预测系统的变化趋势,通过控制、调节agent的行为进行科学决策。文章深入分析了ABMS的作用、实质,以及建模的方法与流程。
关键词:
涌现 鲁棒性 仿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邵大伟 殷文彧 吴殿鸣
公园绿地—道路—居住用地是居民到访、享用绿色空间的主要空间载体和路径,街区是实现其均衡服务、高效布局的基本单元。基于路网自然形成的街区空间,利用核密度、Spearman秩相关、经验贝叶斯修正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以南京为例探究公园绿地、居住用地、道路及不同等级道路的空间布局关系。结果表明:(1)三者空间分异特征突出,均具有较为明显的集聚区域;(2)公园绿地与居住用地、道路整体具有一定错配特征。公园绿地与道路的整体数量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均较低,而居住用地和道路关系密切。公园绿地与居住用地的数量关系显著负相关,空间关系则为正相关;(3)局域空间具有显著的道路等级、尺度分异规律。次干路与公园绿地、居住用地关系均最为密切,支路次之,快速路、主干路最小。以期从街区空间介入,优化公园绿地、居住、道路的协同、适配关系,促进生活空间宜居水平和人居环境满意度提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国栋 王贤 王俊中
在考察、分析沙纹基本特性的基础上 ,从流体力学的绕流理论出发 ,以两种常见的简单绕流流动为例 ,即平表面等速直线流动和绕流圆柱体形障碍物的流动 ,对沙纹的分布问题进行力学模拟 ,其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十分吻合 .对于其它类型的简单绕流流动也可以通过同样方法进行模拟 ;对于实际中存在的较为复杂的绕流流动 ,可以通过流动迭加理论予以模拟 .从而得出结论 :沙纹表征的是气流流动的能量特征曲线 ,理想不可压缩气流流动状态下 ,沙纹分布可以通过确定流场的速度势获得
关键词:
沙纹 流体力学 模拟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尹虹潘 刘渝琳 刘姝伶
文章提出了经济分布基准下的人口分布均衡度测度指标,并依据相关经济理论设计了基于Matlab的空间模拟与估算方法。选取89个地级以上行政单元作为节点,对中国2005~2012年的人口与经济分布进行空间模拟,反推得到的总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与统计值总体吻合。以此为基础的估算结果表明,2005~2012年全国以经济分布为基准的人口分布均衡度总体上在不断提高,同期人口与经济重心距离趋于缩小佐证了这一结论。同时,部分参数的变化从侧面反映出研究期内全国的人口与经济都处于集聚化发展趋势中,因此建议进一步扫除人口与其他要素的流动阻碍,通过集聚来实现人口与经济在更高发展水平上的分布均衡。
关键词:
人口分布 经济分布 均衡度 空间模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莉雯 卫亚星
对城市的碳排放水平进行精确模拟,探索城市层面碳排放规律,从而制定相应碳减排目标,将是未来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制定低碳发展规划的基本要点。本文基于Landsat5TM数据,采用分类回归树CART算法对城市研究区进行土地覆盖分类。应用TM6单窗算法反演研究区地表温度。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基于城市热量空间分布的估算结果,模拟城市的碳排放空间分布。然后基于GIS和改进的高斯模式碳排放扩散修正模型,对模拟出的城市研究区碳排放的值和空间位置进行了修正。分析了研究区碳排放空间分布特征,并研究了各种土地覆盖类型与相应的碳排放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沈阳市市辖区平均碳排放浓度介于423....
关键词:
碳排放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沈阳市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石子印
本文基于工薪收入分布密度函数,通过设置不同场景,模拟了单一税在我国的再分配效应。结果显示,在税收收入中性的限定下,大部分场景中的单一税再分配效应轻微低于累进税制,但在某些场景中,单一税再分配效应反而超过了累进税制。放弃税收收入中性假设之后,模拟结果表明,无论在何种场景下,单一税总是能够实现累进税制的再分配效应。这表明,在我国实施单一税不仅可以简化税制,而且能够实现累进税制下的再分配效应,由此可能摆脱传统理论认为税收公平与效率两难选择的困境。
关键词:
单一税 模拟场景 再分配效应 累进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