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73)
- 2023(15702)
- 2022(13589)
- 2021(12707)
- 2020(10592)
- 2019(24551)
- 2018(24419)
- 2017(46918)
- 2016(25475)
- 2015(28798)
- 2014(28870)
- 2013(27867)
- 2012(25378)
- 2011(22694)
- 2010(22352)
- 2009(20043)
- 2008(19112)
- 2007(16671)
- 2006(14333)
- 2005(11834)
- 学科
- 济(97566)
- 经济(97448)
- 管理(71634)
- 业(65155)
- 企(53890)
- 企业(53890)
- 方法(46159)
- 数学(40364)
- 数学方法(39812)
- 农(27453)
- 中国(26441)
- 财(25015)
- 地方(22636)
- 学(22608)
- 业经(21554)
- 农业(18151)
- 制(17542)
- 理论(17066)
- 环境(16171)
- 贸(15946)
- 贸易(15937)
- 和(15891)
- 务(15540)
- 技术(15475)
- 财务(15453)
- 易(15428)
- 财务管理(15420)
- 企业财务(14593)
- 银(13774)
- 银行(13727)
- 机构
- 大学(348069)
- 学院(347693)
- 管理(138422)
- 济(132152)
- 经济(129085)
- 理学(120475)
- 理学院(119112)
- 管理学(116771)
- 管理学院(116153)
- 研究(114621)
- 中国(83208)
- 科学(74079)
- 京(74000)
- 财(59681)
- 农(59530)
- 所(56504)
- 业大(55554)
- 中心(52769)
- 研究所(51984)
- 江(50595)
- 财经(48273)
- 范(46997)
- 农业(46575)
- 师范(46470)
- 北京(45929)
- 经(44077)
- 院(42930)
- 州(41070)
- 经济学(39091)
- 技术(38808)
- 基金
- 项目(250141)
- 科学(196101)
- 研究(181260)
- 基金(180140)
- 家(158065)
- 国家(156788)
- 科学基金(134728)
- 社会(112377)
- 社会科(106311)
- 社会科学(106282)
- 省(98837)
- 基金项目(96345)
- 自然(89401)
- 自然科(87290)
- 自然科学(87264)
- 自然科学基金(85635)
- 教育(84018)
- 划(83415)
- 编号(74659)
- 资助(73556)
- 成果(59113)
- 重点(56205)
- 部(54290)
- 发(53033)
- 创(51893)
- 课题(51406)
- 创新(48452)
- 科研(48112)
- 大学(46400)
- 教育部(46221)
- 期刊
- 济(140110)
- 经济(140110)
- 研究(96852)
- 中国(67466)
- 学报(58621)
- 农(53452)
- 科学(52659)
- 管理(49073)
- 财(44966)
- 大学(44199)
- 教育(42216)
- 学学(41414)
- 农业(37021)
- 技术(31974)
- 融(24973)
- 金融(24973)
- 业经(24409)
- 财经(22476)
- 经济研究(21730)
- 图书(20731)
- 经(19168)
- 问题(18669)
- 业(18600)
- 科技(17225)
- 版(16948)
- 资源(16769)
- 理论(15944)
- 技术经济(15755)
- 业大(15282)
- 现代(14848)
共检索到495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林丽群 李娜 李国煜 伍世代 王强 林蕙灵 董政 黄玉娟
区域的功能定位对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重要的影响。论文以福建省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四大功能区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为基础,采用地均投入产出技术效率表征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剔除非期望产出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福建省2009—2015年四大主体功能区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进行差异化评析。结果表明:1)福建省2009—2015年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有所提升,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优化开发区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最高,而农产品主产区最低,农产品主产区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增速最快,而优化开发区增速最慢,表明建设用地利用程度与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存在一致性。2)福建省各主体功能区内要素投入产出存在显著空间分异,且呈现高低值格局之分。根据不同功能定位的区域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特点提出针对优化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国煜 王嘉怡 曹宇 刘阳 梁巍
研究目的:揭示福建省2009—2018年碳排放约束下的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化特征,探究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Hicks-Moorsteen指数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结果:(1)福建省城镇建设用地利用碳排放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特征;(2)碳排放约束下的福建省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动态变化可先后分为连续下降和平稳增长两阶段,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呈逐年改善态势,其余城市则表现出波动式正向增长趋势;(3)能源结构系数与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呈显著负相关,而土地城镇化率、产业结构、进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研究结论:推动福建省城镇建设用地的低碳与高效利用应根据各市经济发展特征,合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制定差异化能源、产业、技术创新和贸易政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述 葛刚 刘琪璟
为了研究主体功能区战略对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影响,综合利用3S技术、熵权重法和Pielous指数,对江西省的城镇化水平和协调性开展研究,并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分析了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1)江西省的城镇化经历了非均衡发展阶段(2000~2010)和均衡发展阶段(2010~2015),2010年城镇化的协调性最差;(2)人口持续向重点开发区聚集,但限制开发区的常驻人口数仍在增加,而且限制开发区迁出的人口主要流向省外的优化开发区,这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初衷相背离;(3)重点开发区的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已达137. 93 m~2,人口集聚不足是其城镇化不协调的主导原因,针对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地区,应加快建立城镇人口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相挂钩的制度;(4)人口城镇化以就地城镇化为主,限制开发区未来将同时面临农业人口转移和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的双重压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玲 肖黎姗 杨柳
以福建省67个县级经济体作为研究的单元,通过综合发展指数和两两节点最短通勤时间,利用引力模型计算经济联系强度,依托最大经济联系方向"自下而上"进行组织,明确城镇等级体系,并从产业、交通和政策方面分析城镇等级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福建省67个县级单元综合发展实力存在明显地域差异,东西部发展水平差距显著;(2)省域内形成"一带三轴"的经济联系格局,具有明显的极核发展和点轴发展特征,并呈现多核心的发展结构,网络结构的发展相对简单;(3)依据经济联系强度的空间自组织模式在福建省域内形成6个子区域,以福州、泉州、厦门为核心的沿海区域和以南平、三明、龙岩为核心的内陆区域;(4)城镇空间结构受众多因素影响,其中产业布局、交通可达性和政策规划是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交通特征是影响城镇联系的重要条件,产业布局是推动城镇结构转变的内在动力,政策规划则是城镇空间结构的重要引导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彦 赵小敏 欧名豪
在主体功能分区基础上,对环鄱阳湖区进行土地利用分区,以实现空间有序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差异化管理,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保障。根据环鄱阳湖区主体功能分区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图,在ArcGIS9.2中进行叠置分析和空间聚类分析,通过制定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分区属性赋值规则,得到环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分区图。在土地利用政策层面协调主体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分区的基础上,将环鄱阳湖区划为农业用地区、生态林用地区、城镇及工业用地区和湿地保护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地用途管制措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曹飞
根据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和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性,构建了河南省城镇化和土地利用效率耦合度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城镇化总体发展方面呈现出多个城市处于较高水平,黄淮四市处于最低水平。土地利用效率指数呈现出郑州单极最高的情况。②河南省城镇发展和土地利用效率协调合理程度高的城市比例为很低,不合理的城市比重高达41%。③全省城镇化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率的耦合度水平要比耦合协调度水平差。结合河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地区分布情况,文章最后给出了差异化推进城镇化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丽婷
食品价格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居民生活成本和福利水平。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食品价格波动对福建省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消费的影响,分析发现:在以恩格尔系数指标衡量的生活水平下,食品价格波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的影响程度最大,是其对高收入群体生活水平影响程度的3.5倍,而且从中等收入群体起,影响程度开始较大程度减弱。据此,本文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晋 魏晓 林目轩 王宽苏 蒋建良 刘镋 王良健
构建了湖南省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1998—2007年间湖南省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与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其集约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98—2007年间湖南省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且地域差异显著,但集约利用效率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二者在10年间均呈上升趋势,但增速缓慢,基本处于稳定状态。由两者的关系可知,长期以来,湖南省城镇建设用地处于一种高效的低度集约利用状态。
关键词:
城镇建设用地 集约利用水平 集约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佳 孔祥斌 赵晶 张雪靓
通过建立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基于北京市主体功能空间分区的建设用地集约评价方法,分析主体功能区建设用地集约水平的空间变化差异,并提出基于空间功能相匹配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调控对策。研究结果显示:2011年北京市主体功能区中的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分别处于高度集约区、中度集约区和低度集约区之间,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处于低度集约区;相关指标评价中,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有提升潜力,但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的人口负荷超载。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与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存在一致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罗佳莹 吴彬 罗仁夏
目的:为医保管理部门制定医保基金省级统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福建省各统筹地区城镇职工参保情况、医疗费用、经济情况、基金征收率、医保收入和支出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一个职工医保基金省级统筹模型。结果:按20%征缴统筹基金,厦门、泉州和福州三个经济发达的统筹区分别上缴64 655万、23 029万和4 946万元,三明、南平和宁德三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分别获得20 553万、22 576万和14 054万元的统筹基金补贴。上缴省级统筹金额占全年基金收入比例最高为8.97%。结论:采用该模型对城镇职工医保基金进行省级统筹是可行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晓灵 张慧敏
本文运用熵权法构造复合环境污染指数,并将其纳入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模型(DEA)中,在考虑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测度了2003年至2012年西安市建设用地绿色经济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建设用地利用基本有效,整体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但固定资产投资和建成区面积出现的冗余比较高,仍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的状态,还需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加大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同时提高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孟庆香 郭施宏 吴升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提高城镇化质量是当务之急。文章基于城镇化质量的基本内涵和国内相关研究,以福建省为例,从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发展质量、城镇化效率、城乡协调度等6个方面构建了福建省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福建省9个地市的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测度。通过系统聚类将全省9地市划分为城镇化质量较高地区、城镇化质量中等地区和城镇化质量较低地区,其中厦门市为城镇化质量较高地区,莆田、福州、漳州、宁德和泉州市为中等质量地区,南平、三明和龙岩市为城镇化质量较低地区。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9地市的城镇化质量参差不齐,空间差异显著,城镇化质量主要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其中,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清 张福生
山西农业发展,正处于传统农业转型,农业主体功能区发展建设的新阶段。进行资源利用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带的开发,是区域性农业主体功能培育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资源利用 主体功能 产业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邓春玉
本文运用主体功能区和城市化理论,根据广东省2006年的统计数据,对四类主体功能区城市化发展的差异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发展不平衡、空间结构体系不合理、发展能力差距较大、要素空间布局不均衡是其显著特征。从遵循城市化发展规律、实施均衡化的城市化发展政策和体现功能区发展要求的差别性考核方面,提出了有利于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城市化空间均衡发展建议。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城市化 空间均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聂雷 郭忠兴 彭冲
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今后及未来一段时期满足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关键之举。在考虑非期望性产出(环境污染)的情况下,论文基于中国238个地级市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和Metafrontier模型,考察了共同前沿、群组前沿下不同类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城市之间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在共同前沿下,2000-2010年效率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区域综合型城市、工业主导型城市、其他类型城市、资源型城市;在群组前沿下,效率均值没有呈现明显的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