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94)
2023(16789)
2022(14503)
2021(13688)
2020(11401)
2019(26459)
2018(26347)
2017(50193)
2016(27347)
2015(31006)
2014(31127)
2013(30101)
2012(27584)
2011(24718)
2010(24397)
2009(22080)
2008(21170)
2007(18497)
2006(15982)
2005(13440)
作者
(77247)
(64358)
(63639)
(60728)
(40675)
(30786)
(29133)
(25253)
(24577)
(22703)
(21977)
(21547)
(20552)
(19977)
(19867)
(19499)
(19156)
(18945)
(18421)
(18298)
(15858)
(15595)
(15532)
(14781)
(14323)
(14194)
(14106)
(14096)
(12960)
(12732)
学科
(102609)
经济(102460)
管理(77413)
(69014)
(56985)
企业(56985)
方法(46836)
数学(40582)
数学方法(39996)
(29992)
中国(27811)
(26358)
(24638)
地方(24344)
业经(23225)
(20625)
农业(19738)
环境(18587)
理论(18587)
(17363)
(17168)
贸易(17156)
(16602)
技术(16192)
(16006)
财务(15915)
财务管理(15878)
(15284)
银行(15239)
(15138)
机构
大学(373648)
学院(372858)
管理(146076)
(140059)
经济(136715)
理学(126729)
理学院(125246)
研究(123333)
管理学(122802)
管理学院(122124)
中国(90812)
(79782)
科学(79314)
(65102)
(62627)
(60805)
业大(58579)
中心(57294)
研究所(55792)
(54823)
财经(51936)
(51424)
师范(50864)
北京(49778)
农业(48962)
(47237)
(46239)
(44544)
技术(41548)
经济学(41425)
基金
项目(264862)
科学(207075)
研究(193667)
基金(189845)
(166120)
国家(164740)
科学基金(141085)
社会(119462)
社会科(112779)
社会科学(112752)
(104353)
基金项目(101546)
自然(92994)
自然科(90689)
自然科学(90663)
教育(89744)
自然科学基金(88968)
(88299)
编号(80200)
资助(77196)
成果(64540)
重点(59603)
(57503)
(56211)
课题(55442)
(54868)
创新(51181)
科研(50699)
大学(49401)
教育部(49065)
期刊
(152176)
经济(152176)
研究(105260)
中国(74158)
学报(62267)
(56644)
科学(55879)
管理(52032)
(49924)
大学(47338)
教育(47232)
学学(44222)
农业(39063)
技术(33954)
(28426)
金融(28426)
业经(26303)
财经(24386)
经济研究(22874)
图书(21979)
(20806)
问题(20244)
(19847)
(18528)
科技(18334)
资源(18153)
理论(16967)
技术经济(16353)
现代(16063)
业大(16000)
共检索到538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宇  林燕妮  曾灿  董家华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和SPSS分析软件,对珠海市三类主体功能区典型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共性及差异性、公众特征与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相关性进行系统分析,为珠海市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意见和建议。结果表明:(1)三类主体功能区公众在空气质量、声环境质量、工业污染、政府信息公开、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满意度具有共性;(2)三类主体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生态发展区、集聚发展区、提升完善区;(3)提升完善区和集聚发展区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与公众受教育程度、年均收入显著相关,生态发展区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与公众性别、职业显著相关。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倩  李欣阳  苏钰忻  彭楚君  
本文以珠海市科技创新政策为调查对象,利用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测量珠海市企业对科技创新政策的满意度,探讨企业自身特点和政策熟悉度与科技创新政策满意度的相关性,探讨企业对科技创新政策的现实需求。此外,参考其他地区的相关政策,为改善珠海市科技创新政策提供可实施方案,以期进一步促进珠海市企业的科技创新,激发和提高珠海市的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银华  
城市虽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但同时也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集中地。随着珠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本文基于DPSIR建立低碳城市建设水平评价体系对2010-2014年珠海市低碳建设水平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成  吴传清  
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大战略,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区域和难点区域。参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体系的要求,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00-2016年全国31个省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指数。研究发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进展缓慢、绿色发展阻力较大、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力度不强等是制约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促进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提高城镇化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构建农产品主产区乡村振兴新格局,巩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建立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施行差异化的主体功能区绩效考评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玏  钱益春  闫文德  
科学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目前大部分省、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都是一套指标,相同标准,既忽略了各地区生态系统特征、资源环境本底、社会经济基础和人类活动形式的区域异质性,也尚未体现其在国土空间开发中特定的功能和定位。新时期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明显的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区域的主体功能不同,发展的首要任务不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路径也不同,建立差异化、精准化、现代化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更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协调统一。从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的区域分异客观规律和地域功能适宜性出发,构建包括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制度和生态文化五个维度,分区分类的主体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机制,推动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落地提供了补充和参考。最后,建议优化调整现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制度,提高资源环境基础数据质量以及建立健全差异化配套政策体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玏  钱益春  闫文德  
科学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目前大部分省、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都是一套指标,相同标准,既忽略了各地区生态系统特征、资源环境本底、社会经济基础和人类活动形式的区域异质性,也尚未体现其在国土空间开发中特定的功能和定位。新时期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明显的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区域的主体功能不同,发展的首要任务不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路径也不同,建立差异化、精准化、现代化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更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协调统一。从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的区域分异客观规律和地域功能适宜性出发,构建包括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制度和生态文化五个维度,分区分类的主体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机制,推动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落地提供了补充和参考。最后,建议优化调整现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制度,提高资源环境基础数据质量以及建立健全差异化配套政策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立和  
基于不同主体功能区域分类,对国内生态文明建设典型区域及其实践路径进行一定的梳理总结和比较,对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进行一定的探究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少华  王金龙  张闻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更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并把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列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举措之首。基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目标,以县域为基础,通过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对我省122个县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按照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将全省各县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划分为六大类型,最后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提出了不同类型县域生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少华  王金龙  张闻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更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并把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列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举措之首。基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目标,以县域为基础,通过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对我省122个县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按照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将全省各县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划分为六大类型,最后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提出了不同类型县域生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莹雪  
本文依据PSR框架模型,构建了滨海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滨海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划分了生态安全度等级。以珠海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珠海市20062015年间的生态安全度A均大于1,属于很安全的等级;生态安全度略有波动,总体上生态安全度呈上升趋势。珠海市20062015年间资源环境压力总体上呈减小趋势、资源环境质量呈现好转趋势、人文响应呈现更为积极的态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龙斌  凌自苇  齐光文  李芬  邵晖  
科学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系统开展生态空间评估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面临的难点之一。以广东省珠海市为例,针对区域特征形成生态安全目标体系;围绕目标体系搭建生态安全格局分析方法,开展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对生态空间现状和城镇开发边界初步方案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珠海市域范围内可分为生态极重要区生态重要区、生态协调区和生态提升区四类分区;识别生态干扰点41处,主要包括历史遗留矿山、裸土和建设用地等问题;识别城镇开发边界初步方案与生态空间冲突区域16处。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提出生态空间修复建议和城镇开发边界调整建议,为研究区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红刚  李耀初  
珠海市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刘红刚李耀初1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影响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有旅游客源市场、服务质量、旅游资源状况、旅游区生态环境、旅游区产业布局等。旅游生态环境是影响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的旅游生态环境是指一切有旅游价值的区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炳献  钟家雨  
以珠海为案例地,从居民感知的角度对城市公共休闲空间配置状况进行了分析,利用问卷和统计分析软件比较了中心城区与城郊居民,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居民群体,本土居民与外来移民对于公共休闲空间数量感知状况。研究显示:居住在珠海市中心城区以及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居民感知到了更多的公共休闲空间,但他们并未因此而对城市的公共休闲空间布局满意,外来移民与本土居民对公共休闲空间的感知及态度没有明显差别。这些研究结论与西方的同类研究有诸多不同,表现了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公共休闲空间配置的独特性。最后,文章提出未来中国城市规划与布局中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锦  梁海霞  杜海东  
以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对应区域创新创业载体的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设计运营效率评价体系,通过对广东省珠海市15家经认定的市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作为对象开展实证调研。结果发现,区域创新创业载体的运营效率处于达标水平,但是需要重视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各要素的系统动态建设成效。从投入产出的对比来说,无效或低效的产出主要体现在在孵企业绩效、毕业企业绩效和政策落地绩效等方面。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芸菲  杨栎颖  陈烁桐  李伊玟  
本文将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政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一项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构建合成珠海市的"反事实"样本,并结合高质量发展背景,研究珠海市的创新效应。研究得出,粤港澳大湾区设立对珠海市创新水平的提高有强烈的助推作用,且这一助推作用在短期内效果明显。由此可见,粤港澳大湾区的设立为珠海市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有助于珠海市创新水平的提升。对此,政府应制定合理的对外贸易、人才激励及人才引进等政策,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推广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经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技术革新与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