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13)
2023(20249)
2022(17135)
2021(15893)
2020(13193)
2019(30279)
2018(29970)
2017(57545)
2016(30879)
2015(34464)
2014(34196)
2013(33722)
2012(31026)
2011(27756)
2010(27745)
2009(25398)
2008(24865)
2007(21833)
2006(19320)
2005(17113)
作者
(86975)
(72398)
(71912)
(68132)
(46180)
(34577)
(32810)
(28315)
(27490)
(25794)
(24572)
(24451)
(22900)
(22844)
(22114)
(22088)
(21465)
(21215)
(20730)
(20660)
(17737)
(17692)
(17458)
(16737)
(16131)
(16031)
(15986)
(15945)
(14422)
(14235)
学科
(132466)
经济(132330)
(106260)
管理(98748)
(93197)
企业(93197)
方法(56738)
数学(46456)
数学方法(45871)
(39152)
(37535)
业经(37232)
中国(35739)
地方(30263)
农业(27181)
(25693)
贸易(25676)
(25671)
财务(25591)
财务管理(25549)
(24955)
(24356)
企业财务(24183)
技术(24048)
(23459)
理论(22807)
(22553)
环境(20123)
(19872)
(19340)
机构
学院(433777)
大学(430456)
(177147)
管理(175598)
经济(173485)
理学(151165)
理学院(149565)
管理学(147157)
管理学院(146360)
研究(141626)
中国(109220)
(91958)
科学(85761)
(81708)
(69880)
(69334)
中心(65398)
(65017)
财经(64974)
业大(63072)
研究所(62680)
(59147)
北京(57842)
(56512)
师范(56018)
农业(54313)
(52945)
经济学(52780)
(52164)
财经大学(48145)
基金
项目(293016)
科学(232169)
研究(217696)
基金(212484)
(183501)
国家(181866)
科学基金(158394)
社会(138136)
社会科(130930)
社会科学(130897)
(115292)
基金项目(112929)
自然(101951)
自然科(99633)
教育(99627)
自然科学(99611)
自然科学基金(97837)
(95745)
编号(89465)
资助(86640)
成果(71198)
(65117)
重点(64895)
(64394)
(62593)
课题(60892)
创新(57942)
国家社会(56738)
教育部(55669)
科研(55518)
期刊
(198704)
经济(198704)
研究(127859)
中国(85226)
管理(68577)
(65166)
(64228)
学报(62564)
科学(60373)
大学(48818)
教育(48510)
学学(45815)
农业(44576)
技术(41202)
(38862)
金融(38862)
业经(35271)
财经(31630)
经济研究(30575)
(27225)
问题(26373)
(24987)
技术经济(22895)
图书(22195)
科技(21481)
现代(20770)
(20251)
商业(20079)
理论(19815)
(19414)
共检索到648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史欣向  陆正华  
通过对研发活动过程的分析,提出将R&D效率分解为中间产出效率和最终产出效率的新思路。我们发现一个跟以往有所不同的结果:民营科技企业的科研成果产出能力(中间产出效率)并不差,事实上,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能力(最终产出效率)才是制约民营科技企业R&D效率提升的"瓶颈"。此外,本文还对研发活动中间产出、最终产出效率的地区差异,以及同一环境变量对两个效率影响的差异进行了研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玉  郝丽斌  
文章基于心理学中著名的机构(制度)理论,运用776家上市公司2011-2016年平衡面板数据,以指导企业研发投资的技术法则与机构法则为分析框架,研究投资者情绪在企业研发投资的投入与产出效率中所起的"双刃剑"效应;通过系统GMM和固定效应检验,实证研究发现:第一,企业对投资者情绪的迎合可以缓解研发投资对于内源性资金与研发路径的依赖,从而降低融资约束,便利突破式创新,表现为投资者情绪对企业研发投资的积极促进效应。第二,企业对投资者情绪迎合而作出的研发投资,却具有较低的产出效率,表现为投资者情绪在创新决策中的消极误导效应。结论说明培育稳定繁荣资本市场与正视"逆市场"研发投资的重要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蒋开东  俞立平  霍妍  
基于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产出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和非期望产出效率模型测度了自主研发与协同创新的绩效。研究结果表明,自主研发对科技产出的贡献显著,资源利用率最高。协同创新对科技产出的弹性系数为负,资源利用率最低。地区间科技绩效并不均衡,东部地区科技绩效总体较高。在我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引进技术和购买国内技术是一种非期望产出。必须处理好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购买技术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毛育晖  毛超  熊飞  
本文以我国中小板高新技术企业为对象,基于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企业资源投入与产品成本的关系,研究资本存量增长率的调整对产品成本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营销资源和研发资源投入可以降低企业的产品成本,而人力资源投入会提高企业的产品成本;企业以高于销售收入增长率的速率对营销和研发资本存量进行投入能提高产品成本生产率,而以高于销售收入增长率的速率对人力资本存量进行投入则会降低产品成本生产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文聪  叶阳平  李小转  廖建聪  
本文基于我国2009—2014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在检验政府直接补贴资助、直接税收优惠和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产出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产权、产权类型、企业规模、R&D资本存量和知识存量等变量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直接补贴资助对企业新产品产出有显著负向影响,对企业专利产出无显著影响;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新产品和专利产出均有显著促进作用;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均不显著。并且三种资助方式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在不同特征企业上呈现出一定差异。在知识产权保护越好的区域,三种资助方式对企业专利产出的促进作用都越大。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考虑企业的规模、性质、生命周期、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逐步完善以税收优惠为主、直接补贴资助为辅,多种资助方式协同的政策工具组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欣  唐清泉  
本文基于中国专利类型和企业最终控制人的视角,以2002~200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考察了R&D投资、知识存量与专利产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自2000年以来,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专利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良好趋势,但是,专利的行业分布不均匀,这种偏态分布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不均衡发展;企业R&D投资和过去所积累的知识存量是专利创造的重要基础,R&D投资强度越大,知识存量越多,各种类型专利的产出就越多;我国企业专利产出倾向更多的是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产出的效率相对较低;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企业在创新资源配置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国有控股企业对于三种不同类型专利的研发都配置了相...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江曙霞  戴晓彬  高国伟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对福建省的漳州、泉州、莆田、福州和厦门5个城市的民营与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科技企业2006年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并对其在2004-2006年间生产力的动态变化进行测度和分析,提出了科技企业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及提升生产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玫  李君  
本文利用2011-2020年上市批发零售企业的年度数据,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研究方法,基于资产(企业)规模效应视角,研究营销战略风格对批发零售企业产出效率的影响。文章研究发现:第一,激进的营销战略风格能够提高批发零售企业的产出效率;第二,这一过程存在规模效应,激进的营销战略风格更能提高较小规模批发零售企业的产出效率。进一步分析显示:营运资金管理策略能够调节两者的关系,在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保守的批发零售企业中,激进的营销战略风格能更显著提高产出效率;激进的营销战略风格无法使非效率产出回归效率化。本文补充了激进营销战略的后果研究,为批发零售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尚梅  胡飞  杨海军  
近年来中国专利和论文产出均呈爆炸式增长,企业和公共研究机构作为研发创新主力,其创新行为有何特点?是否发挥了各自的比较优势?本文使用2008-2014年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调研数据,采用泊松准极大似然估计等方法,对企业和公共研究机构的研发产出进行比较研究。本文使用论文发表数和专利申请数度量研发产出数量,使用SCI论文发表数和专利授权数度量研发产出质量。研究表明,公共研究机构在论文产出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都表现出色,而企业研究机构在专利产出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都未能表现出显著优势。为研究企业没能发挥在专利产出方面优势的原因,本文使用子样本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公共研究机构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源的作用;而企业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世奇  朱平芳  
通过测算企业非劳务性研发经费投入对创新产出的最优滞后期,基于创新产出的溢出效应,运用空间面板模型,使用31个省级地区2009—2015年的数据,研究研发补贴对不同规模和所有权性质企业的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补贴仅对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专利和新产品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两种创新产出均无显著直接影响。研发投入最优滞后期和产出弹性的结果反映出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强,但转化能力较弱,研发资金和人才的稀缺仍然是非国有企业进行大规模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从而得到重视研发补贴的区域协同性、针对性,构建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鼓励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爱玲  
文章主要以科技创新企业为切入点,研究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研发产出的作用效果。运用专利产出和市场价值作为研发产出的替代变量,当政府研发资助能够促进企业产出时,说明政府研发资助效果较好,有利于通过研发产出的示范作用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反之则说明政府研发资助效果较差。实证检验运用Probit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避免了变量的内生性,结果显示政府研发资助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专利产出,但是无益于提高企业市场价值。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曾亚敏  张俊生  
与传统上通过会计业绩、托宾Q值来研究所有权结构与企业业绩不同,文章以1999~2001年中国1077家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不同所有权结构下企业产出效率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在不同的所有权结构下,企业的产出效率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这部分支持了Demsetz为代表的所有权结构与企业业绩无关的观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付丹  朱发根  
文章应用复合DEA算法分析制约电力企业相对效率的瓶颈资源及优化方向。以沪深两市21家电力上市公司为实证分析样本,结果表明:我国电力行业很可能已步入规模收益递减的阶段,电力企业的规模越大,规模收益递减的可能性越大;电力企业投入产出相对效率最敏感的投入指标是固定资产和主营业务成本,产出指标是发电量和主营业务收入;对于非技术和规模有效的电力企业,投入冗余相对严重的是"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员工",产出不足相对严重的是"发电量"和"经营净现金流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世文   陈非凡   刘峻峰  
金融科技通过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能够发挥就业创造效应,但随之带来的效率提升又将产生就业替代效应,因此金融科技对就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本文基于企业产出视角,利用2011—2021年上市公司微观数据,系统考察金融科技就业效应的存在性和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就业水平,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金融科技通过规模扩大效应和效率提升效应促使产出“量”与“质”的双向提升,进而推动企业就业水平的增长。进一步分析表明,金融科技的就业效应在高成长性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更为明显。此外,金融科技既有助于扩大企业的就业规模,还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就业质量。研究证实了金融科技对就业的积极效应,为实现稳就业目标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淑娥  王育宝  黄振雷  仲伟周  
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大幅增长,产出却增长缓慢,科技投入与产出绩效的关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首次建立科技投入潜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测算了西安高新区2900多家企业的科技投入与产出绩效关系,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科技投入对企业产出绩效起着积极的作用,其中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作用最为显著,其次为人均工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影响最小。企业的产出效益也受注册资本规模、企业性质的影响。虽然注册资本规模对企业产出效益产生积极影响,但影响程度仅超过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而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则明显存在产出绩效较低的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