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29)
2023(12605)
2022(10518)
2021(9763)
2020(8082)
2019(18413)
2018(17807)
2017(34334)
2016(17995)
2015(20038)
2014(19728)
2013(19323)
2012(17577)
2011(15640)
2010(15541)
2009(14300)
2008(12701)
2007(11086)
2006(9483)
2005(8069)
作者
(47526)
(39474)
(39251)
(37329)
(25179)
(19081)
(18170)
(15346)
(15286)
(13886)
(13746)
(13330)
(12572)
(12314)
(12247)
(11894)
(11516)
(11472)
(11337)
(11334)
(9709)
(9500)
(9293)
(9148)
(8923)
(8891)
(8627)
(8452)
(7828)
(7783)
学科
(77384)
经济(77318)
管理(48644)
(46661)
(37702)
企业(37702)
方法(33531)
数学(30161)
数学方法(29774)
(27085)
金融(27082)
中国(26314)
(24923)
银行(24912)
(24091)
地方(23919)
(20509)
(19761)
业经(16808)
(15667)
农业(14407)
(13403)
贸易(13389)
(12916)
(12801)
财务(12749)
财务管理(12725)
地方经济(12260)
企业财务(12171)
(12080)
机构
学院(237796)
大学(235771)
(101547)
经济(99519)
管理(93841)
理学(81032)
理学院(80142)
管理学(78808)
研究(78374)
管理学院(78342)
中国(65914)
(48134)
(46159)
科学(44956)
中心(40744)
财经(37223)
(36710)
(34913)
(34335)
(33876)
研究所(33428)
经济学(32360)
业大(32020)
(31620)
(31134)
师范(30830)
北京(29688)
经济学院(29456)
(29388)
财经大学(28001)
基金
项目(168903)
科学(134825)
研究(126826)
基金(123336)
(106271)
国家(105403)
科学基金(92170)
社会(82312)
社会科(78171)
社会科学(78153)
(66312)
基金项目(65743)
教育(58351)
自然(57967)
自然科(56626)
自然科学(56616)
自然科学基金(55560)
(55454)
编号(51297)
资助(49525)
成果(40445)
重点(38483)
(38248)
(37666)
(36243)
课题(35254)
国家社会(34729)
创新(33962)
教育部(32802)
科研(32510)
期刊
(105133)
经济(105133)
研究(68857)
中国(45525)
(37641)
金融(37641)
(34841)
管理(33759)
学报(31468)
(30479)
科学(30220)
教育(25324)
大学(25186)
学学(23552)
技术(22606)
农业(20282)
财经(17926)
业经(16949)
经济研究(16643)
(15365)
问题(13831)
理论(12010)
图书(11421)
资源(11264)
统计(11032)
实践(10988)
(10988)
技术经济(10941)
(10836)
(10664)
共检索到354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楚明  鲁春义  
形成我国中部地区区域金融信用中心,既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配合实施国家中部崛起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在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中,郑州构建区域金融信用中心有自己的优势,但受自身条件的制约,郑州构建区域金融信用中心,还需要在产业支持、金融环境、金融组织体系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采取有效支持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发挥郑州区位优势构筑商贸金融中心郑州市人民政府近年来,郑州市市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结合本市地处中原、交通便利、通信发达、商业繁荣的优势,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确立并积极实施了建设商贸金融中心的基本构想。目前,市场建设取得了可喜进展,辐射功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植华  
通过构建城市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中部地区太原、合肥、南昌、郑州、武汉和长沙6城市为研究区域,对郑州市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海云  
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不仅需要大量的复合型、国际化金融人才,还需要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特色人才,高校作为金融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的金融人才必须与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需求相适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闯  
经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与积累,中国进入产业升级与转移阶段。在此趋势下,中国产业集中的东部地区开启产业转移之路,这为中部地区城镇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借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和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从国家视角转为区域视角,分析中部地区利用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发展城镇工业化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以及离不开政府扶持的缘由。最后得出启示,中部地区城镇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平衡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形成本地化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最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新桥,张仁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秀生  盛见  
就地区经济增长而言,丰裕的自然资源既存在比较优势的促进作用,又存在比较优势弱势化的约束作用。因而自然资源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要看到其促进作用,更要关注其约束作用。中部地区既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更要消除其约束作用,促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磊  
采用因子分析法比较了包括郑州市在内的8个中西部省会城市的金融竞争力指标,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作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郑州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和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在金融聚集度和金融发展水平等方面又存在一些不足,并针对郑州市在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步伐的建议和措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昌斌  陈印军  毕于运  
随着区域经济差异变动和农村发展水平的改变,红黄壤地区近十几年来,粮食生产比较优势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粮食生产格局也在进行着新调整。本文分析了近20年来影响红黄壤地区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变化的因素及优势变动趋势,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区域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的思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哲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增加产品的种类,提高产品的质量,也可以带来规模效益和贸易收益,促进技术进步,从而成为经济内生增长的不竭之源。分工的依据是区域间农产品比较成本的大小。国内资源成本法是测算农产品比较成本的较好方法。通过对西北地区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测算,以此为依据,对西北五省区的主要农产品生产进行了区域分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振东  方天堃  许玉粉  
近年来,国家和各省、市、区相继推出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以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如农业部提出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这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战略任务,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许多专家和学者为此从不同角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来友  
郑州位处河南省中部,接近省区地理中心,四周被众多的中小城镇所包围,省内地理位置优越。郑州是河南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中心。郑州对带动全省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这种居中位置使郑州的核心力量和带动能力大大增强。从全国范围来看,郑州南至广州与北距哈尔滨的距离几乎相等,西至兰州和东南至上海、杭州的距离也相近,郑州恰位于我国经济产值的重心上,在这里建立贸易货栈,发展商业是非常有利的。郑州的居中位置,必然使它成为南来北往、西至东去的人流交汇中心,这些客流是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登国  
运用中部地区1995年—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的保护和发展偏好,扭曲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机制,以重工业和大型企业为核心的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对区域金融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以市场机制为发展基础的第三产业以及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力的推动了区域金融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仁祥  石丹  
近年来,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竞争愈演愈烈。各大城市对区域金融中心的角逐也进入白热化的阶段。本文立足于中部,给武汉的区域金融中心地位一个合理的定位,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为武汉落实“中部崛起”战略提供可行的思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仕政  
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学术讨论热点,它的核心在于不同区域的产业分工协作,根据各自优势条件选择优势产业加以扶持发展,避免产业结构的趋同性,在整体上互补互利。目前国内经济学界对区域优势产业的研究相对不足,因此本文将首先阐述区域优势产业内涵相关研究的现状,通过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比较分析确立本文的理论基础,进而提出区域优势产业的定义内涵、基本属性、特征以及形成机制,最后分别对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进行比较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