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13)
- 2023(15049)
- 2022(13201)
- 2021(12426)
- 2020(10244)
- 2019(23708)
- 2018(23255)
- 2017(45134)
- 2016(24388)
- 2015(27251)
- 2014(26943)
- 2013(26357)
- 2012(23924)
- 2011(21542)
- 2010(21136)
- 2009(19029)
- 2008(18098)
- 2007(15551)
- 2006(13336)
- 2005(11295)
- 学科
- 济(100376)
- 经济(100280)
- 管理(69756)
- 业(66396)
- 企(55451)
- 企业(55451)
- 方法(46776)
- 数学(40745)
- 数学方法(40194)
- 农(26776)
- 地方(25463)
- 中国(24033)
- 财(22523)
- 业经(22267)
- 学(20863)
- 农业(18386)
- 贸(16710)
- 贸易(16701)
- 易(16134)
- 和(15992)
- 理论(15911)
- 环境(15879)
- 技术(15412)
- 制(15170)
- 务(14575)
- 财务(14502)
- 财务管理(14473)
- 划(14415)
- 地方经济(13991)
- 企业财务(13672)
- 机构
- 学院(338027)
- 大学(337626)
- 管理(137905)
- 济(131353)
- 经济(128481)
- 理学(121133)
- 理学院(119712)
- 管理学(117494)
- 管理学院(116866)
- 研究(109847)
- 中国(78553)
- 科学(70551)
- 京(70490)
- 财(56760)
- 所(53568)
- 农(52134)
- 业大(51036)
- 中心(49947)
- 研究所(49566)
- 财经(47030)
- 江(46705)
- 范(46352)
- 师范(45926)
- 北京(43515)
- 经(42907)
- 院(41041)
- 农业(40817)
- 州(38929)
- 经济学(38704)
- 师范大学(37267)
- 基金
- 项目(245007)
- 科学(194022)
- 基金(178494)
- 研究(177907)
- 家(155827)
- 国家(154599)
- 科学基金(133890)
- 社会(111941)
- 社会科(106093)
- 社会科学(106062)
- 省(96129)
- 基金项目(96015)
- 自然(88683)
- 自然科(86617)
- 自然科学(86598)
- 自然科学基金(84992)
- 教育(82065)
- 划(80794)
- 编号(72823)
- 资助(72385)
- 成果(56986)
- 重点(54947)
- 部(53418)
- 发(52697)
- 创(50852)
- 课题(49542)
- 创新(47390)
- 科研(46874)
- 教育部(45829)
- 国家社会(45754)
- 期刊
- 济(137134)
- 经济(137134)
- 研究(92732)
- 中国(56939)
- 学报(52980)
- 科学(50079)
- 管理(49085)
- 农(46643)
- 财(41279)
- 大学(40324)
- 学学(38040)
- 教育(36458)
- 农业(32897)
- 技术(29998)
- 业经(23847)
- 融(22976)
- 金融(22976)
- 财经(21562)
- 经济研究(21184)
- 经(18349)
- 问题(18308)
- 图书(17967)
- 资源(17458)
- 科技(16912)
- 业(16585)
- 技术经济(15884)
- 理论(15620)
- 版(15586)
- 现代(15098)
- 商业(14942)
共检索到467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志富 张竟竟
河南省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区位,不仅要注重自身发展,还应积极争取与邻近省份市县地域的有效对接,合力并举助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顺利实施。首先采用分形理论以及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河南省的地域结构特征,发现城市分布格局以郑州市为中心进行自组织演化,市县分布多沿交通干线,"轴带+圈层"的复合型地域结构显现;然后采用统计分类、城市规模分级方法,分析了河南省的经济、城镇以及交通发展现状,发现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显著,城镇规模序列结构不完善,陆路综合交通网络发达;最后基于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改善河南地域结构的结点优化、轴带组织和面域扩展相结合的系统化空间组织路径。
关键词:
空间组织 结点城市 经济带 河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庆生 陈一静 胡默言
文章以地域旅游系统理论为基础,对河南省地域旅游系统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旨在为以后河南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背景认识;同时,也为分析其它不同地域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一种研究途径。
关键词:
旅游 地域旅游系统 子系统 河南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史本林 张卫星 郭志富
河南省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三点一线”、“一带四区”为重点的旅游精品项目。但其开发存在着协作开发意识淡薄、资源整合力度小等问题,限制了优势的发挥。为此,文章提出了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地域组织思路,即从培育三级旅游中心地,到构筑二条旅游发展轴,再到构建合理的旅游区等级体系。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组织 等级体系 河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宸铭 高建华 李国梁
基于传统民居尺度,利用空间句法的"凸空间模型",对河南省典型传统民居院落空间结构进行定量测度,分析其空间特征并解读其地域文化内涵。结果表明:(1)研究案例传统民居的空间整合度呈现出高度的相似性,全局整合度中心节点或轴线>前后院>入口、过厅>正房>厢房,局部整合度过厅>后院正房>后院厢房>前院厢房;(2)局部整合度较高的凸空间与全局整合度较高的凸空间分布不一致,出现"中心—边缘"现象;(3)院落结构与居住文化紧密相关,在"左祖右社的祭祀文化"、"光宗耀祖的门第观念"、"中正求和的居住思想"、"尊卑分明的礼教文化"、"依山就势的空间文化"、"晴耕雨读的传家观念"、"财不外露的居住心态"等传统民居文化联系上,呈现强弱不一的复杂耦合关系与不同的豫东—豫北文化、豫西文化、豫南文化特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梦卿、罗莉在《教育与职业》2010年第12期中撰文指出,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中部六省的建设和发展速度。但随着中部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技术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才培养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而作为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更是在提高中部地区整体发展水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者首先指出,要客观定位服务中部地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晓平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生产要素和产业格局在空间上合理配置,以形成高效的空间组织形态。面对国内外竞争,如何构建高效的空间结构,使之形成富有活力的组织体系,是"中部崛起战略"的热点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研究结合中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基础及发展潜力,指出在现有人口-产业集聚区基础上构建多层次、高效运转的都市经济区空间组织体系是增强中部地区竞争能力的关键。文章在城市中心性和交通运输联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武汉大都市经济区,长沙、郑州中等都市区,太原、合肥、南昌基本都市区的等级体系与划分方案。
关键词:
都市经济区 空间组织体系 中国中部地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苗双虎
通过对中部6省社区卫生服务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查找各省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差距以及河南省发展的不足,为促进河南省社区卫生服务更好地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河南省 中部6省 社区卫生服务 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储祥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祥民 周宗乾
在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中,河南省的地位举足轻重。因为在中部地区9省中,河南省在区位、人口、经济总量、工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均居首位,又具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的积淀。然而,仅仅依靠传统产业发展,很难实现河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河南省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的"目标,并将旅游业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突破口,这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殷强
笔者以河南省为例,运用生产函数,引入包括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四变量对财政支出规模进行协整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财政支出的最优规模应该是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29.94%,河南省财政支出规模不足。增强地方财力,中部地区需要中央加大"均等化"转移支付力度。
关键词:
中部地区 财政支出 规模效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邱士可 李世杰 王鑫
近域城市作为城市群内部结构不断发展完善的组合形态,对加速城市群成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讨论河南中部城市群的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郑(州)汴(开封)许(昌)近域城市组合构建的必要性及近域城市组合发展的外部条件。结果表明:近域城市仅仅空间上相邻是不够的,需要对原有空间结构进行正向扰动才能促进近域城市结构的发育,正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航空港)的正向扰动才使郑汴许近域城市组合得以发展成型。结合郑州航空港的建设,从区域空间结构、产业协同、基础设施对接、城市政府间协调合作机制等方面提出郑汴许近域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青
在分析济源市区位条件和区域布局状况的基础上,对未来济源市产业布局和城镇体系进行了战略探讨。提出将全市划分为以市区和周围工业小区构成的核心区,南部农业、工业、环保外围区,北部农业、工贸、旅游外围区,市区边缘农业、工贸外围区;并构想了以市区为中心的三级城镇体系。
关键词:
区域布局 战略总方针 城镇体系 济源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栋生
城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强劲动力。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在积极稳妥提高城镇化率的同时,要把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与效益、更好地落实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以城带乡方针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
中部地区 中原经济区 城镇化 城市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小素 乔旭宁
文章基于GIS,以河南省为例,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进行研究,通过对IDW方法和Kriging方法的比较,认为利用IDW方法对一个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更为合适。并且在区域经济研究中,利用GIS技术实现了经济数据与图形数据之间的关联,使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模式和发展趋势以图形的形式清晰直观地表现出来,增强了其可视性,更利于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从而为促进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