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6)
- 2023(14319)
- 2022(12246)
- 2021(11259)
- 2020(9735)
- 2019(22104)
- 2018(21718)
- 2017(41847)
- 2016(22618)
- 2015(25214)
- 2014(24805)
- 2013(24373)
- 2012(22133)
- 2011(19781)
- 2010(19323)
- 2009(17779)
- 2008(17549)
- 2007(15374)
- 2006(12902)
- 2005(11042)
- 学科
- 济(88896)
- 经济(88798)
- 管理(63396)
- 业(61086)
- 企(50211)
- 企业(50211)
- 方法(46832)
- 数学(41785)
- 数学方法(41313)
- 财(27961)
- 贸(25502)
- 贸易(25493)
- 易(24781)
- 农(23038)
- 税(22083)
- 中国(20645)
- 税收(20609)
- 收(20435)
- 学(19015)
- 业经(18072)
- 务(16979)
- 财务(16938)
- 财务管理(16903)
- 地方(16128)
- 企业财务(15977)
- 农业(15026)
- 制(14632)
- 技术(13703)
- 环境(13577)
- 和(13232)
- 机构
- 学院(319545)
- 大学(319300)
- 济(132247)
- 经济(129890)
- 管理(123567)
- 理学(108872)
- 理学院(107711)
- 管理学(105737)
- 管理学院(105190)
- 研究(104267)
- 中国(76363)
- 科学(67374)
- 京(64254)
- 财(62705)
- 农(59710)
- 所(53001)
- 业大(52974)
- 财经(50481)
- 研究所(48785)
- 中心(48602)
- 农业(47890)
- 经(45996)
- 江(45773)
- 经济学(41398)
- 北京(38816)
- 经济学院(38094)
- 院(37886)
- 范(37817)
- 财经大学(37636)
- 师范(37251)
- 基金
- 项目(227016)
- 科学(178078)
- 基金(167849)
- 研究(155513)
- 家(150052)
- 国家(148934)
- 科学基金(126947)
- 社会(100291)
- 社会科(95410)
- 社会科学(95382)
- 基金项目(89788)
- 省(88177)
- 自然(85892)
- 自然科(84011)
- 自然科学(83983)
- 自然科学基金(82513)
- 划(75340)
- 教育(71134)
- 资助(68166)
- 编号(60442)
- 重点(51767)
- 部(49908)
- 发(47839)
- 创(47824)
- 成果(46787)
- 科研(45639)
- 创新(44892)
- 计划(44466)
- 国家社会(42699)
- 教育部(42346)
共检索到441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吕越 娄承蓉 杜映昕 屠新泉
中美经贸关系是中美两国关系的"稳定器"和"压舱石",而中美贸易摩擦则会对中美双方乃至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那么,该如何认识这一负面影响的程度和特征呢?虽然现有研究已经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定量评估,但大多仍是基于情景假定而展开的模拟分析。文章利用COMTRADE和TRAINS数据库与WITS-SMART模型,根据2018年中美两国公布的4月份初步清单和6月份两批实施清单,通过对贸易消减效应、福利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的模拟,就中美贸易摩擦对双方福利效应的变化进行考察,并通过比对两个清单,进一步讨论了中美两国在贸易摩擦中的策略调整和特点。研究表明:(1)从贸易影响来看,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和中国从美国的进口将大幅减少,且前者减少额度远超后者;(2)从福利效应来看,虽然中国的增税清单对美国目标产业的打击程度更大,但中国所遭受的总体福利损失却更多,约为美国的2.6倍;(3)从产业损害来看,机电产品是美国受损最大的行业,中国受影响最大的则是大豆和汽车行业;(4)从贸易转移来看,美国进口将从中国转移到墨西哥、日本和德国等市场,中国进口将主要转移到巴西、德国和日本等市场;(5)从策略比较来看,中国的对等反制措施相比美国虽针对性强,但灵活性和效率不足。文章基于美国对中国的战略转向、美国在贸易摩擦中的战略诉求以及双方提出的征税清单,全面评析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效应,从而为中国应对可能持续升级的贸易摩擦提供战略性政策支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明华 余梦妍 魏僮 胡田琦 唐莹
基于2012—2017年中美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首先采用Armington替代弹性模型估计中美木质林产品在对方市场的替代弹性,然后将替代弹性引入SMART模型测算中美双方木质林产品加征关税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木质林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可替代性高于美国木质林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可替代性;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木质林产品的贸易损失大,但福利损失小;中国木质家具、纸和纸板、木制品等加工型产品的对美出口面临出口大量减少威胁;随着美国加征关税的逐步实施,加征关税的贸易效应逐步显现;中国对美国木质林产品加征关税结构仍有优化空间。为了减少中美双方木质林产品加征关税引发的不利影响,必须寻找出口替代市场、降低可替代性、优化加征关税结构、加快实施“双循环”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晴 陈伟光
文章根据中美贸易摩擦的严重程度设置了5种情境,利用CGE模型动态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中美贸易摩擦将会对全球宏观经济产生深刻影响,加征关税对中美双方GDP增长和居民福利造成不利影响,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GDP与居民福利均会不同程度上升,出现正的外部性;(2)中美贸易摩擦将会极大改变全球贸易格局,中国与美国贸易紧张关系将会促使中国外贸出口转向欧盟、东盟和世界其他地区,而美国则会转向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经济效应 动态CGE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倪红福 龚六堂 陈湘杰
研究目标:测算关税的累积成本并模拟分析中美加征关税的价格效应和福利效应。研究方法:构建全球投入产出价格效应模型,并利用2014年全球投入产出表(WIOT)和分行业关税率数据进行测算和加征关税的情景模拟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现行关税体系对中国行业的价格影响大于美国。但中美加征关税,将使得美国的价格水平提高幅度大于中国,进而美国居民的福利损失总体上大于中国。研究创新:将单国投入产出价格模型拓展到引入关税的全球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多角度阐述全球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并论证价格效应模型与累积关税成本测算框架的一致性。研究价值:提供了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估算关税的价格效应和福利效应的方法,并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肖志敏 杨军
利用GTAP模型分别模拟分析2018年初中美贸易摩擦的长期和短期经济影响,结果发现,中美两轮贸易加税全部实施,短期内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会减少约295亿美元,美国对世界逆差减少257亿美元,中国对世界顺差增加108亿美元。此外,中国实际GDP、福利和就业率分别下降0.37%、503亿美元和0.52%;美国分别下降0.28%、515亿美元和0.38%。长期来看,中美宏观负面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均会得到缓解。在产业影响方面,中国弱夕阳产业、新兴产业部门分别在两轮贸易摩擦中受到较大冲击,农业部门普遍受益,夕阳产业部门影响不大,其中电子设备和机械设备等新兴产业产出均下降1.14%。美国农业、夕阳产业在两轮贸易摩擦中负面影响较大,其中油菜籽和植物纤维产出分别下降17.9%和14.3%。总体而言,中美贸易摩擦对双方都带来较大冲击,而且其影响会随着摩擦的升级而扩大。
关键词:
贸易摩擦 关税 GTAP模型 经济影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邵冠华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在美国对我国光伏产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我国光伏产品的整体出口仍保持较快增长,我国光伏产业技术成本优势明显、产业链成熟、市场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产能扩张过快、产业结构不合理、国际规则参与少和企业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应当加大研发支持力度,引导企业科学生产,建立贸易壁垒预警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规则、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以合理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关键词:
光伏产业 双反 中美贸易摩擦 出口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卢进勇 张航 李小永
2018年3月,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依据"301调查"对自我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我国立即采取反制举措予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摩擦究竟对我国利用外资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我国未来的招商引资工作应该如何来做?本文在回顾中美双边投资的基础上,结合中美贸易摩擦爆发以来双方的投资政策,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产业结构、来源国、外资政策等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蒋永宏 于程程
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意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因此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逐渐抬头,加强了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美国2009年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以来,美国在制造业产值、制成品出口、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成效,中国作为世界的制造大国、美国的第二大贸易国,在美国进行制造业回归之时,也在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中美产品有了更多的竞争,随之而来的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文娟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与美国在贸易的发展速度以及增长幅度得到非常迅猛的增长。然而从中国与美国建立贸易关系之后,两国的贸易关系就在摩擦与曲折中不断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更加严重。中美双方贸易摩擦的焦点主要为贸易赤字、反倾销、技术壁垒等。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因中美贸易摩擦而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化解中美贸易摩擦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基于直接投资的角度,分析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征,对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摩擦的关系及影响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直接投资 中美贸易摩擦 技术壁垒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彬 明元鹏 陈伟光
美国在不同时期分别对日本和中国挑起贸易摩擦,实施贸易保护政策,更多是基于中日两国对其霸权地位的威胁。贸易逆差只是大国引起贸易摩擦的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守成国与崛起国之间的权力之争,尤其体现为高科技领域上的竞争;同时,引起贸易摩擦也是守成国转移国内矛盾的重要方式。由于中日两国政治地位差异,与美国政治关系不同,本国市场纵深不同,中、日两国应对贸易摩擦时也采取了不同的策略;而全球产业链的变化决定了两次贸易摩擦对世界经济的溢出效应也不同。面对贸易摩擦,我们要坚持深化改革,实现高水平开放,提高金融系统应对风险的能力,保证经济增长;充分利用广阔的国内市场,深化周边经贸合作,通过"一带一路"不断深化区域合作;在政治层面,中美双方应维护对话合作机制,保持政策弹性、扩大政策空间、增进两大国互信,共同建设更有包容性的国际秩序,超越争霸思维,减少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贸易摩擦 守成国 崛起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政宁 史新鹭
中国是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因此,中美贸易摩擦将对中美两国经济和贸易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应用动态GTAP模型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两国宏观经济和各部门的影响。研究发现,同基准情景相比,从各部门产出看,在短期内,中国农产品和轻工业会受到正面影响,其余部门会受到负面冲击;美国肉类、采掘、食品、纺织、重工业、通信和服务部门会得到促进,其余部门会受到抑制。长期来看,除农产品部门外,中国其余部门会受到正面冲击;除通信部门外,美国各部门产出的变化与其短期相似。总体而言,不论在短期还是长期,中国经济增速、出口和进口的下降幅度均高于美国,这表明贸易摩擦对中国的负面冲击更大。
关键词:
动态GTAP模型 贸易摩擦 基准情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公正 胡晓敏
关税是以进出境货物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直接影响商品的市场价格,进而影响生产、消费、贸易、国际收支、社会福利等各个方面,其价格效应不容忽视。本文在美国挑起并不断升级对我国经贸摩擦的背景下,通过对关税和物价的关系分析,研究加征关税对中国物价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其与国内成品油、天然气、大豆等重要商品价格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加征关税对国内CPI变动的影响不大,但经贸摩擦会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给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带来不利影响,从而传导并影响国内PPI走低。
关键词:
关税 CPI PPI 经贸摩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海 任慧
在全球生产分割的背景下,海关统计数据由于包含大量重复计算的成分,并不能真实反映一国某部门的贸易收益情况。文章通过构建跨国投入产出模型,定义增加值出口为衡量双边贸易收益的指标,从增加值出口变化趋势、行业分布情况及贸易收益的实现方式,分别剖析2000~2014年中美两国农产品各部门的增加值出口情况。发现中美农产品双边贸易的盈余方实为中国,农产品行业的大量增加值隐藏在本国的其他部门中出口。中国市场对美国农业经济的拉动作用在提升,两国农产品行业实现收益的方式不同,中国越来越趋向于附加值含量低的粗加工中间品出口。两国农产品贸易关系紧密,对第三国市场的依赖不断下降,中美贸易摩擦对两国农产品行业的收益都将造成较大的冲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明 杜明威
研究目标: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探讨中美贸易摩擦的非对称贸易效应。研究方法: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和国际投入产出表测算中美贸易摩擦的贸易效应。研究发现:中美贸易摩擦导致与中美存在价值链联系的所有经济体出口贸易均遭受到不同程度损失,其中,美国出口贸易利益遭受的损失显著大于中国。另外,美国对华贸易制裁对其他经济体出口贸易利益和全世界总值出口贸易的负面冲击均显著大于中国对美国同等规模贸易制裁。研究创新:在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下,从增加值贸易和总值贸易两个维度深入考察中美贸易摩擦对全球各经济体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研究价值:为中国有效遏制以及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樊海潮 张丽娜
本文从中间品贸易和量化分析的角度对中美贸易摩擦及其影响进行了评估。文章首先对中美两国中间品贸易的有关典型事实进行了梳理;然后在Melitz and Ottaviano(2008)的基础上融入了企业进口中间产品行为,通过构建相应的异质性企业模型,讨论了进口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关税变化对一国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国进口最终产品关税下降,该国福利水平发生恶化,进口中间品关税降低,该国福利水平则有所改善。量化分析的结果表明:(1)与理论预期一致,当美国单方面提高进口中间产品关税时,会恶化其福利水平,进口最终产品关税提高,其福利水平则会改善;(2)受中间品贸易的影响,中美两国爆发贸易摩擦后,两国福利水平均会发生恶化;且与美国相比,中国福利水平的恶化程度更为严重。稳健性检验和后续分析的结果进一步支撑了本文的研究结论。本文的研究从量化分析的角度支撑并论证了贸易自由化对各国福利水平的积极影响。本文建议各方应通过协商及谈判的方式解决双边及多边贸易摩擦,构建公平竞争的贸易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