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38)
2023(13067)
2022(11528)
2021(10786)
2020(9003)
2019(20865)
2018(20563)
2017(40440)
2016(21689)
2015(24274)
2014(24080)
2013(23469)
2012(21231)
2011(18890)
2010(18405)
2009(16520)
2008(15520)
2007(12900)
2006(10933)
2005(8878)
作者
(59397)
(49365)
(48821)
(46597)
(31394)
(23529)
(22323)
(19558)
(18752)
(17132)
(16892)
(16339)
(15316)
(15287)
(15052)
(14769)
(14709)
(14643)
(14011)
(13922)
(11978)
(11757)
(11672)
(11254)
(10956)
(10770)
(10710)
(10619)
(9786)
(9732)
学科
(85628)
经济(85534)
管理(61888)
(57383)
(47986)
企业(47986)
方法(43060)
数学(38082)
数学方法(37571)
中国(22753)
(21402)
(20735)
业经(18273)
地方(17685)
(17418)
(14874)
贸易(14870)
农业(14436)
(14421)
理论(14256)
环境(14024)
(13694)
财务(13626)
财务管理(13598)
技术(13417)
(13364)
企业财务(12875)
(12576)
(11866)
(10601)
机构
大学(297332)
学院(295757)
管理(123445)
(116014)
经济(113434)
理学(108959)
理学院(107805)
管理学(105824)
管理学院(105297)
研究(93180)
中国(66396)
(61946)
科学(58623)
(49964)
业大(44732)
(44086)
(43277)
中心(42765)
财经(41892)
研究所(40745)
(39571)
(39067)
师范(38728)
(38400)
北京(38152)
(34944)
经济学(34677)
农业(33931)
(32813)
财经大学(31719)
基金
项目(217122)
科学(171792)
基金(159024)
研究(157970)
(137785)
国家(136689)
科学基金(119348)
社会(99980)
社会科(94820)
社会科学(94794)
基金项目(85761)
(84044)
自然(78870)
自然科(77076)
自然科学(77059)
自然科学基金(75623)
教育(72675)
(70812)
资助(64669)
编号(64537)
成果(49914)
重点(47820)
(47698)
(45373)
(45187)
课题(42992)
创新(42132)
科研(41740)
教育部(41327)
国家社会(41002)
期刊
(115629)
经济(115629)
研究(81668)
中国(46338)
学报(44667)
管理(42727)
科学(42060)
(37861)
(36722)
大学(34572)
学学(32652)
教育(30359)
农业(26935)
技术(26314)
业经(19627)
(19397)
金融(19397)
财经(19157)
经济研究(18293)
问题(16865)
(16250)
图书(15478)
科技(14476)
理论(14412)
技术经济(13880)
资源(13572)
实践(13455)
(13455)
现代(13453)
(13202)
共检索到400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姜鹏  周静  崔勋  
"收缩城市"在国外早有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探讨,而国内的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围绕中、日、韩实例分析,开展的"收缩城市"探讨性研究。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收缩现象开始日益凸显,其类型与成因也不同于国外发达国家。本文首先列出三种收缩城市的典型类型;然后尝试用人口密度重新定义中国的收缩城市;最后强调以正视收缩城市作为发展的前提,建议从土地开发、区域产业和人口政策以及规划建设等角度出发,积极应对城市收缩,谋求更好发展机遇。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重力  盛玮  
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作为东亚区域一体化合作的主要成员国中、日、韩三国,也纷纷开始了各自的RTA/FTA体系的尝试,以避免被排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之外。但由于目标的不同,中、日、韩三国FTA战略也大相径庭。各国优先考虑的谈判对象和建立FTA的进度也各不相同,建立FTA所涵盖的内容也存在很大差异。建立三国稳定的政治互信关系和固定的磋商机制、确立时间表、与日本协调FTA战略、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将加速中、日、韩FTA合作进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建肖  
中日韩自贸区建设首轮谈判于3月26日在韩国首尔启动这意味着一个覆盖15亿人口、仅次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中日韩自贸区不仅能产生巨大的宏观经济效益,还将有力推动亚洲统一市场的形成,对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但从目前看东亚地区局势复杂,经贸合作路径多头并行,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缺乏有利的外部环境,三国推进自贸区建设的战略不够一致,且三国产业竞争激烈,互有敏感领域,短期内达成自贸协定具有较大难度。因此,需要从国家战略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翁东玲  
目前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所面临的环境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必要重新审视其重启谈判的可能性以及中国采取的应对之策。中国应当从战略高度来看待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认识到其中的重大战略意义,主动积极推动谈判进程,加强沟通协商、增强政治互信,妥善解决中日韩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应充分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后提供的新机遇,突破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诸多障碍,创新中日韩合作新模式;应不断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开放度,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戴艳娟  泉宏志  
推算多国间购买力平价(简称PPP)所用的方法繁多,本文推算的PPP是以转换可比价格的投入产出表为目的,因此PPP需满足行列整合性、基国不变性、推移性等特征。本文利用可以满足上述三个特征的GK(Geary-Khamis)法和独创的国际平均全劳动法估算了中日韩三国分产业的PPP,利用此推算结果,将2005年中日韩各产业的投入产出表转换为可比价格投入产出表,并比较中日韩的经济规模和产业生产的依存结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春花  孙振清  
以亚洲三国(中国、日本、韩国)的1965~2011年的数据进行似不相关模型(SUR模型)的分析,试图验证中日韩关于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存在。将人均GDP变量、城市化率和对外贸易依存度作为自变量,分四种模型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三国都存在关于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但在现阶段中国还未达到理论上的"拐点",而日本和韩国分别在1991年和2007年已经达到人均碳排放的峰值。基于SUR模型结果,中日韩的数据分成1965~1991年、1991~2007年、2007~2011年三个阶段进行因素分解分析(LMDI分解法),找出各国碳排放贡献最多的因素。分析结果是:影响碳排放的4个因素中,人均G...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许亚云  曹杨  韩剑  
在西方民族主义兴起、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有利于实现东亚区域一体化,但三国在多个敏感领域和规则标准上的分歧使得谈判进展缓慢。文章对比分析了中日韩三国FTA战略的异同,针对分歧较大的议题展开分析,并构建了多个衡量FTA协定深度的指标,实证检验并模拟了全面、高水平FTA的达成对三国及区域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中日韩各自的FTA战略在伙伴选择、规则标准和内容覆盖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三国在关税减让、农业、数字贸易、知识产权、竞争政策、劳工和环境等具体议题上亦分歧较大。高水平FTA对贸易有着显著促进作用,区域整体及各国都将从中获益,且具有法律可执行性的条款更能发挥贸易促进效应。不同巨型区域贸易协定的模拟结果显示,RCEP是否包含印度、美国是否重返CPTPP都影响不大,而高水平中日韩FTA能给区域整体和三国带来更大的贸易效应。中国应将中日韩FTA视为构建高水平FTA网络的可行路径,努力推动中日韩FTA取得突破性进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匡增杰  
随着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中国自贸区战略的加快实施,目前正在谈判的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对三国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本文采用GTAP模拟方法定量评估了中日韩FTA框架下三国经济效应的变动。研究结果显示,它将扩大区域内贸易规模,改变三国贸易条件,全面促进三国贸易结构以及生产结构调整,推动三国经济增长,提高消费者福利,实现三国互利共赢。因此,我国应积极发挥比较优势,拓展外贸出口增长空间;大力发展产业内贸易,加快调整产业结构;采取灵活策略,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稳步推进中日韩FTA进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伶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FTA)的建立将对3国带来重大的经济意义,并促进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本文在分析中国与日韩农产品贸易状况的基础上,采用GTAP模型模拟和定量评估了中日韩建立FTA的农产品贸易效应。结果显示,中日韩FTA将产生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取消关税后,会给日韩农产品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中韩贸易创造效应远大于中日之间,中韩两国农产品产量都将增长,而日本农产品产量将减少;中日韩FTA将促进3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和贸易条件的改变,从长期看,3国农产品的完全自由化将更有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伶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FTA)的建立将对3国带来重大的经济意义,并促进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本文在分析中国与日韩农产品贸易状况的基础上,采用GTAP模型模拟和定量评估了中日韩建立FTA的农产品贸易效应。结果显示,中日韩FTA将产生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取消关税后,会给日韩农产品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中韩贸易创造效应远大于中日之间,中韩两国农产品产量都将增长,而日本农产品产量将减少;中日韩FTA将促进3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和贸易条件的改变,从长期看,3国农产品的完全自由化将更有利。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静  翟国方  靳文博  张银银  
基于网络数据,对中日韩市辖区规模进行分析。结果总体呈现:中日韩市辖区人口规模及人口密度随城市规模增大而增加,用地规模随城市规模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与日韩相比,中国城市设区数量普遍较少、市辖区规模普遍较大、城市内部市辖区间分异大、市辖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中国不同城市的市辖区分异也十分明显。究其原因在于城市自然历史、经济社会阶段的规律性与差异性。基于此市辖区的设置必须因地、因时、因市而动,不能一刀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霞  
发端于欧洲的现代化,使人口动态从多产多死向少生少死转变。现代化不仅引起了欧洲的老龄化,同时也波及到美国、日本等国家,中国和韩国也已步入老龄化国家。随着全球老龄化现象的加剧,由老龄化所引发的各种问题,都将随着时代的推移而日渐明显。本文主要对中国、日本及韩国老龄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考察和研究,明确今后在这方面所要研究的课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巧玲  王奇  
跨界大气污染已成为国际环境外交关注的重要问题,清晰的责任界定是解决跨界大气污染问题的基础。本文提出了污染排放的"经济—环境"全过程分析方法,构建了跨界大气污染中的国家排放责任识别体系,研究指出:在界定责任时,首先,要从各国的发展阶段出发,保障其基本的发展排放权;其次,也要充分考虑各国为减轻环境污染而做出的超常减排努力;第三,还应重视国家间经济贸易往来中隐性的污染转移。基于此责任识别框架,对中日韩跨界大气污染问题中中国应承担的责任进行了定量分析,这为中国在环境外交中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证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谭晶荣  
本文通过对中日韩三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现状及其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分析,发现中日韩三国的服务贸易RCA指数和TC指数比较接近,表明三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内的竞争力不相上下,即使在服务贸易的个别行业存在差距,但并不是很大。在全球加速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今天,中日韩三国在服务贸易领域谁会更具有竞争力,只有期待各国产业调整和对未来事运的把握上。从这个角度上讲,中日韩三国都面临着同样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渠长根  杨玉修  
东亚关系主要是中日韩之间的国际关系。文章认为,中国始终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和心态维护着这种东亚关系格局,但是未能完全化解或消除三国彼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朝鲜半岛总是充当了这些矛盾和冲突的聚集点和引爆点,并且,浩瀚的海洋使日本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了对中韩两国的相对主动权,近代以来传统的东亚格局发生裂变,其主要原因还在于西方的挤压和诱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