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2)
- 2023(9087)
- 2022(7734)
- 2021(7373)
- 2020(6216)
- 2019(14185)
- 2018(14098)
- 2017(27061)
- 2016(14325)
- 2015(16634)
- 2014(16519)
- 2013(15505)
- 2012(13656)
- 2011(11757)
- 2010(11208)
- 2009(9865)
- 2008(9019)
- 2007(7644)
- 2006(6080)
- 2005(4795)
- 学科
- 济(53612)
- 经济(53547)
- 管理(41267)
- 业(36330)
- 企(30689)
- 企业(30689)
- 方法(27927)
- 数学(25271)
- 数学方法(24894)
- 中国(15599)
- 财(14661)
- 农(14349)
- 业经(11640)
- 地方(10624)
- 制(10259)
- 学(10215)
- 务(9456)
- 财务(9389)
- 财务管理(9366)
- 理论(9334)
- 贸(9042)
- 贸易(9041)
- 易(8787)
- 农业(8773)
- 体(8637)
- 企业财务(8567)
- 技术(8398)
- 和(8178)
- 融(8147)
- 金融(8140)
- 机构
- 学院(187026)
- 大学(183998)
- 管理(76033)
- 济(73826)
- 经济(72399)
- 理学(66595)
- 理学院(65965)
- 管理学(64695)
- 管理学院(64350)
- 研究(56375)
- 中国(41918)
- 京(36906)
- 科学(34608)
- 财(33481)
- 农(29455)
- 业大(28653)
- 中心(28322)
- 财经(27442)
- 江(26351)
- 所(25932)
- 经(25178)
- 研究所(23990)
- 农业(23185)
- 范(23036)
- 师范(22724)
- 经济学(22593)
- 技术(22057)
- 北京(21859)
- 院(21614)
- 州(20807)
- 基金
- 项目(138574)
- 科学(109830)
- 研究(101678)
- 基金(100916)
- 家(87861)
- 国家(87142)
- 科学基金(76129)
- 社会(64645)
- 社会科(61328)
- 社会科学(61313)
- 省(55475)
- 基金项目(53743)
- 自然(49561)
- 自然科(48468)
- 自然科学(48451)
- 教育(47938)
- 自然科学基金(47544)
- 划(46257)
- 编号(40979)
- 资助(40619)
- 成果(31546)
- 重点(30955)
- 部(30417)
- 创(29804)
- 发(29482)
- 课题(28201)
- 创新(27851)
- 科研(27154)
- 国家社会(26995)
- 教育部(26459)
共检索到256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炳汝 何根华 曹惠惠
为规范物流秩序、提高物流运行效率,文章运用中心地中心性理论、信息熵多属性决策、空间相互作用关系等方法,以安徽省为例,构建的物流中心地等级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安徽省物流中心地是等级分层的,其中包括1个一级、4个二级和9个三级物流中心地;各等级中心地形成了层层嵌套分布的物流服务范围;安徽省物流等级体系也凸显了物流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物流中心地等级体系也有利于解决物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一星 张莉 武悦
城市中心性是指一个城市为它以外地方服务的相对重要性 ,是用以衡量城市中心地位高低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 ,国内学术界对“中心性”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偏差 ,有必要对中心性的概念和方法进行专门研究。文章在明确中心性概念 ,回顾国内外中心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城市统计资料 ,利用最小需要量和主成分分析法 ,对 1997年全国 2 2 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中心性等级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根据城市中心性指数的高低 ,把我国城市划分为五级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红光 刘科伟
为了给区域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研究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文章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借助分形理论构建了一般的城镇等级—规模分布模型。在已知城镇规模分布分维数的条件下,可以计算出在不同的中心地模型中所谓值下,区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的分布序列,并称其为中心地分布模型。与Zipf公式相比,上述模型不仅更具理论内涵、更接近实际,而且具有横向可比性和纵向预见性,还可以确定区域城镇体系规模分布的中心性值,为城镇体系发展提供更好的导向。最后以陕西省关中平原为例说明了此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调霞
旅游中心地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科学构建旅游中心地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通过计算长三角各城市的旅游综合实力指数,对旅游中心地等级体系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旅游中心地旅游综合实力指数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等级体系可以划分为国家级旅游中心地、省域级旅游中心地、区域级旅游中心地和地方级旅游中心地四个等级。其中,上海为第一等级,其旅游综合实力指数达到182.365,杭州、南京和苏州为第二等级,旅游综合实力指数分别为69.582、65.354和59.665,无锡、宁波、绍兴、温州、常州为第三等级,旅游综合实力指数分别为49.234、44.257、41.2...
关键词:
旅游中心地 等级体系 长三角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丁宁
文章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对Beckman的中心地规模模型进行修正,实证研究我国中心地体系中流通规模等级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市级中心地自身流通产出规模与其流通产出总规模之间的比值约为0.7,县级中心地自身流通产出规模与其流通产出总规模之间的比值约为0.3,中心地系数随等级提高而上升。但中心地系数的过快上升也表明城乡流通体系差距较大,因此应重视发展县域中心地体系来优化流通规模等级分布。
关键词:
中心地 流通规模 等级结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安桉
基于中心地规模理论框架,实证研究了我国中心地体系的商贸流通业规模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我国中心地商贸流通业系数随着中心地级别的提高而增加,市区级商贸流通业系数随着东、中、西区域分布呈现阶梯式递减,而县级商贸流通业系数则呈现了阶梯式递增。
关键词:
中心地体系 商贸流通业 规模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翁瑾 张希蒙
文章利用上海酒店业的空间数据,通过聚类和异常值分析,讨论了上海市中心地体系的演化。研究发现,上海市高等级中心地体系的演变属于典型的"点—轴渐进式"扩散模式,其中高等级中心地沿"延安路—世纪大道"呈东西轴向发展,长期以来呈现持续强化的特点;次一级中心地在中心城区内的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的特征;高等级中心地和次一级中心地都表现为"主城区—卫星城"的分布特点。
关键词:
城市中心地体系 酒店业 空间结构 上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宁越敏 黄胜利
改革开放促进了上海商业的发展和商业空间结构的演变。文章以上海市区内的30余个商业中心为研究对象,认为上海市区商业中心的变迁具有以下特征:商业中心的整体职能有所提高,等级差异有所缩小,在空间上商业中心的集聚与扩散、衰落与兴起并存。最后,就商业中心的建设提出3项建议。
关键词:
商业中心 等级体系 上海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磊 刘雪梅 朱文英 陈希昌
根据物流中心体系综合选址问题的特点,将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运用于其选址决策中。并给出模糊聚类的基本思想和基于模糊聚类物流中心体系综合选址的分析步骤,通过算法运用说明该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指出其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梁磊 王艳娥
随着网络运维研究的发展,物流中心也面临着网络安全和维护的问题,以信息网络运维需求为基础,探讨了流程化管理理念,引入先进的ITIL的理念,并加入"人、流程与技术"三要素,构建了一个基于流程管理的物流中心信息网络运维系统架构,并介绍了该框架的四个层次,为物流中心信息网络运维管理提供高效品质优的服务。
关键词:
物流中心 信息网络 运维体系 ITIL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松枫 刘宇 杨昊宇
运用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相关理论,对体育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并重点从满足比赛要求、社会效益以及环境保护等三个方面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试图构建适合当前体育物流发展的配送中心选址指标体系。
关键词:
体育物流 配送中心 选址 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彦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胡志刚
本文对河钢集团基于结算中心的费用管控体系进行了总结。该体系通过优化财务资源配置,建立内部网络银行,使控制费用支出与预算形成高效衔接,实现了企业内部各子分公司及部门由被动控制费用支出向主动控制费用支出的转变。
关键词:
结算中心 费用控制 内部网络银行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雪波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引导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在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大学教师是关键角色。因此,本文基于适应性的组织管理模型,建议高校从组织结构、教育管理机制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师发展体系,以帮助大学教师适应"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所带来的系列变革。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理念 大学教师发展体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志宇 张扬
以湖南省为例,运用中心地理论与聚集分形模型分析了"3+5"战略规划下城市群的空间结构与等级体系。结果表明:"3+5"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兼有市场原则(K=3)与交通原则(K=4)的双重性质,且服从K=133的勒施市场等级指数,属第46级市场区;同时,"3+5"城市群以一级中心地为中心,其二级中心地空间分布紧凑合理,三级中心地较为松散,四级中心地呈现内松外紧的双分形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