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81)
- 2023(16131)
- 2022(14010)
- 2021(13178)
- 2020(10984)
- 2019(25672)
- 2018(25530)
- 2017(49625)
- 2016(26962)
- 2015(30265)
- 2014(30415)
- 2013(29408)
- 2012(26948)
- 2011(24026)
- 2010(24029)
- 2009(21664)
- 2008(20774)
- 2007(17958)
- 2006(15485)
- 2005(13142)
- 学科
- 济(106961)
- 经济(106836)
- 管理(75946)
- 业(70297)
- 企(58722)
- 企业(58722)
- 方法(51554)
- 数学(45512)
- 数学方法(44738)
- 中国(28852)
- 农(27780)
- 财(26212)
- 学(24114)
- 地方(23695)
- 业经(22789)
- 制(19795)
- 理论(19164)
- 农业(18251)
- 贸(17217)
- 贸易(17209)
- 务(16712)
- 易(16636)
- 财务(16619)
- 财务管理(16582)
- 和(16385)
- 环境(16269)
- 技术(16109)
- 企业财务(15684)
- 体(14943)
- 银(14900)
- 机构
- 学院(372844)
- 大学(372812)
- 管理(148855)
- 济(143260)
- 经济(140007)
- 理学(130062)
- 理学院(128567)
- 管理学(125838)
- 管理学院(125173)
- 研究(122011)
- 中国(88594)
- 京(79616)
- 科学(78703)
- 财(64147)
- 农(60768)
- 所(60468)
- 业大(57993)
- 江(57415)
- 研究所(55731)
- 中心(55714)
- 财经(52238)
- 范(49843)
- 师范(49269)
- 北京(48968)
- 农业(47669)
- 经(47618)
- 院(45692)
- 州(43575)
- 经济学(42780)
- 技术(41205)
- 基金
- 项目(265779)
- 科学(209150)
- 基金(192429)
- 研究(191287)
- 家(168481)
- 国家(167144)
- 科学基金(144351)
- 社会(118995)
- 社会科(112709)
- 社会科学(112677)
- 省(105051)
- 基金项目(102167)
- 自然(96388)
- 自然科(94175)
- 自然科学(94149)
- 自然科学基金(92412)
- 教育(89213)
- 划(88113)
- 资助(80135)
- 编号(77973)
- 成果(61813)
- 重点(59580)
- 部(57800)
- 发(55880)
- 创(54851)
- 课题(54181)
- 创新(51231)
- 科研(51082)
- 教育部(49377)
- 大学(49215)
- 期刊
- 济(150424)
- 经济(150424)
- 研究(104452)
- 中国(67648)
- 学报(61223)
- 科学(55530)
- 管理(53867)
- 农(53481)
- 财(48543)
- 大学(46289)
- 学学(43702)
- 教育(43017)
- 农业(36904)
- 技术(34980)
- 融(27369)
- 金融(27369)
- 业经(25802)
- 财经(24637)
- 经济研究(24287)
- 经(21007)
- 问题(20778)
- 图书(18991)
- 业(18758)
- 科技(18121)
- 统计(17875)
- 技术经济(17719)
- 版(17669)
- 资源(17142)
- 理论(16749)
- 商业(16434)
共检索到526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花晨 陈文喆 黄新建
合理的城市格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经济社会改革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在区域经济学中,城市首位度是关于城市规模分布的重要理论,特别是对于大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首位度是较为权威的衡量标准。本文通过引入首位度这一概念,建立非线性的门槛回归模型,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城市首位度在不同阶段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贡献效应,从而确定江西中心城市的最优规模,提出江西应坚持一体化、多核化的城市发展模式,要打破区域壁垒促进省域中心城市合作,并在城市创新能力、城市发展环境方面实现城市体制改革。
关键词:
中心城市 最优规模 首位度 门槛回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雷菁 郑林 陈晨
利用计算城市流强度的方法来划分江西省中心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得出江西省中心城市规模等级体系中的四个层次的城市,通过计算对划分结果的分析,证实利用城市流强度来划分城市规模等级体系是一种切实有效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
城市流强度 中心城市 城市规模等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树琮
京九铁路与江西城市体系建设李树琮(南昌330013.江西财经学院研究所)京九铁路北起首都北京,南至香港九龙,穿越京、津、冀、豫、鲁、皖、鄂、赣、粤9个省市,全长2384公里,整个铁路的修建和开通,必然对途经省市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尤其对贯穿2...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新建
世界城市化的经验表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需要有效的支撑体系。江西目前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为保证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必须构筑江西城市建设的产业支撑体系。
关键词:
江西城市化 建设 五大支撑体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德云
城市是人口和经济的聚集地,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具有分形几何特征。将分形理论与中心地理论相结合,通过城市体系的关联维数模型计算出广西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分维值,发现广西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是具有分形特征,城市体系自组织演化在空间结构方面具有优化趋势,可以强化中心、极化南宁核心地位,重点扶持桂林、柳州、北海三个副中心建设,构建"一枢纽、二港口、三通道、四辐射"大通道体系和点轴面相结合发展的广西城市体系空间结构。
关键词:
城市体系 空间结构 分形 关联分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班茂盛,祁巍锋
文章以分形理论为基础,利用"四普"和"五普"数据对浙江省城市体系规模的分形结构进行实证研究,利用建立的分形方程对浙江省未来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进行预测,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分形理论 城市体系 规模结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秀岩
中心城市,一般指工业生产高度集中、商品生产发达、经济联系广泛、科技实力雄厚、经济效益显著,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城市。目前,我国已有这样的城市约35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慧媛 赵黎明
粮食购销市场化使传统的粮食流通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结合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的特点以及瓶颈问题,构筑城市粮食流通体系,提高流通能力,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和重点问题。文章利用协同管理理论,探讨了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模式,以及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协同与管理。通过探索图求解出了支配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协同的序参量,分析了被组织策略的实施方案,提出了这一体系的协同管理可能出现的瓶颈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
协同管理 中心城市 粮食安全 流通体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谢庆芝 徐丹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江西不同年龄层次的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增长、收入增多与体育消费总体支出呈正相关关系;运动服装支出与年龄增长呈负相关关系;旅游支出和当地文化娱乐休闲支出总额没有明显的年龄差异;运动器材设备最高消费支出为60岁以上组;健康医疗保健支出,30~60岁年龄组消费最高。
关键词:
体育消费结构 城市居民 消费支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苏素 廖冰雅
能源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的人口、产业、交通、建筑等各要素决定了城市能耗的高低,它们共同形成了不同的城市规模、结构,以及产业结构。本文利用全局主成分析法与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发现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东、中、西部城市的规模、结构、产业集聚度的差异所引致的城市能源消耗增长率完全不同。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东部地区应继续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技术优势,并大力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同时,中部地区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强城市用地的合理规划。西部地区则应提高城市密度,改善大而散的城市结构。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城市结构 产业集聚度 城市能耗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守忠 李玉英
等级规模结构是城市体系的三大结构之一,其特征可以反映出城市在不同规模层次中的分布状况及城市人口集中或分散的程度,有助于认识城市体系发展所处的阶段。分析了1985年至2004年近20年间黑龙江省城市等级规模体系的变动特征,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的对策。
关键词:
等级规模结构 演变 优化 黑龙江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玲玲 周华东
城市化战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它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心城市及组织和领导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心城市及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并以我国中部地区的主要城市为例,对各城市的贡献进行评价并排序,准确地反映各中心城市的贡献,并对中心城市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区域经济 主成分分析 评价体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鹏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是广西经济整体提升的"发动机"。目前,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的发展既有优势,也面临着挑战,从文献综述的角度对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结构体系优化的意义和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发现关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和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系统聚类技术对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的职能结构的划分的分析内容在国内还没有为人们所关注。这也就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发展研究"课题研究的起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段七零
运用分形模型,分析了江苏省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首位度指数表明,江苏城市体系规模分布已开始从首位型向序列型转变。Hausdorff分形维数表明,规模结构仍相对松散,首位城市仍具一定垄断性但已不是绝对垄断地位。空间关联维数表明,江苏城市体系具有明显的交通轴线分布特征。牛鸦维数比显示,江苏城市体系的交通网络通达性优良,各城市间联系较为紧密。集聚维数显示,江苏全省、南部区域、北部区域城市体系空间分布都呈集聚态;但南部区域已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均匀分布格局,而北部区域的空间分布集聚程度却较高。在上述基础上,对江苏城市体系结构的优化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