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33)
2023(19310)
2022(16241)
2021(15226)
2020(12801)
2019(29592)
2018(29418)
2017(56647)
2016(30440)
2015(34165)
2014(33867)
2013(33268)
2012(30179)
2011(26947)
2010(26966)
2009(25191)
2008(24882)
2007(22049)
2006(19329)
2005(17200)
作者
(85415)
(71208)
(70716)
(67401)
(45346)
(34005)
(32039)
(27743)
(26995)
(25380)
(24171)
(24037)
(22546)
(22514)
(21811)
(21807)
(21278)
(20896)
(20428)
(20340)
(17528)
(17315)
(17218)
(16377)
(15830)
(15811)
(15761)
(15755)
(14199)
(13904)
学科
(124856)
经济(124686)
(108790)
管理(103975)
(97436)
企业(97436)
方法(58031)
数学(47701)
数学方法(46914)
(38486)
(36492)
业经(36204)
中国(31367)
(27632)
(26790)
财务(26700)
财务管理(26655)
企业财务(25277)
农业(25057)
技术(24320)
理论(24136)
地方(22340)
(22300)
(21759)
(20530)
贸易(20516)
(20310)
(19928)
(19903)
(19167)
机构
学院(431513)
大学(429435)
管理(176419)
(173326)
经济(169673)
理学(152473)
理学院(150901)
管理学(148172)
管理学院(147358)
研究(134675)
中国(104157)
(90626)
(83156)
科学(81533)
(66544)
财经(65914)
(65510)
(64247)
中心(62255)
业大(62106)
(59929)
研究所(59069)
北京(56797)
(54059)
师范(53583)
经济学(51825)
农业(51807)
(51405)
(49370)
财经大学(48938)
基金
项目(290501)
科学(230864)
研究(215426)
基金(211974)
(182752)
国家(181187)
科学基金(158484)
社会(136493)
社会科(129442)
社会科学(129409)
(113984)
基金项目(111732)
自然(102781)
自然科(100475)
自然科学(100453)
教育(99792)
自然科学基金(98671)
(94650)
编号(88257)
资助(87261)
成果(70760)
重点(64190)
(64133)
(63351)
(61120)
课题(60152)
创新(58573)
国家社会(56042)
(56027)
教育部(55756)
期刊
(191851)
经济(191851)
研究(126022)
中国(83188)
管理(70430)
(67773)
学报(61743)
(61196)
科学(59144)
教育(48927)
大学(48872)
学学(46057)
农业(42217)
技术(41666)
(37380)
金融(37380)
业经(33308)
财经(32633)
经济研究(29769)
(27964)
问题(24653)
(24088)
技术经济(22978)
科技(20800)
现代(20362)
图书(19933)
财会(19919)
理论(19896)
统计(19841)
(19667)
共检索到633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聪玲  
中小制造企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体中日益重要的力量,然而,我国中小制造企业集群大多属于传统产业集群,正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端,所以如何通过创新升级突破其发展瓶颈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中小制造企业集群演进过程的分析,发现在集群成长的不同阶段,由于特征不同,创新的动力和需要也随之改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中小制造企业集群开放式创新推进模式的动态演化路径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兴锐  王宗军  
以世界机床行业排名第一的沈阳机床为案例,采取纵向案例研究方法,从动因、路径、主体、保障、平台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研究了沈阳机床基于智能制造的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发现:对于开放式创新而言,体制是保障,内外结合是必然路径,平台搭建是关键,商业模式创新是助推器。制造企业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来拓展开放式创新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加快企业向智能制造方向迈进的步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菲菲  
关键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红花  臧树伟  罗小根  
在我国经济由资源驱动、投资驱动迈向创新驱动的发展背景下,开放式创新模式对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开放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对其创新绩效产生消极的影响,使企业家陷入开放两难的困境。基于开放创新的理论和企业开放创新的实践表明,企业家精神与开放式创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此,本文对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开放度决策提供建议及指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谢学军  姚伟  
通过分析开放式创新的信息需求特征,进一步得出开放式创新的信息源。面对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内外创新资源、知识组织单元、知识主体和环境,提出信息资源重组策略,包括构建企业信息门户、构建企业信息资源库、创建企业知识地图等,并且从资源获取的角度构建开放式创新的信息资源重组机理与路径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陶权  
我国采取以生产总值增长为目的的激励机制是影响制造业开放式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选取《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经济信息网(中经专网)统计数据库2007—2018年的数据,对我国制造业开放式科技创新与各相关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研究表明:地区经济增长是影响制造业开放式科技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城镇化率提高也对促进制造业开放式科技创新有着重要影响,人口数量增加、价格变动、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进步等都对制造业开放式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正相关影响。最后提出进一步扩大制造业科技创新开放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开放创新效率,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并加强消化吸收外部技术、提高新技术利用率等相关建议,以促进我国制造业企业提升科技创新效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汪少华  汪佳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伟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区域创新体系中最具有创新动力、创新能力和成长优势的企业,辽宁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的同时,还存在着企业内的资金、人才、信息和政策等资源不足的问题,企业现有资源不能与企业的可持续创新要求匹配。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和辽宁省的实际,辽宁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应与金融机构、用户、供应商、行业相关企业以及科技中介机构和技术标准机构等创新源合作,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创新提供资源支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维  刘阳  
企业自身失败学习能力的高低、市场地位和竞争对手的创新策略是影响制造企业物流服务创新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些影响因素,本文构建了一个在失败学习影响的情况下,在位制造企业与潜在进入企业之间关于物流服务创新模式选择的完全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考察在位企业与潜在进入企业的均衡策略,从微观视角分析了企业如何相机抉择。研究结果表明:(1)制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失败学习能力的高低来选择合适的物流服务创新模式,其中,失败学习能力较高的在位企业会选择破坏性物流服务创新,此时潜在进入企业不会进入市场;失败学习能力较低的在位企业会选择持续性物流服务创新,此时潜在进入企业会进行破坏性物流服务创新进入市场。(2...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志明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产业、数字技术的发展,科学和创新活动呈现出开放式、网络化、全球化特征,服务业专业分工日益细化,服务业创新日益网络化,服务业跨界融合日益深化。流通企业创新模式也呈现出明显的开放式特征。从资源流动方向看,市场需求快速变动推动组织边界资源多向流动,促使流通企业传统封闭与单向引进资源的创新模式发生改变;从创新组织形式看,平台化、集成化特征日益明显,助力流通企业进一步做大市场,做强产业。基于组织边界资源流动方向与创新组织形式整合视角,可将流通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模式细分为立体化服务、价值链整合、解决方案供应商、跨界融合互通、双边市场耦合等五类。其中,立体化服务、价值链整合模式属于内向型开放式服务创新,产生范围经济效应;解决方案供应商、跨界融合互通模式属于外向型开放式服务创新,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双边市场耦合模式融合平台化与集成化组织形式,属于由外到外开放式服务创新,产生交易与创新的复合价值。为实现上述开放式服务创新模式,我国流通企业一定要奠定坚实的内部能力基础,构筑开放式服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立具有全球优势的服务价值链等。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万明  鲍世赞  
从知识共享同心结构分析入手,推导出以独享模式、中间模式、共享模式为代表的三种类型知识共享体系结构,并以我国两大制造业——智能手机制造业、智能网络服务制造业为分析对象,剖析我国知识共享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由此,对我国制造业为主的产业提出了在产业初级阶段不参与知识共享,在产业中高级阶段参与知识共享的基本原则,以及应由参与知识共享向建设知识共享过渡的总体演进路线。在该路线中,应坚持知识共享层级迁移与知识共享速率间的非对称同步膨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建强  彭永涛  张银萍  
从单纯的有形产品制造向基于产品的增值服务的提供是当前我国制造企业工业化、服务化同步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服务型制造理念在中国的实施加速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可使企业从单纯的制造加工,转变为向客户提供全方位和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制造业务向价值高端进行提升。通过生产性服务、服务性生产和客户实时参与,实现了制造企业产品与服务的互相融合,可有效加快我国制造业转型的步伐。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竞争程度、客户异质化和成套性问题解决方案的需求,以及以服务为主导的战略理念是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企业向市场提供产品的特点、技术水平、管理能力与价值共创网络能力对服务创新的实施形成了有效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建华  倪自银  
亨利·切萨布鲁夫认为开放式创新是一种商业模式,是一种开放式价值创造系统。但从本质上来讲创新技术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只有将其转化为顾客效用,价值才能体现出来。企业则通过价值创造获得收益,构建竞争优势。基于此,文章总结出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价值创造的新理念,从创新源视角说明开放式价值创造的类型,围绕开放式创新价值商业化,构建了商业运营模型,指出了开放式创新价值商业化的路径。在创新价值收益的获取中,Teece认为互补性资产对获取绩效起决定性作用,围绕价值实现对互补性资产选择、活动管理提出了要求;在强化创新价值专属性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欢吉  陈劲  李纪珍  
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利用353个企业的样本数据,从异质度的4个维度——技术异质度、市场异质度、文化异质度和管理异质度,探讨了开放式创新中合作伙伴异质度对企业的两种创新模式——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技术异质度正向影响企业的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且对探索性创新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市场异质度正向影响企业的探索性创新,但对利用性创新没有显著影响;市场异质度对探索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文化异质度负向影响利用性创新,但对探索性创新没有显著影响;管理异质度负向影响企业的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但对两者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凯  吴勇  朱卫东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创新日趋呈现出开放式创新的特征,有效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的能力对企业的创新发展尤为重要。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受到制度、文化、技术、社会规范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高效的知识流动和有效的合作网络是开放式环境下影响企业创新资源整合能力的关键因素。通过融合知识基础观和动态能力理论,从知识整合能力和动态学习能力两方面,构建企业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形成机理的集成分析框架,系统阐释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如何通过构建高效的知识流动和有效的合作网络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