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8)
- 2023(12859)
- 2022(10819)
- 2021(10399)
- 2020(8839)
- 2019(20855)
- 2018(20490)
- 2017(38956)
- 2016(20628)
- 2015(23732)
- 2014(23728)
- 2013(23373)
- 2012(21566)
- 2011(19492)
- 2010(19163)
- 2009(17905)
- 2008(17758)
- 2007(15395)
- 2006(12964)
- 2005(11643)
- 学科
- 济(92015)
- 经济(91927)
- 管理(56937)
- 业(54826)
- 方法(46500)
- 企(44780)
- 企业(44780)
- 数学(40882)
- 数学方法(40438)
- 贸(25611)
- 贸易(25599)
- 易(24885)
- 中国(24635)
- 农(22884)
- 财(22806)
- 业经(18014)
- 学(17371)
- 制(15601)
- 地方(15078)
- 农业(14901)
- 务(14288)
- 财务(14246)
- 财务管理(14214)
- 理论(14057)
- 和(13663)
- 银(13539)
- 银行(13516)
- 融(13438)
- 金融(13434)
- 企业财务(13400)
- 机构
- 大学(303241)
- 学院(300097)
- 济(135556)
- 经济(133247)
- 管理(117226)
- 理学(101988)
- 研究(101618)
- 理学院(100905)
- 管理学(99327)
- 管理学院(98752)
- 中国(77893)
- 京(62914)
- 财(59332)
- 科学(58819)
- 所(49788)
- 财经(48580)
- 中心(46854)
- 农(45653)
- 研究所(45477)
- 经(44434)
- 经济学(43632)
- 业大(41737)
- 江(41380)
- 北京(39580)
- 经济学院(39549)
- 范(37844)
- 师范(37498)
- 院(36528)
- 财经大学(36388)
- 农业(36122)
- 基金
- 项目(202236)
- 科学(160516)
- 基金(150542)
- 研究(148103)
- 家(130740)
- 国家(129737)
- 科学基金(111692)
- 社会(96527)
- 社会科(91712)
- 社会科学(91690)
- 基金项目(78924)
- 省(75352)
- 自然(71170)
- 自然科(69553)
- 自然科学(69531)
- 自然科学基金(68325)
- 教育(68280)
- 划(64638)
- 资助(62409)
- 编号(58685)
- 成果(47286)
- 部(47036)
- 重点(45726)
- 发(43389)
- 创(42162)
- 国家社会(41374)
- 教育部(40886)
- 课题(39591)
- 创新(39565)
- 科研(39425)
- 期刊
- 济(137742)
- 经济(137742)
- 研究(86679)
- 中国(50872)
- 财(45976)
- 学报(43792)
- 科学(41373)
- 管理(40939)
- 农(40249)
- 大学(33962)
- 学学(32057)
- 农业(27868)
- 教育(26746)
- 技术(25936)
- 融(24940)
- 金融(24940)
- 经济研究(24238)
- 财经(24136)
- 贸(21711)
- 经(20847)
- 业经(20829)
- 问题(19658)
- 国际(18691)
- 业(16060)
- 世界(16049)
- 统计(15373)
- 技术经济(15153)
- 商业(13726)
- 理论(13616)
- 版(13508)
共检索到430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汤二子 刘海洋
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是新新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该模型从企业生产率异质性角度分析企业出口的决定因素,得到企业拥有高生产率是保证其出口的重要条件,从而出口企业的生产率要高于内销企业的结论。不过,对中国企业的经验研究却发现,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未必高于内销企业,甚至低于内销企业,即中国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目前,对于"生产率悖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验分析,并没有提出一个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理论模型。文章从扩展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角度,建立了一个旨在解释"生产率悖论"的数理模型。尽管该模型对"生产率悖论"具有解释作用,但是并没有否定生产率对企业出口的作用。文章进一步使用较新的LP方法计算了中国制造业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孟夏 陈磊
本文以新近发展的新新贸易理论为基础,将中国80余万条制造业出口数据归类到我国国民经济分类制造业,分别使用Probit模型和Heckman选择模型检验了金融发展和FDI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前提下,融资约束是影响企业出口决策的重要因素,而金融发展有助于企业缓解融资约束,使其能够在最优状态下生产,不仅有利其进入出口市场,还扩大了其出口份额,从而对贸易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都有积极的影响。此外,FDI缓解了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信贷约束,促进融资依赖性行业出口的二元边际,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与金融发展同样的作用,进一步的估计表明,FDI是通过替代银行信贷而发挥作用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驰
本文在充分认识到中国企业生产率和出口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市场的特征事实,修改了Melitz模型关于国内外市场进入成本对比的假设,对理论模型进行拓展。在实证部分,本文主要使用2000年至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发现总体而言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自我选择效应"为负,存在"生产率悖论"的证据;分行业来讲,中国制造业企业不同行业的"出口自我选择效应"不同,但普遍存在负趋势。作者通过实践与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二:贸易性质1差别导致不同贸易模式2企业生产率的差异;中国行业的市场进入门槛相对高(排除贸易性质差别)。最后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国市场高门槛的主要原因,试图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国内贸易和国际...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彭羽 刘慧
本文基于新新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以Melitz(2003)的企业异质性模型和Ahn et al.(2011)的贸易中间商模型为基础,引入生产商与贸易中间商之间的议价能力系数,就资产专用性、合约环境对企业出口模式选择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服装、鞋业、计算机、手机行业内的8位海关HS编码企业层面的出口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与资产专用性高的行业相比,资产专用性低的行业更倾向于借助贸易中间商出口而非选择企业直接出口;同时,出口目标国合约环境的完备程度与出口对贸易中间商的依赖程度呈反比,且与资产专用性低的行业相比,资产专用性较高行业的出口模式选择对目标国合约环境的完备程度更为敏感。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黄顺武 陈杰
中国加工贸易呈现出典型的"三角贸易"(TTP)模式的特点,该模式是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首要原因。在构建一个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提出关于贸易成本影响中国加工贸易模式的两个假设: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出口距离和进口距离的增加均会减少中国加工出口贸易额;与对发达经济体的出口相比,中国对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加工出口贸易对出口距离的变化更敏感,而对进口距离的变化相对更不敏感。基于OLS和HT方法的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这样的假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晴 邵智
文章基于Co爧ar和Fajgelbaum(2016)构建的二元经济框架,从国内贸易成本的视角,探讨了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通过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数据与工业企业数据库合并,对交通基础设施与企业出口及国内贸易的关系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和国内贸易的影响作用大相径庭。一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整体上不仅不会促进企业出口,而且会抑制企业出口,原因在于东部沿海与中部内陆的企业出口受到的影响完全相反,而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又将出口企业圈定在东部沿海,所以企业出口水平整体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国内贸易成本 二元经济结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虎
产品差异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前提条件,但尚缺乏可度量研究。本文认为产品差异性是由生产投入同质性与消费效用替代性共同决定的,提出了利用等差异曲线确定产品差异化程度的理论模型和度量公式,并利用中日贸易产品数据对产品差异性与产业内贸易指数作了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差异性分析模型能够正确反映生产投入同质性、消费效用替代性与产品差异性的关系,符合实际状况。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罗勇 张悦
资金短缺与信贷约束同生产率一样,都是企业国际化路径的绊脚石。基于新新贸易理论,构建融资约束对企业国际化影响的理论模型,利用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5~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融资成本的增加要求企业有更高的生产率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足;较高的负债资本比对企业国际化有抑制作用,且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更显著。因此应发展金融市场,提供多样化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磊 宋丽丽
本文以新新贸易理论为基础,使用1992年到2009年64个出口国和182个进口国的28类制造业的四百余万组贸易数据,利用引力模型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金融发展对两国成为贸易伙伴的可能性和贸易伙伴之间的出口量有积极影响。对于高融资依赖性和低资产抵押率行业而言,金融发展的作用尤为显著。进口国金融环境的改善能使其合同的执行力更强,这同样会提高发生贸易的几率和出口量。在选取工具变量克服模型的内生性后的结果依然稳健。同时,金融发展的作用在不同时期及不同的国家有显著差异。(地区)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制造业出口 二元边际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罗勇 张悦
资金短缺与信贷约束同生产率一样,都是企业国际化路径的绊脚石。基于新新贸易理论,构建融资约束对企业国际化影响的理论模型,利用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5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融资成本的增加要求企业有更高的生产率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足;较高的负债资本比对企业国际化有抑制作用,且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更显著。因此应发展金融市场,提供多样化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范海君
无论是投资贸易替代论还是投资贸易互补论,以及后来的学者对贸易与投资进行实证分析之后的新发现,都是对不同时期下的投资与贸易关系的研究成果,是随着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蓬勃发展而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虽然体现出了替代和促进关系,但是这种替代和促进的程度是不容易准确的测量出来,也是经验研究不容易把握的。国际直接投资不仅对国际贸易存在着量的作用,还存在质的作用。在国际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分析中,应该更多地运用定性方法,这样才更有说服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晓野 刘明兴
不同类型的宏观经济冲击以及贸易体制改革本身对我国总体贸易规模和进出口余额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我国的宏观经济预测、短期政策干预、贸易改革策略和国际政策协调等几方面提出一些见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现有的国际经济学框架做出修正。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局部均衡 一般均衡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柴忠东 施慧家
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都是基于企业同质化的前提假定,分析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然而,近年来以Melitz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在其规模、生产率以及工人的工资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从而提出了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又称为新新贸易理论,其研究视角从传统的国家和产业层面转向企业和产品层面,以生产率差异作为企业主要特征,从微观层面详细剖析了企业的出口、投资以及国际化生产组织行为,为国际贸易的利益来源提供了新的解释。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生产率 进入或退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伟军 陈启斐 李智
本文基于扩展的新新贸易理论模型,考察了扩大内需战略以及金融业发展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随后利用我国31个省市区1999-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需求规模是促进出口的重要因素,这意味着现阶段本土市场效应开始慢慢发挥作用;金融业的发展不仅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缓解企业流动性压力,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生产率,进而促进出口,还能通过调节居民的收入水平,强化需求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开放程度的提高和政府干预的减少可以显著地促进对外出口。由于存在严重的资源错配,目前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尚无法促进出口贸易。
关键词:
扩大内需 金融业发展 出口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正荣 文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浙江企业开始进行对外投资,对外投资已经成为浙江境外投资的"一架马车"。究竟怎样的企业会选择对外投资?本文在新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异质性的企业选择理论模型,将企业的生产率、出口、对外直接投资三个方向联系起来,匹配工业企业数据与对外投资数据,建立二值选择模型,以面板回归实证数据加以验证。结论显示,生产率较高的企业会进行对外投资,表现为时间越长,工业增加值、资产总计、营业费用越高的企业越倾向于对外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