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96)
2023(14266)
2022(11945)
2021(11172)
2020(9530)
2019(22233)
2018(21712)
2017(41335)
2016(21764)
2015(25081)
2014(24937)
2013(24822)
2012(23030)
2011(20974)
2010(20593)
2009(19227)
2008(18777)
2007(16224)
2006(13995)
2005(12580)
作者
(62557)
(52710)
(52327)
(50021)
(33437)
(25217)
(23942)
(20601)
(19971)
(18422)
(18035)
(17550)
(16517)
(16460)
(16389)
(16303)
(15643)
(15602)
(15089)
(14996)
(13010)
(12815)
(12673)
(12106)
(12043)
(11798)
(11480)
(11166)
(10530)
(10319)
学科
(112528)
经济(112429)
管理(61356)
(57048)
方法(48209)
(46049)
企业(46049)
数学(43329)
数学方法(42883)
中国(27775)
(25171)
(23671)
地方(22540)
业经(20710)
(20013)
(19927)
贸易(19918)
(19366)
(17254)
农业(16675)
环境(15121)
(14931)
(14847)
金融(14844)
(14635)
银行(14606)
(14333)
财务(14285)
财务管理(14248)
地方经济(14231)
机构
大学(322343)
学院(320686)
(148272)
经济(145679)
管理(124679)
研究(111382)
理学(107936)
理学院(106787)
管理学(105122)
管理学院(104515)
中国(85176)
(66605)
科学(64647)
(63829)
(55077)
财经(51883)
中心(51210)
研究所(50207)
(49761)
经济学(47572)
(47266)
(45212)
业大(44890)
经济学院(42776)
北京(41932)
(40021)
师范(39654)
(39461)
农业(39225)
财经大学(38579)
基金
项目(214707)
科学(170653)
基金(159733)
研究(156051)
(138877)
国家(137810)
科学基金(118864)
社会(102985)
社会科(97825)
社会科学(97802)
基金项目(84004)
(81090)
自然(75464)
自然科(73769)
自然科学(73746)
自然科学基金(72450)
教育(71382)
(68778)
资助(65912)
编号(61105)
(49299)
成果(48916)
重点(48402)
(46794)
(44476)
国家社会(44209)
教育部(42812)
创新(41769)
科研(41579)
课题(41516)
期刊
(159752)
经济(159752)
研究(95090)
中国(56694)
(49638)
学报(46845)
管理(45138)
科学(44772)
(44461)
大学(36011)
学学(34155)
农业(30333)
技术(28670)
(28235)
金融(28235)
经济研究(27549)
财经(26494)
教育(26068)
业经(23315)
(22912)
问题(21185)
(18704)
统计(17780)
技术经济(17743)
世界(16959)
(16857)
国际(16200)
(15632)
理论(14568)
商业(14443)
共检索到469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田惠敏  刘江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运行周期,即长周期的开始阶段,中长周期的下降阶段,中周期的复苏向扩张的转化阶段,短周期的再次扩张阶段。当前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点决定了经济增长的放缓是一个必然趋势,同时通货膨胀也会继续上行。中国在短期内同时出现严重的停滞与通胀的可能极低,出现严重停滞与缓和通胀、或者是缓和的停滞与严重的通胀的可能性也较低,但是在中长期内出现轻微停滞与通胀的可能却非常高。政策含义是,中国亟需解决过去三十年来数量型经济增长模式遗留下来的结构性欠账,以人力资本投资为重点,加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推进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杨运杰  
本文运用吉布斯抽样方法估算了我国经济周期的多变量动态马可夫转换因素模型,对我国经济周期进行拐点识别和同步指数分析,进而揭示出我国经济周期的长期和短期运行特点。分析表明,就长期而言,我国经济周期运行表现出明显的协动性和非线性特征,改革开放以前,宏观经济波动剧烈,情势转换发生得较为频繁,改革开放以后,宏观经济波动明显趋缓;就短期而言,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周期运行平稳,协动性特征依然显著但非线性特征明显减弱。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晓曙  
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怎么理解这个经济现象?为什么会持续这么长时间的下行?当前经济又处在什么样的阶段?这对经济学家来说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事实上,把中国经济放在国际经济大历史视野中去分析比较,就会发现对于中国经济来说,除人口因素外,资本效率遵循先递增后递减的周期规律在其中起着支配作用。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速度转换人口与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的投入要素。人口结构中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粟壬波  陈乐一  
基于1990-2013年中国及其28个主要贸易伙伴的相关数据,在非线性框架内探讨中国经济周期国际协同在不同区制、不同国家组别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区制内国际协同的持续性存在非对称性;面对区制状态转换的冲击,中国经济的动态调整行为在持续时间、反应速度及调整幅度上存在差异;双边直接投资、产业结构相似度与金融开放程度对国际协同的影响存在国家异质性特征;贸易一体化对中国经济周期国际协同的影响存在产业结构的门槛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后平  王丽英  
个人心理预期、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本文作者认为经济的发展与增长不完全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手段,而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大众个人对未来的经济预期即预期收入和预期支出的变化。个人心理预期的形成和波动对消费和投资带来直接影响,从而产生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要使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发挥积极效果,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必须适时调整个人心理预期,使社会大众个人心理预期保持适度乐观状态。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磊  李勇  王满仓  
本文将我国的经济波动分为市场性波动和体制性波动两个方面,二者共同构成了转轨时期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典型特征:由"大起大落"向"高位收敛"转变。据此,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下述结论:(1)体制性波动是导致我国经济周期呈现出"大起大落"的重要因素;(2)体制性波动的减弱和市场性波动的增强导致了我国的经济周期从"大起大落"向"高位收敛"转变;(3)"市场性波动"在风险和信息方面所引起的波动要显著性的小于"体制性波动"。本文的实证分析也证明了上述结论。最后,本文得出结论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彭文生  张文朗  
2016年经济周期出现"类滞胀"苗头,经济增速延续2012年以来的下行趋势,通胀却开始在波动中上行。"类滞胀"是金融周期接近顶部的阶段性现象,但可能引发货币紧缩,导致金融周期转向,进入下半场。2017年"类滞胀"态势将更明显,"滞"源于金融周期上半场中,地产与金融过度扩张,造成资源错配拖累潜在增长,以及地产投资带动高污染行业,加剧资源约束。"胀"在于房价与信贷的顺周期性通过直接与间接渠道影响物价,并存在隐性通胀转为显性通胀的过程。当前"紧信用"比"紧货币"更有必要,中期看,结构性改革才是出路,公平导向的税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彭文生  张文朗  
2016年经济周期出现"类滞胀"苗头,经济增速延续2012年以来的下行趋势,通胀却开始在波动中上行。"类滞胀"是金融周期接近顶部的阶段性现象,但可能引发货币紧缩,导致金融周期转向,进入下半场。2017年"类滞胀"态势将更明显,"滞"源于金融周期上半场中,地产与金融过度扩张,造成资源错配拖累潜在增长,以及地产投资带动高污染行业,加剧资源约束。"胀"在于房价与信贷的顺周期性通过直接与间接渠道影响物价,并存在隐性通胀转为显性通胀的过程。当前"紧信用"比"紧货币"更有必要,中期看,结构性改革才是出路,公平导向的税制改革和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尤其重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薛庆君  周雷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本文从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经济发展周期,并对中国经济发展周期的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建议为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司颖华  
已有关于我国经济周期非线性特征研究中所选均为GDP或其他一些变量,而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经济周期的特征。文章针对我国1991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月度宏观景气一致指数建立MSAR模型,探讨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以及经济在各个波动阶段之间转换的内在演化机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卢建  
Ⅲ对货币波动成因论的实证检验西方的货币主义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的增减是经济发生波动的唯一原因。当银行降低利率、放宽信贷时,就会引起生产的扩张和收入的增加,这又会进一步促进信用扩大;但信用并不能无限扩大,当高涨阶段后期银行被迫紧缩信用时,就会引起生产下降,继而出现经济衰退。因此,为了稳定经济,持这种理论的经济学家,如米尔顿·弗里德曼等人,主张实行货币供应量按固定增长率增加的“单一规则”。在我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施发启  
With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the author analysed the existence of China's economic cycle,and discussed the character and origin of each cycle.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战勇  杨焕波  李星  
文章选取1992—2016年的经济年度数据构建经济周期指数,采用HP滤波方法,分析政府的投资力度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关系,解剖中国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并根据中国经济特有现象和经济周期的核心驱动因素,分析了经济周期的特征,从而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梁琪  滕建州  
本文采用最新的随机游走滤波分析方法对中国1952~2003年间的13个宏观经济总量的波动特征、共动性和因果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总产出的周期长度在改革开放之后呈现出延长且波动幅度下降的趋势,而且总产出的波动主要受到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出波动的影响,长期以来第一产业发展对总产出的制约在改革开放之后消失了,结果还显示要素投入在中国经济增长中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体来说,中国经济周期在改革开放以后呈现出更加明显的一般性周期特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游  翟建辉  
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是经济繁荣的唯一原因。本文通过对英国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关系。按照这一发现,通过研究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情况,本文认为,中国目前正处在创新高涨、潜在增长率下滑的阶段,虽然经济增速在短期内会放缓,但技术创新在未来5~10年内对经济会有拉升作用。除了加大研发投入,中国提高潜在增长率的关键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为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