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05)
2023(20750)
2022(17630)
2021(16452)
2020(13675)
2019(31116)
2018(30685)
2017(58341)
2016(31511)
2015(35370)
2014(35309)
2013(34543)
2012(31498)
2011(28654)
2010(28429)
2009(26459)
2008(25513)
2007(22436)
2006(19669)
2005(17513)
作者
(90365)
(75393)
(74706)
(71079)
(47932)
(36014)
(34032)
(29405)
(28608)
(26732)
(25611)
(25282)
(23886)
(23759)
(23248)
(23200)
(22269)
(21945)
(21619)
(21547)
(18781)
(18505)
(18138)
(17251)
(16941)
(16756)
(16529)
(16155)
(15142)
(14773)
学科
(140703)
经济(140557)
管理(88916)
(82963)
(68351)
企业(68351)
方法(58849)
数学(50548)
数学方法(49911)
中国(37637)
(34964)
(31569)
业经(30223)
(29675)
贸易(29658)
(29619)
地方(29036)
(28772)
(24233)
农业(23184)
理论(22460)
(20420)
(20398)
银行(20377)
(20283)
金融(20279)
环境(19958)
(19505)
(19504)
财务(19414)
机构
大学(454041)
学院(451796)
(190719)
经济(186978)
管理(172189)
研究(156775)
理学(148688)
理学院(147022)
管理学(144300)
管理学院(143480)
中国(116525)
(96056)
科学(94899)
(84942)
(78643)
研究所(71658)
(71080)
中心(69310)
财经(68701)
业大(64895)
(64840)
(62536)
北京(60660)
(60527)
师范(59970)
经济学(59142)
(56720)
农业(55586)
经济学院(53013)
(52635)
基金
项目(304050)
科学(239501)
研究(222397)
基金(221816)
(193482)
国家(191915)
科学基金(164504)
社会(142237)
社会科(134840)
社会科学(134805)
(116675)
基金项目(116318)
自然(105604)
自然科(103177)
自然科学(103152)
教育(102551)
自然科学基金(101298)
(98624)
资助(91723)
编号(89708)
成果(73215)
重点(68316)
(67535)
(65186)
(62538)
课题(61990)
国家社会(59369)
创新(58508)
教育部(58348)
科研(57961)
期刊
(210816)
经济(210816)
研究(137177)
中国(83317)
学报(72182)
科学(66065)
(65386)
管理(64834)
(64599)
大学(55281)
学学(51960)
教育(49626)
农业(45212)
技术(39352)
(38538)
金融(38538)
经济研究(35539)
财经(35013)
业经(32704)
(30275)
问题(28071)
(25998)
(23873)
国际(22930)
图书(22661)
技术经济(22321)
世界(21357)
(21132)
统计(20307)
科技(20141)
共检索到669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昭  叶景成  
"贸易条件恶化论"暗含着供给约束型经济态势这一前提假设,当经济态势转变为需求约束型时,"贸易条件恶化论"已不再适用。在需求约束型经济态势下,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不存在必然联系,往往是贸易条件恶化而国际贸易利益增加。在运用"贸易条件恶化论"评价一国国际贸易绩效和国际贸易利益时,应当谨慎考察"贸易条件恶化论"赖以成立的经济环境和前提假设与该国经济现实是否相符。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建斌  尹翔硕  
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和自由贸易下南北收入差距的扩大 ,使得人们不得不反思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战略的有效性。本文利用扩展后的李嘉图模型 ,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现象和南北收入差距的扩大做模型化分析 ,发现比较优势战略并非对所有国家在任何国际经济环境下都普遍适用 ,并从理论上证实国际贸易中确实存在出口导向战略的“合成谬误”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隋广军  申明浩  罗晓扬  
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使人们对比较优势战略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文章借鉴超边际分析方法,利用李嘉图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进行了模型化分析,发现贸易得益只取决于相对偏好和相对人口比例的大小,进而通过模型分析对我国比较优势的战略选择提出了一些看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玉敏  郭培兴  王婷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中,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国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价,其经济学含义是,随着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购买的进口商品的数量。如果在一定时期出口一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比基期增加/减少,则被认为是贸易条件改善/恶化。因此,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一定时期出口盈利能力(相对于进口)的重要指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董国辉  
“贸易条件恶化论”是由劳尔·普雷维什和汉斯·辛格提出来的一种理论,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了广泛争议,由此引发了一场历经数十载的“贸易条件之争”。然而,这一理论并没有因此失去其生命力,而是获得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这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外围国家可能会继续面临贸易条件恶化的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觉力  王文龙  
本文通过对贸易条件恶化论进行全面的分析 ,得出了低技术层次出口商品相对于高技术层次出口商品存在着长期贸易条件的恶化 ,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 ,贸易条件恶化的范围越来越广 ,但一国可以通过持续的技术进步来改善贸易条件 ,从而得出要改变我国不利的贸易条件 ,其最佳途径是不懈的技术进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慧中  黄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亚斌  车鸣  易先忠  
外贸发展的"合成谬误"会导致所有实施同一发展战略的国家贸易条件恶化,降低外贸增长的福利,这一观点成为质疑立足比较优势实现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重要论据。基于UNCTAD 1995年以来的商品贸易数据分析发现:由于其他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相似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中国贸易条件恶化态势得以凸显,即中国贸易条件恶化在"合成谬误"的前提下更加明显。那么这就需要调整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以避免"合成谬误"。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震  秦慧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条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恶化,原因主要是我国比较优势级别较低。为此我们应当采取以促进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升级为中心的一系列政策,改善我国贸易条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韩青  
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一直在恶化,本文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此进行了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实际汇率、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和贸易收支在长期内都不同程度地恶化着我国的贸易条件,这其中又以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恶化效应最大,但这种恶化是中国经济成长过程中作为一个大国必须对世界做出的贡献。最后基于此分析和全球化的视角得出贸易条件的含义有所转变的结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苍峰  王恬  
金融危机爆发对我国外贸企业的沉重打击,再次表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以及对外贸易高依存度的弊端。本文从贸易条件模型入手,通过分析1980~2003年间中国与美国的相关变量发现,由于我国贸易结构长期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使得我国不断增长的制造业生产率和较低的购买力水平成为我国贸易条件趋于恶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中国制造业生产多样化的能力,是长期内改善我国对外贸易条件的途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靖  郭玉琴  
仅仅根据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而得出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结论,是缺乏有效根据的,甚至可能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因为贸易条件究竟是在改善还是在恶化,直接关系到如何评价近年我国的贸易发展模式以及未来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本文通过测算20年的单、双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和劳动效益贸易条件指数,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动给予了整体判断与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钱学锋  陆丽娟  黄云湖  陈勇兵  
基于固定种类篮子的传统测度方法,由于忽略了贸易品种类变化的重要影响,低估了出口价格指数,高估了进口价格指数,从而导致贸易条件测度出现实质性偏误。本文借鉴新贸易理论和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新近拓展的理论框架,利用HS6位数级双边贸易流量数据,在考虑种类变化的情况下,测算了1995~2004年间中国与40个贸易伙伴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和贸易条件的变化。我们发现,基于固定种类篮子的传统测度方法,平均而言,确实导致中国的出口价格指数被低估0.93%,进口价格指数被高估0.73%,从而最终导致中国的贸易条件被低估1.63%。在固定种类下,中国的贸易条件确实恶化了0.5%,但考虑种类变化的实际贸易条件大约改善了1...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甘梅霞  杨小勇  
本文从贸易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在分析一国利益偏好对贸易条件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02~2011年中国各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家战略主义"即对生产者利益的偏好大于对消费者利益的偏好是我国工业行业贸易条件恶化的重要原因。代表国家战略利益的利税贡献、影响力系数以及代表生产者利益的国企利润、关税税率成为解释中国工业贸易条件普遍恶化的显著变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晓龙  
跨境电商贸易条件下,国际贸易方式呈现出小批量、多批次、碎片化、高时效性等特征,相应的航空、快递运输也成为这一外贸新模式的主要运输方式。但长期以来,我国贸易商使用空运以及到货合同情形较少,对于D组等适用于空运的到达合同贸易术语不够熟悉,在实践中存在着误用、不会用的问题,影响了外贸业务的正常进行。基于这一情况,本文阐述了在跨境电商平台贸易模式下推广D组贸易术语的背景,探讨了D组贸易术语在空运条件下的适用性问题,通过重点分析典型外贸业务案例,从不同角度探讨了DAT、DAP、DDP等主要D组贸易术语在实践中应用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