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12)
- 2023(13314)
- 2022(11250)
- 2021(10758)
- 2020(9111)
- 2019(20727)
- 2018(20392)
- 2017(38858)
- 2016(20766)
- 2015(23543)
- 2014(23032)
- 2013(22713)
- 2012(20651)
- 2011(18508)
- 2010(18061)
- 2009(16743)
- 2008(16307)
- 2007(14096)
- 2006(12062)
- 2005(10887)
- 学科
- 济(84572)
- 经济(84451)
- 管理(64829)
- 业(59896)
- 企(50175)
- 企业(50175)
- 方法(40762)
- 数学(36607)
- 数学方法(36219)
- 财(26088)
- 中国(24790)
- 农(21494)
- 制(20544)
- 业经(17879)
- 贸(17581)
- 贸易(17573)
- 易(17234)
- 务(16515)
- 财务(16470)
- 财务管理(16433)
- 企业财务(15710)
- 银(14793)
- 银行(14782)
- 融(14262)
- 金融(14257)
- 行(14145)
- 体(14014)
- 农业(13708)
- 学(13201)
- 环境(13059)
- 机构
- 大学(291193)
- 学院(288569)
- 济(129507)
- 经济(127252)
- 管理(115910)
- 理学(100524)
- 理学院(99526)
- 管理学(98096)
- 管理学院(97526)
- 研究(96031)
- 中国(75448)
- 财(61123)
- 京(59786)
- 科学(52866)
- 财经(48864)
- 所(45667)
- 中心(44852)
- 经(44710)
- 研究所(41311)
- 经济学(41182)
- 农(40902)
- 江(40254)
- 业大(38390)
- 北京(37470)
- 经济学院(37128)
- 财经大学(36686)
- 院(34892)
- 范(34758)
- 师范(34432)
- 农业(31801)
- 基金
- 项目(197842)
- 科学(159032)
- 基金(148629)
- 研究(147022)
- 家(128343)
- 国家(127334)
- 科学基金(111203)
- 社会(97567)
- 社会科(92791)
- 社会科学(92769)
- 基金项目(77992)
- 省(73548)
- 自然(70235)
- 自然科(68699)
- 自然科学(68682)
- 教育(68388)
- 自然科学基金(67500)
- 划(62749)
- 资助(60730)
- 编号(57967)
- 成果(46745)
- 部(46538)
- 重点(44148)
- 国家社会(41994)
- 创(41976)
- 制(41776)
- 发(41352)
- 教育部(41023)
- 人文(39457)
- 创新(39369)
- 期刊
- 济(134820)
- 经济(134820)
- 研究(85523)
- 中国(55784)
- 财(48876)
- 管理(43934)
- 学报(39351)
- 科学(38657)
- 农(36309)
- 大学(31732)
- 学学(29972)
- 融(28038)
- 金融(28038)
- 教育(27555)
- 技术(25698)
- 农业(24865)
- 财经(24859)
- 经济研究(22519)
- 经(21341)
- 业经(19719)
- 问题(17895)
- 贸(16663)
- 国际(15075)
- 世界(14782)
- 业(14031)
- 技术经济(13967)
- 统计(13590)
- 理论(13266)
- 财会(12602)
- 版(12453)
共检索到423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政 鲁皓 刘冰
随着证券市场发展,一批具备一定规模的机构投资者与资本项目不开放条件下推出的QFII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中不容忽视的力量。但是,机构投资者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所呈现的"羊群效应",凸显出卖空机制缺乏的弊端;同时,完善的制度与日益强化的监管又使卖空机制构建具备了可能性。文章提出建立以机构投资者与标的股票进行筛选后的有选择的准入制度为核心的卖空机制,作为机构投资者进一步发挥推动中国证券市场进步作用的构想,这一机制的构建不仅能够实现中国证券市场的良性运行,同时还能够规避目前证券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卖空 机构投资者 羊群效应 有选择准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荣 孙嫚 饶静
卖空机制是近年来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话题。选取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期DID模型,研究卖空机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1)卖空机制引入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由应计盈余管理转向真实盈余管理。(2)卖空机制通过减少管理层短视行为,进而抑制应计盈余管理并促进真实盈余管理。(3)机构投资者持股加强了卖空机制与应计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削弱了卖空机制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相比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加强了卖空机制与应计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削弱了卖空机制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丰富了卖空机制和盈余管理相关领域的文献,对政府加强监管、企业完善公司治理以及投资者决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预测
[作者]
薛有志 马程程
本文在融资融券政策实行的背景下,探讨了我国引入卖空机制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的影响机理,并基于我国证券市场实施融资融券制度所带来的准自然实验研究机会,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别检验实验组和控制组对此政策实施后的不同机构投资者持股变化程度。本文发现,与不允许卖空的企业相比,允许卖空的企业总体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数量和独立性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显著上升,而总体换手率下降。这表明实施融资融券制度改变了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偏好以及交易频率,提高了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稳定性。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卖空 持股偏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江元 孔东民
竞争是导致机构投资者策略和行为变化的重要原因。本文以卖空约束解除作为机构投资者交易收益竞争的外生冲击,以机构投资者访问上市公司强度衡量其信息搜寻努力,分析了交易收益竞争对机构投资者信息搜寻努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竞争程度的外生增加使得机构投资者访问强度下降,而股票收益降低在此过程中起到了中介效应作用;基于成本收益框架的异质性分析结论显示:交易收益竞争导致信息搜寻不再具备规模经济性从而抑制了机构投资者的努力动机。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和持续开放的背景下,准确识别机构投资者竞争行为及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论将为监管层相关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梁立俊
制度不完善是引发投资者噪音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允许卖空机制的制度条件下,投资者可以从股票上涨和下跌两个途径获利;而在禁止卖空机制的制度条件下,投资者只能通过股票上涨获利。投资者在不同的条件下追求相同的平均收益率,因此,制度因素导致投资者理性地选择不同的交易行为。在允许卖空机制的市场中,投资者理性地选择信息交易,股票市场不会出现过度波动;在禁止卖空机制的市场中,投资者理性地退变为噪音交易者,导致股票市场的过度波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毅冰
我国机构投资者应秉持中长期投资理念,抵制过度投机和浮躁的机会主义心态,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研究我国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和发展现状对于分析我国资本市场、监管资本市场以及长远为我国资本市场向成熟资本市场迈进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文魁
中国加快发展机构投资者面临着行政性准入限制和审批制度过严、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结构与内控体系有缺陷、缺乏信托文化等障碍。下一步应该放宽准入限制、对各种所有制一视同仁 ,加强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的建设 ,健全反欺诈和反市场操纵的法律并强化监管 ,同时 ,加快证券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
关键词:
证券市场 机构投资者 现状 发展思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邵新建 王慧强 王兴春 覃家琦
理论文献通常假设机构投资者遵循理性贝叶斯法则更新其信念,在此学习模式下,盈亏经验本身并不能直接影响机构行为。但该假设的合理性尚未得到实证研究的充分支持。中国新股发行中的抽签分配制度为检验上述命题提供了比较理想的随机实验机会。本文基于新股抽签分配数据,系统检验了随机的盈亏经验对机构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机构投资者显著受制于幼稚的强化式学习机制的影响,即通过随机抽签在前期获得新股分配的机构(处置组)相对未获配机构(控制组),其下期参与新股申购的概率显著提高,并且前期收益率能够有效地强化这种盈利经历与参与概率之间的正向关系。(2)盈亏经验能够显著改变专业机构的估值信念,即前期通过随机抽签获得高收益体验的机构相对未获配机构,在后续新股询价过程中给出了显著更高的报价上调水平。(3)盈亏经验对机构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种可能渠道是借助机构投资管理人的强化式学习过程,基于基金经理个人特征变量的调节机制研究表明,丰富的长期从业经验、高学历的教育水平以及多位基金经理的相互竞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盈亏经历对基金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随机实验的设计为经验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提供了可信证据,证实了即使是被奉为理性投资者代表的专业机构也会受制于简单强化式学习的显著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洪
随着修订后的《合伙企业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的实施,有限合伙制逐渐成为我国股权投资基金的主流组织模式。作为有限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机构投资者在投资有限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时存在诸多限制。本文从目前我国有限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入手,阐述了制约机构投资者投资有限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的相关问题。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朱红兵 张兵 陈慰
本文检验了1995~2018年间中国A股市场的规模溢价效应,并进一步考察了投资者情绪与卖空限制等因素在规模溢价效应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A股市场存在显著的规模溢价效应,多空策略组合下的年均回报高达13.08%。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是促成上市企业规模溢价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而中国式融资融券制度安排所降低的卖空限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上升均显著抑制了规模溢价效应。通过时序因子构造方法,本文将投资者情绪规范化为定价因子,进一步完善了Fama-French的三因子定价模型,为规模溢价的解释提供了更有力的实证模型。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监管层要密切关注并引导投资者的情绪,并在融资融券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卖空机制,提高市场有效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曙霞 陈青
根据投资策略的不同,投资者可以分为基本面投资者与技术投资者。在卖空限制且没有新信息的影响下,价格最终会趋向于基本面投资者的估值,而技术投资者将离开市场。通过有无内幕交易的比较,发现在内幕交易下技术投资者具有策略优势,内幕交易金额越大,优势越明显,被吞没的价值也就越大。故监管当局不应关注投资者理性教育,而应关注内幕交易的监管。若内幕交易金额得到控制,投资者便会自然趋向理性而关注资产的基本价值。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万俊毅
机构投资者的代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报酬合约、声誉激励、法律条款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必要竞争等都是机构投资者道德风险行为的有效制约手段,这些相互补充的机制使得机构投资者将其败德行为收敛在社会投资人可接受的范围内,机构投资者因而能够获得委托人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代理风险 约束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先聪 刘星
首先分析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以及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因,然后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手段以及参与公司治理的效应。对比分析国内外的文献,找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