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02)
- 2023(16114)
- 2022(13895)
- 2021(13200)
- 2020(10994)
- 2019(25734)
- 2018(25173)
- 2017(48240)
- 2016(25725)
- 2015(29121)
- 2014(28903)
- 2013(28322)
- 2012(25842)
- 2011(23170)
- 2010(22664)
- 2009(20659)
- 2008(19993)
- 2007(17087)
- 2006(14710)
- 2005(12904)
- 学科
- 济(106082)
- 经济(105974)
- 管理(72112)
- 业(67476)
- 企(55762)
- 企业(55762)
- 方法(52064)
- 数学(45682)
- 数学方法(45137)
- 中国(28989)
- 贸(27775)
- 贸易(27759)
- 易(26988)
- 农(26377)
- 财(25039)
- 业经(22186)
- 学(21453)
- 地方(18528)
- 制(17984)
- 农业(17151)
- 理论(16615)
- 务(16020)
- 融(16017)
- 金融(16015)
- 财务(15948)
- 银(15948)
- 财务管理(15916)
- 银行(15912)
- 和(15901)
- 环境(15783)
- 机构
- 大学(365082)
- 学院(361095)
- 济(154482)
- 经济(151622)
- 管理(145124)
- 理学(126515)
- 理学院(125223)
- 管理学(123022)
- 管理学院(122401)
- 研究(122107)
- 中国(93259)
- 京(76952)
- 科学(72625)
- 财(66920)
- 所(59282)
- 中心(55423)
- 财经(55193)
- 研究所(54359)
- 农(53872)
- 业大(51983)
- 经(50617)
- 江(48820)
- 北京(48654)
- 经济学(47774)
- 范(45857)
- 师范(45429)
- 院(44762)
- 经济学院(43238)
- 农业(42199)
- 财经大学(41513)
- 基金
- 项目(252180)
- 科学(199327)
- 基金(186385)
- 研究(184521)
- 家(162230)
- 国家(160976)
- 科学基金(138929)
- 社会(118060)
- 社会科(112074)
- 社会科学(112046)
- 基金项目(98348)
- 省(94443)
- 自然(90253)
- 自然科(88237)
- 自然科学(88212)
- 自然科学基金(86622)
- 教育(84210)
- 划(80508)
- 资助(77527)
- 编号(74257)
- 成果(59147)
- 部(56826)
- 重点(55937)
- 发(53014)
- 创(52297)
- 课题(49813)
- 国家社会(49556)
- 教育部(49295)
- 创新(48889)
- 科研(48498)
- 期刊
- 济(158672)
- 经济(158672)
- 研究(106898)
- 中国(62446)
- 学报(55111)
- 管理(52559)
- 科学(51706)
- 财(49473)
- 农(47554)
- 大学(42723)
- 学学(40203)
- 教育(35135)
- 农业(33629)
- 融(31773)
- 金融(31773)
- 技术(30792)
- 经济研究(27427)
- 财经(26989)
- 业经(24739)
- 经(23143)
- 贸(22383)
- 问题(21631)
- 国际(19640)
- 图书(18464)
- 业(17965)
- 理论(17776)
- 技术经济(17274)
- 世界(16944)
- 科技(16314)
- 统计(15986)
共检索到519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阵 孙路明
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的细分数据,本文实证分析市场份额对中国出口汇率传递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出口汇率传递整体水平达到95%;出口企业市场份额近似服从帕累托分布,大多数出口企业仅具有很小的市场份额,并占据少量的出口额比重,少数出口企业具有很高市场份额,占据较大的出口额比例;不同市场份额的企业具有不同的汇率传递水平,市场份额对汇率传递水平具有正向影响关系,低市场份额的企业传递到目标市场价格的水平较低;市场份额对汇率传递的影响是非对称的,市场份额越低对汇率传递水平的影响越大。
关键词:
汇率传递 市场份额 异质性企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少军 丁晓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省际调出与出口分别作为经济内循环与经济外循环的重要组成,系统考察其增长模式可以帮助中国更好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建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此,本文构建了省际调出增长的边际分解框架,从贸易总额和市场份额两个维度,考察1987~2017年中国省际调出的增长模式,并与中国出口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1)中国各省省际调出总额的增长主要归因于集约边际,扩展边际的作用为负,其增长模式亟需实现从“数额型”增长向“种类型”增长的转变;沿海省份省际调出总额的增长模式优于内陆省份。(2)扩展边际收缩对中国各省省际调出总额增长的贡献大于对出口总额增长的贡献,反映出各省出口总额的增长模式优于其省际调出总额的增长模式。(3)中国各省的省际调出市场份额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体现了来自国外的进口不断侵蚀各省省际调出所占的市场份额,且这一趋势在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两方面均有体现;沿海省份省际调出市场份额的增长模式优于内陆省份。(4)中国各省省际调出市场份额的平均下降速度,是其出口市场份额平均下降速度的1.832倍,且各省出口市场份额的增长模式优于其省际调出市场份额的增长模式。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马凌远
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对1997年以来中国加入WTO前后两个不同时期的服务贸易出口增长成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世界市场服务需求的扩大和中国服务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是导致中国服务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而长期以来,世界服务进口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中国服务出口的增长;另外,中国服务出口结构与世界服务进口结构的交互变化对于中国服务出口增长的贡献不大,但中国加入WTO后表现出明显增长的态势。我国在改善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同时,还应打破服务行业垄断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引入竞争,提高其行业效率,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美秀 朱小明 徐小聪 孙一平
随着新新贸易理论的兴起和微观层面数据可获得性的提高,从企业异质性角度研究贸易开放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日益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本文运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及WTO关税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工资及其份额的效应。数据显示,贸易参与存在差异的企业在工资及其份额方面也存在差异。实证结果表明,中间品关税和最终品关税的削减均促进了企业工资的提高;最终品关税削减还导致企业工资份额的下降。进一步地,通过对不同贸易分工的企业进行考察发现,两种关税削减时,参与贸易的企业均存在正向的工资溢出效应和负向的工资份额溢出效应,即在关税下降一定幅度时,进口中间品或出口最终品企业...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伟
文章从汇率传递视角探讨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贸易收支的关系。结论表明:首先,人民币汇率贬值和升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人民币升值对初级产品贸易收支、工业制成品贸易收支以及贸易总收支几乎没有影响;人民币贬值对工业制成品贸易收支和贸易总收支均存在显著性的影响,但对初级产品贸易收支没有影响。其次,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初级产品的净出口基本没有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对金属矿砂、煤、焦炭、石油等主要初级产品的刚性需求以及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对稀缺资源性产品定价权的缺失与不足。再次,人民币贬值不仅不能增加工业制成品净出口,反而恶化了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收支,究其原因,在于占较大比重的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的进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史龙祥 葛绍慰 王滢达
本文以中国161个H.S.6位税则号进口行业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搜集到31209家企业2000—2012年间从日本进口商品订单的金额和币种数据,以此测度市场份额影响力以及进口市场集中度对中国进口行业选择日元结算的影响。分析结论显示,日本的供给方市场份额影响力弱,中国的需求方市场份额影响力强,进口行业市场集中度高对采用日元结算具有负面影响。以上述结论为依据,本文根据样本数据提出了中日贸易适于采用人民币结算的具体行业,从而为推进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沈雁 袁庆达 樊烜锋
快递因其在速度,服务和利润方面的优势而成为了物流业发展中的一个新兴领域。中国快递市场的主要业务有国际快递,城际快递和同城快递,而其中城际快递又是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在这一领域内的竞争者主要是EMS,民营快递企业和跨国快递巨头。应用Markov过程的预测方法,可以预测和分析中国城际快递市场的份额情况。
关键词:
快递 马尔可夫过程 物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雅琦 余淼杰
本文基于海关细分企业、产品及目的地层面数据,研究中国出口结构中加工贸易份额变化的特征和趋势。数据分析指出2005年后加工贸易出口份额明显下降。本文提出汇率变动影响中国加工贸易出口份额的理论机制是,汇率变动导致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模式下市场需求和出口利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出口企业贸易模式选择。经验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会带来中国出口加工贸易份额下降,加工贸易出口份额下降在国外需求规模相对更大的行业更明显。基准结论对一系列稳健性检验都保持成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中元 张茜
该文利用中日两国1995-2013年间高度细分的贸易数据,实证检验商品进口价格中的汇率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从日本进口商品价格中存在不完全汇率传递,产业内贸易对进口商品价格汇率传递效应有显著的影响;随着中国从处于低质量贸易地位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向处于贸易条件优势地位的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变化,显著提高了进口商品价格中的汇率传递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进口商品价格中的汇率传递效应存在产业异质性,在日本对中国出口占质量优势的产业中,产业内贸易显著的降低了进口商品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在水平型产业内贸易、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行业中,产业内贸易对商品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汇率传递 细分商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涛 林季红
文章运用CHIP1988、1995和2002年的数据,从工资收入的技能溢价和行业溢价方面考察了高技能与低技能劳动者之间的工资收入差距。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收入差距扩大,且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有关,工资收入的组间不平等主要来源于具有较高受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对于较高学历的劳动者来说,工资收入技能溢价的增长还受到所处行业的影响,并且行业内高技能与低技能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差距是减小的,验证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提出的贸易开放缩小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收入差距。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工资收入差距 技能溢价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灿
对外贸易一方面通过增加机会成本对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决策造成冲击进而降低投资水平,另一方面又通过提高接受教育的预期收益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文章利用三期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数据,采用OLS回归和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实证研究了对外贸易对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外贸易显著降低了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同时发现这种影响具有异质性。从对不同学历教育投资的影响上看,对外贸易对劳动者高中入学决策造成了冲击,这不利于劳动者获取高中及以上学历教育。从对不同职业技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上看,对外贸易对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于低技能劳动者,对高技能劳动者获取人力资本投资则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灿
对外贸易一方面通过增加机会成本对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决策造成冲击进而降低投资水平,另一方面又通过提高接受教育的预期收益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文章利用三期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数据,采用OLS回归和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实证研究了对外贸易对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外贸易显著降低了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同时发现这种影响具有异质性。从对不同学历教育投资的影响上看,对外贸易对劳动者高中入学决策造成了冲击,这不利于劳动者获取高中及以上学历教育。从对不同职业技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上看,对外贸易对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申 何冰
本文根据产品层面关税数据构建地区贸易保护程度指标,衡量我国不同省份的贸易开放程度,进而将地区层面指标与CHNS个体数据匹配,利用独立混合横截面数据和logit回归,实证检验贸易自由化对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地区效应和动态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提升了我国劳动者从事非正规就业的概率,且贸易自由化程度越深入的地区,个体从事非正规就业的概率越大。中国加入WTO后,贸易自由化对非正规就业最显著的提升效应发生在2006—2009年间。贸易自由化对不同户口、不同性别和不同技能个体的非正规就业效应具有异质性,农村、中低技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大平
本文首先介绍了汇率的进出口价格传递理论和汇率的国内消费价格传递理论,然后分析了这两类汇率传递对贸易平衡的影响。本文的分析得出,汇率变动对贸易平衡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汇率传递的速度和程度,以及两类汇率传递之间的关系。单从汇率传递来看,汇率变动对竞争性商品进出口的短期影响较大,长期影响较小;对垄断性商品进出口的短期影响较小,长期影响较大。
关键词:
汇率传递 贸易平衡 替代弹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运苏
汇率传递是汇率变动与其经济影响的中间环节,进口价格传递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汇率变动对进口的影响大小。本文利用分布滞后模型、协整、向量自回归等方法,研究了三种主要贸易方式的进口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传递。结果显示,进料加工进口价格的传递弹性要大于一般贸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人民币升值对进料加工进口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一般贸易;而来料加工装配进口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比较有限,更主要受世界需求、国内劳动力成本等影响。
关键词:
进口价格 汇率传递 贸易方式 人民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汇率传递异质性研究——基于中韩产业内贸易的视角
进口中间投入、企业生产率与人民币汇率传递——基于我国出口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汇率价格传递、需求价格弹性和中国的贸易收支
中国企业贸易类型与国际贸易集中度的关系——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消费者价格汇率传递及其对贸易收支的影响研究
汇率不完全传递与国际贸易收支影响研究
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增长边际与贸易条件——基于中国1996—2009年微观贸易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加工食品产业出口效应研究:基于恒定市场份额模型
高技术制造业出口贸易波动因素分解——基于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的实证分析
FDI导致中国制造业价格贸易条件恶化了吗?——基于微观贸易数据的GMM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