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04)
2023(18350)
2022(15381)
2021(14245)
2020(11619)
2019(26867)
2018(26534)
2017(50487)
2016(26968)
2015(30361)
2014(29940)
2013(29455)
2012(26971)
2011(24519)
2010(24171)
2009(22013)
2008(21082)
2007(17963)
2006(15735)
2005(13887)
作者
(75476)
(62973)
(62220)
(59477)
(40070)
(29956)
(28511)
(24810)
(24028)
(22163)
(21339)
(21213)
(19702)
(19662)
(19537)
(19172)
(18682)
(18224)
(17980)
(17820)
(15556)
(15280)
(14956)
(14353)
(14215)
(13979)
(13563)
(13426)
(12565)
(12274)
学科
(126832)
经济(126702)
管理(75317)
(68815)
(56649)
企业(56649)
方法(52803)
数学(46500)
数学方法(45923)
中国(32743)
(29130)
业经(27870)
(26091)
地方(25570)
(24164)
(21974)
贸易(21961)
(21356)
农业(19670)
(19261)
理论(18493)
环境(17933)
(17855)
(17410)
金融(17408)
(17326)
银行(17292)
(16608)
技术(16225)
产业(16124)
机构
大学(382432)
学院(378935)
(163715)
经济(160576)
管理(150548)
理学(130845)
研究(130491)
理学院(129438)
管理学(127238)
管理学院(126551)
中国(97715)
(81021)
科学(77250)
(70957)
(63456)
中心(58575)
研究所(58018)
财经(57687)
(55513)
业大(53260)
(52708)
(52698)
北京(51567)
经济学(50840)
(49899)
师范(49459)
(47645)
经济学院(45662)
农业(43157)
财经大学(43078)
基金
项目(262005)
科学(207123)
研究(193755)
基金(191898)
(166427)
国家(165096)
科学基金(142735)
社会(124541)
社会科(118203)
社会科学(118174)
基金项目(100929)
(99425)
自然(90769)
教育(89151)
自然科(88676)
自然科学(88655)
自然科学基金(87054)
(83892)
资助(78907)
编号(78137)
成果(62634)
(58683)
重点(58384)
(56106)
(54386)
课题(53319)
国家社会(52498)
教育部(51090)
创新(50805)
大学(49895)
期刊
(176995)
经济(176995)
研究(114787)
中国(70019)
学报(56294)
管理(56278)
科学(53176)
(52608)
(49691)
大学(43872)
教育(41769)
学学(40949)
技术(35821)
农业(35121)
(30789)
金融(30789)
经济研究(29939)
财经(28468)
业经(26484)
(24520)
问题(22502)
图书(21226)
技术经济(19650)
(18639)
(18367)
世界(17782)
理论(17714)
统计(17691)
科技(16950)
现代(16469)
共检索到555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航  伏霖  李涛  孙宝文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不仅在激发消费、拉动投资、创造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在催生与聚合各类创新要素,为传统经济注入新动能,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与数字经济蓬勃成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数字经济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既无法系统性地解释数字经济中出现的一系列"新现象",更不能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逻辑一贯的政策建议。为了促进互联网与数字经济领域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提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彬  周战强  
2015年6月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杂志社与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共同发起的首届"文化与经济论坛"在中央财经大学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兼院科研局副局长张平研究员和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兼党总支书记李涛教授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山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海内外高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何大安  
【目的/意义】互联网作为厂商与厂商、厂商与消费者、厂商与政府之间的交易运作平台,正在催生大面积的网络经济、共享经济、智能经济、体验经济等数字经济形式。【设计/方法】经济学家如何从基础理论来解说数字经济与互联网的关联和融合,如何对数字经济改变主体决策行为作出基础理论解释,如何通过这些关联和融合来解读产业组织变动,需要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以下讨论:经济学有关数字经济的相对准确内涵是什么,大数据、5G通讯、社交媒体、物联网、元宇宙、区块链、边缘计算、VR/AR等的发展如何推动互联网成为数字经济的运行平台,数字经济的拓宽和加深会在哪些方面改变个人、厂商和政府的选择行为,数字经济运行趋势化在经济运行层面上将如何引致产业组织变动等。【结论/发现】本文拟在区分数字经济和数字经济运行这两个概念存在差别的基础上,对互联网、数字经济与产业组织变动作出经济学解释,试图对数字经济背景下投资、生产、消费等行为勾勒出一幅以数字经济运行为分析主线的一般图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京英  熊友达  姜澍  
2010年9月14-17日,联合国第五届互联网治理论坛(Internet GovernanceForum)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召开,大会的主题是:共创未来(Developingthe Future Together)。来自107个国家及地区的政府、企业、学术界、民间社团等各个方面共146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为及时了解国际信息化及互联网发展的最新动态,以便进一步开展信息化统计监测标准和方法研究工作,受国家统计局派遣,科研所组团参加了此次大会。现将会议情况综述如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影强  
2015年11月1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77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互联网改变传统业态",发布了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南开大学联合课题组成果《互联网革命与中国业态变革》。课题成果和发言嘉宾深入分析了互联网对服务业、制造业和农业的深刻影响,提出了我国互联网发展战略定位是将互联网作为未来战略基础产业和基础平台,应重点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均等化、高效理政、民生便利、绿色节能和安全可控等六个重点领域,并提出了我国"十三五"期间互联网领域六大重点任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琚琼  林蕾  
为了探究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使用的就业效应,本文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二值Probit模型、OLS模型等分别对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使用对就业选择和质量的影响进行检验。从就业选择来看,互联网使用增加了劳动者创业的可能性,每增加1单位互联网使用劳动者创业的可能性增加3.3%。机制分析表明,使用互联网工作能够促进劳动者选择创业,社会网络在促进劳动者创业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从就业质量来看,互联网使用对劳动者就业质量有显著促进作用,每增加1单位互联网使用劳动者就业质量提升4.7%。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工资收入、增加签订合同、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的可能性,并显著降低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工资的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于低收入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促进作用最大,中等收入劳动者次之,高收入劳动者最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杜浩然  丛月芬  郭彤华  
2010年12月24日,首届中国经济思想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主办,北京大学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协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著名高等院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丽娜  邓达  陈明生  刘志雄  黄立君  
2013年4月20日,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与《经济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法治经济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经济学、法学界众多知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针对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与法治国家建设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讨和交流。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分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李晓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席石亚军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主编裴长洪研究员为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芝俊  陈耀  
由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农业技术经济分会主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承办的"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农业技术经济分会2015年年会暨换届会议"于2015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河南郑州隆重召开,会议的主题为"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理论、实践与政策。来自国家科技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各省市自治区农科院、高校及腾讯网等30多个单位的9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郑州,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覃毅  马丽梅  黄娅娜  王涛  
本文对"首届全国产业经济学博士后论坛:中国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创新驱动发展、全要素生产率、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效率、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创新与企业治理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本次论坛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博士后人才培养工作的一次总结与展望,也反映了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中国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最新研究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述磊  刘翠花  
本文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互联网使用、社会网络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及其传导渠道,并对不同年龄段群体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和社会网络能够显著提升劳动者就业质量。互联网使用不仅直接正向影响就业质量,而且还可以通过社会网络的增强作用,间接提升就业质量。运用工具变量,纳入遗漏变量和替换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传导渠道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有助于拓宽劳动者信息渠道和提高教育工作匹配度,进而提升就业质量。不同年龄段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对不同年龄段群体就业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效应。因此,应进一步扩大互联网普及率,注重提升劳动者互联网使用技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宽劳动者社会网络,以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左  高建凯  周红  
本文对"互联网经济学与反垄断政策研讨会"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涉及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与竞争态势、互联网反垄断案的相关市场界定问题、互联网反垄断案的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等,重点对互联网技术经济特征、商业模式、假定垄断者测试的适用性、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和滥用行为的反垄断政策等问题展开研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强  席强敏  
为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学科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及分析框架,由《经济研究》编辑部和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牵头,联合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兰州大学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中山大学产业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发起了"中国区域经济学者论坛"。本论坛旨在为中国区域经济学领域的优秀成果与前沿研究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分享平台。2019年3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录全  邹志仁  
With an introduction of the result of the researches on Internet Economy Indicators put forward by the University of Texas,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ing indicators of Internet Economy,and the actual measuring results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1998 and 1999.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袁婧筠  沈伟  
2015年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1]互联网普及率为48.8%。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产生和进步,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应运而生,它颠覆了传统的行业运作模式,在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领域架起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桥梁,在激发变革活力的同时也带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互联网+"时代下教育变革的挑战与契机2015年,随着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中国政府明确指出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