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85)
2023(18399)
2022(14810)
2021(13676)
2020(11196)
2019(25075)
2018(24649)
2017(47412)
2016(24952)
2015(27988)
2014(27417)
2013(27135)
2012(24255)
2011(21560)
2010(21232)
2009(19828)
2008(19210)
2007(17082)
2006(14915)
2005(13326)
作者
(67230)
(56666)
(56000)
(53211)
(35453)
(26529)
(25406)
(22041)
(21457)
(19756)
(19095)
(18766)
(17699)
(17415)
(17155)
(17091)
(16763)
(16134)
(16122)
(16033)
(13827)
(13664)
(13596)
(12925)
(12756)
(12734)
(12321)
(12295)
(11118)
(11098)
学科
(115168)
经济(115048)
(100620)
(82158)
企业(82158)
管理(81073)
(49052)
方法(48399)
数学(39626)
数学方法(39248)
业经(37681)
农业(32601)
中国(32531)
(30637)
(21856)
(21310)
贸易(21296)
(21059)
财务(21011)
技术(20996)
财务管理(20979)
(20822)
地方(20705)
企业财务(19858)
(18133)
产业(18062)
(17692)
(17240)
(17087)
理论(16769)
机构
学院(355472)
大学(346353)
(161050)
经济(158539)
管理(146455)
理学(126753)
理学院(125656)
管理学(124008)
管理学院(123332)
研究(113076)
中国(91099)
(70778)
(69608)
科学(63478)
(62615)
财经(56092)
(53417)
中心(53327)
(51748)
(51223)
业大(50809)
经济学(49784)
研究所(48290)
农业(47653)
经济学院(45083)
北京(43694)
(41939)
师范(41596)
经济管理(41442)
财经大学(41231)
基金
项目(239993)
科学(193765)
研究(181607)
基金(178183)
(152449)
国家(151075)
科学基金(133337)
社会(121809)
社会科(115528)
社会科学(115503)
基金项目(93803)
(93624)
自然(82102)
教育(80969)
自然科(80323)
自然科学(80308)
自然科学基金(78928)
(76489)
编号(73413)
资助(70804)
成果(56813)
(54102)
(53957)
(52900)
重点(52860)
国家社会(51783)
创新(48833)
课题(48603)
(47252)
教育部(47196)
期刊
(179858)
经济(179858)
研究(100907)
中国(65773)
(63610)
管理(56535)
(54590)
科学(47475)
学报(45102)
农业(43416)
大学(37123)
业经(35608)
学学(35392)
(34635)
金融(34635)
技术(33638)
教育(28761)
经济研究(28457)
财经(27668)
问题(24507)
(24084)
(23328)
技术经济(19894)
世界(19365)
(18417)
商业(17377)
现代(17116)
统计(16422)
经济问题(16415)
(16297)
共检索到521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杜永红  
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及数字中国、农业强国建设。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测算结果分析研判我国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现状与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我国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众多且交叉融合,传统农业正紧跟数字化步伐进入新时代,开启数字化转型。但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业标准化、农产品品牌化、农村产业融合水平依然较低,不利于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研究认为,主要应从四个方面助力我国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一是推动基于我国国情的农业生产规模化: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合法权益,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培育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序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二是推动基于我国国情的农业标准化:推动农业标准化和追溯体系建设,实现农产品流通全过程质量可控;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动农产品物流信息标准化。三是推动基于我国国情的农产品品牌化: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以农产品电商化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拓展农业新模式,提高农产品品牌附加值。四是推动基于我国国情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以种植业为主导加速农业内部各产业“内向”融合;以供销合作社为纽带推进产加销一体化、贸工农一条龙发展;以农业优势资源为依托推动农业、文化、教育、旅游全面融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婷  
在数字技术快速融入各个产业领域的背景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以及满足消费质量升级的需要,实施粮食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中国粮食产业发展仍以传统方式为主,整个粮食产业的产能和抗风险能力较低,亟须融入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和现代数字技术,以增强粮食产业的效率和韧性。然而因粮食经营领域数字化基础设施薄弱、各环节主体凝聚力不强、数据资源共享不充分等因素存在,严重制约着粮食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发展。基于此,剖析粮食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构建与粮食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发展相适应的技术与政策支撑体系,以期推进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于华  
我国农业数字化转型具有必然的逻辑,也有可行是科技依据。但是数字化转型动能不足、信息化薄弱、现代化程度低、数字人才匮乏等现实问题阻碍了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强农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化科技支撑、培育农业数字化良好环境、积极促进农业数字新业态生成等是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之方。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旭东  刘闯  刘合光  
在新一轮信息革命中,数字经济成为各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并重塑着各领域的产业格局。农业全链条数字化对乡村产业转型具有推动和引领作用,有效促进了全产业链生产效率、产业结构、产品新市场、主体协同分工等方面的改善。通过发挥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并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环节深度融合,可实现乡村产业转型升级。针对当前农业全链条数字化助推乡村产业转型面临的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数字人才缺乏、数字技术应用不足、农业产业链主体协同分工不足等难点,应提升农业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农业全链条数字化人才培育和梯队建设,强化农业全链条数字化集成应用,增强农业全链条数字化转型中的多主体协同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强  刘玉奇  
文章基于对阿里巴巴、小米、塔牌、红蜻蜓等行业龙头企业的调研,发现数字平台企业阿里巴巴已经开始提供专业化的数据产品和服务,并为行业龙头企业赋能,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原生企业小米具有天然的互联网思维,正快速下沉零售渠道,成为线上整合线下、推动场景化的重要代表;塔牌黄酒利用互联网技术挖掘消费者潜力,开展从研发设计到物流配送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红蜻蜓鞋业实施董事长工程,从智能门店入手推动组织、店铺、员工、商品、服务和支付的实时在线。本文认为,推进数字化转型是一项艰巨、系统性的宏大工程,涉及从生产制造的最小批量优化、研发设计对顾客需求的响应、供应链物流体系的整合重组以及全链路自动化的实现等方方面面。要实现全面的数字化转型任重道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传磊  张雨欣  马九杰  王成军  
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虽得到了高度重视,但成效并不显著。通过探索性案例研究发现,搭建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可以展示丰富的应用场景,但缺乏数字化改革推动会造成协同创新不足、有效数据匮乏、平台功能悬浮,陷入数字乡村建设“形式主义”困境。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要以数字化改革推进政府部门协同合作,以社会化服务推动产业链流程再造和经营主体关系重构,进而实现资源和信息的高效流动,为农民更多地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提供保障。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不是简单的数字技术应用,而是需要基于农村老龄化、土地分散化和数据碎片化的现实,进行数字赋能、业务协同、制度重塑,才能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传磊  张雨欣  马九杰  王成军  
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虽得到了高度重视,但成效并不显著。通过探索性案例研究发现,搭建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可以展示丰富的应用场景,但缺乏数字化改革推动会造成协同创新不足、有效数据匮乏、平台功能悬浮,陷入数字乡村建设“形式主义”困境。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要以数字化改革推进政府部门协同合作,以社会化服务推动产业链流程再造和经营主体关系重构,进而实现资源和信息的高效流动,为农民更多地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提供保障。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不是简单的数字技术应用,而是需要基于农村老龄化、土地分散化和数据碎片化的现实,进行数字赋能、业务协同、制度重塑,才能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敏娟   杜瑞瑞  
绿色转型是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应有之义,新质生产力必然是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关键动能。相对而言,农业具有较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及叠加特征,产业链环节间存在更复杂的客观关联及相互影响,农业绿色转型要求在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视域下实现全产业链稳健转型,这和新质生产力的本质高度契合。本文以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为指导,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目标,从生产要素配置均衡和产业链动态均衡两个方面,阐释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绿色转型的经济学逻辑;从产业融合、科技支撑、公众需求和政策支持四个方面概括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绿色转型的现实条件;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农业全产业链绿色转型还面临产业链衔接不充分、绿色科技支撑不足、高水平农业人才匮乏、生态增值效应不突出及治理主体单一等挑战。未来,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绿色转型需要在优化全产业链绿色发展制度、打造绿色产业科技链、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拓展农业生态发展空间和推动多主体协同共治等方面持续发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课题组  王小兵  钟永玲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我国农业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在深度融入到农业产业的全链条中,将为农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存在农业数据资源建设基础薄弱、大数据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农业数字技术研发和智能装备明显滞后、大数据分析应用与产业融合发展不充分等问题。要从完善数据资源体系、强化大数据分析应用、构建数据资源共享共赢合作生态、打造大数据建设成果集成应用示范区等方面入手,以"四轮驱动"方式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要把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作为数字农业、数字乡村发展的"一号工程"予以推动,重点从基础设施、产业生态、市场环境、财税金融、人才队伍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佟宇竞  
都市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竞争,已经由产品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全产业链的竞争,农业全产业链涉及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诸多环节,连接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是生产链、供应链、服务链的有机组合。推进现代都市型农业全产业链的整合,可以弥补传统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的不足,让农民能够充分享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全链条的增值收益,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必然选择。当前阶段要集约建设都市农业生产链,多措并举延伸加工链,全力打造流通链,培育提升服务链,着力打造品牌链,拓展融合功能链,促进都市农业实现新跃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任一蕾  
在数字化转型不断升级的环境下,国际竞争演化成产业竞争。产业链是产业上下游企业间通过价值创造达成的供需联系而交织成的一个网络,产业链数字化平台也称产业互联网。产业链数字化平台通过数实融合,使产业大数据的融合增值赋能产业链。本文依据波特的价值链模型定义出产业链数字化平台建设的关键环节,并通过范例研究关键环节的数字化建设目标及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建设的实现路径,文后对平台建设面临的挑战给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虎   邹媛媛   高子桓  
文章选取上市公司年报以及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前向关联、后向关联两种渠道来增强产业链关联的创新效应和结构效应,进而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行业异质性,在劳动密集型和竞争性行业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健  
数字经济蓝海发展态势渐显,抓牢数字经济发展红利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既是破解制约“三农”发展基础性、全局性问题的必由之路,亦是助推“三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经济凭借数据要素、数字平台、数字空间、智能应用等一众衍生业态,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发展模式、拓展服务空间、实现深度治理、促进数字转型,数字实体双向融合战略部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数据要素合理配置及新型基础设施布局等为数字经济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筑牢根基。据此,应以延链、强链、补链、融链为导向,通过盘活农业数据要素存量、延伸数字平台服务范围、拓展数字空间合作范畴、推进数字应用转化创新等举措,全面激活数字经济动能,助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勇  刘庆华  韩莹  
[目的]当农业信息生态处于失衡状态时,农业产业的价值增值效率就会受损,文章应用信息生态理论研究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整合与提升,由此探索现代农业产业链的优化路径,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该文以点、线、面的逻辑递进思路,从信息生态位视角研究了农业产业链中信息的功能生态位、资源生态位和时空生态位;从信息生态链视角分析了农业产业链中信息流转映射出的物和资金的运转问题;从信息生态系统视角剖析了农业产业链中信息资源、信息主体和信息环境3个系统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结果](1)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玉韫  张龙耀  
随着农村电商、物联网和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开始向数字化转型,本文对数字化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理论和案例分析。研究发现,相比于传统农业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农业供应链金融借助于电商平台、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数字应用和技术,能够降低金融服务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构建农村数字化信用评价体系,优化风险控制策略,最终提高金融供给效率。目前数字化农业供应链金融已形成互联网企业驱动和数字化农业企业驱动两种模式,但是仍面临资金成本高、数字足迹缺乏和信息孤岛等问题,限制其作用的发挥。未来应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数字化改造,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支持和规范涉农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发展,最终完善数字化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供应链金融贡献创新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