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34)
2023(10442)
2022(8855)
2021(8592)
2020(7338)
2019(16735)
2018(16435)
2017(31802)
2016(16461)
2015(18783)
2014(18243)
2013(17908)
2012(16470)
2011(14587)
2010(13821)
2009(12579)
2008(12231)
2007(10005)
2006(8458)
2005(7481)
作者
(43339)
(36430)
(36072)
(34502)
(23247)
(17318)
(16656)
(14265)
(14081)
(12675)
(12447)
(12285)
(11430)
(11270)
(11204)
(11113)
(10925)
(10547)
(10371)
(10333)
(8936)
(8514)
(8496)
(8334)
(8322)
(8088)
(7811)
(7528)
(7079)
(7054)
学科
(71103)
经济(71027)
管理(49204)
(45915)
(38141)
企业(38141)
方法(37597)
数学(34119)
数学方法(33731)
(20292)
中国(19720)
(16654)
(15147)
贸易(15141)
(14890)
业经(13949)
(13687)
财务(13643)
财务管理(13617)
企业财务(13089)
(11761)
(11600)
(10995)
金融(10994)
农业(10839)
(10677)
银行(10670)
(10171)
(10078)
环境(10046)
机构
大学(234171)
学院(228914)
(105380)
经济(103893)
管理(95638)
理学(83336)
理学院(82564)
管理学(81389)
管理学院(80936)
研究(74800)
中国(59827)
(47853)
(47741)
科学(40981)
财经(39324)
(36281)
中心(35596)
(34732)
经济学(34395)
研究所(31662)
经济学院(31262)
(30215)
北京(30016)
业大(30011)
财经大学(29903)
(29396)
(27116)
(26979)
师范(26856)
商学(25732)
基金
项目(161028)
科学(129829)
基金(123545)
研究(118582)
(107017)
国家(106259)
科学基金(93121)
社会(79724)
社会科(75934)
社会科学(75916)
基金项目(64663)
自然(59186)
自然科(57896)
自然科学(57880)
(57243)
自然科学基金(56911)
教育(54064)
资助(51125)
(49597)
编号(46093)
(38155)
成果(36776)
重点(35492)
国家社会(35310)
教育部(33840)
(33574)
(33310)
人文(32420)
创新(31609)
大学(31479)
期刊
(100635)
经济(100635)
研究(65516)
中国(37886)
(37781)
管理(33777)
学报(31026)
科学(30249)
(25279)
大学(24645)
学学(23035)
(21527)
金融(21527)
技术(19908)
财经(19818)
经济研究(17929)
农业(17843)
教育(17133)
(16940)
业经(13950)
问题(13755)
(13247)
图书(13019)
世界(12396)
统计(12024)
理论(12022)
国际(11856)
技术经济(11714)
(10801)
实践(10638)
共检索到324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夏晓华  王美今  
本文通过建立信息传导和随机冲击影响债券拍卖收益的数理模型,系统分析了债券投资者的风险态度、价值评价和参与人数等对拍卖收益的影响,分别比较了荷兰式、美国式与混合式拍卖在一般环境与竞争环境下的收益表现;我们发现,如果允许充分多的投资者进行自由竞争,并自主选择竞争性投标和非竞争性投标,荷兰式拍卖在收益表现上有绝对的优势;竞争环境下,不同拍卖方式的收益等价性并不必然成立;基于中国数据的模型校准和数值模拟表明,在线性对称均衡下,荷兰式拍卖在中国债券拍卖中具有最高的理论收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志军  
拍卖方式的选择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本文从拍卖理论出发,描述了国债拍卖理论的进展,分析了不同拍卖方式对拍卖利润的影响,利用国家开发银行金融债券拍卖数据比较了多价格拍卖与单一价格拍卖,利用中国国债数据比较了单一价格拍卖与混合拍卖。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投标人不满足对称性假设,存在信息不对称性,不存在投标人合谋,金融债券拍卖不存在赢家诅咒效应,国债拍卖中有部分投标者的整体拍卖利润为负,存在赢家诅咒效应,单一价格拍卖优于多价格拍买,混合拍卖优于单一价格拍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小锐  翟旭东  
中国债券市场的风险与收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小锐,翟旭东自1981年我国首次发行国库券以来,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已经历了13个年头。在这13年中,债券种类由1981年时的国库券一种发展为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国家代理机构债券、外币债券等五大类共2...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袁东  
该文在讨论了债券市场价格波动性、流动性和收益率曲线的定义及测度方法的基础上,对交易所债券市场与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了实证比较研究。最后指出,我国债券流通市场的发展取决于政府债券流通市场的应有发展,并应正确处理不同国债交易组织方式间的关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琦  
债券收益率会影响投资行为并进一步作用于一国的经济增长水平。本文在分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基础上,探讨其与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关系,并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了我国债券的收益率曲线对经济增长的预测能力。研究发现,我国债券的收益率曲线对名义经济增长率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但对实际经济增长率的预测能力有限。本文指出,银行信贷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以及信贷利率的外生性是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夏晓华  李进一  王美今  
本文通过扩展Armantier和Sba提出的约束策略均衡,弥补了现有文献不能利用混合式拍卖数据的不足;基于拍卖计量分析方法,本文对中国债券拍卖市场的非对称性和投资者需求策略差异做了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中国债券投资者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小投资者的需求策略可以用线性均衡来近似,中等投资者和大投资者的需求策略与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大投资者是债券拍卖市场势力的主要来源。反事实分析表明,荷兰式拍卖有最高的理论收益,拍卖方式对不同投资者头寸的影响存在差异。数值模拟研究建议债券发行方引入更多小投资者;而此时投资者则应该适度调低报价,以减少"赢者诅咒"。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谢海玉  
本文对美国和我国债券收益率曲线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影响我国债券收益率曲线变动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当前市场形势对我国债券价值变化做出定量分析,意在发现债券的合理投资价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都红雯  胡维华  
目前在我国,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对债券收益率(注:本文所涉及的债券收益率仅限于中长期债券)的衡量指标及其计算口径都存在着不规范、不一致的现象,而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着投资者对债券的投资行为,而且间接制约了整个债券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因此,笔者...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雪莹  焦健  
担保是解决债券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机制。逆向选择理论强调担保能够缓解事前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理论则强调担保有助于解决事后信息不对称。两种理论对于债务人风险程度与采取担保的可能性、担保与债务利率之间的关系给出不同的预测。文章以2008-2015年间中国债券市场的实际数据为样本对以上两类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在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研究发现,债券发行人风险越高,越有可能采取担保;在控制其它因素的情况下,相较于同一债券信用评级的无担保债券,担保债券具有较高的发行利差。研究结果表明道德风险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我国债券发行人的担保行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荟竹  李文伟  
本文研究了债券市场分割与信息有效性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债券市场的分割通过流动性损失和信息不对称两个渠道,影响了价格的信息有效性。在实证分析中,本文采用重标极差分析法对债券市场信息效率进行度量,并以同一债券在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间的绝对价差度量信息不对称程度,同时以债券成交量、成交频率度量流动性。本文利用跨市场债券数据,通过非平衡面板模型证明了在分割债券市场中,两市场定价偏离程度与信息有效性存在负相关关系,而流动性则与信息有效性呈现正相关关系。本研究成果对提高债券市场的价格信息发现功能等领域的研究及政策制定有积极意义。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雪莹  焦健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申盛  陈言  
现行的信用评级发行人付费模式由于存在利益冲突,其客观性、独立性和评级水平饱受市场质疑。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时间不长,评级市场声誉机制还未形成,评级机构之间过度竞争,这些因素加重了发行人付费模式导致的评级虚高、信用评级质量的下降等问题。本文考察了2014年至2016年的公司债发债样本,构建量化指标对比投资者付费模式与发行人付费模式的信用评级。实证表明:发行人付费模式下的信用评级分布过于集中,投资者付费模式下的评级分布形态更为合理;在发行人付费模式下,同一信用评级发债主体的实际信用状况差别很大,表明评级的区分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申盛  陈言  
现行的信用评级发行人付费模式由于存在利益冲突,其客观性、独立性和评级水平饱受市场质疑。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时间不长,评级市场声誉机制还未形成,评级机构之间过度竞争,这些因素加重了发行人付费模式导致的评级虚高、信用评级质量的下降等问题。本文考察了2014年至2016年的公司债发债样本,构建量化指标对比投资者付费模式与发行人付费模式的信用评级。实证表明:发行人付费模式下的信用评级分布过于集中,投资者付费模式下的评级分布形态更为合理;在发行人付费模式下,同一信用评级发债主体的实际信用状况差别很大,表明评级的区分能力不够;在信用评级为AA的情况下,两种付费模式下的差别最大。为此,我们对未来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和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铁锋  
本文以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国债、企业债券和国债回购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影响市场利率变动的因素,判断中国债券市场投资价值与投资风险,解读人们对债券投资认识的误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