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73)
- 2023(16679)
- 2022(13903)
- 2021(13043)
- 2020(10751)
- 2019(24594)
- 2018(24062)
- 2017(45338)
- 2016(24082)
- 2015(27192)
- 2014(26831)
- 2013(26282)
- 2012(24507)
- 2011(22203)
- 2010(22165)
- 2009(20316)
- 2008(19070)
- 2007(16573)
- 2006(14567)
- 2005(13216)
- 学科
- 济(103311)
- 经济(103201)
- 管理(63716)
- 业(61916)
- 企(48754)
- 企业(48754)
- 方法(41816)
- 中国(37115)
- 数学(36766)
- 数学方法(36361)
- 农(28478)
- 融(28285)
- 金融(28278)
- 贸(27166)
- 贸易(27144)
- 银(26906)
- 银行(26879)
- 地方(26792)
- 易(26386)
- 行(26072)
- 财(24950)
- 业经(22760)
- 制(21672)
- 农业(19000)
- 学(17942)
- 环境(15798)
- 理论(15729)
- 体(15413)
- 务(15156)
- 财务(15091)
- 机构
- 学院(331392)
- 大学(329388)
- 济(147097)
- 经济(144363)
- 管理(124546)
- 研究(118336)
- 理学(106277)
- 理学院(105143)
- 管理学(103446)
- 管理学院(102846)
- 中国(96064)
- 京(69972)
- 科学(67723)
- 财(66136)
- 所(58262)
- 中心(55519)
- 农(53328)
- 研究所(52793)
- 财经(52261)
- 江(48951)
- 经(47704)
- 经济学(46338)
- 业大(45617)
- 北京(44403)
- 院(43326)
- 范(43183)
- 师范(42711)
- 经济学院(41816)
- 农业(41521)
- 州(39558)
- 基金
- 项目(222004)
- 科学(175675)
- 研究(166117)
- 基金(161630)
- 家(140461)
- 国家(139308)
- 科学基金(119397)
- 社会(107367)
- 社会科(102031)
- 社会科学(102010)
- 省(85809)
- 基金项目(84219)
- 教育(75991)
- 自然(73976)
- 自然科(72343)
- 自然科学(72321)
- 划(72280)
- 自然科学基金(71028)
- 编号(66925)
- 资助(66385)
- 成果(54260)
- 发(52628)
- 重点(50309)
- 部(49763)
- 创(46982)
- 课题(46969)
- 国家社会(45569)
- 创新(44047)
- 教育部(43197)
- 发展(42670)
- 期刊
- 济(160272)
- 经济(160272)
- 研究(102366)
- 中国(70868)
- 财(49778)
- 农(49646)
- 学报(48167)
- 管理(47236)
- 科学(45717)
- 融(44341)
- 金融(44341)
- 大学(37915)
- 教育(37159)
- 学学(35736)
- 农业(33895)
- 技术(30103)
- 经济研究(27483)
- 业经(26456)
- 财经(25918)
- 经(22486)
- 贸(22440)
- 问题(21989)
- 国际(20669)
- 业(18382)
- 世界(17962)
- 技术经济(15373)
- 统计(15231)
- 理论(14935)
- 商业(14856)
- 图书(14284)
共检索到513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韦铁
现代贸易的发展建立在高效运作的金融体系基础之上,从分析金融体系对贸易发展的支撑作用入手,结合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从宏观经济合作机制、区域金融市场建立、汇率制度合作、金融监管和救助等方面提出构建中国东盟区域金融体系的设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列曲 丁文丽 李丽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不仅带来了贸易的自由化,也带来了金融投资的便利化,促进了自贸区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文章将金融投资引入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中,构建了一个多国金融CGE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自贸区内金融政策的效应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砚峰
通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业发展背景的介绍,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标准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成立中国-东盟标准与质量协商委员会的建议,并指出以中国物流标准体系为基础,取东盟各国标准之长,是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标准体系的最好选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钟洁
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国际贸易发展需求出发,结合国际物流产业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信息平台、统一物流标准体系等优化自贸区物流产业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贸区 国际贸易 国际物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传江 吴铮
本文首先根据生产要素细分的要素禀赋理论说明自由贸易协定将促进双方的贸易额的增长;然后利用动态化的要素禀赋理论阐述自由贸易协定能够达到提升双方产业结构的效果。目前,国内关于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文章大多围绕其对双边贸易的促进和经济一体化的积极影响展开论述。我们提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不应只是贸易额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应当通过自由贸易的发展带动该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中国 东盟 产业结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武安华
2006年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成员国已积累1.6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和8.5万亿美元国内金融部门资产。企业融资需求和对金融服务要求逐渐扩大,凸显了高效金融中介的重要性,而作为重要金融中介的CAFTA证券市场还有很大改善效率的空间。提高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各国证券市场的密切合作、共同的证券市场监管机制的建立将是CAFTA的证券市场发展之路。
关键词:
CAFTA 证券市场 公司债券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军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间的经贸合作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其发展前景也很乐观,但是也应看到在中国和东盟合作的道路上,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发展 障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晓雁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和推进,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机制得到进一步强化,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日益深入。文章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立足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从多角度简要探析了构建适合区域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建中
首先回顾了现有协同发展程度的测算方法,然后基于贸易和投资综合发展指数构建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投资与中国环境协同发展程度的测算方法并对其进行应用,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投资与中国环境协同发展程度较高的行业包括服装皮革制造业、木材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设备制造业、电器器材制造业和通信设备制造业等6个行业;协同发展程度较低的行业包括采掘业、造纸业、石油炼焦业、化工原料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金属冶炼业6个行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崔同宜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于2002年11月签署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是世界上三大区域经济合作区。欧盟的发展经验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运作,对刚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合作过程中克服各种障碍,顺利向前推进具有诸多的启示。
关键词: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 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海 尹弘兴
本文在思考我国和东盟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借鉴其他自由贸易区的经验 ,对未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相关金融问题作一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于2005年全面启动,到2010年将建成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之一。针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从宏观金融风险的角度出发,基于自由贸易、投资增长、资本流动及跨国金融业务合作等方面分析将会影响到整个自由贸易区发展进程的宏观金融风险,从而为将来研究风险的防范对策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在明
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出于彼此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贸易区中的诸国都会积极利用华商的实力与优势,加强双边的经贸联系与合作,这就使华商的桥梁作用将日益凸显。本文本着有利于华商生存与发展的宗旨,对东盟华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中的作用,做一理性分析。
关键词:
东盟华商 华商企业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吴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飞 袁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一体化研究应以交通运输发展为起点,本文通过对中国和东盟七国在交通设施通达性及质量、运输服务可得性及质量的内容进行区位熵的测算分析,描述了各国在交通运输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并指出以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为主要节点,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科学有序地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体系的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