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7)
- 2023(8942)
- 2022(7537)
- 2021(7116)
- 2020(5927)
- 2019(13416)
- 2018(12986)
- 2017(24901)
- 2016(13140)
- 2015(14354)
- 2014(13881)
- 2013(13127)
- 2012(11555)
- 2011(10267)
- 2010(9544)
- 2009(8158)
- 2008(7319)
- 2007(5762)
- 2006(4517)
- 2005(3517)
- 学科
- 济(56239)
- 经济(56192)
- 管理(35162)
- 业(31965)
- 方法(27693)
- 企(25832)
- 企业(25832)
- 数学(25442)
- 数学方法(25106)
- 地方(14286)
- 农(13190)
- 财(12481)
- 中国(12416)
- 业经(11100)
- 学(9228)
- 农业(9167)
- 环境(8865)
- 贸(8556)
- 贸易(8553)
- 地方经济(8541)
- 易(8291)
- 务(8098)
- 财务(8068)
- 财务管理(8053)
- 和(7892)
- 技术(7849)
- 企业财务(7665)
- 融(6893)
- 金融(6891)
- 制(6693)
- 机构
- 学院(167836)
- 大学(167529)
- 济(70320)
- 管理(69728)
- 经济(69139)
- 理学(61993)
- 理学院(61357)
- 管理学(60247)
- 管理学院(59933)
- 研究(52360)
- 中国(38516)
- 京(32804)
- 科学(32084)
- 财(29465)
- 中心(26131)
- 财经(24849)
- 业大(24119)
- 所(23640)
- 农(23027)
- 经(22926)
- 经济学(22355)
- 范(22139)
- 研究所(22123)
- 师范(21933)
- 江(21872)
- 经济学院(20448)
- 院(19855)
- 北京(19261)
- 经济管理(18961)
- 财经大学(18917)
- 基金
- 项目(130407)
- 科学(105661)
- 基金(97611)
- 研究(95462)
- 家(84939)
- 国家(84311)
- 科学基金(74340)
- 社会(63062)
- 社会科(60065)
- 社会科学(60051)
- 基金项目(52392)
- 省(50717)
- 自然(48115)
- 自然科(47050)
- 自然科学(47041)
- 自然科学基金(46140)
- 教育(43492)
- 划(42808)
- 编号(38190)
- 资助(38113)
- 重点(29636)
- 部(28966)
- 发(28780)
- 成果(28340)
- 创(27850)
- 国家社会(27200)
- 创新(26101)
- 科研(25655)
- 教育部(25364)
- 人文(25243)
共检索到222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雪梅 李兰海 白磊 张飞云 尚明 王喜喜
20世纪被认为可能是近千年中气候最暖的时期,但由于20世纪前50余年西北干旱区没有或少有实测气候资料,因此该区域20世纪气候变化评估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重建这一时期气候资料有助于提高20世纪干旱区气候变化评估可靠性。论文应用Delta方法和典型相关分析(CCA)方法,结合1961—1990年开都河流域以及中亚3个气象站点1901—1990年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重建开都河流域1901—1960年气候资料,并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精度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Delta方法重建的各气象站逐月气温整体上优于CCA方法;CCA方法重建的降水整体上优于Delta方法。Delta方法重建的1901—1960年逐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一驰 李宝林 程维明 张学仁
开都河属塔里木河的源流之一,随着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的深入进行,开都河径流变化对气候的响应关系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科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鉴于此目的,该文采用经典的Mann Kendall和Mann Whitney检验方法,利用该流域巴音布鲁克气象站和大山口水文站1958~2002年的实测资料,分析对比了气温、降雨和径流序列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除春季外,其他季节的年径流基本表现为1958~1973年偏丰、1974年~1986年偏枯和1987年~2000年偏丰,并在1987年~2000年间表现为显著上升的趋势;年平均气温经历了高 低 高三阶段,其中夏季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降雨的空间差异性明显,...
关键词:
开都河 径流变化 气候变化 响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永明 张利华 翟宏宇 符雅盛 崔越
堵河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流域的生态环境决定着南水北调的经济效益和水质状况。基于MODIS影像(2001~2017年)、数字表面模型(DSM)与气象数据,采用均值统计法、一元线性回归趋势法和相关分析法对堵河流域总初级生产力(GPP)、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和蒸散发(ET)等生态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堵河流域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及其气候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堵河流域多年月均GPP、NDVI和ET分别为1 868.67 gC/(m~2·month~(-1))、0.605和959.975 mm/month,植被覆盖率较高;多年年均GPP、NDVI和ET呈现相似的空间分布规律,堵河南岸值均高于北岸,竹溪河流域值均最低,最高值均位于神农架林区在内的高海拔区域。(2)年均GPP、NDVI和ET值总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表明堵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在向好的趋势发展;年内呈周期性单峰变化趋势,7月达到最大值;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夏季GPP、NDVI和ET值最大,冬季最小。(3)流域月均NDVI、ET和GPP之间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其中月均NDVI与月均GPP\ET的相关系数R~2均为0.65,月均ET与月均GPP的R~2为0.70。(4)流域月均GPP与月均降水的相关性强于月均气温,而NDVI、ET与气温的相关性均大于降水;GPP、NDVI和ET的变化与气温、降水呈现同期变化规律,NDVI、ET和GPP的变化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不到一个月的滞后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宝林 张一驰 周成虎
根据遥感数据获得的雪盖消融曲线是输入到融雪径流模型中一个最重要的参数,云是影响积雪解译精度的主要因素。该文采用美国国家水文遥感中心(NOHRSC)基于NOAA AVHRR数据通道1、2、3和4数据的theta算法,区分雪、云与陆地、水体,并将该期影像及其前一段时间内影像通过镶嵌取theta的最大值,从而既起到去云的作用,也实现对云下覆信息有效的插补。研究区受云的影响十分严重,镶嵌影像时段的长短对云的去除影响很大。10天镶嵌和30天镶嵌影像受云的影像仍然十分明显,长序列镶嵌影像(使用该期及其前期所有影像镶嵌)的雪盖消融曲线受云的影响较小,可以作为SRM等融雪径流模型比较准确的输入参数。研究区从3...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亚辰 方修琦 陶泽兴 戴君虎
历史物候记录对过去气候变化研究弥足珍贵。诗歌作为历史文献的重要体裁之一,其中的历史物候记录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整编和利用。但对诗歌物候记录的特征和处理方法仍缺乏系统的梳理和探讨。本文首先介绍了诗歌中物候记录的内容、特征及其在季节指示和反映农时中的应用,发现诗歌中的物候记录主要包括动物物候、植物物候和周期性气象、水文现象等3种,并呈现出距今越近,经济、社会越发达,记录越多的时空特点。然后,从物候记录筛选、物种鉴别、物候事件发生时间识别、物候期确定等方面总结了历史气候研究中诗歌物候记录的处理方法:1从诗歌的创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亚辰 方修琦 陶泽兴 戴君虎
历史物候记录对过去气候变化研究弥足珍贵。诗歌作为历史文献的重要体裁之一,其中的历史物候记录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整编和利用。但对诗歌物候记录的特征和处理方法仍缺乏系统的梳理和探讨。本文首先介绍了诗歌中物候记录的内容、特征及其在季节指示和反映农时中的应用,发现诗歌中的物候记录主要包括动物物候、植物物候和周期性气象、水文现象等3种,并呈现出距今越近,经济、社会越发达,记录越多的时空特点。然后,从物候记录筛选、物种鉴别、物候事件发生时间识别、物候期确定等方面总结了历史气候研究中诗歌物候记录的处理方法:1从诗歌的创作背景、文学成分、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和人为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筛选,以保证其中物候记录的有效性;2区分古今动、植物名差异,并将物种鉴定到种;3针对年、月、日缺记的不同情况,依据物候规律和背景资料确定物候事件的发生时间;4根据现代物候观测标准,对诗歌中的文字描述进行归类定级,确定所包含的物候期。以期为诗歌物候记录的提取及其在历史气候研究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借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媛 李蓓蓓 李忠明
重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可为分析当前气候变化规律和模拟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提供历史参考情景。古代私人日记中保存的气候信息,因其直观性强、分辨率高等特点而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成为重建历史气候时使用较多的一类代用数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日记资料,已经重建了多个地区历史上的温度、降水及物候变化,并已逐步由定性描述发展到定量研究。本文从代用指标、研究方法、研究成果3个方面,对基于日记的历史气候重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得到以下结论:①重建指标选取上,国内外均较常使用天气情况日数和感应记录两类指标;此外,国内常用自然生长植物的物候期,而国外还使用风向、云量等指标;重建指标类型可分为定量、半定量、定性3类,定量与定性指标使用较多,半定量指标使用相对较少。②重建方法上,中外研究者多采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转换法等;资料校对方法上,西方学者多采用器测资料进行检验,国内则常选用方志与官私文件进行校订。③国外研究的重建内容主要涉及区域温度和降水;而国内除了温度和降水重建外,还研究了沙尘和梅雨等中国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利用日记重建历史气候的优势在于,日记中保存的历史气候信息细节丰富、时间分辨率高,因而能够很好地保证重建结果的准确性。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应继续改进代用指标的定量转换和重建结果的校验方法,并加强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同类研究结果的集成研究。
关键词:
古代日记 气候变化 重建 代用指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夏清 章光新 尹雄锐
乌裕尔河流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其径流量是扎龙湿地的重要补给水源,探讨气候变化情景下乌裕尔河流域径流量的变化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扎龙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SWAT模型对乌裕尔河流域进行径流模拟,并分析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河流径流量的变化。结果表明:SWAT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乌裕尔河流域的径流量变化过程,尤其是产流量大的站点,模拟效率较高;气候变化对径流量影响较为显著,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流域径流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减少,而且不同水文站径流量减少幅度不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世坤 蔡焕杰 王健
【目的】分析石羊河流域种植玉米的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探索影响石羊河流域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为当地的玉米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石羊河流域1980-2005年的气象数据,采用机制法分析该流域玉米的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并结合ArcviewGIS软件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利用FAO的CROPWAT模型,分析玉米生育期蒸发蒸腾量的变化规律,提出相应的灌溉建议,发掘作物生产潜力,提高流域玉米的产量。【结果】石羊河流域玉米光合、光温生产潜力分别为22 704.79~25 732.44和10 665.73~17 189.27kg/hm2,二者的空间分布规律大致为由北向南逐渐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国庆 张建云 李岩 鲍振鑫 金君良 严小林 刘翠善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7个气候模式在3种RCP排放情景的情景资料,分析了海河流域未来30~50年气候的可能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海河流域未来气温将持续升高,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的线性升率约为(0.07~0.59)℃/10a、(0.18~0.45)℃/10a和(0.33~0.65)℃/10a。未来降水变化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与基准期(1961-1990年)相比,未来海河流域降水可能呈现增加趋势,3种排放情景下2021-2050年降水量较基准期分别增加3.4%、6.8%和3.4%左右。在季节分配上,冬春季节气温升幅较大,春夏季节升温幅度相对较小;非汛期降水的相对变化幅度大于汛期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宋秋洪 千怀遂 俞芬 段海来
参照已有的气候适宜性评价模型和冬小麦生理气候阈值,建立冬小麦气候适宜度模型,选取淮河流域及周边地区43个县(市)45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对该流域冬小麦气候适宜性时空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温度适宜性、降水适宜性、日照适宜性的空间分布与温度、降水和日照的空间分布有明显的一致性,它们和气候适宜性都呈现出一定的地域分布规律;降水和温度是影响该流域气候适宜度的重要限制因素,尤其是降水的影响最为明显;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气候适宜性倾向率主要受日照的影响,以0.002/10 a的倾向率下降;温度、降水、日照和气候的适宜性倾向率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
关键词:
评价 气候适宜性 冬小麦 淮河流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新华 徐海量 张青青 白元 傅荩仪 戴岳
结合阿克苏河源流山区两气象站以及出山口两水文站近50 a的气象、水文实测资料,运用非参数Mann-Kendall单调趋势检验、突变检验、方差分析外推、R/S分析及周期性叠加趋势模型等方法,分析了阿克苏河源流区气候及径流变化的趋势和周期,并予以预测,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量。结果表明:阿克苏河源流区气温、降水量及径流量皆呈显著增加趋势,且分别在1989、1985和1993年发生了显著的增多跃变;气候因子与径流量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表明其未来仍将保持增加趋势,在2010—2016年径流量的相对最大值和最小值将分别为91.822×108 m3(2014年)和83.43×108 m3(2...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丁相毅 贾仰文 王浩 牛存稳
将全球气候模式与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耦合,在国家气候中心整理提供的多模式平均数据集基础上,利用WEP-L模拟了海河流域历史30年(1961—1990年)和未来30年(2021—2050年)降水、蒸发、径流等主要水循环要素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海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来30年:①从年际变化规律看,气温普遍升高,降雨量略有增加,蒸发量普遍加大,径流量呈减少趋势,且有丰水年洪水规模更大、平水或枯水年干旱情况更严重的趋势;②从年内变化规律看,各月蒸发量普遍增加,汛期的降雨量有所减少,非汛期的降雨量有所增加,各月径流量则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因此,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海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将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凯 王润元 韩海涛 王小平 司建华
利用4个典型气象站近50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黑河流域的气候变化特征。在近50年当中,黑河流域的气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气温的升高和降雨量的增加。黑河流域气温的升高十分显著,其升温率远远大于同期北半球的平均升温率,尤其是近几年来增温幅度之大是几十年来所罕见的;降水量的增加虽然没有气温增加那么明显,但总的趋势是增加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黑河流域气候变化对区域水文水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气候变暖造成了上游山区冰川的不断萎缩和雪线的持续升高,尤其是最近两年间,冰川为较大的负平衡,出现强烈亏损;②由于黑河上游山区夏季降水量的增加和冬春季气温的升高,黑河流域各出山口流量近60年来是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利平 曾思栋 王任超 夏军
气候变化对我国各地区水资源影响的时空格局变化,尤其是对水资源工程和规划的影响,是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滦河流域为研究流域,采用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了1957年-2001年的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土地利用和土壤类型等资料,应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滦河流域水文循环过程,由月径流量计算结果,模拟期效率系数达到77.2%,检验期达到83.1%,表明SWAT模型在该流域具有一定适用性;根据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多模式结果,分析了IPCCSRES-A2、A1B、B1情景下21世纪降水、气温、径流、蒸发的年响应过程,以1961年-1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